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贻燕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 首
詄荡天门乍可呼,明星摇动应中枢。
勋名未蔽淩烟阁,都人看写二疏图。
如此归装良已足,怀君念友衢山曲。
缥缃只欲借留题,传示趋庭影数幅。
展玩寻思踰十春,手泽音容粉墨新。
一灯父子传经夜,补被寒温待试晨。
斗升亦筮明廷对,看子成名仕不再。
尔时清白畏人知,微言全谱忠经在。
曾驱四牡遂遑将,曾奉疏恩到省郎。
扶杖瞻天天尺五,陈筵爱日日初长。
至今开图百感集,慈鸟时动皋鱼泣。
身都九列不为卑,况望松楸胜赐级。
荀陈两世称交游,长歏之子盛箕裘。
蓼莪不共王褒听,恐入山阳笛里愁。
士有嘐嘐慕古人,尚友平生穷史籍。
三坟五典虽不傅,其后作者亦云博。
虞夏之文既载书,下逮太史班固录。
编年遗法谁更继,涑水通鉴朱纲目。
兴亡沿革瞭在眼,不啻烛照而龟卜。
缅忆混沌开辟初,天皇岁起摄提格。
饮血茹毛风俗淳,构木钻火年代邈。
书契以前吾不知,伏羲文明继立极。
风骊受出河洛图,始分阴阳八卦画。
文字初成代结绳,嫁娶佃渔又牧畜。
女娲承乾实变常,补天谁看鍊彩石。
神农更继风姓后,教民耕田耜始斲。
亲尝百草济夭死,日中开市通交易。
煌煌枢电启轩辕,涿鹿亲戎擒铁额。
力牧风后为将相,伦音隶算容成历。
舟车弓矢与衣裳,创出宸心备品式。
金天之世凤鸟至,为表祯祥鸟纪爵。
高阳既有八才子,重黎更别人神渎。
生而神灵即通明,自道其名是帝喾。
就之如日望如云,若稽唐尧明峻德。
光临四表格上下,百姓昭明九族睦。
钦若昊天授人时,乃命羲和分四宅。
茅茨覆阶示俭素,蓂荚生庭占旬朔。
康衢烟月微服游,童子歌谣耋鼓腹。
滔天洪水下民垫,八彩眉颦询四岳。
重华令闻自河滨,辍耕来为甥馆客。
四门穆穆百揆叙,雷雨不能迷大麓。
璿玑玉衡七政齐,考绩频咨十二牧。
孔壬宁逃圣鉴中,流放遐陲且窜殛。
逐序巡方律度正,随才任职谗言堲。
南薰殿上解愠琴,瑞日光华景星煜。
都俞吁咈一堂间,稷契皋夔夷与益。
地平天成寔禹功,九州初奠玄圭锡。
受终文祖若帝初,朝觐涂山萃玉帛。
昌言自可敌瞑眩,旨酒何须胜醴酪。
一馈劳民身十起,九牧收金鼎三足。
讴歌之启天与子,自此寅正相传属。
洛表游佃过十旬,五子悲歌颜有忸。
少康中兴岂偶然,能将一旅诛寒浞。
履癸仍追孔甲淫,有力徒誇伸铁索。
龙逄死后谏者绝,酒池牛饮山皆肉。
琼宫未辍长夜游,造攻鸣条汤自亳。
商汤圣敬日日新,立贤无方货不殖。
仁心已著三纲解,至諴争称六事责。
一德交孚有阿衡,莘野天民是先觉。
桐宫改过冕服迎,仰望还如日月蚀。
太戊修省木从绳,一日枯尽祥桑谷。
盘庚口舌代斧钺,反复三篇诚恳恻。
高宗恭默梦得弼,板筑良臣能启沃。
武乙才射革囊血,独夫又肆刑炮烙。
牝鸡司晨禽兽至,家耋遁荒生民瘠。
比干忠肝涂玉墀,太师来惠吾东域。
积庆邠岐教化兴,天心早属周西伯。
羲经已自羑里演,霸辅曾从渭川获。
武王修绪仗黄銊,孟津舟中白鱼跃。
马归华阳牛放野,梯山航海通蛮貊。
只是清风在首阳,万古纲常从此植。
负扆元圣避流言,风雷拔木岁不熟。
一启金滕王感悟,三载东山返赤舄。
甘棠遗泽久不泯,陕西分归召公奭。
天无淫雨海不波,白雉南越来重译。
康王嗣受玉几训,几年刑措停鞭朴。
孤舟初解楚江胶,八马已遍瑶池迹。
征戎无赖得白狼,耄年空劳金作赎。
水决防川王走彘,地轴天柱将倾折。
天戈奋起神器完,正赖贤臣佐哲辟。
东都会猎复旧观,大车如流四牡硕。
妖姬一笑伪火举,翠华骊山蒙僇辱。
一自东迁王室卑,诗亡然后春秋作。
郑公好贤咏缁衣,卫侯修已歌淇澳。
五霸桓文称最盛,楚庄宋襄仍秦穆。
管仲器小功则大,内以尊周外攘狄。
偃襄伍华与奚蹇,并为其君尽臣职。
伯禽之国夫子生,尼丘降精麟吐玉。
珠衡玉斗表奇姿,濯以江汉秋阳曝。
中都化洽摄相事,戮卯馀威生夹谷。
道之将废亦由命,女乐朝来暮接淅。
危陈厄宋又饥蔡,历聘栖遑为木铎。
返鲁雅颂始得所,翼易删书述礼乐。
七十门人通六艺,升堂入室穷探赜。
颜回三月不违仁,子路一生无宿诺。
与闻天道赐也悟,终傅圣统参乎笃。
声音每想武城弦,气象犹思沂水浴。
鶱雍商师宰耕求,各以其才承教育。
山颓果叶奠楹梦,万国千秋长血食。
有孙子思能继述,一部中庸鲁论续。
太伯遗祠在句吴,延陵高义绳前躅。
忠魂尚吼淅江潮,越蠡扁舟何处泊。
齐婴晋向俱显名,郑国修辞侨润色。
三卿分地爵名僭,七雄争强成战国。
可怜天王若寄生,诸侯尽化为黄屋。
学孔邹贤生已晚,知言养气能私淑。
薄游齐梁竟不遇,彼君宁知四端扩。
纷纷异端竞蜂起,老唱庄和又杨墨。
辞而辟之真廓如,七篇遗书遏淫僻。
魏文式闾多士来,置相丁宁问李克。
燕昭拥彗郭隗先,乐毅为感金台筑。
鲁连高风笑却金,相如壮气归完璧。
兵家颇牧善攻守,辩说苏张恣阖辟。
四君风流亦可赏,其中信陵高标独。
哀哉楚君迷不悟,屈原怀沙竟投汨。
谁将鹑首醉赐秦,赧后泥头讫苍箓。
山东渐作老蚕叶,始因卫鞅终张禄。
金虎呀口气势粗,不死荆铓与高筑。
东开函谷六膝跪,大石铭功立邹峄。
除谥销兵一何愚,坑儒焚籍斯文厄。
东浮沧海觅仙踪,北筑长城绝地脉。
湘江投壁返滈池,鲍车沙丘来一夕。
少子徒知高枕卧,阳城燕雀为鸿鹄。
神龙忽起沛泽畔,白帝嗷嗷旗帜赤。
鸿门尊酒广武俎,几与楚猴争秦鹿。
乌江竟屈拔山雄,马上乾坤归一掷。
南宫盛宴移沛宫,大风高歌彻寥廓。
奇勋本自三杰成,更赖平阳与曲逆。
长陵一杯土未乾,野鸡声嘶人彘侧。
太尉一呼军左袒,代邸贤王元后陟。
马却千里台惜金,太仓陈陈红腐粟。
