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宗畸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人。有《初日楼诗》、《驻梦词》。
驻梦词·后记
余年十五,就学私塾中。
偶于塾师案头,获睹白香词谱一册。
取而诵之,雅爱其音节之谐婉,因以作法质于师。
师曰,兹道大难,今世已无作者,非尔曹所能学也。
为之怃然者久之。
逾年,获见时人之作于日报中,始悟塾师之言,不过自文其陋。
复于扫叶山房,购得石印本毛氏词学全书、万氏词律,爰稍稍依谱试填,以自娱焉。
洎夫游艺京华,为之益力,间出所作示人,为乡先辈沈太侔宗畸)先生所见,亟加称赏,以书抵余,谓吾词幽微婉约,实得词之正则。
且于余南归而后,数以书来,督余勿荒故业,为斯道延一线之传。
实则时彦之工于词者固多,若余则作辍不恒,旁骛滋甚,已无复抗手前贤之盛心。
沈翁阿其所好,适以增吾愧汗而已。
昔人有言,韩退之以文为诗,苏子瞻以诗为词。
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余亦向持此论,以为一切文体,胥各自有其特征,岂可比而齐之,乱其畛域。
词之气骨,略逊于诗,至其缠绵幽咽,疏状入微,若姚姬传所谓得阴柔之美者,求诸古近体诗中,惟七言绝句,庶几得其一二,斯吾所谓词之特质,论词者所当依为圭臬者也。
胜清三百年间,词人辈出,可谓洋洋乎大观矣。
然试执此以绳,纳兰才高,时或失之纵恣;竹垞则华妆盛饰,真美反掩而不彰。
其能掇周柳之流风,嗣南唐之逸响者,惟项忆云,庶乎近之。
此吾夙昔之蕲向,沈翁品题之语,可谓先得吾心,惜乎有志焉而未逮耳。
向者,浙中词人某公,尝为吾友言,吾词亦自佳,独惜了无寄托,不耐寻味耳。
是殆年龄所限欤。
不知常州诸子所谓主风骚,托比兴之言,余向目为魔道。
温飞卿之好为侧艳,本传未尝讳言。
而张皋文之俦,必语语笺其遥旨,绮罗芗泽,借为朝野君臣;荆棘斜阳,绎以小人亡国。
自谓能探奥窔,实皆比附陈言。
夫作家之处境万殊,其所作又安得咸趋一轨,偶然寄意,固不必无。
即兴成文,尤为数见,又岂必人人工部,语语灵均,而后能垂诸久远耶。
余少不更事,闲来弄翰,奚敢谬托风骚,亦如小鸟嬉春,无心自炫,孤蛩吊月,有感斯鸣,固不解以迷离隐约之辞,耸人观听也。
纪元二十有一年,九月二十日,记于故都。
驻梦词·自跋
右存少作若干首,华年哀乐,略备于斯,从此洗净心尘,当不复事此雕虫小技,天空海阔,何施不可,夫奚以呻吟拥鼻为。辛酉六月,录稿后自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吕鹰扬(1866~1924),字希姜,号钓磻。
清海山堡大嵙崁(今桃园县大溪镇)人。
光绪间廪生。
日治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任桃园厅参事、授佩绅章,明治三十二年(1899)任大溪街长,明治三十六年(1903)创设桃园轻便铁株式会社(今桃园客运)。
曾参与大嵙崁公学校创校事宜,并集结大溪地方士绅六人,开垦南雅庄阿姆坪田地六十甲,以为该校资产。
创校后,任教该校,亦颇热心地方事务。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岩崎洁治《台湾实业家名鉴》,台北:台湾杂志社,1912年。
〗生平无诗集行世,作品散见《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采诗集》、《鸟松阁唱和集》等诗选报刊,兹据以辑录编校。
(吴东晟撰)
简楫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简楫(1869~1935),乳名舟,字若川,台湾桃园人。
父简传从事商贸,善于经营,家境小康。
简楫自幼好学,秉性颖悟,从学于茂才简鸿年、简日新门下,后又师事岁贡生简铭钟。
光绪十八年(1892),考取台北府学生员;其后曾两赴秋闱,但均未能如愿。
随后,版图易主,科举制废,始断功名之念,而于乡里设帐讲学。
因简楫才学兼优,为加藤雪窗署长所器重,遂获聘为桃园办务署嘱托。
明治卅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
明治卅九年(1906),擢任桃园厅埔子区区长;大正元年(1912),转任桃园区长。
大正九年(1920),因地方制度改正而退职,转任新竹州协议会员,任期两年。
大正十二年(1923),皇太子莅台时受赐学者称号。
大正十五年(1926),获选为桃园信用组合长,开始从事于金融界,以振兴地方产业,直到昭和五年(1930)辞职退隐。
其后,则在家设帐授徒,造就乡人。
除任公私职务外,简氏对地方事务的推动也颇热衷。
明治四十年(1907),担任埔子区区长期间,积极劝募整修桃园公学校,设置桃园文库,并积极推动放足断发运动。
