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董天工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羞草 其三 清 · 孙元衡
七言绝句
① 作者注:「叶生细齿,挠之则垂,如含羞状,故名。」
萱花自惜可忘忧,小草如何却解愁。
为语世人休怪诧,风情太甚要含羞(此诗收于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许俊雅编校)
① 色红如火,环绕营署,春仲始花,一望无际,实为台郡大观,故称刺桐城
春色烧空到(许俊雅按:「到」,底本、董天工《台海见闻录》作「白」,误,据连横《台湾诗荟》改之。)海涯,柳营绕遍又(许俊雅按:「又」,底本、董天工《台海见闻录》作「到」,误,据连横《台湾诗荟》改之。)山家。
昆崙霞吐千层艳,华岳莲开十丈花。
赠常庵江羽士 南宋 · 徐清叟
六言诗
九曲溪头活计,三生石上精魂。
沓沓閒云何处,空山明月啼猿(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七)
赏遍花丛爱老梅,贤祠左右手新(编者按:「新」,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作「亲」。)栽。
写真旧有广平赋,入妙谁如(编者按:「谁如」,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作「诗称」。)和靖才。
风送清香迷瀚海,月移孤影度(编者按:「度」,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作「出」;连横《台湾诗乘》作「上」。)澄台。
应知雨露春来厚(编者按:「春来厚」,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作「深无限」;王礼《台湾县志》、连横《台湾诗乘》作「深无恨」,误。),独向元正傲雪开
⑴ 编者按:「瀚」,王礼《台湾县志》作「潮」,误。
⑵ (丁宗洛注:「后有泉州王生联登咏云:『海外巡檐笑几回,南枝开尽北枝开。参差造物非无意,知是风流太守来。』『冷落风尘漫自轻,春来占断自分明。广平赋就成佳话,铁石心肠更有情。』『海滨聊作美人家,醉后更阑月影斜。恼得诗人缘底事,请君试看典型花。』『乘兴寻芳共举樽,罗浮花下醉黄昏。夕阳掩映佳人影,莫认亭亭倩女魂。』见《台湾府志》。」)。(杨永智编校)
① 此组诗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覆额齐眉绕乱莎,不分男女似头陀。
晚来女伴临溪浴,一队鸬鹚荡绿波(作者注:「半线以北,男女皆剪发覆额,状若头陀。番妇无老幼,每近日暮,必浴溪中。」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许俊雅编校)
⑴ 编者按:「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扰」。
⑵ 编者按:「似」,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作「以」。
漫记 其一 清 · 黄叔璥
七言绝句
沙辘行来界北边,裸人虽陋意殊虔。
官厨未识都都味,首顶糍盘众妇先(此诗又载董天工《台海见闻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迎使〉)。(施懿琳编校)
共 10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