皇王制作谦未遑,洛阳少年空叹息。
景皇遵守民富庶,犹恨误下条侯狱。
建元天子内多欲,神仙土木兼穷黩。
银绳秘牒检岱宗,柏梁高台临太液。
兵连碣石及乐浪,地尽河源至羌𤏡。
南粤王头悬北阙,凶奴远遁空沙漠。
汾水秋风悔心萠,轮台一诏终迷复。
西汉人才盛于斯,江都三策初蒙擢。
富贵恩私互田窦,征伐勋名同卫霍。
子长文章长卿赋,方朔诙谐汲黯直。
遗诏初颁五祚宫,少主英明左右愕。
狴气腾空僵柳起,宣皇继统治棕核。
山云盘据芒在背,震叠威权归博陆。
辅佐名臣十一人,丹青照耀猉獜阁。
元成以后属中衰,太阿渐倒王家戚。
昭阳祸水几灭火,颂莽臣民又万亿。
猿狙服法学周公,腊日宫中椒酒毒。
曾看殿陛槐令呼,更闻吴市梅仙匿。
彼哉禹光不足诛,美新何心扬执戟。
金刀禁严玉玺缺,赤眉绿林交青犊。
皇纲未宜一朝绝,白水真人挺日角。
昆阳霹雳驱虎犀,汉官威仪幸复觌。
邯郸行色剧苍黄,一啜未甘芜亭粥。
刘玄刮席盆子啼,四七之际乾符握。
云台图画列宿将,共攀龙鳞附凤翼。
窦融遣使明赐书,马楥归朝笑岸帻。
别有桐江一丝功,东京名节扶衰俗。
明帝临雍礼可观,异教何事迎西竺。
章和焂过安顺昏,坐见貂珰肆毒螫。
张轮已埋洛亭下,大鸟空泣杨坟侧。
语及桓灵痛恨多,国步斯频党祸酷。
叹彼三君与八俊,朝入圆扉暮就戮。
德祖文奉正平辈,俱罹尘纲危机触。
为问明哲保身谁,前有黄徐后管郭。
陈窦云亡事大谬,袁绍徒劳呼董卓。
奸雄一出挟万乘,邺水波边耀铜雀。
欺人孤寡窃大宝,末路虚误荀文若。
建安能者果何裨,只变风操留馀馥。
中山之后大耳儿,羽葆神桑早生涿。
桃园歃血结大义,熊虎关张为肘腋。
南阳草庐三顾烦,卧龙幡然入帷幄。
欢深鱼水蛟得雨,王业绵绵仅延蜀。
白面孙郎小霸王,一呼江东人褫魄。
邈焉公瑾亦寡俦,烈焰乘风焚赤壁。
存亡危急正在此,天下三分益州弱。
君臣肝胆涕泪边,永安宫中勤附托。
祈山未返六出师,五丈原头将星落。
堂堂炎汉四百祚,断却英孙一声哭。
典午承魏成一统,青盖翩翩来入洛。
叔子遗爱岘山碑,元凯饱闻春秋癖。
竹林何人称七贤,蘧蒢礼法耽杯勺。
羊车影断蛙吠园,会见铜驼在荆棘。
张翰先思吴会鲈,陆机谩忆华亭鹤。
青衣羞耻尚堪说,五胡云扰骄聪勒。
一马南渡化为龙,江左夷吾收百六。
新亭风景泣周顗,半夜鸡声舞祖逖。
太真仓卒忍绝裾,士行寻常劳运甓。
大扺东晋逆臣多,敦横峻犯温阴蓄。
二三豪俊戡大乱,成阳父子罹锋镝。
更有东山谢太传,高名已自征西幕。
风声一助淝水战,捷书飞来催折屐。
长星不解饮一杯,寄奴乘时儿捣药。
五柳犹带羲熙春,渊明归采东篱菊。
是时列国乱如麻,凉燕秦赵皆归拓。
元嘉自坏万里城,处处春燕巢林木。
褚渊偷生袁粲死,赤志萧公帝位即。
黄金未及同土价,步步莲花邦已覆。
盛德还归北朝君,大阐文物除胡服。
菖蒲花发朝野欢,五十年间祈佛福。
颜谢馀音徐庾鸣,共把妍词蒙拂拭。
青袍如草马如练,一片金瓯完不得。
江陵月晕绝蚁援,漫折龙文灰玉轴。
魏业垂衰胡后沈,虏主西走邦分柝。
高欢黑獭各较雄,北齐后周相攻击。
陈家后庭玉树花,结绮临春珠翠饰。
丽华忽惊擒虎来,并中三腰同一束。
普六如坚混车书,气数前言徵郭璞。
节俭虽称户口蕃,猜疑难掩褊心刻。
惜哉河汾王仲淹,虚上治平十二策。
畜生御宇万品挠,纪恶难尽南山竹。
江都耽乐醉未醒,好颈终被他人斫。
龙姿日表天作吏,十八亲提釰三尺。
一日俘献二伪主,甲光辉映长安陌。
七德歌又九功舞,胡越一家无前昔。
斗米三钱纵囚还,行不赍粮皆野宿。
汤武成康可庶几,闺门惭德人犹惜。
有臣房杜即贤相,英卫知兵王魏谔。
瀛洲学士望如仙,夜分深殿勤商礭。
永徽犹存贞观风,生女其如武士彟。
遂良还笏无忌死,易唐为周恣淫虐。
六郎如花怀义横,门关告密纷罗织。
狄相留荐老长吏,重看仙李盘根奕。
昏君点筹草根在,大祸居然生衽席。
临淄万骑集如云,晓星如雪天昭晢。
崇能应变璟守文,政事清明绝墨敕。
烟火桑麻接四维,升平日久繁华剧。
词坛又起正始声,李杜勃兴追王骆。
物盛而衰崇极圮,玄武楼成废花萼。
九龄既摈林甫专,锦襁中宵洗阿荦。
渔阳鼙鼓散霓裳,解语花凋马嵬驿。
颜家兄弟与巡远,九重面目何曾识。
李郭诸将济时艰,一介山人衣又白。
肃宗光复固天幸,大物胡为取太促。
邺城翻覆树强藩,朝廷竟未收河北。
重围奉天内相谁,诏下兴元争感激。
肃清宫禁迎法驾,天生李晟为社稷。
平淮盛烈赖裴相,鹅鸭声中元济缚。
韩公大笔载丰碑,山斗高文逼灏噩。
罗池竟托柳子魂,为坐初年交不择。
国脉仍伤甘露变,祸由注训延涯餗。
私嫌更作牛李党,倾轧多年互排斥。
北司威权擅废立,光叔摇头尚畏缩。
懿僖不君时板荡,陪臣为草黄巢榭。
朱三凶焰孰能禦,纥雀难逢生处乐。
一代朝绅尽芟夷,清流半作黄河浊。
钟簴移来古大梁,吁嗟历数终三百。
饮恨曾有独眼龙,除雠幸赖儿存勖。
嗣源少康三姓混,石郎赂地方招敌。
横磨霜釰果安在,帝羓横行打草谷。
㕀刘赘郭舍不论,何幸柴宗得王朴。
神谟出世年寿短,艺祖已应焚香祝。
两日相荡五星聚,一扫荒屯开晦塞。
元勋第宅雪夜访,宿卫兵权杯酒释。
洞开重门示此心,青布帘下衣三濯。
曹彬不杀下江南,次第僭伪皆平削。
深宫午夜柱斧投,恍惚春梦依微烛。
德昭自刎廷美流,白日终渝金匮约。
真皇初服仗莱公,驻跸澶渊辽虏却。
天书一降祷祀烦,李沆先见王追忆。
堕钗初完月重轮,谁葬宸妃水银椁。
庆历清朝君子多,台阁增华盛庠塾。
蕞尔元昊据灵夏,渐觉西方王土窄。
深山穷谷遽奔号,四十光阴蛇赴壑。
范吕文富总名臣,魏公重望超曾迪。
奎璧腾辉又此时,欧阳门下生苏轼。
况复河南二程出,更与横渠倡绝学。
天根理窟邵尧夫,霁月光风周茂叔。
