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钱大昕

相关人物:共 39 位
共 3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刘音虚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慎,一作慎。
字全乙,排行大。
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登进士第,《唐才子传》云“调洛阳尉,迁夏县令”。
似将刘晏事迹附会致误(参看傅璇琮《唐代诗人考略(八、刘慎虚)》,载《文史》八辑)。
又前人亦有将刘慎虚与刘迅混为一人者,参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二《刘慎虚》。
慎虚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与王昌龄、孟浩然相友善。
唐诗纪事》引《明皇杂录》云:天宝末,刘慎虚辈“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一。
殷璠评其诗云:“情幽兴远,思苦语奇。
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一本数下有十)人。
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
……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河岳英灵集》卷上)《全唐诗》存诗15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八载,任诸暨县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二千余顷,民便之。与高适、王之涣及僧神邕等交游。能诗,古淡近选体。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家或在幽蓟一带,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蓟门,曾拜访王昌龄、郭密之,留诗去。
天宝八年(749)任诸暨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顷,便利百姓。
事迹见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
郭诗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洞磨崖上,其诗“古淡近选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全唐诗补逸
郭密之,天宝中诸暨县令。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二千馀顷,民便之。补诗一首。(《两浙金石志》及《青田县志》载郭密之诗二首,其一为《使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全唐诗》卷八八七《补遗》六亦收之,无小传,与两书文字多出入,特以校稿附于后。其二为《永嘉怀古》,则《全唐诗》所未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791?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韦待价曾孙。初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肃宗时入太学。代宗永泰中,为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德宗建中二年,累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寻改江州刺史,追赴阙,迁左司郎中。贞元初,复出为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后罢居苏州永定寺,斋心屏除人事。工诗,与顾况、刘长卿等相酬唱。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或与陶渊明合称“陶韦”。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792?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排行十九。
曾任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又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人称韦江州、韦苏州。
出身关中望族,玄宗天宝十载(751)以门资恩荫入宫为三卫郎,颇任侠负气。
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进长安,失职流落。
肃宗乾元元年(758)进太学,折节读书。
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刚直为政,鞭笞军骑,见讼于居守,永泰二年(766)罢任。
曾东游淮海,经淮阴、宝应等地,抵广陵。
大历九年(774)为京兆府功曹。
不久,摄高陵宰、转鄠县令。
十四年转栎阳令,即因疾辞归,居沣水北岸善福寺,又称西斋,曾编成《沣上西斋吟稿》数卷(见王钦臣《韦苏州集序》)。
德宗建中二年(781)任尚书比部员外郎。
四年出为滁州刺史,旋即罢任,闲居滁州西涧。
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
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
六年罢任,寓居苏州城外永定寺。
约于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
一说文宗大和(827—835)中,尚以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见沈作哲《补韦刺史传》),叶梦得、钱大昕、余嘉锡等已辨其非。
生平见宋王钦臣《韦苏州集序》、姚宽《西溪丛语》卷下、沈作哲《补韦刺史传》。
近人万曼有《韦应物传》、孙望有《韦应物事迹考略》、傅璇琮有《韦应物系年考證》。
韦应物秉性高洁,其诗淡远清瑟,人比之陶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韦诗“源出于陶而镕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长于五言,“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体”(白居易《与元九书》)。
其“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同上),刘熙载亦云:“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
”(《艺概·诗概》)《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
通行之诗集有四部丛刊本《韦刺史诗集》10卷附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韦苏州集校正拾遗》1卷(清卢文弨编校)。
注本有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
唐诗汇评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为玄宗三卫近侍,时年十五,颇任侠负气。后入太学,折节读书。广德中,任洛阳丞,被讼,弃官闲居。大历中,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又历鄠县、栎阳二令。建中中,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转江州刺史。三年,入为左司郎中,出守苏州,卒。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应物工诗,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有《韦应物诗集》十卷。北宋王钦臣重加校定编次,仍为十卷,题《韦苏州集》,行于世。《全唐诗》编其诗为十卷。
词学图录
