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蕙田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2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挽阎镇珩联 清末至民国 · 吴恭亨
对联
著书似秦蕙田,而无位不同,六典屠龙,北岳千古;
钩党赖贾伟节,故大祸以解,三人讹虎,东坡再生。
半挽罗裙现玉肌,行畦纤足濯青泥。
微风略拂美人衣。

心许清眸薰堕泪,味经香舌佐贪杯。
寻常滋味总萦回。
寄畅园三叠旧韵(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流引惠泉水一湾,石桥过处敞轩閒。
树遮洞以千年计,瀑出峡分数道潺。
趣为(去声)永哉畅非俗,乐惟仁者寄于山。
养疴旋里人何在,抚境愀然是此间(园为秦氏别业去秋尚书秦蕙田以病请假南还寻即在途不起回溯地是人非为增感者久之)
挽郭嵩焘联 晚清 · 李鸿章
对联
周旋于益阳湘乡湘阴诸老之间,溯四纪交亲,俯仰云霄同一瞬;
位业与味经伯申伯元百年相望,信群伦宗匠,羽仪台阁失斯人。
圣清励实学,经训勤疏治。
阎顾朱胡陈(见桃。),笔路先驱驰。
硕儒启小惠(松崖。时称小红豆先生。),摭宿穷娥羲。
一传得艮庭,写经参籀斯。
(抱经。)(鹤侣。)实骖靳,王(西庄。)(竹汀。)共维持。
(巽轩。)(二云。)(渊如。)(稚存。)(次仲。),继起分畬菑。
元明积壅岁,悉辞而辟之。
万汇索奥啧,千秋绝攀跻。
是皆宗高密,经神无它师。
洙泗恃一线,微言接缁帷。
别出有江戴,金(檠斋。)段相追随。
稍逊惠学宓,未与郑志违。
幸际高宗朝,千载开昌期。
大典搜秘逸,石经正讹遗。
翘材列四库,章逢赓委蛇。
典礼及名物,爬梳咸受比。
训诂及章句,斠董罔弗釐。
粲然六经籍,钜细长昭垂。
中天竟再睹,轹汉淩苍姬。
家法贵墨守,大道讵有岐。
世儒好衒鬻,立异不知归。
通埶务博物,味经标正辞。
制度勇臆改,科旨纷讹滋。
此虽名古学,实已招瑕疵。
桐城遂猖狂,捐本升其枝。
挦扯八家语,小文炫群儿。
斯藩一以坏,雷鸣聒蛙𪓷。
聋瞽厌擿索,蚍蠹肆謷訾。
鹑褛傲韨冕,豕盆蔑尊彝。
空言讲性命,圣道日陵夷。
不学为知本,师心恃可欺。
六书屏不讲,三礼纷致疑。
驯至酿大乱,痈溃连心脾。
五斗各立教,天主奉太西。
痛兹谬种害,迁流忘其非。
有识或疾呼,楚咻舌为疲。
硕果已尽落,弦诵声何稀。
京师盛冠盖,杖杜贯雌霓。
讲章秘枕宝,兔园不敢窥。
其间号才俊,佻达矜羽仪。
乱抹尤侗集,高诵袁枚诗。
孤凤偶一出,环噪惊群鸱。
予生夙婴疢,许郑心所跂。
健忘屡迷复,望洋惮钩稽。
昔秋举进士,同岁多魁奇。
(鸿。)(一新。)两年少,汉诂确不移。
黄生治易礼,屹屹忘朝饥。
其馀十数辈,俱好深湛思。
吾子产台峤,餐霞采金芝。
精研康成学,编摩手生胝。
馀事及桑郦,支川理棼丝。
(献。)(棻。)亦同志,左右相提携。
蠹简互披抉,门户无䤨离。
汉学或复振,大厦群支榰。
痿苶庶自策,跛驴追骏骐。
秋风傥载酒,说经解我颐。
光采勉韬蓄,斯文将在兹。
⑴ 程易畴《通埶录》中所言丧服及戈、剑、戟等考,多不足信,其辨栋宇尤谬。别有文论之。
⑵ 以周。此用秦汉人称生称先例。
古人取韵缓,清浊限方域。
世儒泥章句,音义遂烦数。
长短齐人言,轻重汉儒读。
后出益纷挐,圈发逞私欲。
梁陈讲声病,强以四声束。
高贵暨梁武,卓识独破俗。
奈此风会趋,浮华斲其朴。
颠倒言下上,虚实昧秀宿。
鲖乃切纣红,顼改翻许绿。
燕说谁为刊,天籁反遭梏。
北宋家法存,近守唐代躅。
丁贾皆经儒,同志有洙(王。)(李。)
十卷十二凡,部别慎通独。
悂缪偶貤孙(愐。),典刑未祧陆。
字不取类隔,文亦参篇玉。
别体务荟萃,一音自联属。
虽病雅俗殽,尤多形体复。
观过宜知仁,多文在富蓄。
谁欤妄兼并,画部成百六。
疵议丛刘渊,创始实文郁
国朝勇复古,亭林首张目。
十部至廿一,研析递繁缛。
经子务博證,集矢遍吴棫。
入声互割配,头脯强接续。
其意或过通,往往见违触。
之脂支必分,元魂痕当副。
无锡与仪徵,雅冀古骚复(无锡秦文恭尝以江、戴两君「言」「元」与「魂」「痕」当依《三百篇》析为二,「真」「殷」当从唐人同用,上声「拯」、去声「證」当分出独用,上疏请刊正韵书。阮文达取段氏「之」「脂」「支」群经、《楚辞》分三部之说,欲并《广韵》,定为古韵廿一部,为作古辞赋者之用。)
昌言终未行,习非徒娽娽。
蒙尝发狂论,吹万贵抱蜀。
双声本天机,造化具宫角。
六书半形声,偏旁不相黩。
持此两大端,如宗合其族。
一埽尘径芜,兼通绝津轴。
霓蜺枉分别,颇陂免点辱。
屡欲勒一书,私以诏家塾。
病懒辍觚翰,家贫艰毕牍。
羡君勤箸述,榆阴掩深屋。
朝夕罗丹铅,雅诂尽籑录。
体乃方(密之《通雅》。)(山夫《别雅》。)殊,义与朱(郁仪《骈雅》。)(味堂《拾雅》。)足。
简鍊比治兵,爬梳类折狱。
即觇经济优,岂为盘错衄。
此图便千秋,雕虫等奴仆。
⑴ 金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出于正大六年,已并二百六部为一百六部,先于南宋刘渊《淳祐新刊礼部韵略》二十四年,又上声已去拯韵,亦非始阴时夫也。
共 26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