俱沈下寮未登庸,宋室平治天不欲。
天津桥上杜鹃声,执拗金陵误当局。
先王宪章翻手改,满朝群贤相继逐。
青苗手实法如毛,害及鸡豚民怨讟。
赖有宣仁女中尧,翼安神孙弊政革。
司马重来手额多,俄惊画师遗形鬻。
社饭才颁时事变,章蔡持匀如鬼蜮。
端王自是一浪子,艮岳参天党碑矗。
平州旋失粘罕来,澒洞风尘乱离瘼。
青城抱帝帝不返,北辕迢迢仍举族。
邦昌何敢乱天经,孟后亲授康王册。
一隅临安亦会稽,奈何君王和议惑。
女真参军自北来,东窗谁抗秦长脚。
李纲即黜宗泽亡,赵鼎长流张浚谪。
邦衡尺疏却万兵,彼奸回顾宁无怍。
岳爷忠孝世所稀,冤魂竟飞秋莲锷。
蕲王复作跨驴翁,自玆言战人皆默。
铁杖木马竟安施,金主仁明无衅隙。
猗欤考亭集大成,元气氤氲归橐籥。
圣经贤传悉注解,微辞奥旨皆演绎。
朝廷不得一日安,美玉长年空韫椟。
人间肯怕伪学禁,武夷山中流九曲。
聪明象山亦何意,论辨鹅湖终不伏。
光宁理度一梦间,斡难河边出奇渥。
韩林犬嗥贾壑深,国事已去封疆蹙。
德祐俘君诚可耻,崖山忍说龙舟溺。
忠臣背上六尺孤,惨惔遗迹云涛黑。
卓矣文山作楚囚,小楼三年操逾礭。
精神尚在衣带赞,柴市悲风血委碧。
胡元替夏幅员广,臣有楚材与天泽。
鲁齐犹是儒者流,何为屈膝为臣仆。
时君虽有恤民政,天厌毡裘变异数。
天魔舞并运气术,豪杰纷兴地相错。
红罗障里圣人生,草昧天地升新旭。
定鼎南京筑贤馆,猛士鸿儒如凑辐。
刘基运筹善长谋,伟哉中山最丕绩。
刬灭群雄指顾间,频危只在鄱湖役。
破竹军声至通州,妥欢匹马逃沙碛。
才闻甘露降树叶,复道词臣颂瑞麦。
我朝开国亦同时,世修包茅侯度恪。
节义当观靖难日,逊斋练铁皆其特。
成祖移都顺天府,为是北虏咽喉扼。
洪熙至治人共望,夜来星灾一何速。
正统年间任三扬,黼黻皇猷国容赫。
英皇北狩中外震,复辟夫岂客人力。
于谦功重身未保,只使后人增伤衋。
阅历成化逮弘治,贤哲登扬嬖倖熄。
王刘事业何李诗,武略洸洸文郁郁。
武皇巡游太猖披,世宗揽纲临朝肃。
只惜崇道任权奸,接遇台官恩礼薄。
嘉隆之交文运昌,凤洲沧溟称巨擘。
万历临御享国久,独运神机任大略。
每念壬辰拯济恩,三韩臣子思无斁。
泰昌半年天启嗣,政由宦寺连宫掖。
谏辅诛尽国空虚,外猘奴酋内闯贼。
崇祯英锐竟何补,已与臣邻情义隔。
守正犹能死宗社,至今闻者泪交臆。
洪光永历又灰灭,万岁山上无松柏。
天坛圣庙尽荒凉,武英文渊都寂寞。
单于高坐皇极殿,右掖门前尘草积。
冠裳今已化鳞介,蹙蹙四方吾安适。
扣釰悲吟空咄嗟,缣缃更向风前读。
悠悠回薄万古心,揽之不能盈一掬。
中原国都恍如见,太古生民宛似昨。
其馀成败与利钝,是非贤邪皆历历。
只恨治少乱日多,不肯劝善谁惩恶。
既多贱玉反贵珉,终使夭颜还寿蹠。
叔季人情固无怪,苍茫天意尤难测。
长教外夷乱中华,造化玄机主张孰。
举头问天天不语,我涕盈襟怀郁抑。
莫如壶天卧醉乡,呼儿且进杯中醁。
皇矣仁祖用建极,猗欤太母克配德。
翼安圣子暨神孙,含饴长乐礼养尊。
维恭且慎叶柔则,式阐徽音进显册。
以纪元六十年恭谒二陵起程有作(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岁二月以初巡长春遇闰天万年而赐祜环甲适周溯受玺之始元廿五未计及八五矢炷香之本志六一愿绍以六旬在当时岂有左券之操洎中岁始觉前盟之远春秋鼎鼎阁符望以渐来宵旰乾乾堂遂初而竟得计从轩纪直逮清时即三代运属乎久长亦一家罕臻兹作述诚何脩遇遑云夸际遇之隆惧不克承庶藉亹凝承之本敬忆射熊之先觉(予年十二时随鎗仆皇祖幸木兰初入永安莽喀围场皇祖一熊良久命侍卫引予射之意欲予初围即有获熊之名及予将上马而熊复突起皇祖仍御虎神鎗殪之既入武帐顾温惠皇贵太妃述其事曰伊福过于予回忆圣慈先觉直逮今日矣)虔思赐犊之默成(雍正元年养心郊祀日之晡一脔皇考召予一人至殿赐肉味纯美不辨何肉亦未奉予即位后始忆所皇考明谕敬识弗敢忘至赐必郊祀福胙盖其时已将予克承大宝默告上苍矣)聪听祖考之彝佑启后人以正未敢言老实长笃于羹墙曷用仰酬惟翘瞻于弓剑特吉涓夫六御肃谒展于二陵礼亦宜之惕时思于春露古未有也申孺慕于耄龄维时月冒茅以符年日奋轧以合岁(是日乙未)稔告隔年之玉覛兴昨日之膏亿兆乐以春台五百经乎广甸扶鸠骖筱情亲依膝之迎缓辔轻舆笑慰介眉之祝剪鲵以安黔赤定腾三捷之军声诒燕以示曾元长继亿年之国典排签伊始依律爰成
廿五登基八旬五,纪元六十沐天恩。
历观惇史今及古,谁似皇朝祖与孙。
脩遇切衷惕宵旰,保和惟励惠黎元。
鼎湖瞻叩摅深悃,聪听长言示后昆。
稽父传子继尧舜之禅逊承家仰宗德祖功文武之道佑启后忆昨岁瞻鼎成之地告越年行玺授之仪虽已轃周甲之期尚未逮开元之始今则允符前愿克遂初心太和典重于大廷嘉庆朔颁于薄海缅绍祖让祖之本志心慕匪虚亹归政训政之永怀肩仔未歇若非诒燕曷能左券之先操况乃垂鸿久笃前言之默祝仰 酬何极躬率维虔虽岁月以冀之长仍吁重来九帙(本拟庚申年予寿跻九十再谒至切两陵是以昨岁桃花寺行宫诗云九旬重子思今年盛典庆成升香符愿上酬皇帝先德下训后人礼以时为大即宜躬率嗣子春举上陵之典)而雨露既濡之爱允宜即举三春且我国家受天眷命纪元八号再继丙辰(丙辰太祖建号天命元年乾隆元年暨今嘉庆元年皆丙辰)开国万年三回甲子(自岁凡太祖建国至今一百八十有一年)作述积百廿之算春秋跻八六之龄阅惇史未前闻焉恧藐躬何修遇此虽惭大当可告小康广轮闿益地之图乾惕夔御天之箓养民四釜稠施钱漕之蠲省岁八徵顺吁雨旸之若丰真开岁物总登春清明之和畅经旬上巳之韶熙三日杖鸠千叟才奉爵于新正葱犗四推甫扶犁于吉亥兆姓惟壬为任养百昌以子而孳萌(是日壬子)初发轫于天门顾掖辇之子舍虽尚能磬控既言耄而可以御舆用示习勤劳便承颜而最宜策马思十全克成夫往迹伫三捷即听夫今朝迓銮辂而匝地欢欣翘弓剑而在天对越彼拜前拜后虽诸侯尚盛事之传况文子文孙皆先世所垂裕之庆谒珠邱而有恪鉴宝器之克承想祖宗下顾而歆然与皇帝偕奉以欿若里记建鼓什肇和铃