韦应物(737-约791) 京兆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豪横放浪。安史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后中进士,为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东坡有"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之句。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集》。散文存一篇。词存四首,见《尊前集》。
全唐诗补逸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乾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历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复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閒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元宗。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中授鄠令。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改左司郎中。后出为苏州刺史。

作品评论

李肇《国史补》
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番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其风韵。
白居易《与元九书》
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
临汉隐居诗话
韦应物占诗胜律诗,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张籍、王建诗格极相似,李益古、律诗相称,然皆非应物之比也。
后山诗话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蔡宽夫诗话》
苏州诗律深妙,白乐天辈固皆尊称之,而行事略不见唐史为可恨。以其诗语观之,其人物亦当高胜不凡。
《蔡百衲诗评》
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
《陵阳室中语》
韦苏州……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
《童蒙诗训》
徐师川言:人言苏州诗,多言其古淡,乃是不知言苏州诗。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
岁寒堂诗话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也。
郡斋读书志
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曼,锼章刻句,揣合浮切,虽音韵婉谐,属对丽密,而娴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
《清邃阁论诗》
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却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着处便倒塌了底。
《清邃阁论诗》
韦苏州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
《臞翁诗评》
韦苏州如园客独茧,暗合音徽。
后村诗话
韦诗律深妙,流出肝肺,非学力所可到也。
《王孟诗评》
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孟浩然如访梅问柳,偏入幽寺。二人意趣相似,然入处不同。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里淡无彩色,不免有轻盈之意。诵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
《唐诗品》
苏州诗气象清华,同端闲雅,其源出于靖节,而深沉顿郁,又曹、谢之变也。唐人作古调,虽各有门户,要之律体方精,弥多附寄,而专业之流鲜矣。苏州独骋长辔,大窥曩代,而又去其拘挛补衲之病,盖一大家也。当时词流秾郁、感荡成波,其视苏州淡泊无文,未淹高听,而大羹幺味,足配元英。虽不足以嬉春弄物,要之心灵跨俗,自致上列,不与浊此争长矣。
四友斋丛说
左司性情闲远,最近风雅,其恬淡之趣,不减陶靖节。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遗韵者,独左司一人。
诗薮
苏州五言古优入盛唐,近体婉约有致,然自适大历声口,与王、孟稍有不同。
唐诗归
钟云: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肖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不知节诗也。谭云:总是“清”之一字,要有来历、不读书不深思人。侥幸假借不得。
诗镜总论
诗之所贵者,色与韵而已矣。韦苏州诗,有色有韵,吐秀含芳,不必渊明之深情,康乐之灵悟,而已自佳矣。
诗镜总论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将韦诗陈对其间,自觉形神无间。
《诗源辨体》
唐人五言古气象宏远,惟韦应物、柳子厚。其源出于渊明,以萧散冲淡为主。然要其归,乃唐体之小偏,亦犹孔门视伯夷也。
《诗源辨体》
韦、柳五言古,犹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
《诗源辨体》
应物之诗,较子厚虽精密弗如,然其句亦自有法,故其五言古短篇仄韵最工;七言古既多矫逸,而劲峭独出。乃知二公是由工入微,非若渊明平淡出于自然也。
《诗源辨体》
东坡云:“柳子厚诗在渊明下、韦苏州上”。朱子云:“韦苏州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以其无声色臭味也。”愚按:韦、柳虽由工入微,然应物入微而不见工,子厚虽入微,而经纬绵密,其功自见。故白唐人而论,是柳胜韦;由渊明而论,是韦胜柳。
《诗源辨体》
六朝五言,谢灵运俳偶雕刻,正非流丽。玄晖虽稍见流丽,而声渐入律,语渐绮靡,遂成杂体,若应物,萧散冲淡,较六朝更自迥别。
《诗源辨体》
应物五七言律绝,萧散冲淡。与五言古相类,然所称则在占也。
《同上》
韦于五言古,汉晋之大宗也。俯视诸子,要当以儿孙畜之,不足以充其衙官之位。其安顿位置,有所吝留,有所挥斥。其吝留者必流俗之挥斥,其挥斥者必流俗之吝留,岂其以摆脱自异哉!吟咏家唯于此千锻百炼,如《考工记》所称五气俱尽、金锡融浃者,方可望作者肩背。
《唐律消夏录》
唐诗之修闲澄澹,韦公为独至。五言古律二体。读之每令人作登仙入佛想。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皆以平心静气出之,故多近于有道之言。
《载酒园诗话又编》
韦诗诚佳,但观刘须溪细评,亦太钻皮出羽。唯云“韦诗润者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釆色,不免有轻盈之意”,比喻尚好。至谓二人意趣相似,则又不然。“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自是隐士高尚之言。“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自是循吏倦还之语。原不同床,何论各梦!宋人又多以韦、柳并称,余细观其诗,亦甚相悬。韦无造作之烦,柳极锻炼之力。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诗为心声,自不可强。
分甘馀话
东坡谓“柳泖州诗,在陶彭泽下,韦苏州上。”此言误矣。余更其语曰:韦诗在陶彭泽下,柳柳州上。余昔在扬州作论诗绝句,有云:“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又常谓:陶如佛语,韦如菩萨语,王右丞如祖师语也。
《唐音审体》
昔人谓韦与王、孟鼎立为三,以其皆近陶体也,冯复京曰:韦公本有六朝浓丽之意,而澄之为唐调,突过唐人之上。
《剑溪说诗又编》
韦诗不唯古澹,兼以静胜。古澹可儿,静非澄怀观道不可能也。
《剑溪说诗又编》
诗中有画,不若诗中有人。左司高于右丞以此。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七言不如五言,近体不如古体,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但以为步趋柴桑,未为得实。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叶华月”,陶诗安有是格耶?
