人物:黄钺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潇碧,号陶斋,浙江乌程人,著《蘋月词》一卷,另有《玉湖鸥侣词选》,淮海词人之一,署丹徒知县,任上耽于吟咏,后因案被劾。
蘋月词·序
戊辰暮秋,交陶斋于京口,予年二十许,陶斋长于十馀龄,犹惨绿少年也,温雅善诙谐,清言娓娓,尝倾其座人,书法董香光,画法黄左田,尤工于词,出入碧山玉田间,所居面大江,金焦两点,凉翠扑眉宇,霜月在地,市声渐寂,唯向风涛,喧豗过枕,上一灯青荧,予与陶斋凭短几,瀹苦茗,继论南北宋词家流别,间为小令相娱乐,含风茹骚,如怨如慕,荒伧驵侩奔走其际者,不知予与陶斋作何语,辄相目而笑,余与陶斋亦自笑也,予赠陶斋诗有“六代兴衰京口重,半生哀乐广陵多”之句,陶斋亟赏之,咸同之交,淮海间多词人,若江阴蒋春霖鹿潭,江都丁至和葆盦,甘泉李肇增冰叔,郭夔尧卿,并为倚声家泰斗,而尝盍簪于吴陵,酒边花下,赓唱迭和,一篇脱手,争相传写,陶斋颉颃诸子间,跌宕自喜,与鹿潭葆盦尤有笙磬之翕,故所诣益深。
明年陶斋他调,予亦之建康,后数年,陶斋权之丹徒县事,去官,又数年,遇陶斋吴中,意绪牢落,多肮脏不平语,非复京口相见时矣。
既北征谒许恭慎师,知陶斋已为陈人,为于邑者久之,庚申羁淞曲,其孤文凤始以陶斋所为蘋月词一卷,丐为之序,忆初与陶斋相识,忽忽五十年,陶斋宰木既拱,淮海间词人亦零落无一存者,玄黄澒洞,万象皆非,而予颓然一老,饰巾待尽,犹得序陶斋之词,俯仰之间,都为陈迹,读陶斋词者,当知我别有怀抱耶,辛酉小除夕金坛冯煦。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九
宗室达麟图,字玉书,一字义文,满洲镇国勤敏公阿拜四世孙。
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宗人府理事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满洲人,字居鲁。由中书历官给事中。曾出巡台湾。有《游外诗草》、《台阳杂咏》、《台海番社播风图考》。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九
六十七,字居鲁,满洲旗人。由中书历官给事中。有《游外诗草》、《台阳杂咏》。
全台诗
六十七(?~?),号居鲁,满州镶红旗人。清乾隆九年(1744),以户科给事中奉命巡视台湾。在任三年期间,曾与同官范咸纂辑《重修台湾府志》。同时留心殊风绝俗,并珍视海东文献,编有《台海采风图考》、《番社采风图考》及《海东选蒐图》各一种,另编有《使署閒情》四卷,清乾隆十二年(1746)出版。  《使署閒情》的命名与内容,据范咸为本书所写的序文说:「公本于使署之馀,作诗歌以适閒情,因有是集一卷;余与公修志时,已采入〈杂著〉中矣。既而志事已竣,公又搜得近时台湾诗文若干首,不暇补入。公既珍惜此邦之文献,且不忍没他人之长,因即移己之集之名以名之,而附己作于后。」另据庄年的序文可知:本书所收诗文,系随收随录,径行付印,篇次并未加以整理。全书共分四卷,卷一为「赋」两篇、「诗」九十六题一百馀首。卷二全属诗作,共一二八题一百馀首。卷三、四为「杂著」,共收入文四十篇。此处所收作品,以《使署閒情》所收录六十七在台诗作为主,再增补方志所载。至于《使署閒情》所收其他作者之诗作,已分别纳入各作者之名下。《使署閒情》现通行版本有二:一是1957年,台湾风物杂志社排印本,由陈汉光校订;二是1961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本,以下所收是以后者为校勘底本。(廖振富撰)
使署閒情·范序