昨岁瞻陵告授终,能乎与否尚疑衷
天恩上日竟传玺,心愿初年或匪蓬。
适百里诚九十度,付千叶那寸方穷。
舆行马从(去声)垂常例,家法兼因诘武功。
⑴ 予昨岁以践阼六十年将于今春传位嗣子因诹吉闰二月中旬恭谒尚有东年每西两陵举祗告授终之典但其时距今岁一念国策行百里者半九十里之语能乎与否未敢自信乃寅荷正月昊恩大廷祖德竟得纪元周甲心愿符初于今岁上日授玺付托得人仰蒙精神天固未祖眷佑如此优隆予何忍即自图暇逸且强减昔时是以训政敕几仍不敢不自勉耳
⑵ 近年每逢巡幸启跸时子仍策马至途间乘舆随从之皇子等俱骑马掖行此恒例也我朝家法肄武习劳万年所当遵守是以此次嗣皇帝仍乘骑侍行一如旧例子则以年近九旬安舆尊养礼亦宜然也
开国方略书成联句(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维天维祖宗集景命于悠久曰风曰雅颂美盛德之形容万年发金匮之函事既阐姚典姒谟以上三统贞玉衡之孟歌以纪周绵商鳦之初天造经纶世贻方策粤自白山王气朱果灵源稽首以迓周王河干柳坐覆翼而开后稷荒野鹊栖洎鸿基俶建于兴京乃骏烈滋恢于四祖曰有圣人出高庙勃兴既付中国民文皇绍起武成之书肇王迹遗甲壹戎春秋之义大复雠告天七恨造攻自呼伦之四部扩宇徕蒙古之诸藩萤光熄日月之临龙战鼓风雷之气歼刘馘杜古有昆阳涿鹿而三克沈迁辽先取铁岭开原之二江华岛之缨俄系林丹汗之玺自归过松杏宁锦之墟破陈而势同捲箨下燕晋鲁齐之垒入关而敌若颓墙当武功文德之交修更创制显庸之尽善久巩奠瓯之业遂贻定鼎之谋本相钧为邻敌之邦且代雪其君父之耻匪亭长寺僧之越分殊义旗袖诏之矫诬盖溯自三代以来独得大一统之正宅中图大钦祖考之宣重光创业守成兼谟烈以域四海肆予缵绪曰笃绍庭越二万里而辟疆昔以申未竟之志待六十年而归政今岂有暂弛之肩实赖启后人以丕显丕承敢懈台小子之勉继勉述每当晨观实录躬诣陪都见以羹墙瞻惟弓剑曷写油然之慕频惊䀌若之心勒功则书事五千言练都而作赋一万字战图补咏全韵分题备扬扢于垂鸿用宣昭于诒燕登史宬而尊藏莫睹敕馆局以编辑维虔昉俄朵里之祥开际甲申秋而勋集胪六十二载开国承家之略成三十二卷编年系月之书则有登屋拄弓束绳曳骑暑中断甲雪里拂弰马二白以长嘶桥层冰而径渡寅惟栉风沐雨念祖成劳申之握箓膺图总天笃眷心乎爱矣毋忘致王业之艰难命不易哉长思履帝位而中正谨斋心而制序肃额手以联吟或载笔旧叨效绘摹于天日或捧函新仰识缔构之风云三十部韵取当阳廿八巡诗原通史述室邰宇岐之始庆更远于文武成康扬作山陈夏之声颂逾盛乎酌桓般赉
开国勤劳弗敢忘,爰成方略识青缃
(御制)天休命示万祀,述祖鸿勋括八荒。
被律中声赓乃载(臣奉复叨命编摩既成赓咏),冠编上世发其祥
白山五岳灵攸仰,黑水三江泽孔长
源自闼门潭以下,池闻布库哩之旁
果吞神女嫄歆武,柳坐天男禹舍杭
贝勒众尊辰北面,曼珠帝出震东方
遁荒鹊集赤乌屋,横甸龙蟠白水乡
百雉卫环联象纬,九牛力屈扫欃枪
旧邦新命世观德,望气占云圣兆昌
甲以十三创国祚,武维燕翼继(御制)文光
值明运否称尊号,建国符呈获玺章
聪睿英明裕全德(21),宽温仁圣举宏纲(22)
智遵时养卅三久(23),勇奋身先八百当(24)
降者深慈加惠恤(25),叛人大度予包藏(26)
(上声)崇恶弃言真大(27),嗜杀好(去声)生名孰臧(28)
解甲未能惟断扣(29),拄弓不觉正扪创(30)
三牌飞石十步隐(31),五矢攒花径寸量(32)
城树梯升仇族遁(33),刃先鞭及敌师僵(34)
致兹首出良非易(臣彭元瑞),读此心惊忍不蘉(35)
哈达背盟城遂克(36),纳林修怨部随亡(37)
乌拉(平声)决战收全域(38),辉发占星辟广疆(39)
四部初平征载葛,诸侯无敌帝尊黄。
哲陈栋鄂系其颈(40),窝集完颜斧厥吭(41)
蠙篚入时江帖浪(42),冰桥渡处海收沧(43)
阏逢之岁初函表(44),蒙古诸藩久括囊(45)
察哈尔何骄蠢蠢(46),林丹汗竟走伥伥(47)
岛舟难恃书声罪(48),妻子先俘服赦狂(49)
颂勒三田麋踵顶(50),凯迎廿里载壶浆(51)
患纾日本更新德(52),衅起尼堪亟旧防(53)
恨告七条师出正(54),兵分四路敌称强(55)
少能胜众萨尔浒(56),下必乘高达哩冈(57)
抚顺既收后旅顺(58),沈阳遂克继辽阳(59)
清河河溃鱼游釜(60),铁岭岭摧城复隍(61)
楼御开原缘堞蚁(62),郛填懿路失林獐(63)
广宁民迓熊王窜(64),奉集兵歼朱李忙(65)
三妇人登辕巀嶭(66),二州将捷炮礌硠(67)
觉华岛觉舟焚糗(68),归化城归路毁墙(69)
毛帅虫沙种巳净(70),淩河风雨气弥张(71)
锦松匝月连牵组(72),塔杏经旬再耀铓(73)
两次入关张挞伐(74),六师扈跸总鹰扬。
凭凌水陆躏齐晋(75),超越燕云劘岱梁(76)
克在谋焉凭庙算,直为壮也赖穹苍。
索田世业奸难夺(77),窃矿盟言守未妨(78)
地利征行径且近(79),民心收拾厚为偿(80)
褒功酬袭衣卮酒(81),戒怯徵挥扇纳凉(82)
理谕尊人而卑已(83),敌嗤君闇复臣炀(84)
纵擒大寿输心贰(85),恩礼张春励节香(86)
萧伯芝欺几早烛(87),袁崇焕间策尤良(88)
虽獾匿穴猎终捕(89),如树披枝根自伤(90)
兵至都京戢勿取(91),和传内省使犹将(92)
由来攘外先安内(93),咸仰功昭与德彰(德盛京左阙门曰文右阙门曰武功)
亲制国书音合字(94),定分旗色正兼镶(95)