石洲诗话
王孟诸公,虽极超诣,然其妙处,似犹可得以言语形容之。独至韦苏州,则其奇妙全在淡处,实无迹可求。
《岘佣说诗》
后人学陶,以韦公为最深,盖其襟怀澄澹,有以契之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渊明,在当时已定论,唯其志洁神疏,故能淡言造古。《拟古》十二篇,虽未远迹陶公,亦得近裁白傅。乃如“画寝清香”、“郡斋夜雨”,琅然疏秀,有杂仙心。至若“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亦复自然作妙,不假雕饰之功。唯气格未遒,视古微疑涣散。
《诗学渊源》
其诗闲淡简远,人比之陶潜,虽或过当,而其《拟古》之作,寝几于《十九首》;效陶一体,亦极冲淡之怀,但微嫌着迹耳,着迹则近于刻画矣。然当此之时,高古旷达,殊无出其右者。
《诗境浅说》
五律中有高唱入云,风华掩映,而见意不多者,韦诗其上选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人,字中护。宪宗元和二年进士,次年复登制科。七年,官监察御史。十二年,以司勋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彰义军节度判官,从裴度征淮西。后历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工诗。其牡丹诗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盛传都下,推为首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中护,排行二十八。
郡望陇西(今甘肃临洮)。
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翌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十二年以司勋员外郎从宰相裴度出征淮西。
后历司勋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之《宪宗纪》下、《裴度传》等。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六对李正封事有辨正。
正封诗名颇高。
大和中文宗赏牡丹,谓程修己曰:“今京邑人传牡丹诗,谁为首出?”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唐诗纪事》卷四〇)与韩愈偃城联句,清朱彝尊以为“铺张宏丽,炼句亦精巧,才力自是有余。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〇引)《全唐诗》录其诗5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断句4。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全宋诗
李复(一○五二~?
)(《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
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
五年,摄夏阳令。
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
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
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
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
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
靖康之难后卒。
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
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六二三
李复(一○五二——?
),字履中,本贯开封,徙家京兆,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元丰二年登进士,归里。
五年,摄夏阳令,又尝为耀州教授。
元祐、绍圣间,官于潞州。
元符二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
崇宁初,累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
三年,改知郑州,又改陈州。
四年,移冀州,其秋除河东转运副使。
以抗论迕童贯辈,罢职奉祠。
又尝知夔州,再任提点云台观,累加集贤殿修撰。
高宗立,以复旧德知兵,强起为秦凤路经略使,守秦州空城,时年已七十馀。
建炎二年初,金人陷秦州,复降,死于金国。
复尝从张载游,于书无所不读,又工诗,学者称潏水先生,著有《潏水集》四十卷。
其事迹散见于本集及诸书,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一四、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二二《潏水集》条辑述最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8—1144 【介绍】: 宋衢州开化人,字致道,号北山。以外祖邓润甫荫补吴江县主簿。徽宗宣和二年赐上舍出身。高宗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绍兴初,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除徽猷阁待制。后秦桧荐领史事,力辞不就。善为制诰。工诗文,风格典雅。有《北山小集》。
全宋诗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
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后寓吴。
因叶梦得荐为著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
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
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
二年,因言事为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
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
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有《北山小集》四十卷。
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部丛刊续本《北山小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程俱诗,以《四部丛刊》续编所收影宋抄本《北山小集》为底本,书中遇“构”、“慎”等字均空缺,注云“犯御名”,钱大昕谓当是“淳熙以前物”。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三二四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浙江开化)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补苏州吴江主簿,监舒州太湖茶场,坐上书论事罢归。起知泗州临淮县,累迁将作监丞。近臣以撰述荐,迁著作佐郎。宣和二年进颂,赐上舍出身,除礼部郎,以病归。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绍兴初,召为秘书少监。进《麟台故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后以弃秀州城,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久之,除徽猷阁待制。秦桧荐领史事,除提举万寿观、实录院修撰,力辞不至。绍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小集》四十卷(存)、《韩文公历官记》一卷(存)、《麟台故事》五卷(存)、《班左诲蒙》三卷,《侑坐元龟》。《宋史》卷四四五《文苑传》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对朝廷用人及各项弊政,多所批评建议,先后触忤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屡遭罢斥。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还乡,专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学纪闻》、《玉堂类稿》、《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深宁集》等。
