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顾嗣立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7—1381 【介绍】: 元末明初金华人,字仲申。从吴师道、吴莱学。有文名。元末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朱元璋克金华,召见。后以荐授衢州教授。洪武初预修《元史》,书成,受赉归。有《春秋集义》、《胡仲子集》、《长山先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申,一字仲子,金华人。以荐授衢州教授,召修元史。有胡仲子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六
翰字仲子,一字仲申,金华人。
明初以荐授衢州教授。
洪武二年,召与修《元史》,赐金帛遣归。
有《胡仲子文集》、《长山先生诗集》。
田按: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取元都,获其十三朝《实录》以归。
二年二月,召修《元史》,命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为总裁官。
徵山林遗逸之土,祁门汪克宽德辅、馀姚宋禧无逸、天台陶凯中立、临海陈基敬初、新淦曾鲁得之、休宁赵访子常、宁波张文海、淳安徐尊生大年、新喻赵埙伯友、郢傅恕如心、长洲谢徽元逸、傅著则明、高启季迪及黄篪、王绮为纂修官,仲申与焉。
开局天界寺,八月史成。
诸人各授官,赐金帛遣归。
无逸《寄潜溪诗》所谓「当时十八士,去留各有缘」也。
惟庚申君一朝,史官职废,无实录可徵,召礼部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国上之。
三年二月重开史局,廉、祎仍为总裁官。
与纂修者,临海朱右伯贤、崇德贝琼廷琚、义乌朱廉伯清、嘉定王彝常宗、浦江张丁孟兼、河南高逊志士敏、当涂李汶宗茂、江阴张宣藻仲、吴张简仲简、仕寅彦正、耒阳李懋中卿、殴弼俞寅,埙复兴焉。
七月书成,授官赐归如前。
余录前后两局诸公诗,惟子常、德辅、敬初、无逸、仲简,顾侠君已采入元诗选,不列此集,与《诗综》体例差别。
竹采诗时,元诗选本尚无大集,元遗老诗不妨兼收。
此集义取断代,如舒道原、谢龟巢、华黄杨、沈茶山、刘仲修、贡南湖、张光弼、吴主一、沈花溪诸人概不入选。
仲申文与潜溪、华川鼎峙金华,诗学有端系,为吴立夫人室弟子。
立夫有胡仲申至诗云:「新文十馀篇,笔墨擅百炼。
口传发秦壁,竹简凿晋竁。
考论无差爽,风雅有正变。
世儒弄俗学,雅曲极荧炫。
群羊虽冒虎,草悦豺则战。
谁其制横溃,或者瘳瞑眩。
牛毛独不多,麟角时一现。
」奖许甚至。
余读《渊颖集》,淩厉震宕;仲申诗乃纯占苍浑。
师弟子之渊源,岂必在面貌之似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广州新会人,字希吕。博学强记。弱冠从罗斗明学诗,有名于时。檄为高州学正,后以荐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欲用为幕官,力辞不就。有《希吕集》。
元诗选
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蒙正生有异质,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寻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至正丁亥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就,以诗答之云:「儒冠不是将军具,只作当年措大看。」后遭乱,避地郡城,馆宪吏赵式家。式荐于行省,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吴元良阴谋割据,欲倚其筹画,用为幕官,蒙正悟其意,力辞不就。后因病以诗谢之云:「愿赐一廛閒养病,简编灯火伴青衿。」未几卒,元良礼葬之。希吕诗格调颇高,五言律句,音响尤工。有集五卷。
全粤诗·卷五二
罗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
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
蒙正资质秀拔,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
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
寻承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
元惠宗至正七年(一三四七)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就,以诗答之云:「儒冠不是将军具,只作当年措大看。