官仪澄叙鸟龙纪(96),军令申严貔虎行(97)
门木纳言鼗设姒(98),楼竿慎狱网开汤(99)
兴贤劝学文成化(100),肃庙班朝礼大坊(101)
孚惠前规赒帑粟(102),劭农家法重耕桑(103)
勖勤虞亮戒丛脞(104),教俭豳居臻阜康(105)
同我太平效犬马,际伊季世沸蜩螗。
取残张伐师迎旆(106),后舞前歌曲振棡(107)
谨备銮舆迎(御制)圣主,肃清宫禁赖贤王(108)
得天下正古无匹(109),作世德求庆未央。
三圣重光兼守创,一人继序更恢皇。
仰瞻宝箧虔晨夙(110),肆谒珠邱惕露霜(111)
国俗训镌文噩噩(112),战图咏绘阵堂堂(113)
伐碑其地勋桓烈(114),作赋于京义炳烺(115)
乐府标新谐律吕(敷陈御制新乐府五十章显承之义),诗编排韵首宫商(116)
振车旦钺仍封号(117),武穆文昭表赞襄(118)
录本内廷铺景铄(119),书参胜国证精详(120)
恭吟臣庶起而舞(臣秦承业),聪听子孙慎勿簧。
仁圣祖仁勤民务,宪皇考宪饬官常。
古稀所惧半百里,犹日孜孜敬不遑(御制)
⑴ 乾隆三十九年予念祖宗功德炽盛开创艰难所以克承乃命天眷者虽事具略一实录而尊藏史宬莫由仰睹辑开国方书俾子孙臣庶咸仰制序谟烈越十三年告成谨刊布
⑵ 以开国方略三十二卷发祥世纪为卷首
⑶ 长白山高二百馀里绵亘千馀里为扶舆灵气所钟其南麓一干分二支西支入兴京门为开运山南至旅顺口而龙脊时伏时见于海中陆起行八百馀里结为泰山为五岳首见康熙几暇格物编臣阿桂
⑷ 鸭绿混同爱滹三江皆出长白山鸭绿自山南西流入辽东之南海混同自山北流入北海爱滹东流入东海
⑸ 长白山上有闼门潭周八十里为三江之源
⑹ 山之东有布库哩下有池曰布勒湖哩天女所浴之地
⑺ 相传有天女曰佛库伦浴于池有神鹊衔朱果置衣天女含口中忽入腹遂有身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以故遂凌空去臣嵇璜
⑻ 天男乘小舠顺流至河步登岸折柳为坐具其地三姓争雄长有取水者见而异之归以语人众往观皆以为异诘所由来曰我天女所生天男以定汝等之乱遂交手为舁迎归
⑼ 三姓议尊为贝勒其乱乃定遂居俄朵里城是为开基之始
⑽ 满洲清字作满珠皆国家肇基于东故西藏岁献丹书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盖曼珠音近满珠也
⑾ 数世后有不善抚众者国人叛戕宗族有幼子遁于荒野国人追之会有神鹊止其首追者遥望疑为枯木而返乃得免自后德鹊诫勿加害云臣和珅
⑿ 皇帝生肇祖原有智略以恢复为志语横甸祖雠既得遂居赫图阿拉汉也是为兴京
⒀ 德世库景祖翼皇帝承先业居赫图阿拉兄居觉尔察琉阐居阿哈和洛索长阿居和洛噶善弟宝朗阿居尼玛兰宝实居章嘉五城环卫并称宁古塔贝勒
⒁ 时近部有硕色纳者九子俱强悍有嘉呼者七子多力能披重铠连跃九牛二族恃强侵陵由此益景祖尽征灭之强盛
⒂ 自祖肇祖三传为显祖至太祖兴祖世凡七臣景福康安
⒃ 先是望气者言满洲将有圣人出戡定众乱统一诸国而履帝位盖太祖笃生之瑞应
⒄ 遗甲太祖初缵绪时止有开帝显祖十三副讨叛抚降遂业
⒅ 幼禀太祖天锡智勇以睿知圣德咸备为神武定策嗣服太宗太祖器重以后创制显庸益臻同文之盛
⒆ 尊号太祖以丙辰年俯顺诸贝勒大臣恭上四出建元天命时为明神宗四十四年税奄边臣召祸政治日弛我与人太祖应运而兴实为天归
⒇ 等收服太宗天聪九年贝勒多尔衮察哈尔全部获历代传国玉玺明年四月著请以符瑞炳俞诸贝勒大臣及诸外藩等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德
(21) 人初尊太祖仪度威重英勇盖世国为聪睿贝勒至天命元年诸贝勒大臣以上尊号曰覆帝业已成集议恭育列国英明皇帝
(22) 尊太宗崇德元年群臣恭上帝号曰宽温仁圣皇
(23) 称帝阅太祖自癸未年起兵至丙辰三十三年大勋始集臣刘墉
(24) 八百阵太祖率步骑征哲陈部敌兵界藩之浑河抵南山太祖执纛先进率弟穆尔哈齐及近侍延布禄乌凌阿击敌奔溃是役以四人而败敌八百神勇盖有天助
(25) 我阵朝开国于诸部及蒙古部落尼堪无论获来降苟诚心归附靡不加恩收养以故怀从已顺德归竭心力仁未来者咸思景者各
(26) 潜出伺太祖警悟轶伦尝夜闻户外有声之以刀背击贼仆近侍洛翰请杀之夕将寝太祖佯询曰尔非盗牛来耶纵之去又一心动衷甲起视射贼贯足亦挞而释之近侍问故藉口耶曰杀之适足启衅我何肯以杀人为他人盖御物深沉大度类如此
(27) 朝而作太祖尝谕群臣曰语云念人之恶崇式好无尤历世难求臣曹文埴
(28) 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被擒太祖谕曰语云生人之名胜于杀人与人之名胜于取人乃解其缚赡养之
(29) 败哲陈部时以手断太祖击却敌众热甚卸胄不及解甲扣少休复冑而战遂大克之
(30) 甲申岁城中敌太祖亲征翁鄂洛城乘屋射有洛科者射太祖中肩血注以一手扪创一手拄弓而下众竞前扶掖太祖恐为敌窥谕止之
(31) 甲申夏四月征玛尔墩寨寨居山巅乃设大牌三相次进攻敌寨木石齐下牌不能蔽主破面太祖立寨下十馀步隐身断木发矢中寨贯耳复踣四人围绝汲道遂大破之臣德保
(32) 梀鄂部人纽翁锦善射太祖指百步外柳中三上下相错太命之射纽翁锦发五矢祖发五矢皆中所集仅五寸许凿落块木而五矢始出
(33) 觉尔察诸城族人忌太祖英武谋加害夜至城欲登上见甲持弓矢以待贼已树梯攀太祖觉之披太祖至皆遁去
(34) 乙酉年征界藩有纳申者突入我阵太祖单骑还击纳申刃已先及断其臂敌太祖所执鞭太祖挥刀断众乃却
(35) 我锋刃太祖创业之始每动心躬冒予敬读实录永念不徒自励并欲以详见祖略序宗艰难垂训万世子孙方中
