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统

共 4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一碧无边万顷多,孤亭迥俯巘嵯峨。
扁舟欸乃寻常听,小海谁能夏统歌。
行藏固殊涂,臭味非一族。
或峨冠攫金,或被褐怀玉。
持身凛冰渊,或洞洞属属。
和光略畦町,或落落碌碌。
或来仪帝庭,或去隐王屋。
堆豗肉生髀,驰骛趼重足。
或委馀膏粱,或不厌杞菊。
或翚飞千柱,采错煖金绿。
或蜗盘四壁,分光待邻烛。
要之皆幻寄,眇矣太仓粟。
明冥默乘除,塞马更祸福。
陈公作茅斋,足以媚幽独。
苟全真易成,知足定不辱。
有门昼常关,何必在岩谷。
向来万金堂,奔走九州牧。
一朝巢自焚,始悔突不曲。
何如东郭舍,椽柱随把束
翛然已忘世,肯叹硕人轴。
我今客吴门,饥卧谢仆仆。
年来寄蓬茨,慕此高让俗(自注:夏统传有夏禹之遗风,太伯之义让。)
室中了无藏,鼠窃屡驱逐。
衰怀百念冷,对境无可欲。
穷通如四序,损益正三复。
衡门可栖迟,薄酒等醽醁。
吾闻老聃言,为腹不为目(自注:近遭小寇,故有鼠窃之句。)
⑴ 原作研,据四库本改
⑵ 自注:张志和筑室会稽东郭,采椽不斲,茨以生草。
林外诗为夏生作 元 · 陈旅
七言律诗
幽人遁世入林间,林外高风况可攀。
仲御偶然游洛水,黄公岂必在商山。
春深溪雨流花出,日暮松云载鹤还。
拓落尘中嗟我老,归欤无地可投閒仲御、黄公,皆夏氏也。)
银塘日朗敞华筵,何意能要仲御船。
匼匝纷纭当上巳,叵罗酬酢聚群贤。
花衔舞袖千行丽,月傍歌喉一线悬。
觞咏未妨弦管盛,相看如在永和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宴集部
犹许春游命侣仇,酒旗飘处客忘忧。
放吟更睹频叉手,触讳何妨一转喉。
孑孑木肠来夏统,哓哓药市问韩休。
炊珠一饱君能醉,莫信扬州胜益州。
元晏去几时,释劝久不作。
先生继其踪,大义动寥廓。
弱冠便恢宏,深湛鄙曲学。
羸然一布衣,开口笑管乐。
偶然颂佳句,完月天河濯。
翰墨更淋漓,交■({艹电})互拿攫。
人间得片纸,宝爱过金错。
谁能尽卿材,区区乃糟粕。
维昔天澒洞,党祸炽毒蠚。
吁嗟袁使君,无罪婴木索。
贾彪一西行,正议夺谣诼。
归来默无言,抱影窜丘壑。
家贫意弥安,身老志愈悫。
荷筱先春耕,腰镰待秋获。
乌犍驱一具,史传挂两角。
欣然足平生,俯仰幸不怍。
何图天网张,纵獠到山泽
罾罘捎凤凰,笼置群鸟雀。
敦迫使就途,携无一钱橐。
饥寒引百病,侵淫及腰脚。
不堪踸踔行,穴板卧缠缚。
沈痾势延绵,芦酒御不敕。
至尊问起居,宰相给医药。
遗之不言谢,问之徒诺诺。
我时客京师,朱门绝芒屩。
一心钦英风,比日请尤数。
先生为我起,意色都不恶。
吐口一开怀,片言得大略。
山泉本来清,不受盥漱浊。
浮云或到地,竦竦即高擢。
文举置西园,仲御亦诣洛。
从来贤达流,通道耻龌龊。
当今瑚琏姿,先后照台阁。
俄然获宝鼎,光彩半剥落。
摩挲意已厌,那用当杯杓。
莫叹归无时,故山行可约。
⑴ 《广韵》“叶”、“铎”二部无“泽”字,《韵会》作“达各反”,《汉书·天文志》格泽,《地理志》泽索是也。
黔中送友 清 · 曾艾
五言律诗
客里难为别,春风送远行。
飞花明驿路,落日照边城。
肮脏虞翻骨,噌吰夏统声。
黔西天万里,挥手泪纵横。
逸人赋 中唐 · 吴筠
粤真隐先生者。
体旷容寂。
神清气冲。
迥出尘表。
深观化宗。
偃太和之室。
咏元古之风。
收人之所不宝。
弃人之所必崇。
以道德为林圃。
永逍遥于其中。
有玩世公子。
思发其蒙。
乃诣先生之所舍。
询出处之异同。
于是稽首跪而称曰。
仆闻士之生也。
备百行。
荣九德。
静为物轨。
动为人则。
可见故不隐。
可言故无默。
使上叶唐虞之化。
下安仁寿之域。
既两仪交泰。
九有不携。
然后分人之土。
执人之圭。
故伊尹负鼎而去有莘。
太公释钓而出磻溪。
朝沦洿泥。
夕升丹梯。
若乔木之集鹓凤。
清流之跃凫鹥。
何必矫抗斯慕。
中和见暌。
蹑迹巢许。
追踪夷齐。
膏屯于骨月。
和剿于氓黎。
捐坦荡之修衢。
履幽废之荒蹊。
漱寒泉之泠泠。
藉青草之萋萋。
悲林风之夕振。
厌山鸟之晨啼。
始支离而馁息。
终挛卷而寒栖。
信行藏之足验。
唯名实之可稽。
愿一闻其至言。
俾向方而不迷也。