」后遭乱,避地郡城,馆宪吏赵式家。
式荐于行省,授南恩州教授、州判。
吴元良阴谋割据,欲倚其筹画,用为幕官,蒙正悟其意,力辞不就。
后因病以诗谢之云:「愿赐一廛闲养病,简编灯火伴青衿。
」未几卒,元良礼葬之。
希吕诗格调颇高,五言律句,音响尤工。
有集五卷。
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八、清贾雒英修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新会县志》卷一二有传。
罗蒙正诗,别集已佚。
今以清顾嗣立编康熙五十九年刻本《元诗选》三集所录《希吕集》为底本,参校清温汝能纂辑嘉庆十八年刻本《粤东诗海》卷七(简称《诗海》)所录罗氏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1723 【介绍】: 清湖南湘潭人,字北溟,又字沧洲。康熙三十年进士,授浙江西安知县。历浙江西安、江南山阳知县,累擢为江宁知府。四十四年,圣祖南巡时,总督阿山欲加赋为供应之用,鹏年力持不可而止。事后,被借故诬劾下狱,江宁人为之罢市,终仍夺官。后再起为苏州知府,官至河道总督,卒于任。卒谥恪勤。有《道荣堂文集》、《喝月词》、《历仕政略》、《河工条约》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九
陈鹏年,字北溟,号沧洲,湘潭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谥恪勤。有《沧洲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北溟,湖广湘潭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河道总督,谥恪勤。著有《沧洲诗集》。
维基
陈鹏年(1663年—1723年)。
字沧洲,字北溟,湖南湘潭(今分水乡)人,清朝前期官员,进士出身。
谥恪勤。
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科进士。
授浙江西安县知县,经河道总督张鹏翮推荐,授江南山阳县知县,参与河工。
迁海州直隶州知州、擢江宁府知府。
陈鹏年为官清廉,被民众称为陈青天。
四十四年(1705年)被两江总督阿山弹劾,但由于南京市民的抗议和商店罢市而平安无事。
康熙四十五年自江宁入馆纂《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选》,认识顾嗣立,日后交往甚密。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任河道总督,六十一年(1722年)兼任漕运总督。
雍正元年正月“朔有五日”卒于武陟河道总督任上。
著有《道荣堂文集》。
卒谥恪勤,入祀河南、江宁名宦祠。
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1711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迂客,号依园。
少年时即与友人结诗社,后与弟顾嗣立屡为文酒之会。
官京卫武学教授,出任广东新会知县,为官廉洁。
慕明学者白沙先生(陈献章)之遗风,筑仰止堂,肖像事之。
有《依园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迂客,江南长洲人。官新会知县。○迂客诗才不在令弟秀野太史下,未见稿本,不及多收。

人物简介

钦定四库全书·东皋录·提要
明释妙声撰。
妙声字九皋,吴县人。
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
洪武三年,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
所作诗文,缮写藏之山房。
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
明史·艺文志》、明僧宏秀集皆作七卷。
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
前有晋题识,亦称德瓛所刻凡诗三卷、杂文四卷。
而其书、杂文及诗仅共为三卷,盖传录时所合并也。
妙声入明时,年已六十馀,诗文多至正中所作,故顾嗣立元诗选》亦录是集。
然方外者流,不婴爵禄,不能以受官与否为两朝之断限。
既已谒帝金门,即属归诚新主,不能复以遗老称矣。
今系之明,从其实也。
妙声与袁桷、张翥、危素等俱相友善,故所作颇有士风。
当元季扰攘之时,感事抒怀,往往激昂可诵。
杂文体裁清整。
四六俪语,亦具有南宋遗风。
在缁流之内,虽未能语带烟霞,固犹非气含蔬笋者也。
钦定四库全书·东皋录·题识