在诗社活动方面,早年曾参加「南雅诗社」及「瀛东小社」,明治四十四年(1911)与郑永南共同倡议「桃园吟社」,以诱掖后进,维持风雅,并曾任社长。
林云帆评其诗曰:「于近体之作,饶有清初遗响,其洗鍊清新之处,今人鲜能出其右者。
」,《桃园县志》谓有《简楫诗稿》行世,收录九十六首作品。
以下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文艺丛志》、《诗报》等辑录编校。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林云帆〈简若川先生略传〉,《诗报》第一百五十四号,1937年6月8日;《桃园县志。
文教志》,桃园:桃园县文献委员会,1962年。〗
久保天随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久保得二(1875~1934),号天随,以号行。
又号默龙、青琴、秋碧吟庐主人。
日本东京人。
就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汉学科时期,曾经发表汉诗及论文。
毕业后,在《帝国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以汉式古风的文笔驰名文坛。
先后担任法政大学讲师、日本递信省嘱托、陆军经理学校嘱托、「大礼记录」编纂委员会嘱托、宫内省图书寮嘱托、图书寮编修官、大东文化学院讲师等职。
昭和二年(1927)以《西厢记之研究》取得文学博士学位。
昭和四年(1929)三月出任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东洋文学讲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桃花扇」、「琵琶记」等课程。
五月和尾崎秀真、猪口安喜共同担任「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编纂委员。
又集结居住在台北的日籍汉人,共同成立「南雅诗社」。
昭和七年(1932)辞去教职。
昭和九年(1934)六月一日,因脑溢血病逝。
遗留藏书悉数转入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包含诗集、善本戏曲多种,尤其珍贵。
  久保汉学根柢深厚,为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代闻名的诗翁。
「虽不闲官音,但吟诗填词自然合辙,羚羊挂角,不留痕迹,所谓没有『和臭』(日本味道),与中土人无异。
」在台期间经常与北台文士唱酬,诗文及书画作品屡载《台湾日日新报》。
编有《南雅集》四辑,著有《秋碧吟庐诗抄》、《关西游草》、《闽中游草》、《琉球游草》、《澎湖游草》〖参考(1)町田三郎〈久保天随的学术成就—以汉学史研究为探讨重点〉,《第一届台湾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1997年6月,页51-68。
(2)《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国家图书馆,2002年12月。
(3)《台湾历史辞典》,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
(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连横(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花,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大陆诗草》、《剑花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马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台湾文献丛刊·剑花室诗集