「使署閒情」者,巡台给事六公辑台江诗文成集而名之也。公本于使署之馀,作诗歌以适閒情,因有是集一卷;余与公修志时,已采入「杂著」中矣。既而志事已竣,公又搜得近时台湾诗文若干首,不暇补入。公既珍惜此邦之文献,且不忍没人之长,因即移己之集之名以名之,而附己所作于后。盖公之好学深思有过人者矣。昔左思赋「三都」,门庭籓溷,皆著纸笔。而王氏论作四六,有伐山、伐材之异:伐材者已成之柱,略加绳削;伐山者蒐山开荒,自我取之。公之搜剔台江遗文,用心最苦,故所得为多,殆所谓伐山者乎? 余于公之著作,若「釆风图考」二卷,「台海」则有跋、「番社」则有序;公不谓余之不文也,复乞余言以弁是集之首。盖余与公二年聚首,相知最深;而于是集之所以名也,亦惟余知之深。余春莫将复命,促理归装,不能徵繁词。因直陈其事,不嫌过质。异时釆风者网罗旧闻,釆辑以补志乘之阙,是所望于后之君子;此尤公之志也夫! 乾隆十二年(岁次丁卯)春仲,钱塘弟范咸拜序。
使署閒情·庄序
巡使六公与侍御范公寅恭协好,尝同修「台郡志」,广徵诗文。
或束笋、或编韦,拉沓麇至。
属劂竣,有未及纂者。
公嗜才若渴,不及铨次其爵秩、篇目之序,随所入,录付梓人,名之曰「使署閒情」。
今夫为政,閒不閒,何常之有。
缅考古贤同宰单父,或鸣琴、或戴星,抑何异欤?
几务丛脞,废弛以求閒,非閒也;清和悉理,勤敏而得閒,斯閒矣。
节俭正直以风有位,政有馀暇。
吾于是集见公有素丝委蛇之度焉。
昔姬公总政莅官,退辄读书百篇,日见七十馀士,是不閒而閒、閒仍不閒也。
公殆有慕而兴焉者乎?
吾见灵台偃伯,山海敉谥,或击壤、或含哺,作息不惊其天,草木化光、禽鱼适性;唐人所谓「为政心閒物自閒」也,岂徒誇汲之卧治、顾之垂帘巳耶!
适属言于余,因书而弁诸简端焉。
乾隆十二年(岁次丁卯)季春,署台湾道庄年谨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太平人,字玄翼,号岩夫,别号黄山樵者。
寓居芜湖。
明亡后弃诸生,授徒自给。
诗文有名于时,兼工书法,博览群书。
享年近八十。
有《商歌集》不传,今存黄钺辑《萧(云从)汤二老遗诗》。
人物简介
汤燕生,字岩夫,宁郡太平县人,明诸生,顺康间隐居芜湖不归。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夏瑚(?
~?
),字宝成,浙江仁和人。
监生。
清乾隆廿三年(1758)由闽县知县调任台湾知县。
廉能勤敏,善治狱,受民词不定期,不限格式。
有所鞫,集两造于庭立剖之,民环观者如堵也。
凡所听断,旁及者不问。
故在任三年无积案,亦无冤狱。
初,台地俗好游荡,中土人来者,客死甚夥,寓槥于南北厉坛。
其眷属有音耗不闻者,因以运致为难。
乾隆二十四年(1759)夏瑚饬禁台民停柩,并清理旧时寓槥及瓦罐,凡有姓名籍贯可考者皆送返原籍,其无可考者就义冢埋之,共清理三百五十六具。
其后每岁三月,当海波平静之时,例送若干具以为常。
其处事缜密类如此。
乾隆二十五年(1760)六月护理淡水同知,乾隆二十八年(1763)实授其职。
当时言狱讼者,皆思夏侯焉。
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评其诗:「诗境虽不甚高,亦古人之遗也。
」〖参考彭国栋《广台湾诗乘》,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敬铭,号小云,一号半匏。
乾隆四十五年举人,历任云南宜良、广东龙川、澄海知县,升钦州知州。
遇事勤敏,所至兴书院,设义学。
卒年七十六。
有《寒翠轩诗文集》、《澄海县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柳五,号孟岩。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
在军机章京二十年,勤敏称职。
五署按察使,遇疑狱多所平反。
工书画,与弟盛惇大齐名。
有《睦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