师名妙声,字九皋,吴郡人也。姑苏志云:景德寺僧,有诗(阙)。生平多著述,名《东皋录》。命弟子缮,写藏之山房,总其事者。白莲住山完敬,修虎丘,藏主慧无尽,善士陈君锡也。洪武十七年甲子春,法孙德瓛,跋而授梓。凡诗三卷,序记赞铭传跋杂文四卷。其中载记同衣行业,既多且详。刘子威、吴释传,皆拾其馀沫也。尤长于四六俪语。卷末诸山江湖等疏,堪与月泉吟社往复诗启并传。其兴福桃源诸记,余已撰入邑乘云。东吴毛晋子晋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八
延兴字继本,东安人,占籍北平。元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洪武初,属典邑校。有《一山集》九卷。 (《静志居诗话》:一山北方之学者,其诗文颇拔俗,长歌尤擅场。洪武中虽未仕于朝,集有与友人书云:「从东安丞李遂招致,亲夏楚事,未几逼为训导。」又有《移教房山留别雄县周尹》诗。又《涞水县学记》云:「延兴猥以谫才,代匮学职。」又自叙云:「洪武戊午,永清刘宰招致摄其乡学。」则其典邑校者屡矣。故自赞画像,有云:「虽同乎今之人,而以圣贤为矩墨;虽食夫今之禄,而视轩冕犹泥涂。」然一山本元进士,而《上总戎》诗则曰:「大将军出沙漠,万里河山尽开拓。获其名王归,四面凯声作。功成献俘蒲萄宫,天清日白开鸿蒙。遂使楼烦之壤,化为冠带,衍为提封。」未免言之太尽,无复一成、三户,《黍离》、《麦秀》之思矣。 田按:继本诗词峰磊砢,风格老成,有拔山盖世之气。明初北平诗家当以继本为开先。《诗综》录继本诗最多。《四库提要》云:「朱彝尊明诗综搜罗最备,独未录《一山集》。」良由《四库》著录以字行,《诗综》题其名,偶不检耳。
钦定四库全书·一山文集·提要
(臣)等谨按,《一山文集》九卷,元李继本撰。
继本,名延兴,以字行,东安人,占籍北平,登至正丁酉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
考其代雄县知县所作祷雨文内称,洪武二十七年,则其人明初尚存。
此集前有李敏序,称为其子方曙、方煦所辑,而景泰中黎公颖序则曰其孙容城教谕伸所编,意其父子相继为之。
朱彝尊《明诗综》蒐罗最备,独未录是集,殆以未仕于明,故与杨维祯一例不载。
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内亦未收入,则疑流传颇少,嗣立偶未见也。
其诗文俊伟疏达,能不失前人规范,在元末诸家中,尚为铮铮独异者。
长歌纵横磊落,尤为擅场。
中有学李白不成,流为卢仝、马异格调者,好高之弊,固愈于卑靡不振者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78 【介绍】: 元庐州人,字用文。初名诺木罕,号友石山人。袭为千户,有能名。荐授庐州路治中,累官潮州路总管。元亡,屏居永福观猎山,黄冠野服,与樵童、田夫、渔父杂处。明太祖闻其贤,强起之,自刎死。
元诗选
翰字用文,灵武人。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翰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擢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平章陈有定据守全闽,留居幕府,敬且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陈氏败,浮海抵交占界,不果。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自号友石山人,箨冠卉服,葛屦绳带,与樵童、牧竖、田夫、渔父杂处,如是者十年。辟书再至,叹曰:女岂可更适人哉。时长子称才九岁,属其友人吴海,且赋诗见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遂自引决,年四十六。时明洪武戊午之二月也。用文将家子,有古烈士风,晚年隐忍林壑,尤以诗自娱。庐陵陈仲述谓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此遗稿即其子称所掇拾,称永乐中为简诗,以能诗名。
钦定四库全书·友石山人遗稿·提要
臣等谨案:友石山人遗稿一卷,元王翰撰。
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
元初从下江淮,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
翰少袭职,有能名,累迁江西福建行省郎中。
陈友定留居幕府,敬而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
友定败,浮海抵交趾,不果。
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著黄冠服者十一年。
洪武间,辟书再至,翰以幼子称,托其故人吴海,遂自引决。
翰本将家子,志匡时难,不幸遭宗邦颠沛,其慷慨激烈之气,往往托之声诗。
故虽篇什无多,而沈郁顿挫,凛然足见其志节。
如题画葵花云:怜渠自是无情物,犹解倾心向太阳。
送陈仲实还潮阳云:归去故人如有问,春山从此蕨薇多。
