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陆建瀛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尼僧。嘉庆间偕一僧至四川酉阳,修行于甘溪石家坝之观音阁。据传,了然原为江湖绳妓,习拳术于汉口,号称无敌。僧未出家时与之交好,后破家产,遂相从出家。精通骨伤科,常以术疗贫。里中冉崇贤,攀树折腰,伤势极重,家人惊号,以为必死。了然先施手法为其接续断骨,继敷以伤药,竟得无恙。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了然,字月辉。
姓雷氏,宝应人也。
赋性坚忍,不慕浮荣。
少游盱眙,入一兰若,林木幽静,耽憩忘归。
遂尔舍身,研求梵典,精进无已。
既受具足,持律尤严,发脚行方,遐迩企止。
道光丁未来主焦山,时定慧寺殿宇倾敝,欲事修葺。
岁在己酉,江水暴涨,漂没无算,民力穷困,物食维艰,势难兴举。
会大府陆公立夫,雅契名山,崇修福果。
彭都转玉雯养疴庵中,从容告语,曲为陈说,终如所请。
因访匠求木,计日程工,隆隆大雄,更超前矩。
乃岁不一周,粤寇东下,镇江失守,居民惶恐,纷纷迁避。
山中旧侣,各谋远徙,咸相怵曰:“贼已登金山矣,此必不免,盍去诸?
”了然独毅然曰:“若吾属皆去,如此山何。
”吾将往说之。
因与其徒悟春诸人议曰: “怯者弗留。
”强志坚决死守弗去者,得同志十二人,曰:悟春、凡涤、超尘、一诚、智林、明道、凡超、了因、净因、木森、圣举,皆矢誓居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3—1853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钟泉,号松友。
嘉庆二十五年进士。
咸丰间官至广西巡抚。
守桂林御太平军。
革职后赴江宁襄陆建瀛军务,城破而死。
谥壮节。
有《世忠堂集》、《中河漫口纪略》、《抚粤奏议》、《桂林守城日记》等。
人物简介
邹鸣鹤(1793-1853),字孚庵,号钟泉,江苏无锡人。华蘅芳岳父,道光进士。长期任职河南。历官知县,兰仪亭河工同知、知府、道员。治理黄河,参加祥符、中牟等河务工程。咸丰元年(1851)升广西巡抚与太平军战于桂林,战败被革职。回本籍,守江宁城,咸丰三年(1853 年)城破被杀。著有《世忠堂文集》等。
维基
邹鸣鹤(1793年—1853年),字钟泉,江苏无锡县人。
道光初年进士,在河南任职多年,治理黄河有功。
官至广西巡抚,因镇压太平军不力革职。
咸丰初协防南京,兵败身死。
同治年间追谥壮节。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举人。
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云南即用知县。
亲老告近,改发河南,署新郑县,补罗山县,有惠政。
因母丧,丁忧去官。
道光九年(1829年)补光山县,调祥符县,擢兰仪厅河工同知,护理开归陈许道。
以治河之功,晋秩知府。
历卫辉、陈州、开封府知府。
道光二十三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褫职留工。
工竣,复原官,仍在工效力。
丁生母忧,服阕,署彰卫怀道,不久授江西督粮道。
文宗即位,诏举贤才,户部侍郎侯桐、两江总督陆建瀛交章以鸣鹤荐,擢顺天府尹。
咸丰元年三月二十六(1851年4月27日),调任广西巡抚。
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五(1852年6月12日),因对抗太平军不力,革职。。
邹鸣鹤回籍,太平军已陷武昌。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陆建瀛赴九江督师,疏请起用鸣鹤,筹办沿江防务。
邹鸣鹤带病赴任。
不久,陆建瀛退守江宁,获罪,命鸣鹤与将军祥厚等筹备守禦计划。
江宁陷,邹鸣鹤书绝命词曰:「臣力难图报称,臣心仰答九重。
三次守城尽节,庶几全始全终。
」派人送给其子,自率队出,至三山街,被太平军认出,鸣鹤骂不绝口,被支解而死。
事闻,赠道衔,赐恤。
同治初,江南平定,曾国藩疏陈鸣鹤生平政绩及殉节状,请加恩优恤。
御史朱震言声称其为藏匿民居遇害,因此反对,编修朱福基等再次呈请下两江总督马新贻确查。
新贻覆奏,鸣鹤实为协同防守殉国,并无避匿民居之事。
于是朝廷下诏,依巡抚例议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壮节。
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修敏,字定峰,一字耐庵。
姓任氏,丹徒人也。
方九龄,祝发于自然庵,礼玉衡平心为师。
地擅江山之胜,游客登临,日不暇给。
积累既钜,几无可支。
及敏继席,清检旧逋,亏金三千。
遂一意撙节,卒偿所负,更以馀赀,重新宇舍。
临江右岸建观音阁,为文人燕息之所。
又以定慧殿栋,年久荒残,金像露坐,慨然以中兴为己任。
道光庚戌夏,南州彭都转玉雯避地养疴,假居寺寮。
敏偶从谭论,得申其请。
两江制府陆公立夫,输三千金,踰月而轮奂蔚然,更廓旧式。
咸丰庚申,英吉利至天津议和,开五口商岸。
于镇江设领事税务。
时润城犹因发寇戒严,不得设关建署,乃移焦山。
税务司者,已踞松寥阁,麾其主僧出。
领事至自然庵,麾敏曰:“去、去。
”敏若不闻也者。
因复语之曰:“尔不解邪?
”敏曰:“解则解矣,属有所思耳。
吾意中西虽别,国礼无异。
今日可夺吾庵者,他日亦为人夺。
何必自君始邪?
”领事默然,后欲去佛像,亦为敏所折服。
领事知不可夺,立约租为宾主焉。
然西人性乐山水,尤喜高旷。
自海门溯江而上,焦山屹立中流,形若砥柱。
南屏象阜,北带沙州,波谲云诡,旦夕数变。
屡欲购地筑室,以为游息,终以敏一言而寝其事。
故西人虽久寓山中,不得置一椽者,敏之力也。
平昔虔心焚修,寺规整肃,中外钦之。
以同治甲子四月二十七日示寂,塔于城东万寿寺云山。
隙任赐为之传,杨葆光并记其与英人问答,详具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