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常景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2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惟先王之建国,体皇极而垂制。
仰则观于辰象,俯则察于地义。
前星为帝座之辅,苍震乃少阳之位。
非明德与茂亲,不足膺兹主器。
故万邦以贞,而本枝百世。
是必天锡嘉祉,神输百祥,山河资其正气,日月分其融光,膺期运以载诞,配乾坤而永昌者也。
惟我储后,昭明俊德,黄裳元吉,沉潜刚克。
钩深致远,曾莫揖其津涯;
问安视膳,每或形于颜色。
在昔冲让,高追太伯。
乃剖麟符,保釐东宅。
受道师傅,稽疑典册。
化自诚心,风行邦国。
乃拥干旌,南徐之城,左抚句吴,前对敬亭。
京师河润,盛德日新。
其畏如夏,其惠如春。
谢傅围棋,静一方之沴气;
条侯高卧,息万里之惊尘。
令问孔昭,元功莫二。
人情不可以久郁,皇统不可以终避,乃畏天命,允兹储贰。
鸣玉轪以徐来,与春郊而总至。
龙楼雾廓,鸡戟风生。
珍符叠委,和气交迎。
百度以之而式序,多垒以之而载清。
史书有年,衢传颂声。
岂人事之协赞,信宗祊之降灵。
于是玄圃凝阴,瑶山密雪。
宣猷之缇幕半下,濛汜之曾冰乍结。
爰书庆诞之日,始过嘉平之节。
丽正晨启,重明夙设。
调护之客、娱侍之臣,峨冠炜烨,佩玉璘玢,咸稽首而再拜,献多福于万春。
有宫坊之下吏,乃捧觞而进称,曰:自古圣贤,率由辅导。
伊徇名与课实,故成败之异效。
粤若成王,史佚周、召,左右前后,惟仁与孝,靡过不举,无善不告。
兹君臣之一体,故风声之克劭。
降及后代,亦慎厥初,实聘四老,复延二疏,咸由古道,以佑皇储。
若乃征和戾园,有思台、博望之盛;
贞观承乾,有玄龄、魏徵之重。
或有其礼而无人,或有其人而不用。
何择祸之忘轻,信非贤而罔共。
英英副君,鉴古知今。
百揆在乎手,万务经其心。
朝廷之所寄者重,苍生之所望者深。
既赏兴王之谏,亦访百官之箴。
故曰生民在勤,好问则裕。
不躬不亲,人将孰信?
一游一豫,乐有常庆。
节八音以导其和平,调五味以适其喜怒。
情义兼于家国,故知无不为;
爱敬极于君亲,故惟道是谕。
俭以足用,而施舍不可不行;
仁以接物,而刑罚不可不具。
冗官宜省,而才不可遗;
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
居安思危,睹灾而惧。
上分一人之忧,以成天下之务。
俾中外之禔福,与宗祧而永固。
伊下臣之不佞,蒙国士之殊遇。
实含和而吐颂,岂登高之能赋?
愿降鉴于刍荛,庶效诚于尘露。
五凤楼赋 唐末宋初 · 梁周翰
伊京师之权舆也,遐哉邈乎!
验《河图》之象,按舆地之书,宅《禹贡》豫州之域,距天文辰马之墟,因四履建侯之地,为六代兴王之居。
城浚而都,泒河而渠,结坤之络,振乾之枢。
星甍栉堵,我民之卢;
海漕山廥,我田之租。
势雄跨胡,气王吞吴。
茫茫万国,鱼贯而趋。
惟圣皇之受命,应期运而握符。
光潜跃于龙德,践元亨于帝衢。
道德何师?
尊卢、赫胥;
揖让何比?
陶唐、有虞。
英略神武,威惮八区。
封豕必诛,长鲸尽刳。
虎皮包刃,鹄板搜儒。
坠典皆索,阙政咸铺。
成天下之大务,若雷奋而风驱。
乃顾京室,时行圣谟,陋宸极之非制,稽紫垣之旧图。
且曰不壮不丽,岂传万世?
