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新贻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高化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高化鹏。
陕西省城固县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张之万榜三甲第四十九名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
以知县任用。
陈椿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椿年,直隶南宫县人,清朝官员。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张之万榜三甲进士。
清代名臣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人皆为其同榜。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山东夏津县知县。
在任不足一年。
邓清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邓清淦(1822年—?)。
陕西省长安县(今属西安市)人,清朝官员。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
以知县任用,咸丰二年(1852年)出知四川省盐亭县,任职至咸丰五年(1855年)。
刘秉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秉厚,山东省章邱县(今章丘市)人。
刘秉厚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
咸丰年间任贵州司主事,同治三年(1864年)升江南道监察御史,官至户部掌印给事中。
曾对审理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案的张之万进行参劾。
刘廷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廷鉴,广东省南海县人。
进士出身。
刘廷鉴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
曾任陕西榆林府知府。
邓培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邓培槐。
江西新淦县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殿试位列三甲第一百一十二名,与名臣张之万、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榜,赐同进士出身。
官至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维基
马先登(1807年—1876年),字伯岸,号龙坊。
陕西大荔县东小坡人。
马先登幼时家贫,其父开馆授业时,先登也随其读书。
后来家境更加贫寒,经常断炊,但其父对其期盼殷切,十六岁即使其的就学于陕西大儒李时斋门下。
十年之间,先登通读历代经籍文章,文采飞扬。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马先登于丙午科乡试中举人,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连捷会试,殿试位列三甲第五十一名,与名臣张之万、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榜,赐同进士出身。
分派河南即用知县,历署阳武,补永宁,又因军务紧急回乡劝捐,并办理河工。
后被保举出任直隶州知州,升怀庆知府,在任九年,调往开封。
曾两次护送越南朝贡使者。
不久,候补道员,加布政使衔。
告归之后閒居十年,受知府文泰初聘用,主丰登讲席,兼修《同州府续志》。
亦曾汇其先代遗集、刊为《马氏丛书》。
马先登有自编年谱,名《告存漫叟年谱》,又名《漫叟自订年谱》,有光绪十五年刻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黄瑞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瑞图,号云卿。
云南昆明县人。
黄瑞图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五十一名进士。
与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咸丰二年(1852年)由前任王家棣署职接替。
咸丰十年(1860年)复署任此职,同年卸任。
同治六年(1867年)任安远县知县,同治十年(1871年)主修《安远县志》,并为之作序。
同年离任。

人物简介

维基
朱麟祺(1817年—1853年),字卧云,江苏六合县人。
朱麟祺十七岁进学成诸生,专心钻研经世之学,且文武兼备,善技击,通兵法。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乡试中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
与其同年者有张之万、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人,后皆成名臣。
朝考后,麟祺未入翰林,直接被授予刑部主事一职。
咸丰三年(1853年)春,太平军纵横于长江下游,刑部侍郎吕贤基奉命赴安徽筹办团练,并奏请朱麟祺同行帮办。
三月,朱麟祺到达安徽,纳降淮河以北捻军数百人为部下。
八月,太平军再陷安庆,吕贤基退守舒城、桐城一带。
麟祺献计扼守白沙岭,以逸待劳,不被采纳。
九月,太平军石达开部攻破桐城,麟祺率军救援,赶赴舒城,吕贤基派总兵恒兴共同出战。
不久,追剿敌军前锋至北峡关,与敌主力万余人遭遇,恒兴逃遁,麟祺及所部数百人战死。
其事上闻,朝廷降诏抚恤,设立专祠祭祀,并赐世袭云骑尉。
同治六年(1867年),奉旨谥武毅。
释日照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日照,字信林,姓孙氏。
生而颖异,托迹桑门。
年十二,依福善庵谷山薙染,内外经典,锐志研求。
光绪二十年,受具于金陵宝华浩净,律学精勤,威仪无忒。
旋于焦山讲筵,谛听真义,金山宗匠,参叩玄旨。
由是教观双明,禅心独印。
复闻通智法师讲《楞严》于维扬万寿寺,径往相依,止息十年。
忽生惺悟,刺指书《华严经》八十一卷,《法华经》七卷,血痕犹在,悲愿益深。
更礼阿育王释迦舍利,然指两度,信心泼泼,了无恸苦。
尝慨念祖庭,栋屋颓败,力任修建,焕然改观。
寻徇众请,主席扬州福缘八载,辛勤重造山门、河堤、禅堂、经楼、净室、廊庑七十馀间,将次落成,忽遇狂飙,楼阁倾覆,忿不欲生,赴水几没,以救得苏。
复感檀助,劬劳三载,卒复旧模。
以辛酉九月三日示寂,春秋四十有八,僧腊三十有六。
照戒行森严,生平无倦,《楞严》十卷,晨夕讽诵,寒暑罔间,于禅教莲宗,皆得其奥,念佛利生,望人甚深,开导法化,如瓶泻水,倾心造福,财不私蓄,尤为僧所难云。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