(36) 哈达叶赫乌拉辉发四国皆与我满洲接壤岁癸巳哈达贝勒蒙格布禄纠三国之师来侵太祖纵击大败之蒙格布禄穷蹙乞盟后与叶赫搆兵乞援叶赫太祖命费英东噶盖率兵驻其地蒙格布禄复惑之诱城生太祖统兵征之克其擒蒙格布禄以归
(37) 叶赫贝勒纳林布禄恃其强求我额勒敏札库穆二地林布太祖怒责之叶赫乃合四国兵来犯我兵迎击纳禄奔溃悔罪乞盟复背约与明通好属屯寨明出兵助之太祖亲统兵往征尽克其所太祖既破明兵进克其城叶赫遂灭
(38) (乌拉初党叶赫布占太祖阵获其贝勒之弟泰因其悔罪求和释之既而乌拉背盟癸丑年正月遂决太祖复亲征诸贝勒大臣皆忿怒踊跃太祖策薄战乘势夺门登城布占泰仅以身免我军尽收抚其所属城邑乃班师)。(御制)
(39) 辉发贝勒拜音达哩以族人多叛附叶赫拜音达哩惧遣质乞援既而负约先是丁太祖率兵克其城诛拜音达哩尽降其众未年彗出西方旋复见东方指辉发国八夜方灭至是始验
(40) 哲陈栋鄂二部本为我满洲国部落后争为雄长太祖亲征哲陈寨擒其主阿尔泰斩之其栋鄂部长之子额勒吉为贼所杀疑宁古塔诸贝勒诳之遂引兵侵掠宁古塔所属东南二路长安太祖因率兵五百攻克其城臣福
(41) 东海窝集部向附乌拉命额亦太祖招之降弗从乃都率兵击取之收万馀人戊子年星如斗太祖亲征完颜部夜至东里阿地天陨大众马皆惊进攻太祖知为克敌之象遂其城克之斩城主而还
(42) 时环境诸国渐次削平境内所产东珠貂参诸珍物足备服用明亦遣使通好互易国势日盛太祖乃遣兵招抚长白山之鸭绿江路遂尽收其众
(43) 天命元年七月驻兵黑太祖遣大臣费扬古等征东海萨哈连部龙江南岸江水常以九月始冰兹独距我营二里许结冰如桥遂引兵渡取其十一寨兵还前冰已解而西偏复结冰一道以渡我师
(44) 科尔沁贝勒明安喀尔喀贝勒老萨于甲午岁各遣使来通好自是蒙古诸部长通使不绝臣王杰
(45) 蒙古诸部落至今尺地一民皆入版图当通好嗣太祖开基之初科尔沁喀尔喀二部始来后札鲁特乌鲁特巴林敖汉奈曼阿拉克绰特多罗特喀喇沁土默特阿噜伊苏特喀喇齐哩克诸部诛叛抚顺以次归降盖久在我矣朝抚御之中
(46) 察哈尔遣使致书词意骄慢自称为四十万蒙古之主并求明广宁为收赋之地太祖报书责之而斩其使
(47) 蒙古诸部落渐次归顺惟察哈尔林丹汗尚观望侵耰诸蒙古太宗天聪八年集诸蒙古部长会兵讨之命贝勒太宗驻营归化城察哈尔遁去乃多尔衮等为帅往收林丹汗之子其子额哲率众迎降全部收服
(48) 朝鲜自天聪九年既降之后贡使不绝后复贰于明使臣至礼节又倨太宗乃致书声罪自取覆谕以尔国所恃惟岛与舟若不修德义是亡并以兴师讨罪日期明示使臣及商人等遣之臣舒常
(49) 崇德元年冬败盟逆太宗以朝鲜命统大军征之李倧遁往南汉山城玛福塔等追围之其妻子遁江华岛多尔衮攻克之俘其妃一王子二及群臣家口甚众李倧诣军前降上明国所给敕印太宗乃赦李倧及妻子归国而留其长子□次子淏为质乃班师
(50) 朝鲜国王李倧感归其妻子复其国土树碑三田渡颂太宗威德传示万世
(51) 征朝鲜凯旋经其境内涑州诸处各官咸率军民跪送道旁献牛只米粮以供军食太宗嘉纳之还至盛京诸王大臣迎至二十里外太宗以朝鲜所献分给士卒
(52) 朝鲜于明万历时被倭难明遣兵救之明四路出兵来犯朝鲜都元帅姜功烈亦率兵助之兵败来降及谴太祖作书谕之谅其报恩而来不加深太宗征破其国赦罪复封朝鲜于是感侵不畔恩戴矣不之臣臣德永为金简
(53) 初图伦城有尼堪外兰阴搆明兵为我不共戴天之雠太祖起兵攻图伦城尼堪外兰遁去欲奔明明不能纳我兵追至鄂勒珲城遂斩之
(54) 天命三年正月月中有黄气贯长约三丈征明太祖谕诸贝勒大臣曰天意如此今岁必矣乃率步骑二万启行鸣鼓奏乐谒以不堂子书七大恨告天并申严军律示众得已举兵征明之故
(55) 我征明兵既克清河口明帝欲逞志于我令辽东经略杨镐集兵藩阳分四路来攻左翼中路以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广宁道张铨督兵六万由浑河口出抚顺关右翼中路以总兵李如柏副将贺世贤辽阳道阎鸣泰督兵六万由清河出鸦鹘关左翼北路以总兵马林副将麻岩开原道潘宗颜督兵四万由开原合叶赫兵出三岔口右翼南路以总兵刘綎海盖道康应乾督兵四万合朝鲜兵出宽甸口期并趋我都城号称兵四十七万
(56) (明杜松等已出抚顺口南路侦卒又以刘綎兵出栋鄂路来告拒敌太祖谕贝勒等曰我南路驻防之兵有五百可以明使我先知南路有兵者诱我也其由抚顺来者必重兵破此则他路兵不足忧乃亲统大兵出城大贝勒代善与明四贝勒及大臣额亦都等督兵先赴界藩列阵以待杜松结营萨尔浒山而自引兵约二万人围我筑城兵役于吉林崖我兵役冲下击之斩百人诸贝勒以吉林崖兵役仅四百人议增千人往助俾驰下冲击而以右翼四旗兵夹攻之其萨尔浒山明兵则以左翼四旗兵当之太祖是其言令分左翼四旗之二与右翼合先攻萨尔浒山破其营垒而所遣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驰下右翼二旗兵渡河直前夹击横纵驰突无不以一当百遂大破其众明杜松王宣赵梦麟皆没于阵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流澌又击破明左翼北路马林兵于尚间崖斐芬山马林仅以身免)。(御制)
(57) 明刘綎率精锐二万出宽甸先遣万人前探将趋登阿布达哩冈人超出四贝勒引右翼兵先据其上引精骑三十众军前自山驰下奋击后军随之大贝勒又率左翼兵自山之西夹攻明兵大溃刘綎战死朝鲜都元帅其功烈执送明兵之匿其营者诣我军降明经略杨镐闻三路兵败急檄李如柏回兵自呼兰路遁归是役也明以二十万众号四十万并力来战我得无不摧破所谓太祖威武奋扬以少击众天者全昌固有默相而助顺者已
(58) 先是天命三年军分队太祖决意征明大趋抚顺边明游击李永芳出降遂毁其城至天命十年明兵万人航海至旅顺口葺城驻守太祖命三贝勒莽古尔泰攻之尽歼明兵并毁其城而还
