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邵晋涵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5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亦有江翁善写生,天涯金石几兰盟。
箧中古币归何处,邗上新碑怅望情
⑴ 去年闻童君所藏古泉将归江蔗畦,今蔗畦亦下世,其嗣君方来乞铭也。
老友姚江手一编,画梅诗画又三年。
从来臭味论千载,多在知音淡处传。
① 前一首得镇堂书作,后二首林汲过访作也。
挑灯怀我侣,屈指姚(姬川。)二云。)(子田。)
出处虽不同,所恃同此心。
惓念西郊诗,野圃坐秋阴。
十年感摇落,题叶托苔岑。
况闻河汾老(慕堂。),卧疴怀远林。
动静各有适,定力无浅深。
所赖金石性,止水观浮沉。
试拈净名义,为君张玉琴(林汲精内典。)
朱老邗上来,袖出法源藁。
兀彼金焦梦,印此鼓钟考。
五六杖屦朋,缔言王徐造(王述庵、徐邻哉皆时寓此寺庑。)
后先纪严吴,饯筵禅榻扫
寮西丁子香,掩映红棠好。
覆幢深绿中,凭槛写幽抱。
老钱诗髓拈,戴子音均讨(东原。)
邵君孙奭订,惜未睹遗草二云。)
忽复四十春,镬去高槐老
窗钟耳根业,池水纸坊捣。
况忆老侍郎,邻屋清尊倒
寄讯小罗生,缣幅苦不早
⑴ 纪心斋、严道甫、吴谷人南归,皆于此分韵赠行。
⑵ 寺有大铜镬,今不存。象槐虽入拈题,亦已非旧。
⑶ 记乾隆辛未香树先生听钟山房看花小集,今五十六年矣。
⑷ 昔尝拟邀两峰画此未果,而今两峰子画颇知名,故及之。
苦忆馀姚卲夫子,授徒却待勘经回(君兼百经国史二馆下直即复授徒)
殊师肯啖公羊饼(君擅榖梁学),绝业谁营尔雅台。
忆共五陉连榻住,也同六郡校文来(谓在朱笥河先生安徽学使署)
青山回首应惆怅,断送高张几许才(谓同幕高东井张方海黄仲则诸人)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七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留节洞传石乳凝,字如蝌蚪识谁能?
仙岩几处纷难数,大篆遗文此并称。
金铁中含形外著,丹青文炳气潜蒸。
山川蟠郁多奇古,甫辟黔荒忆结绳。
注:《语石》二云:红崖一石,荒远难稽,张介侯《续黔书》始指为高宗伐鬼方之刻。今遍检张书,不得此文,疑叶氏误记,或吴臞翁《黔语》之讹耳。惟张《书》五“石刻”一则云:“永宁之留节洞,石乳凝结,上有字如蝌蚪,不能识也。永从之碑摸岩,高数十丈,上有仙书红字。又仙岩数处,皆有大篆,嘉靖时酉阳司来侵地,募人铲去。”则足与红崖一石相证,故予谓不能以书迹读之。意者石质中若含朱砂、水银之属,故字青石赤者,其地脉之潜籀乎?中原鸿濛初剖,河、洛灵奇,视此矣。然不可以为书迹者,要不得不以为古迹也。张《书》成在嘉庆中,此迹出较后,宜其不经载笔也。(《弗堂类稿》)
山羵不追天马驰,翡翠不逐苍鹰飞。
桐枝篁叶满春院,有虫只伏苍苔栖。
苍苔之绿虽不如篁与桐,篁叶飘飘堕苦雨,桐枝飒飒惊悲风。
大师裹足蹁跹衣,佛手曾杀千熊罴。
飘然来归竹窗下,野鸟入掌呼晨饥。
浮云白日忽一转,粥鱼声长鬓毛短。
缘床鼠怯剑气腥,隔竹猿窥箭瘢满。
旄头星落白虎倾,亘亘宇宙当消兵。
海滨招鲁岂同调,午日吊屈斯平生。
呜乎男儿生为冤禽死作佛,生忆名山死归骨。
天都成云荡胸热,上升为星下作石。
枯残姓氏何足惜,自与此山同始卒。
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
因之酒人无酒饮,空向酒仙楼畔歇。
沉思往事心内伤,陈刘应徐均已亡(谓三十年前学使署及沈太守业富署中诸宾客如邵学士晋涵高孝廉文照汪明经中诸人)
我前同公谪夜郎,意外复得还江乡。
眼中千里与万里,只坐沙洲慵不起。
忘机雅有忘机伴,鹎鵊鹭丝飞不巳。
君不见江源亦出昆仑中,往者险欲探奇踪(伊犁去昆仑䓤岭皆不远)
岂知劳人家住海东岸,江水过我始得东朝宗。
奔驰岁月方三载,江水未移青鬓改。
竹帛偏怜壮志虚,乾坤剩有诗名在。
二更月出断厓口,远道呼童复沽酒。
花时虽无桃杏花,且向原南折新柳。
学士不能饮,而时负酒钱(法时帆喜招客)
侍讲久辍诗(卲二云,独喜客赠篇。
孝廉耽宵吟(王愓甫),日出拥被眠。
广文退食迟(汪剑潭),负券愁逼年。
皆隔十里遥,谁能比唫肩。
欢悰杳难寻,俗累苦复牵。
惟应孙比部(渊如),时闯笙歌筵。
共 5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