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顾贞观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702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荪友。以诗古文辞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试日仅赋一诗而出。授检讨,修《明史》,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乞归。工书画,有《秋水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严绳孙,字荪友,号藕渔,无锡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中允。有《秋水集》。
词学图录
严绳孙(1623-1702) 字荪友,号藕渔。无锡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被荐试博学鸿词,以目疾只赋诗一首,未终卷。清圣祖重其名,取为二等,授检讨。与修《明史》。与朱彝尊、姜宸英有"海内三布衣"之称。工词,人有揽香于兰畹之评。有《秋水集》。词集名《秋水词》。
清诗别裁集
字荪友,江南无锡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迁中允。著有《秋水集》。○召试日,以目疾,止成《省耕》八韵诗,已不录,上素重其名,同授官。
维基
严绳孙(1623年—1702年),字荪友,又字冬荪,号秋水,自号藕荡渔人。
江南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
清初学者。
严绳孙六岁就能写径尺大字,其后以诗词书画闻名。
他读书不重强记,但所学终身不忘。
严绳孙与顾贞观、秦松龄、安璿等十人创立云门社,时人称之为“云门十子”。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编纂工作。
其后,历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授承德郎。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辞官隐归。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月卒,享年八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雷恒,(1623一?)字震修,号易台,无锡人。
元珍孙,康熙十九年(1680)吴县贡生。
官常州府训导,累擢六安知州。
以文行著称。
间所交游者皆一时名人。
著有《震修诗文稿》。
顾贞观等结成云门诗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84 【介绍】: 清江南吴江人,字汉槎。
吴兆宽弟。
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
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居二十三年。
友人顾贞观求明珠子纳兰性德为之缓颊,旧日文友宋德宜、徐乾学集资纳赎,始得放归,又三年而卒。
有《秋笳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八
吴兆骞,字汉槎,吴江人。顺治丁酉举人。有《秋笳集》。
词学图录
吴兆骞(163l-1684) 字汉槎。吴江人。少负才名,吴伟业将其与陈维崧、彭师度并举为"江左三凤凰"。清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中举,科场案起,为人诬告舞弊。次年在京复试,除名,流放宁古塔二十馀年,期间结"七子诗会"。亦工骈文。词作不多。有《秋笳集》。其词见《今词初集》等词总集。
清诗别裁集
字汉槎,江南吴江人。顺治丁酉举人,以科场事戍塞外。后赦归,旋卒。著有《秋茄集》。○汉槎傲岸自负,尝顾同辈述袁淑语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其不顾世眼惊可知也。乃无辜被累,戍宁古塔,比于苏武穷荒十九年矣。然缘此,诗歌悲壮,令读者如相遇于丁零绝塞之间,则尝人世之奇穷,非正使之为传人耶?诗可采者多,兹取其尤魁垒者。○汉槎阅历,倘以老杜之沉郁顿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此则“王杨卢骆当时体”也。然就此体中,他人未能抗行,宜为梅村首肯。
西曹杂诗
兆骞丘樊幼生,菰芦下士,弱龄有意,总角知名。才愧临川,蚤擅芙蓉之誉;年同僧孺,即传芍药之篇。汉代三君,长其声价;江东二俊,许以追攀。既而擢秀艺林,含毫锁院,自惭庸薄,猥簉贤良。江头舣榜,京尹问孝廉之船;道上鸣镳,君王命上计之吏。岂知新妆始竟,便嫉扬蛾;嘉卉初繁,遽逢鸣鴂。孝子有掇蜂之惧,贤人生市虎之悲。直比朱丝,乃见嫌于曲木;贞如白璧,忽致叹于缁尘。成是南箕,搆兹北寺。江文通之就吏,伤心谤缺之间;范孟博之拘囚,慷慨棘木之下。夏台日暗,畴惜贤豪;贯索星高,竟灾文士。望慈闱于天际,白发双悲;忆少妇于楼中,红颜独倚。缄冤情而莫诉,抱幽愤以谁知。呜咽银筝,空寄思乡之调;凄凉石阙,难传羁客之情。爰寄托于篇章,聊自陈其胸臆。南冠琴曲,泣钟仪之土风;西陆蝉声,庶骆丞之慨咏。诗成杂体,情比四愁云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安丘人,字升六,又字升阶,号实庵。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嗜书,工诗文,词尤有名。有《珂雪集》、《朝天集》、《黄山纪游诗》、《珂雪词》等。(⊙ 《清史列传》卷七〇)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五
曹贞吉,字迪清,一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人。康熙甲辰进士,历官礼部郎中。有《实庵诗略》、《朝天》、《鸿爪》、《黄山纪游》诸诗。
词学图录
曹贞吉(1634-1698) 字升六,号实庵。
山东安丘人。
康熙三年(1664)进士,以疾辞官归里。
与宋琬、王又旦等并称"金台十子"。
尤有词名,为清初重镇,今人以之与纳兰性德、顾贞观并称为"京华三绝"。
有《珂雪诗》。
词集名《珂雪词》。
清诗别裁集