(59) 明总兵贺世贤尤世功等以兵七万守沈阳城于城外太祖定议征之水陆并进营于城东明兵深掘壕堑以拒我军绕城掩击明兵七万皆溃阵斩贺世贤尤世功等拔潘阳城遂乘胜进攻辽阳明兵决河环城守禦甚严我兵至辽阳城东南渡河明总兵李怀信等出城结阵太祖命左右翼夹攻明兵大溃入城我兵夺其壕上之桥树梯登城城内明兵列炬拒战我兵毕登明经略袁应泰在城楼督战见城破自焚道将战殁甚众生擒其御史张铨官民皆薙发归顺辽阳既下属城大小七十馀俱降
(60) 天命三年明清河太祖统师围城我军奋勇梯城拔之臣纪昀
(61) 明铁岭卫城在开原城南六十里我军既破开原斩马林进围铁岭毁陴突入阵斩其游击喻成名等尽歼其众
(62) 大兵破开原时攻城之兵云梯未布皆超越而入太祖登其城南楼驻兵三日乃还
(63) 懿路城在沈阳城西北先是太祖统师征明由此路进其居民尽弃城走时明沈阳总兵贺世贤等方引兵出沈阳城二十里侦卒以告自太祖令拥居民奔回俾塞其门而退引兵迎击贺世贤等见我兵至乃
(64) 天命七年大兵征明渡辽河明广宁城总兵刘渠等乘我军未成列急战我兵飞驰突入斩杀无算刘渠等全军尽殁广宁巡抚王化贞弃城入山海关大军离城三里许城中绅民焚香鼓乐迎谒入城驻军十日进逼山海关明经略熊廷弼与王化贞等尽焚沿途村堡而遁墉臣谢
(65) 沈阳城东南奉集堡为明总兵李秉诚驻兵处天命六年左翼四太祖统兵分八路进征秉诚出城拒敌我旗两路驰击即败遁入城时明副将朱万良驻兵黄山见我兵势盛亦拔营遁
(66) 明兵夜袭我耀州城南之官屯寨将踰墙有青嘉弩纳岱迈图三人之妻倚车辕于墙为梯登之持利刃奋击明兵惊坠而逸
(67) 海州属张屯寨汉人谋叛潜约明兵三百来侵寨兵与战敌败走海州守将斋萨武尔坤闻炮声追之斩百七十人
(68) 大兵围明宁远城袁崇焕与满桂固守不即下时明山海关以外兵所需粮草俱由舟运积海中觉华岛二千馀太祖命武讷格率兵往焚其船及粮千馀堆臣金士松
(69) 天聪六年察哈尔林丹汗侵掠阿噜部城太宗会诸蒙古兵讨之驻军归化河一带命贝勒济尔哈朗等率右翼兵征归化黄遂移师征明从边墙隘口入俘获甚众明宣府巡抚总兵纳贡求和因与盟而还
(70) 先是明总兵毛文龙㩀皮岛欲以牵制我兵明君臣信之升为大都督欲与我国通好太宗遣官科廓率从者四人往文龙执送燕京宁远巡抚袁崇焕以文龙私通我国杀之其族众尚踞铁山太宗命诸将搜𠞰诸海岛尽歼焉
(71) 天聪五年九月明太宗亲破兵于大淩河时有黑云起风从西来敌乘风纵火将逼我军天忽雨反风焚敌兵遂大捷十月大淩河城降
(72) 崇德七年二月肃亲王豪格等奏克松山城生擒明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以下三月克锦州明总兵祖大寿降臣董诰
(73) 崇德七年四月辛亥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克塔山城甲子攻杏山城炮毁城垣众官开门降相距才十三日
(74) 天聪九年勒多太宗命贝尔衮等自大同宣府进兵征明入平鲁卫边崇德三年复命睿亲王多尔衮贝勒岳托统左右翼军征明右翼从明密云县东北墙子岭进左翼从青山关进分路入关
(75) (左翼睿亲王入自青山关至涿州分兵八道一沿运河一沿山其中六道行山水间长驱并进蹂躏明燕京迤西千里内六府俱遍复至临清州渡运河破山东济南府还自天津卫右翼贝勒杜度从燕京分兵至山西界复趋山东济南共攻克府城九)。(御制)
(76) 崇德七年贝勒阿巴泰率师征明由黄崖口入破蓟州兵越燕京趋河间至兖州分兵南至海州凡克府三州十八县六十七
(77) 明总兵张承荫每侵我疆土立碑为界遣索我柴河三岔抚安三路之田有天谴太祖谕以世守难弃恃智力侵夺忍当以公正存心臣达椿
(78) 明沿边民每岁越境窃我蔘矿人明太祖命扈尔汉执杀五十馀巡抚李维翰来询殃及不太祖曰昔誓词云若越边之人见而不杀杀之人何不顾前盟而强为词耶
(79) 定都沈阳时明由都太祖以其地西征尔弼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进皆得地利故不烦建策演成遂定万年都会
(80) 夫役给太祖每筑城计牛及食盐著谕群臣版筑甚劳母吝惜财物盖是时役非土厚给使还所以敷泽阜民俾之心归乐土也
(81) 克取辽东时大宴群臣故丧师谕曰明帝不知足侵夺我国失土朕仰承一袭酒天春得至斯者亦赖尔诸臣之力赐衣一卮岂足酬功哉臣阿肃
(82) 谕诸将太宗于出师征明时扇纳凉勤恤军士引宋将挥事为诫
(83) 定讲和太宗与袁崇焕书书式谓揆以义酌以理深斥明人轻慢之罪
(84) 明天启朝最为庸闇太祖谕诸贝勒曰观古今载籍国虽大而气数将终则君臣庸阍纪纲倒置以至灭亡今明灾异叠见其君臣不务修省终必致矣觇国几先所以为天之罚圣哲也
(85) 祖大寿于大淩河破时来降年锦州太宗遣归锦州大寿中变复困守有既下大寿乃终降臣胡高望
(86) 道张春太宗破大淩河生擒明监军见上不屈赐以珍馔班师人举动赐宴励臣节命坐诸降将上圣所以而立人伦也
(87) 明遣备禦萧伯芝来伪称大臣乘八人舆语多不逊太祖曰虚言恐喝何以礼为不视其书遣之还
(88) 宗围明太北京明宁远巡抚袁崇焕入援监故作上授密计于高鸿中等令守所获明杨太耳语云今日撤兵乃有密约上计顷单骑向敌有二人来见意袁巡抚此事可立就矣杨太监佯卧窃听纵之还告明崇祯帝疑崇焕杀之
(89) 围锦州太宗明总兵赵率教闭门不出立城上言曰胜败岂有常听天而已太宗斥之曰尔敢援天出大言乎我惟尔果勇上天所命是以沈阳辽东抚宁俱属于我猛何不出战乃如野獾匿穴狂嗥自得不知猎人锹钁一加如探囊中物耳臣吉梦熊