先生宇合寥天。
心凝帝先。
泯祸福之境。
杜枢机之权。
将有言而中止。
不得已而应焉。
曰夫洪荒之际。
物靡艰阻。
上如崇邱。
下若平楚。
高卑定位。
各畅其所。
贤愚同条。
智诈罔举。
孰为出。
孰为处。
孰为默。
孰为语。
迨乎时迁朴散。
质变淳讹。
升沈异躅。
明暗殊科。
刚柔相轧。
曲直相摩。
或贪饵以吞钩。
或横飞以触罗。
惟皇王之悯俗。
爰拯溺于洪波。
乃自揖。
让。
迄今于干戈。
虽政教之异宜。
诚法令之滋多。
欲遏乱以求理。
譬招风而静柯。
遂饰礼以邀敬。
修乐以导和。
虽圣哲之区区。
卒倾颓而奈何。
于是上有淫君。
下彰忠臣。
龙逢之列。
苌宏之伦。
苟徇义以成名。
竟违天而杀身。
祗足以增恶声于暗主。
竭惠泽于生民。
故全德之士。
韬精保真。
悟历数之在运。
知存亡之匪人。
将扶危而翼颠。
犹一发之擢千钧。
块壤之壅长津。
所以守嘉遁之元吉。
从少微之隐沦。
于是洪崖广成肇其端。
子州善卷绪其后。
汾水见傲帝之宾。
颍阳闻洗耳之叟。
以鸿名为糟粕。
以大宝为尘垢。
情蠲于取舍。
意适于林薮。
不刳心而无欲。
非吐纳以永寿。
眄江河为畎浍。
谓嵩岱为培塿。
故天子不可得而臣。
诸侯安可得而友。
岂作者之维艰。
诚历世之可久。
莫不道贯通于古今。
迹无系于奇偶。
镇末代之伪薄。
使向风而归厚。
若乃子高之规夏禹。
臧叟之诲周文。
仲连之却秦师。
干木之藩魏君。
弦高俛仰以成绩。
四皓从容以立勋。
初混世以表用。
竟超然而绝偫。
既抗志于青霞。
聿栖身于白云。
兹乃无封滞于万物。
时抚俗以解纷者矣。
若乃顾推让有泰山之重。
视富贵若鸿毛之轻。
则孤竹之子。
王季之兄。
甘食薇于首阳之下。
悦采药于勾吴之坰。
柱史归周而道阐。
关尹去职而真成。
晨门藏名于抱关。
沮溺避世而耦耕。
汉阴抱瓮以忘机。
渔父乘流而濯缨。
于陵灌园以逃相。
莱氏负戴以辞卿。
南华漆园以寓迹。
列子郑圃以消声。
楚狂隐晦。
蜀严湛冥。
丞相推堂于盖公。
廷尉结袜于王生。
故文景尊黄老之术。
国既富而刑清。
季主卜筮以训俗。
文通讼田以污名。
颜阖凿坏以避聘。
伯休潜遁以脱荣。
庞公课妻以耘锄。
严光拂衣于帝庭。
启期三乐以达意。
梁鸿五噫以抒情。
尚子平之持操。
毕婚娶以长往。
许叔元之守节。
遗伉俪以遐征。
听苏门之咏啸。
若鸾凤之和鸣。
夏统之长歌。
欻云飞而雪零。
至于焦先瞿硎。
郭文董京。
天机符于太素。
渊默会于真精。
寂尔无闷。
则子真仲蔚。
确乎不拔。
有台佟管宁。
或琴书以自娱。
或澹漠以无营。
此则同人者体貌。
异人者神明。
抱不易之纯粹。
含自然之孤贞。
道取怡于閒放。
业故无于屯平。
晓物理之尚简。
知天道之恶盈。
彼鸿飞寥廓。
奚弋者之能萦。
故宠章焉得而见累。
悔吝何由而相倾哉。
尔其阴德密庸。
元功潜著。
不戚其所毁。
不欣其所誉。
为无为以成性。
事无事以澹虑。
洞希夷之可察。
涉恍惚而斯据。
托松涓以结友。
忽驾景而飞去。
兹乃隐道。
其谁能测无何乡之处乎。
是以朝廷之士。
一入而不出。
山林之客。
宜往而勿还。
若沽名于白贲。
衒迹于青山。
觊蒲轮于谷口。
希束帛于云关。
非岩泉之养正。
实丘壑之藏奸。
繄末世之鄙薄。
曷清流之可攀。
或因兹以幸达。
讵不蕴终身之厚颜矣。
夫徼福之萌祸胎。
祈昌之结衰根。
故不韦之识奇货。
献孕妻以密言。
吕公之辨龙颜。
谋纳女以永尊。
计克从而事捷。
排天路以腾翻。
遽变生而殃搆。
招衅罚以钟门。
霍氏之翼三后。
谓伊周之复存。
何赫奕于当时。
亟殄歼其子孙。
鉴兴亡之体势。
实异代而同源。
已覆败于前车。
又倾摧于后辕。
秦肆坑儒之毒。
汉流党锢之冤。
众君子欲修名显著。
乃贻戚于茔魂。
仰在居之悠迥。
谁克叩于帝阍。
固知祥风依于蓬荜。
沴气袭于华轩。
吾方将反汗漫。
师元元。
黜生死。
同乾坤。
当愈幽忧之疾。
所以秉斯道而弥敦也。
先生之言既毕。
公子拜首而谢曰。
小子久耽浅近之常议。
幸沐精微之奥论。
可谓涤除遗滓。
披拂重昏。
愿澡雪其形神。
以游夫子之末藩而已矣。
眼中缥缈此飞楼,一代英雄坐上收。
木石心肠歌小海夏统。),神仙名姓占高州(潘茂名。)
黑头公望推王掾,青骨平生羡蒋侯。
太史能文广文冷,有诗排闷酒浇愁。
共 4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