本书(一册一五二面九一、二○○字)合「大陆诗草」、「宁南诗草」及「剑花室外集」之一、之二而成,连横撰。作者别号剑花,其里居、阅历见第六四种「台湾诗乘」篇。作者尝于民元至三年畅游大陆,得诗一百二十六首。「自序」有云:「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见所闻、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言者。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宁南诗草」「自序」作于民国十五年西湖寄寓,有云:『甲寅(三年)冬,余归自北京,仍居宁南。宁南者,郑氏东都之一隅也。登高南望,不知涕泪之何从矣。客中无事,爰取箧中诗稿编之,起甲寅冬、讫丙寅(十五年)之夏,凡二百数十首,名曰「宁南诗草」;志故土也』。作者哲嗣震东先生撰「弁言」指出:其中『自「宁南春望」至「别台北」凡二百五十四首,为此十三年间(按甲寅至丙寅)之作;丁卯(十六年)自杭州又回台南,至癸酉(二十二年)离台赴沪,所作凡二十一首,先生亦亲自编入此集中』。合计后补诸诗,共得二百七十五首。又,作者著「雅堂文集」(刊列第二○八种)中另有「宁南诗草序」一篇,可供参读。「外集」二,「弁言」亦有说明:「剑花室外集」之一,「为先生自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以后,至辛亥(宣统三年)游大陆之前青年期之作,凡四百六十五首』;「外集」之二,「为先生癸酉至乙亥(二十四年)晚年之诗,间有缺字或缺句者,盖先生未完成之作也;凡四十九首』。
大陆诗草·魏序
甲寅冬,连子归自北京,夜款余关,出所为大陆诗草,以序属余;既而别去,重以书相属。余于诗非所长,何敢为序?第念我先民自中华大陆来居兹土,涉重洋、冒危难,披荆斩棘,以辟田庐、宏子姓。当其时,岂暇治文字哉?其后骚人墨客蝉联竞起,类皆寄沧洲之逸兴,写鲲海之风光,取材不富;欲求如连子行数万里路、大畅厥辞者,奚可多觏?连子涉江、渡河,入燕都,出长城,登阴山;忖其志,岂徒欲以诗鸣哉?将牢骚满腹,目之所击、足之所履,人力舟车之所至,怀古伤时,慨然著为吟咏;道山川美好,不可不惜,历史兴亡、国家民族凌轹隆替,不可不鉴。故前后百数十首,义存乎扬厉,不嫌其夸;情迫于呼号,不病其激。而其奔放处,苦心孤诣,务去陈言,其辞虽骋,其旨实归。左太冲、阮嗣宗咏史咏怀之亚也。 连子为人如其诗。五年前与余订文字交。未游大陆,文多于诗;既游之后,诗文益变。连子南人,名横,字雅堂,武公其号也。 乙卯春,润庵魏清德序于台日报社。
大陆诗草·自序
连横久居东海,郁郁不乐,既病且殆,思欲远游大陆,以舒其抑塞愤懑之气。
当是时,中华民国初建,悲歌慷慨之士云合雾起,而余亦戾止沪渎,与当世豪杰名士美人相晋接,抵掌谭天下事,纵笔为文,以讥当时得失,意气轩昂,不复有癃惫之态。
既乃溯江、渡河、入燕都,出大境门至于阴山之麓,载南而东渡黄海,历辽沈,观觉罗氏之故墟而吊日俄之战迹,若有感于东亚兴亡之局焉。
索居鸡林,徘徊塞上,自夏徂冬,复入京邑。
将读书东观,以为名山绝业之计,而老母在堂、少妇在室,驰书促归,弃之而返。
至家,朋辈问讯,辄索诗观。
发箧视之,计得一百二十有六首,是皆征途逆旅之作,其言不驯。
编而次之,名曰「大陆诗草」,所以纪此游之经历也。
嗟乎!
余固不能诗,亦且不忍以诗自囿。
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闻所见,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亦言者。
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
杀青既竟,述其梗概,将以俟后之瞽史。
乙卯仲春,台南雅堂连横序于剑花室。
宁南诗草·胡序
宁南为台湾首善之区。三百年中,诗文充汗,有其名而无其诗,有其诗而卒少有人焉为之后者,岂以玄海为鸿沟哉?近代卓越如连子,旗鼓骚坛,独饶著作,其亦可谓三百年文献中之秀者欤!然而海桑身世,为时屈、为地屈、为名与利屈,则其人品、文品、诗品亦为之一变。有心文献者,无不为连子惜,并为宁南人惜也。 余与连子为文字交,又同里闬,所以属望者甚殷。而连子能独以文豪。且非仅以文豪也,落日神洲,仗剑壮游,其人奇、其气奇,则其诗亦无之而不奇。甚不可以宁南第二人自命也!连子少主报政,论大事几二十载,独介然不为功名富贵动其心;虽历试诸艰,不挫所守,呜呼贤矣! 中国革命以来,抢攘昏垫,棘地荆天,出其死力以与五千年史学相抗衡,噩噩落落、莽莽苍苍,为文献中备一席。其造就岂等凡哉!呜呼!台湾之时何如时、地何如地、名何如名?宁南诗草之传不传,何待序哉?何待序而始著哉?寸心自足千古,持此以序宁南之诗,而宁南之诗为何如矣! 丁卯孟诹,台南胡殿鹏序。
宁南诗草·自序
甲寅冬,余归自北京,仍居宁南。宁南者,郑氏东都之一隅也。自吾始祖卜居于是,迨余已七世矣。乙未之后,余家被毁,而余亦飘泊四方,不复有故里钓游之乐。今更远隔重洋,遁迹明圣,山色湖光,徘徊几席;而落日荒涛,时萦梦寐,登高南望,不知涕泪之何从矣! 客中无事,爰取箧中诗稿编之,起甲寅冬、讫丙寅之夏,凡二百数十首,名曰「宁南诗草」,志故土也。 嗟乎!宁南虽小,固我延平郡王缔造之区也。王气销沈,英风未泯,鲲身、鹿耳间,其有唏发狂歌与余相和答者乎?则余之诗可以兴矣! 丙寅仲秋,台南连横序于西湖之玛瑙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