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翻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7 首
《魏书》曰:道玙又曾赠著作佐郎张始均诗。其末章云云。道玙既不免难。始均亦遇世祸。时咸怪之。
子深怀璧忧,余有当门病(○魏书宋翻传附道玙传。)
邕师塔铭廿七叶,五百馀字留残帖。
东昌(邓氏骞之。)流转到南海(吴氏荷屋。),长白相公(煦斋先生。)偶缄箧。
苏斋题后将四纪,又落吾家草堂里(泉砚草堂,叔和所居。)
宋翻宋拓亦可珍,楚弓楚得聊复尔。
南山至宝破壁飞,燕环不敢论瘦肥。
数十缣得三断石,范家书楼空载归
翁题但据宋本校,谓墨池堂无此妙。
会稽重刻神逼真,卢赵品题犹未肖。
东洲居士(何子贞。)眼福多,自言唐本亲摩挲。
不肯低头拜棐几,却从欧法思虞戈(此帖笔大似永。)
草堂藏弆此为冠,侪辈传闻走流汗
松雪黄庭难并摹,绿天苦笋何由换
独怜衰病不出门,携过观斋互讨论。
春衣典尽春花发,且把残编对酒尊。
翁覃溪先生题识附录:化度寺碑真本久亡,今所见翻本讹舛极矣。盖自宋时已有翻本。赵希鹄《洞天清录》云「会稽高续古家有重刻化度寺碑,咄咄逼真」,殆即此本是邪?昔元卢疏斋、赵松雪所鉴题之本,亦实宋翻宋拓。至明吴门章仲玉墨池堂所翻本,中有形神肖合处,宜欲胜之,而不免有讹舛耳。卢、赵所题本却无讹舛,而有清隽之气,然视真本则乏浑朴之神矣。此本不能如卢、赵题本之清隽,而形神之肖处,工力亦微亚墨池,而独得其浑朴之神,乍看竟疑夺真,岂唯高出墨池本,正恐疏斋、松雪诸贤所赏本为之避席。愚援据《洞天清录》以会稽本目之,不欲冒称真本。乃得此帖,真品神光迥出,俾考是碑原委者,不敢遽以《郁氏书画记》著录之声价掩出此本上耳。嘉庆乙亥冬十月望八十三叟方纲。
⑴ 《金石萃编》引范谔跋作范雍,退谷《消夏录》作王雍,翁覃溪以为误也。
⑵ 叔和初得此帖并松雪《黄庭》墨迹,携以示余,越日张诗舲、何子贞走访厂肆,已瞠乎后矣。
⑶ 太谷温琴舫忠善以怀素《苦笋》真迹换观,摹而归之。
⑷ 册首小印「叔和典衣所得书画」。
郁安空说帖千行,李篆犹存宋跋亡。
识得拨云鳞甲在,向来笑为叶公忙(郁氏、安氏二家书画记皆载李西涯篆首之本,予渴慕廿馀年,今始知其为宋翻也。)
鸥波困学元书手,近日良常亦学欧。
艳说邕师全石在,何妨赝鼎峙千秋(赵松雪所跋此本,暨鲜于伯机所题吴门缪氏本,又王若林所云于津门见全石本,皆此宋翻旧拓,而从来未有辨之者。)
手拓重摹又十年,琢馀瘦玉韵娟娟。
笑移元跋归吾箧,买椟还珠一辴然。
庶子名衔石久残,谁应范阁忆凭栏。
料量三段图成后,聊当端平补阙看(予藏宋拓真本,是范氏赐书楼原石,极残泐,而李百药字尚可辨。此宋翻本存字最多,而李名转不存矣。然予因此本与真本合验,而始得绘成范氏书楼三段石样,不为无助耳。)
吾爱赵王孙,唐楷三益取。
庙堂外谁欤,化度醴泉许。
化度吾绘图,范老可共语。
醴泉并论者,虞恭最遒古。
岂比化度石,书楼残莫补。
半行渤海男,系衔人弗睹。
昔推邵弥本,百年四易主。
已失率更名,馀本焉足数。
我得旧拓装,复搜全墨楮。
存者幸完璧,𡙇亦珍铩羽。
殚力窗光间,奇零策与努。
恍图化度时,重订书楼谱。
欧阳格变方,我参虞陆褚。
隶楷此圭臬,山阴真法乳。
乐毅与黄庭,宋翻徒延伫。
篆势岂易言,怅望稧兰渚
⑴ 《乐毅论》《黄庭经》,宋后重翻渐失真矣,因慨圆机之流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