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潘祖荫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85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一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古迹传闻诡夏殷,红岩一石几纷纭。
字青石赤疑天篆,藓蚀苔封学咒文。
墨拓盛时书屦缩,灰填劫后石如焚。
《奇觚》考释犹堪校,旧本珍宜嗣典坟。
注:邹汉勋叔子遗书《红崖释文》云:“右摩崖古刻,在贵州永宁州东六十里红崖后山诸葛营旁。字大者周尺三四尺,小者尺馀,深五六寸许,行列不整。”赵之谦撝叔《补寰宇访碑录》:是刻俗称诸葛誓苗碑,新化邹汉勋释为殷高宗伐鬼方刻石,独山莫友芝复辨为三危禹迹,之谦疑是苗民古书云云。诸说纷纭,讫未定也。吴臞翁《黔语》:字若大书深刻者,然迫视之,无斧凿痕也。好事者架木猱升,以毡蜡拓之。体若篆籀,又似符箓文,而卒不可识云云。天篆,吾乡语也;凡书迹之不可识者,着以天篆目之。红岩传拓,皆按书迹钩勒,得其周廓而后墨其廓外,常有以苔藓痕误为书迹者,故增减时有,间或讹误,至似道家符箓,诚如《黔语》所云。抚拓既艰,故安顺府署乃有别刻,大吏责供,则拓以应之。又故布政司署有缩刻,是咸丰壬子阳湖吕佺孙尧仙所为,凡二刻,一据张春潭太守本,一据吴寅邦拔贡本删,本文亦小异。光绪初,有好事者饬工刷洗苔藓,以灰填迹外,意便抚拓,遂失其旧,臃肿不堪,并增多草书“虎”字,盖苗乱甫平时武人为之也。忆其时有提督周达武者,湘人,好书“虎”字。红崖去安顺西百里,提督驻安顺,故疑周所为。余得光绪中拓本,嫌其不类,访之安顺人,所述如是。亦古迹一厄也。此迹旧拓难得,况是未填灰时本,更可珍矣。数函属乡人求之,不报。戊午岁暮,乃于厂肆得一整幅,云是潘文勤公家物,亟收而藏之。先是,得嘉鱼刘幼丹心源《奇觚室乐石文述》,有《红崖刻石考释》,会经屡校,文亦小异,而吕缩张本则相与符合,乃定潘本为初访得时拓矣。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三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孙书赵补及潘藏,借校曾参数刻详。
万里岩疆传故迹,百年孤本过殊乡。
问奇有客来蓬岛,识字无人继楚狂。
我欲滋多镌北覆,孙吴神谶亦雕墙。
注:赵撝叔之谦《补寰宇访碑录》云:之谦借潘光禄祖荫所藏原拓本及黔中枣木本、阳湖吕氏缩刻本详校云云。光禄所藏原拓,疑即余所得本,惟无显证,不敢遽定耳。余求旧本于乡人,不得,而遇此于万里之殊乡,且百年名藏,宜享帚珍之。今年夏间,检出拓本摄影,门人熊子涤来候,言日本人某以红崖拓本访之,因复询余。喜其巧值,允赠一影本。邹叔绩汉勋,新化人,其遗书有《红崖碑释文》。嘉鱼刘幼丹心源《乐石文述》复详之,而以第二篆为“殷”字,云叔子未能审出,其它亦多虚造,讥为讲训故而不谙篆籀之汉学家。然刘据吴臞翁《黔语》摹本及吕尧仙缩刻吴寅邦本,亦不无讹误。而潘藏原拓与吕缩张春潭拓悉合,自是较审之本。惜刘搜罗不及,其所释仍多未确者以此。三国《吴天玺记功碑》,亦称《天发神谶碑》,亡火后,有覆本、日黄泥墙本。予拟援例以潘藏原拓覆于莲花盦墙壁,称为北本,此非奢愿,当不难偿也。
红岩古迹七首 其五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一本百年拓始收,红崖书亦锦山俦。
得碑黔土夸初出,嗜籀潘门集胜流。
断烂文同朝报拾,模糊字等壁经雠。
恪斋重释应依据,遗稿如存待博诹。
注:赵《补访碑录》“锦山摩崖在朝鲜南海”云:“字奇古,不可识,朝鲜人传为秦徐福题名,或释为殷箕子书。”叶鞠裳昌炽《语石》三:近出古碑红崖古字,新化邹叔绩、独山莫子偲皆有释文。潘文勤酷嗜古籀,每得一古碑,必集门下士释之。锦山、红崖两刻,吴郡吴恪斋中丞皆有重释本。埃及古碑,黄仲韬学士、刘佛青户部各有释文。顾缉庭方伯尝告余一联云:“善辨模糊字;嫥攻穿凿文”,虽谑而未为虐也。案此,则吴恪斋重释,以潘藏旧拓为依据矣。惟恪斋释未见传本,尚应访求。而此本之为初出时拓,无疑也。
古人重试周,将以观所取。
今日陈晬盘,珍玩列左右。
一手笔如椽,一手印如斗。
高堂笑颜开,谓可昌厥后。
庭前罗众宾,门外贺羊酒。
争看石麒麟,光气满户牖。
我细号能文,落笔颇不苟。
侍父来京师,谬誉溢人口。
屈指今再试,依旧青毡守。
立身何艰难,世业惭自负。
置儿膝上嬉,持杯慰吾妇。
吾儿眉眼清,聪明渠自有。
吾儿头角高,定可卜寿考。
传家有赐书,责之三不朽。
高槐深柳蔼风烟,胜事城南思渺然。
帝里春光犹杜曲,秦淮明月自尊前。
每怀丹禁多华发,又看青云接妙年。
四海晁张同辈少,诗成吟与小斜川。
风流三相昔贤无,六百年中万柳株。
晚出待公传咏事,春来飞絮满烟芜。
廉卢冯阮浮云过,亭馆池台夕照孤。
最好西窗听夜雨,凉秋更作补荷图。
周汉历唐遗事在,昭昭史册待谁看。
八方戎貉怀柔易,一哄蚊虻剖析难。
扫榻清风为我至,当心白日照人寒。
语公归计宜春晚,园竹新成斩钓竿。
慈仁寺里五株松,酹酒松阴踏晓钟。
北宋风流犹在眼,西园冠盖已无踪(戊午岁,沈文忠公邀集慈仁寺,为东坡作生日。祁文端公、许仁山阁学、杨滨石编修皆已物故,存者潘伯寅尚书与仆耳)
镜中霁雪怜空影(慈仁寺楼悬巨镜,收西山雪景如画),湖外闲云记旧容。
玉局仙人知此意,直须一醉倒千钟。
不分琼瑶盈手赠,开缄涕泪欲沾襟。
天涯有母同高饿,岁暮无人念苦吟。
四海仓黄为客惯,十年贫贱受知深。
感恩不敢师门说,风雪天寒一寸心。
海内论知己,公家萃一门。
诗筒花萼递(谓绂丈。),槃馔竹林分(谓伯寅侍郎。)
倾吐皆肝鬲,商量总艺文。
灵床琴独抚,一笑想淩云。
共 85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