大都憔悴行吟,不忘故国。
其绝命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
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
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
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
则于死生之际,明决如此,亦可知其志之素定也。
顾嗣立元诗选仅载翰诗二十七首,此乃其子称所辑,凡诸体诗八十四首,前有陈仲述序,后附志铭、哀词等七篇,皆吴海所作。
已别载海所作闻过斋集,兹不具录云。
友石山人遗稿·序
诗者,声之文也,本于内而发于外者也。仁义之发醇以正,忠愤之感激以烈,骄侈之言淫,放僻之辞诞,岂偶然之故而已哉。粤自唐虞圣神以敬畏一心,发而为赓歌。慎念之语成。周君臣以中正一理,敷而为皇极敷言之教。下逮乎三百篇之制,或沨沨乎正音,或末响之流变,皆非有出于人心之外也。战国之间,屈平氏以其忠愤奋激之心,一寓于离骚之作。炎汉以降,苏武、诸葛亮以其忠直义勇之气,再变而为五言之体。昔渊明得其冲淡自然之趣,唐少陵寓其忠君忧国之诚,又岂有出于是心之外哉!洪武庚午,余来闽郡,庠生王称奉其父友石山人遗稿谒予,请序其首。予观其诗,毋虑百馀篇,而咏于感慨者,极忠爱之诚;得于冲澹者,适山林之趣。已心异之,而未知其详。及取其自决一首读之,凛然如秋霜烈日之严,毅然如泰山岩岩之象。出处之分明,死生之理得,然后知其尝任于胜朝,而秉义于今日。故凡其所作,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比。且徵余向之所云者,为益信也。噫,观是篇者,固可以求其心,尤当以景其行,则可以相忘于言语之外矣,于余言何有哉。因其请之勤,而感其辞之寓,遂书以归之。山人名翰,字用文,友石盖其自号也。时仲春初吉,前进士监察御史庐陵陈仲述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学人,一字辛斋,号茶坪。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官主事。早年所作诗被宋荦收入《江左十五子诗选》,又与庄令舆同选《毗陵六家诗钞》,以是知名。有《茶坪诗钞》、《云溪草堂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五
徐永宣,字学人,一字辛斋,武进人。康熙庚辰进士,官主事。有《云溪草堂诗》。
清诗别裁集
字学人,江南武进人。康熙庚辰进士。著有《茶坪诗稿》。○茶坪天爵自贵,不就选人,诗全得力于东坡,王墙东耘劬极称道之,谓其晚唐风韵,各有会心也。
维基
徐永宣(1674年—1735年),字学人,又字辛斋,号荼坪。
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文学家、诗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乡试举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七名同进士出身。
授户部主事。
澹于仕途,不赴任。
家居数十年,致力作诗、古文,与尚书王士禛、检讨朱彝尊互相较量。
大学士熊赐履将徐永宣诗文进呈,康熙帝召其进京供职,徐永宣不赴任,卒。
徐永宣有园邸名「云溪草堂」,王翚为其画〈云溪草堂图〉,上有王士禛、宋荦、朱彝尊、陈鹏年、张大受、查慎行、顾嗣立、吴之振、汪绎、杨椿等诸人题跋,可见其交游对象。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公远,自号北涧生,松江人。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穆字公远,吴江人(一作吴淞人)。
洪武中授柳州通判。
书史会要》:薛穆字公远,号澹园。
洪武中为柳州通判,能诗文,善楷书。
画史会要》:薛穆精于画。
田按:公远自号北涧生,与徐良夫唱和诗,多见《金兰集》。
顾侠君录公远诗入《元诗癸集》。
余据朱隐之《书史会要》、《画史会要》采入。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七
镐字叔京,临川人。
洪武初,徵为国子学正。
转翰林院编修,领中都国子监事。
(田按:叔京《植芳堂诗》,顾嗣立录入《元诗选癸集》,而不详其仕履。
余检《苏平仲集北麓处士李公墓志》云:「李镐字叔京,临川人。
笃学能文。
应诏至京师,擢国子学正,转翰林编修,领中都国子监事。
洪武戊辰入考会试,与伯衡同事。
」盖叔京与平仲同考会试,因为其父北麓求志墓也。
《双槐岁钞》云:「洪武戊辰会试,以苏伯衡、李叔荆为考试官。
」岂叔京亦以字行耶?
元诗选误作元人,曾燠《江西诗徵》亦沿其讹。
余为考正如此。)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