禹之卑宫,盖勿暇之计;
尧之茅茨,非经久之制。
矧象魏之县法,伊亿兆之所视。
况我力如天,我赀如地,不渔尔民,不牟尔利,一毫之费,差足为易。
乃诏共工,度景之中,因旧谋新,庀徒僝功。
台卑者崇,屋卑者丰,栋易而隆,椽斲而砻。
去地百丈,在天半空。
五凤翘翼,若鹏运风;
双龙蟠首,若鳌载宫。
丹楯霞绕,神光何融;
朱楹虹植,晴文始烘。
绣楣焜耀,雕栱玲珑;
椒壁涂赭,绮窗晕红。
双阙偶立,突然如峰。
平见千里,深映九重。
奔星坠而交触,灵景互而相逢。
门呀洞缺,若天之裂。
纵举百武,横驾六辙。
金铺烁人,光景明灭。
舞阳之力莫得而排,叔梁之力胡可以挟!
其下则冠盖葳蕤,剑佩陆离,车如流水,待漏而驰。
驾肩排踵,兼蛮浑夷。
万众纷错,鱼龙尊卑,咸去来之由此,竞奔凑于玉墀。
亶皇风之无外,岂朝盈之有时。
三事庶尹,乃拜表萧墙,谒帝未央,以落大壮,登歌永昌
曰:「元圣明兮帝道昌,威四海兮君万方。
峙高阙兮冠百常,赫宋德兮垂无疆。
瞻天颜兮献寿觞,愿君王兮长乐康」。
帝曰:「俞哉!
尔觞且置。
当听朕言,庶晓朕意。
顷于戎马之暇,详窥历代之纪,乃知乎夏德之衰,󰖲室自庇;
商政之坏,倾宫大侈。
楚王章华,一身何寄;
秦皇阿房,二世而弃。
汉武柏梁,孽火随炽;
陈后三阁,义师寻至。
岂非乎祸生于渐,欲起于恣?
亦如崇饮不已,必至昏醉;
嗜色不已,必至乏瘁;
迁怒不已,必绝人纪;
穷兵不已,必暴人胔;
甘谀不已,必杜忠义;
溺谗不已,必斥贤智。
亡国之君,未尝不尔。
朕皆知之,得以趋避。
淫于土木,雅不如是。
美其成功,良以为愧。
不举君觞,恐骄朕志。
其大者天地,所重者神器。
尾虎足冰,终日惴惴。
当共重之,勿使颠坠。
谨谢公卿,无忘纳诲」。
群臣乃退,咸呼万岁。
柏赋 北宋 · 吴淑
美兹柏椈,岁寒之姿。
南山闻越石之咏,后凋见江夏之辞。
仲宝幼彰其佳器,陕西潜兆于徵祺。
则有山人之饭,仙家之食。
李询树之以守墓,王褒泣之而变色。
亦有出新甫,生冀州,饮汉官之酒,泛邶国之舟。
虞延外黄之对,穆满大北之游。
又闻媪插则死,麝食而香,脂传京辅之价,材为汉殿之梁。
若其府中集乌,殿后立鹊。
延陵表信而挂剑,永昌骋诈而为幕。
复有擢华岳,秀白于,樊衡植之而称孝,善才斫之而几诛。
又若王宴有变桐之徵,李充有倳刃之志。
既杶干以同贡,亦魍像之所畏。
验其陵树,尝为宣帝之祥;
泛彼中河,亦著共姜之誓。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挽方教授东美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念天地之悠悠,邦命方新,哲人遽萎;
譬江河兮浩浩,遗篇不废,历劫弥光。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方东美(1899——1977),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省桐城县今桐城市人,一代哲学宗师,也是位杰出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的“东方诗哲”、现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学八大家之一。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哲学系(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1978年7月13日8时40分病逝于台北邮政医院。著有《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科学哲学与人生》、《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中国人生哲学》等。
方东美为成氏之子成中英之师。
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邦命方新:国家命运正焕新。《永昌大君墓志铭》:“幽废母后者十年所。而邦命重新。人纪复叙。”
哲人遽萎:哲人,明达而有才智的人。萎,枯萎,凋谢。喻指贤者病逝。常用为慰唁之词。
譬江河兮浩浩,遗篇不废: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题文伯仁金陵十八景 其七 凤皇台(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永昌大鸟集元嘉,改里称台瑞应誇。
设使萐蒲生桀代,与荆棘亦有何差。
共 26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