全宋诗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调西安主簿。
宝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太常寺主簿。
以言事忤丁大全,罢。
丁败,起通判台州。
景定元年(一二六○)召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以忤贾似道奉祠。
六年,起知徽州。
七年,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
八年,权吏部侍郎。
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
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
因封驳留梦炎荐章不报,遂东归,自号深宁老人。
元成宗元贞二年卒,年七十四。
王应麟是宋末著名学者,著作繁富,影响较大的有《困学纪闻》,《玉海》等。
另有《深宁集》,已佚。
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书遗稿》。
事见清钱大昕《深宁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又号深宁居士。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撝子。淳祐元年进士,调西安县主簿,徙扬州教授。宝祐四年中博学宏辞科,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历迁国子录、武学博士、太常寺主簿。轮对,言边事忤丁大全,罢职。起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迁著作郎、秘书少监兼侍讲,历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再忤贾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及贾似道溃军江上,上疏陈十事,进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转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梦炎任用私人,遂辞官东归。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时元贞二年也。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藁》二十三卷、《掖垣类藁》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證》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救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救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太仓人,字武孟,号海翁。眇一目,自号瞎牛。以诗谒倪瓒,瓒称之。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有《江雨集》、《醉吟录》、《凤台吟啸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武孟,太仓卫人。家桃源洪武中应秀才举为崇安从事终荆门州吏目有江雨轩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四
桓字武盂,太仓卫人。
洪武中,以荐为崇安从事,授桂林河泊大使。
永乐中,终荆门州吏目。
有《江雨轩稿》、《醉吟录》、《凤台吟啸集》。
(《姑苏志》: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
瓒谓其诗有超乘挽缰之力,日升川至之渐。
梅花草堂集》:偶武孟落拓嗜酒,喜吟咏,年八十二卒。
尝自作挽诗云:「堪怜八十白头翁,自笑生前万事慵。
北阙荐贤虽有剡,南村作守竟无功。
耽诗不愧诗才拙,嗜酒惟愁酒盎空。
留得五湖风月在,浪游谁复继遗踪?
」著《江雨集》。
游秣陵,雅慕醉吟先生之为人,又作《醉吟录》行于世。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雨轩稿》八卷,自题义阳偶桓武孟。
按:《太仓志》:「偶桓字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
瓒亟称之。
洪武二十四年,应秀才毕,为崇安从事,授广西桂林河泊大使,终荆门州吏目,致仕归。
遇淮南故人蒋文用,即随入京,侨居建安坊下,放情觞咏,久之乃还,卒年八十二。
家桃源径,筑江雨轩,每自题『瞎牛』,又号海翁。
」志所云桃源泾者,即茜泾也。
明初茜泾尚属昆山县,故黄容叙其集,称为昆山偶武孟也。
其《辛卯立春日试笔》诗云「野老行年七十三」,是武孟生于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其卒当在阴永乐十八年庚子矣。
武孟有《自题桃花书屋诗卷》诗云:「野翁家住桃源曲,手种桃花结书屋。
太平老作葛天民,自喜无荣亦无辱。
」又有《元夕写兴寄茜上诸友》诗。
予所藏乃弃文庄菉竹堂钞本,前有巡抚宣府关防印。
田按:偶武盂选元人及明初诗,题曰《乾坤清气》。
钱塘金弘选元人诗,亦曰《乾坤清气》,贝廷琚为作序,见《清江集》。
武孟《江雨轩稿》世不多见,予检陆文量《菽园杂记》杂:「予观政工部时,叶文庄公为礼部侍郎,尝欲取吾昆元末国初以来诸公文集,择其可传者,或诗或文不出十篇,名曰《昆山片玉》以传。
命予采集之。
若郭翼羲仲《林外野言》、殷奎孝章《强斋集》、袁华子英《耕学稿》、易恒久成《泗园集》、吕诚敬夫《来鹤轩集》、朱德润泽民《存复斋稿》、林钟仲镛《松谷集》、沈丙南叔《白云集》、马麟公振淞南渔唱》、屈昉季明《寓庵集》、王资之深《瑞菊堂集》、郑文康时乂《平桥稿》、偶恒武孟《江雨轩集》之类。
不久予除南京吏部主事,恐致遗失,俱以送还,乡先辈之美竟泯泯矣!
钱竹汀《江雨轩集跋》云「得自菉竹堂钞本」,当即文量所见者也。
《明史艺文志》、《四库提要》均未著录,安得好事者为物色而甄录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曜北。
梁同书嗣子,乾隆增贡生。
家世贵显,自号清白士,年未四十,即弃举子业,专心撰著。
所著《史记志疑》,钱大昕称为司马迁功臣。
另有《清白士集》等。
卒年七十六。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七
梁玉绳,字曜北,号谏庵,钱塘人。有《蜕稿》。
潘维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阆如。
钱大昕再传弟子。
有《论语古注集笺》。
共 3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