字升六,山东安丘人。顺治庚子举人,官礼部员外郎。著有《珂雪集》。○商丘宋公极推作者《游黄山诗》,谓此山名作寥寥,向推虞山,今被实庵压倒矣。惜未能多见,只存《文殊院》一篇。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衡文,字倚平,无锡人。
顾贞观弟,才名与诸兄捋持,康熙时诸生。
有《清琴词》一卷。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十
字御蝉,乌程人,长白侍卫纳兰成性室,有《选梦词》。
赌棋山庄词话
纳兰自序其《沁园春》云:“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呜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君圆。
’觉后感赋长调。
”容若颇多自度曲,所与游皆知名士。
震泽赵函曰:“惠山之阴,有贯华阁者,在群松乱石间,远绝尘轨。
容若扈从南来时,尝与迦陵、梁汾、荪友信宿其处,旧藏容若绘像及所书阁额,近毁于火,甚可惜也。”
顾与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与沐(1580--1646),字木之,号菲斋。无锡人。戊午举人,官至夔州知府,著有《菲斋诗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
顾宪成子。
由举人官至夔州知府。
编撰《顾端文年谱》。
后由其孙顾泾、曾孙顾贞观续成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68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大学士明珠子。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字容若,别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诗文均工,尤长于词。生平淡于荣利,爱才喜客,所与游皆一时名士。集宋元以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旗人。康熙丙辰进士,官侍卫。有《通志堂集》。
词学图录
纳兰性德(1655-1685)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初名成德。
满洲正黄旗人。
清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
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
数随清圣祖出巡塞外之地。
好结客,一时文士皆乐与交,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尤相契厚。
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
词尤享名,喜学北宋。
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感人。
谭献以之与项廷纪、蒋春霖为清词三鼎足。
今人以其与曹贞吉、顾贞观称"京华三绝"。
有《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
清诗别裁集
字容若,辽阳人。康熙癸丑进士,丙辰殿试,官侍卫。著有《通志堂集》。○侍卫生长华阀,淡于荣利,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
维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纳兰氏,又称作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词人、学者。纳兰性德生于腊月,始祖名叫星恳达尔汉(亦胜根打喇汉、打叶),曾祖父叫金台石,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为努尔哈赤的福晋(即皇太极生母,皇太极是纳兰性德的舅公)。母爱新觉罗氏,为阿济格之女,父亲纳兰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爱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与康熙长子胤禔生母惠妃也有亲戚关系,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并奉旨出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情况。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二),死后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顾开陆,字元臣,号复斋,清无锡人。
顾贞观仲子,康熙丙戌进士。
雍正朝任永宁遵义二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金匮人,字伯夔。杨芳灿子。官蓟州知州。有《过云精舍词》、《真松阁诗词》。
人物简介
杨夔生(1781-1841),字伯夔,金匮人。与钱唐袁通、袁棠交厚,尝数主白下之随园。时郭麟盛有词名,夔生复从游,故作风与之相近,奉姜、张为圭臬,亦可见当时风气也。卷中有《恋芳衾》效张小山体,盖误以令曲为词矣。
真松阁词·序
梁溪多词人,国朝以来,严秋水宫允、顾梁汾舍人所著词稿,至今脍炙人口。
刘芙初太史晚出,受业于杨蓉裳先生之门,得其传衣,名噪艺苑。
伯夔刺史为先生冢嗣,早岁敦敏嗜学,青缃劬好,含咀道腴。
平生富著述,尤工倚声,守其家钵,更陶冶于唐宋诸名家,而撷其精华,摅以妙笔,江南北一时称宗匠焉。
顾以文憎命达,连不得志于有司。
岁己卯,以县丞简发来直,始宣力于河防,旋补雄县丞,调蠡邑,擢固安令,荐升苏州牧。
呜琴退食之暇,乃编录《真松阁词》如干卷,先以授梓,邮筒寄示,属弁一言。
余窃谓北宋词人,不袭南唐之貌,而或失之过刚;南宋则力矫刚劲险率之弊,而常流于纤腻,过犹不及。
君子疑之。
真松阁词》六卷,譬之于文,殆合江、鲍、徐、庾为一炉之冶,古艳以树骨,悱恻以寓情,醲郁以铸词,抑扬感慨以寄意,掩群雅而成专家,传世行远,又奚疑哉。
伯夔诗、古文俱有专集,他日手自纂订,汇付剞劂,与先世《芙蓉山馆全集》同播词坛,并垂不朽,斯尤余之所厚望者耳。
道光甲午季春既望,石门弟方廷瑚拜叙。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