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鹏云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行年戚迟暮,绿鬓悽已皓。
坐看儿女长(平声),起视形容槁。
每月吹天风,频频望有昊。
浮世沧桑更,中原乾坤老。
到处有蓬蒿,逢人叹潦倒!
此地灾患多,尤恐不常保。
浮沈托伧荒,踪迹近舆皂。
身世一毛轻,中心百忧捣。
长风天地飘,愁怀不可扫。
祥凤窜荆榛,妖鲸宰蓬岛。
羡君闽海游,如入山阴道。
得尝武夷茶,胜啖安期枣。
嗟余在此间,腼颜向洞獠。
蹩躠罗网中,脱身恨不早!
林泉养懦夫,江山落衰抱。
因君豁壮怀,沧波流浩浩。
临风寄短诗,白日方东杲。
望望钓龙台,莫道归来好!
① 编者按:《师友风义录》、《台湾诗录》均题作〈读寄挽新竹阿美女史诗赋似沄舫中翰蔚村孝廉繁臣上舍琢其词友〉。
难藉娲皇补恨天,水流花谢鸟空怜。
知卿了却三生债,惜我曾无一面缘。
香草美人今幻梦,青山白骨旧婵娟
悔教名字留金谷,石氏繁华已寂然。
⑴ 编者按:「鸟」,《师友风义录》、《台湾诗录》均作「两」。
⑵ 编者按:「香草美人今幻梦,青山白骨旧婵娟」,《师友风义录》、《台湾诗录》均作「夜月佩环今幻梦,春风罗绮旧歌筵」。
① 编者按:《师友风义录》、《台湾诗录》均题作〈读寄挽新竹阿美女史诗赋似沄舫中翰蔚村孝廉繁臣上舍琢其词友〉。
不须红粉感飘零,豪士交游日未停。
一段姻缘桃叶渡,十年心事牡丹亭。
枉追琴韵寻司马,剩得湖山葬小青。
任是多情陈后主,歌残玉树有谁听
⑴ 编者按:《师友风义录》、《台湾诗录》内容与《台湾日日新报》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底须红粉感飘零,豪竹哀丝昔几经。名字姻缘桃叶渡,美人心事牡丹亭。拚将香泽寻阿紫,剩得湖山葬小青。一样倾城倾国恨,歌残玉树有谁听。」
怀家毓臣幼佩(发表于1899年) 清末至民国 · 郑以庠
七言绝句
① 编者按:《师友风义录》题作〈由鹭门寄新竹幼佩弟〉,《台阳诗话》题作〈寓厦寄幼佩〉,《台湾诗录》题作〈寄幼佩〉。
江声呜咽雨潇潇,旅馆秋灯伴寂寥。
鹭屿鲲洋连大澥,相思空托去来潮。
⑴ 编者按:「秋灯」,《台湾日日新报》误作「秋嶝」,《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台湾诗录》均作「孤灯」。
⑵ 编者按:「澥」,《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台湾诗录》均作「海」。
代豪华别业存,梅花百树自成村。
春光漏泄枝三两,破费寻诗一扣门(施懿琳编校)
⑴ 「盖」,王松《台阳诗话》作「一」。
⑵ 「树」,王松《台阳诗话》作「本」。
戏赠郑毓臣贰尹(台北廪生)(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疏狂半是不羁材,命与时违实可哀。
千里见王京北去毓臣上条陈谒见肃邸,不遇而归),一行作吏岭南来!
共谈时事忧心醉,忽听君言笑口开。
「北郭」旧园花未尽,归途应见小春梅(时毓臣将假归)
呜呼烈妇烈,何如节妇节。
烈妇之烈烈一时,节妇节苦无穷期。
立孤与死孰难易,古惟婴臼明其义。
君不见,苗栗山庄有女宗,柏舟卅载殊从容。
读书识字天所钟,翘然生长儒门中。
自从寡鹄悲故雄,上有白发下黄童。
此身化石谁尸饔,米盐凌杂菽水供。
昼兼儿课宵女红,未亡人补造化工。
转瞬平舆成二龙,柳丸欧荻千秋同。
岁寒后彫惟孤松,使我遥企天姥峰。
怀清台筑瀛之东,后有述者其管彤(施懿琳编校)
笑余买山太多事,新筑小园喜得地。
回环曲折略区分,编排一一增名字。
小楼听雨足登临,晓亭春望堪游憩。
莲池泛舟荷作裳,石桥垂钓香投饵。
深院读书一片声,曲槛看花三月媚。
小山丛竹列筼筜,陌田观稼占禾穗。
周遭八景系以诗,题笺满壁群公赐。
既非洞天六六开,但有蒿径三三翳。
堂坳尺水当海观,封垤拳石作山企。
斯为倪迂清閟图,补作平泉花木记。
莫言撮土此三弓,亦足引人入深邃。
玻璃户牖生虚白,四序能延清爽气。
巡檐索笑颇复佳,顾影独酌真成醉。
座客闻言各欢呼,妙谛可抉南华秘。
非鱼子岂知鱼乐,看花我更得花意。
此是平生安乐窝,他时当入淡厅志。
万点云山鸟外青,桐江烟浪昼冥冥。
故人不遇刘文叔,谁识羊裘是客星。
十二金牌发帝宫,尽凭谗舌说元功。
君臣乐土偷安遂,父子边庭属望空。
奸恶有心终卖国,昏庸无耻在和戎。
英灵千载栖霞岭,坟树无枝偃北风。
共 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