(90) 汉军大臣佟图赉等请因天时顺人事直取明北京太宗谕曰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旁斫削则大树自仆今明精兵已尽我兵力日强四围纵略嗣后北京可得矣
(91) 天听三年大兵太宗以明国屡背盟誓亲统征明入洪山口克遵化城遂由蓟州进征燕京城移太宗驻营城北土城关之东率诸贝勒环阅燕京驻南海子进军距关厢二里诸贝勒屡请攻城倘失太宗谕曰朕仰承百城天春攻城必克但所虑者我一二良将即得亦不足喜遂止弗攻
(92) 我军先克明良乡固安房山等处复击败明兵于永定门南议和命巴克什达海爱巴礼赍书与明大军遂向永平由山海关班师
(93) (盛京城门凡八东曰内治西曰外攘即一命名而治天下之理悉蕴于是矣)。(御制)
(94) 满洲初无字以蒙古太祖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噶盖字合我国语音增圈点成文颁布裁定国书
(95) 先是我国出兵校猎各随族党屯寨而行每人各出一矢十矢领以一长称为牛录辛丑年以徕服人众编三百人为一牛录其长称牛录额真乙卯年设甲喇额真辖五牛录又设固山额真辖五甲喇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黄白红蓝四旗后参用其色镶之共为八旗
(96) 天命十一年设八旗大臣天聪三年定文馆职司五年设六部六年定城守官三年考察之例八年定八旗职官名十年更定内三院崇德元年定内院官制设都察院二年设八旗议政大臣三年设理藩院定部院制八年设礼部蒙古理事官臣叶观国
(97) 祖乙卯太年定八旗军制定行军太宗天聪三年三月定军令于外藩八月赏罚例五年定出征军制崇德八年定军律
(98) 天命五年六月设纳言之木于门外天聪五年令贝勒大臣尽言直谏
(99) 天命二年令详慎讼狱天聪九年禁徇私枉断崇德元年肆赦
(100) 年令群太祖乙卯臣举贤才五年令贝勒大臣子弟就学三年授举人生员官阶优免丁役臣王懿脩
(101) 天聪六年行新定朝仪崇德元年行部太庙荐新礼三年谕礼申明禁令八年定内外相见礼
(102) 天聪元年发帑赈饥二年发帑资民嫁娶崇德二年谕贷粟贫民六年以岁歉备荒事谕行例
(103) 太太祖甲寅年令国人屯田旷土元宗天聪九年禁滥役妨农崇德年禁屯积米谷令及时耕种二年令各屯堡及时劭农
(104) 天命八年勖诸贝勖群臣勤职十一年勒母习逸乐崇德二年谕诸王谕诸大臣勤修国政七年铭贝勒勤修政事臣茅元
(105) 浮雪沾太祖尝出猎雪初霁恐草上濡撷衣而行侍卫等私语曰之笑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衣赐汝太祖闻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法耳
(106) 顺治元年四月命睿亲王统大军定中原值流贼李自成破明北京吴三桂致书乞师除暴王遂整旅入关臣郑际唐
(107) 睿亲王击败贼将唐通于一片石入山海关李自成率马步二十馀万列阵以待是日大风迅作沙尘蔽天王令军士呼噪者三风遂止奋击大败贼众追杀至四十里自成遁走王直趋燕京以捷书驰奏
(108) 李自成既西窜睿亲王至燕京故明文武官出迎五里外王进朝阳门老幼焚香跪迎众以明卤簿御辇陈皇城外启王乘辇王固辞乃以王仪仗前列乘辇入武英殿故明众官皆拜贺王定议都燕即具疏恭迎世祖驾至燕京定鼎
(109) 自古得天下者如唐宋皆前朝大臣躬行篡夺汉明虽以兵取而汉为亭长明亦元民皆干犯名分未有如我朝与明邻国兴师本以复仇入关且为破贼明已失之天下我朝得之贼手光明正大亘古无伦
(110) 实录皇上每日夙兴恭读周而复始者数十年臣严列圣福
(111) 年四皇上于癸亥甲戌戊戌癸卯次恭诣盛京展谒
(112) 崇德元年等贝勒大臣太宗御翔凤楼集诸王命内弘文院大臣读金世宗本纪语悉遵谕以金世宗奋图法祖勤求治理衣冠言旧制时时练习骑射垂训至切后世渐至懈废忘其骑射以致倾危又谆谆以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忘旧制废骑射为戒垂示万世子孙至为明切乾隆十七年卧碑皇上恭读实录敬述训谕立于箭亭俾子孙臣庶皆遵听母忘以绵亿载丕绪
(113) 乾清宫敬贮旧本乃盛京时太祖实录战图八册皇上以尊藏之帙子孙不能尽见因于辛丑春送本以一本贮上书房一本恭命依式重摹二盛京敬藏并题御制敬诗什
(114) 事一御制卯岁篇癸太祖己未年萨尔浒之战书命镌立清汉字碑于其地以志臣戴心鸿勋亨
(115) 祖功御制盛京赋万言述大文博皇道为万古第一
(116) 部首御制全韵诗以上下平声三十咏我朝祖宗盛德大业
(117) 乾隆戊戌王之特旨以定鼎初睿亲功最大身后受谤为之昭雪复其王爵仍世龙罔替又开国功王中如礼郑豫肃诸亲王及克勤郡王后经改封者皆仍还原封之号以彰勋伐且令其后人睹名思义念祖抒忠臣程昌期
(118) 乾隆二十九年裒举上特谕开国时有军功之王公等事迹纂为宗室王公勋绩表传
(119) 编纂盖崇德方略皆本于直事核开国实录元年所辑文足资垂信旧藏恭缮开国实录系以满洲蒙古汉字三体盛京翔凤楼后贮内库皇上命于颐和殿之后建敬典阁移奉方略成太祖以下历朝实录永世尊藏兹录一分亦贮此阁
(120) 明臣纪载我典朝事迹如黄道周博物汇之类證命馆臣择其书中有可采可辟者节取辨附识方略各卷之末以徵信实
猎猎林风欲战时,一帆准拟厦门吹。
翘才有馆堪投足(作者注:「厦有玉屏书院。」),匡鼎能诗亦解颐(作者注:「谓幕中王香雪。」)
稿束牛腰相论定,气充鹏翮看飞驰。
赠言且慰绸缪意,一夕匆匆惜别离(廖振富编校)
⑴ 作者注:「余方辑厦、金二志,生亦续补《澎湖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