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鼎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馀杭罗绮之地,西湖山水之乡。官斯土者,例有名贤;游其间者,亦多胜侣。然而萧条人代,或不同时;悠远山川,殊难接席。自非门才兼擅,品誉双清,抒雅颂为经纶,以友朋为性命,如药洲主人者,乌能使雒钟答响,以类相从,时鸟鸣春,同声相应如此哉?维时酒尽累觞,烛将见跋,爰于广座传示斯图。斯图也,唐子畏偶然涉笔,王守溪首倡为诗。当筵景物,尽入题评;一代名流,都归卷轴。于时江干老宿,将赋归欤;(袁简斋太史。)东国上才,亦萦乡思。(金柘田殿撰。)眷兹别意,各触离愁;分制诗篇,用摅怀抱。越数日而星桥舍人自吴门而至,冶山太史剪淞水而来。条山为粤海之宾,竹乡厕竹林之列。咸标赤帜,并展霞笺。文宴之盛,于兹极矣。余获与清游,谬叨属和。主人则刘卢世戚,更兼髫龀之同年;上客则徐阮雄才,尽是江乡之夙好。谨陈颠末,复记岁时。庶几谢公棋墅,常仰山青;逸少兰亭,无虞石泐。
海内数(上。)名宿,落落才数辈。
自公来杭州,远迩一时会。
繄公禀天性,嗜客兼嗜画。
绢素发古香,翰墨照晴霭。
暇则延胜流,把酒评殿最。
昔人称好龙,见真惊或駾。
精鉴自古难,公善穷瑰怪。
源流细爬搜,纤巨无割爱。
良骥枥常伏,佳士羽愁铩。
安得公持衡,尽广造物隘。
物伸于知己,使我发遐嘅。
唐生通灵笔,随意夜堂洒。
离筵列果核,点染及琐碎。
分赋有鸿制,一一尽物态。
读画复哦诗,尘襟聊一快。
维时华灯张,衙鼓挝已再。
酡颜触别怀,欢宴转增喟。
袁公老飞将,鸿举靡所碍。
金君中朝英,梧冈凤鸣翙。
江湖水阻深,玉京云叆叇。
贤豪不常聚,美景安可贷。
引觞欲斟酌,残烛照情话。
酒罢雨滴阶,竹声响窗外。
秦中溯相业,二王为举首。
蒲城继韩城,紫阁映先后。
文端似沂国,遭逢信非偶。
正色立枢廷,晚节弥坚守。
文恪登政府,回疆初获丑。
勋名亦烂然,乡望传耆耇。
文端以书名,刚健出浑厚。
文恪尝称之,谓以心应手。
而公自为书,乃独辟户牖。
瘦硬力通神,亦非慕欧柳。
有如君子交,心折非貌取。
直道期共济,媕婀复何有。
今观所临摹,八法思授受。
意在钩画外,落笔不敢苟。
更读太史文,感喟到师友。
史传不能载,孤愤盈万口。
直哉史鱼节,纯臣心可剖(海门记公遗事,书于卷后。)
后学仰前哲,嘉谋告元后。
夹袋人岂知,焚香盟已久。
及公遗表上,天语示左右。
始知退藏密,不为名誉诱。
文节已婴难(吴甄甫先生。),馀生剩病叟。
知己恨未酬,国恩竟虚负。
念兹手迹在,使我肠回九。
河岳终有灵,文章且不朽。
此卷徐家到陈郝,此藤久阔此吟笺。
王汤后又程刘后,待我笔追三百年。
程刘二草合延津,别有星垣怅望人(于冯鱼山处得程诗草稿。)
输与邱迟云锦段,崦西梦里结前因。
延陵震泽每花时,退食从容出省迟。
合受后贤来傅会,苍颜对影写虬枝。
兰亭埋璞出中山,携到薇厅药砌閒。
引得春风檐铎语,藤阴好鸟已𠴨𠴨。
街西亦有竹垞藤,居士移居忆不胜。
日下旧闻添画轴,正寻前诺共挑灯
⑴ 味辛适以所作《古藤书屋图》来属题。
诗画重量廨壁镌,珠悬锦络照星躔。
问花此愿何年果,凭仗花光一粲然。
研长八寸八分,广五寸五分,厚一寸一分。背刻赵子固画东坡像,戴笠著屐,手策竹杖。右「子固」二字印,下「文彭」二字,左「紫芝生藏」四字,下「俞和紫芝生」印,左侧下「济之」印,又下王澍识九字。研匣上虚舟自书赞,其序曰:「东坡在儋耳,尝与军使张中访黎子云,中途值雨,乃于农家假箬笠、木屐、载(当作戴。)履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争吠。东坡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赵彝斋爱其潇洒,因作巨研而勒图其后。元末为俞紫芝所藏,有明宏正閒归之王文恪,已又转入国博文三桥手。康熙丁亥十月,舟过奔牛,忽得之市屠中,乃为之赞。(云云。)
先生负瓢行歌时,岂意后人绘诸研。
严陵滩边新月出,落水兰亭神一变。
脱帽晞发狂歌呼,斯人傥亦苏之徒。
不知何处得此雨,归态摩挲片石旋成图。
桄榔树叶摘可书,谁谓青箬非吾须。
翛然策杖出尘壒,泥涂那复需人扶。
固宜犬吠妇子笑,岂有如此笠屐之农夫。
往者宋商邱,绢本出家藏。
亦有王麓台,吮笔苏斋旁。
千载招邀作尚友,只疑真有载酒堂。
未若此研神致尤青苍。
俞紫芝,文三桥,流传艺苑非一朝。
夙爱济之作赞语,谁知印章宛可睹。
古墨荧荧照影寒,真研不损知者难(「真研不损」,语见坡公墨迹。)
只应却与周公谨,薄暮西泠放棹看。
波起木微脱,秋生湖上山。
蹉跎双鬓老,去住一身间。
短屐兰皋外,扁舟凫渚间。
凭谁赋招隐,日暮棹歌还。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