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豫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忆昔于香山,曾听唐侃琴。
穆如馀古风,谓胜筝琶音。
其后定韶乐,皇祖书沿寻。
乃悟古在兹,一字一弦吟
虞书律和声,何有扬与沉
兹翻载堉谱,亦可谓用心。
指法虽辟俗,十六烦弗禁(叶)
甚至谱□,几不邻哇淫。
古人幼而学,操缦胥所任。
授此谱以习,安能喻林林
揉绰在所摈,四字(谓正应和同)长何堪(叶琴朱载堉谱所载关雎章虽一字一弦不用吟揉绰注抹擘撮抡等五十三势然一弦之内用正应和同四声长至十六弹已不胜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扬高下不免烦手之讥且于琴尚可令配以金石竹匏之类则不成章此实近日命乐工亲试而知之者载堉之意亦欲复古不知古人之律原有清浊长短之节然亦祇于一句数字之内分抑扬高下不得于一字一音之内复有抑扬高下转致趋于繁缛徒为悦耳之具而于诗歌字义究不能晰则古人所谓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者又要在乎是载堉所谱欲避俗而仍不免于引古入俗也)
韶乐用正声,应和同弗侵(今中和韶乐一字一弹祇用正声不用所谓应和同三声非特迥异俗乐之一字数弹即朱载堉琴谱之十六弹亦未可同日语而所谓应和同者实亦后人所阑增者岂虞书所有㦲)
宜引今合古,戒混古杂今。
今琴较琶古,然非古琴谌。
韩苏大手笔,可曾此酌斟。
按:昌黎东坡二人实博古大雅士也其听颖师贤师之琴胥可谓极力摹写然亦何尝不可用于筝琶之类则与白居易之琵琶行无大殊也颖师贤师不究其禅律而习琴焉不可谓务本而其所弹想亦俗调韩苏未尝辟之且一弦一音与一弦数音并未明论其与古合否也以致西清诗话及彦周诗话辨论弗已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予以为愈去愈远而揔亦未曾指出韩苏之实未臻处也予翻悔向之以唐侃俗调为古乐而今方知一字一音之为古乐无取繁音悦听较筝琶略清之俗调琴也夫学问之道无穷止之日设非今之细心审订即以昔之俗调琴为古矣推之万理万事孰不如是余是以老而益勤于学耳
⑴ 唐侃内府旗人曾出兵受伤善弹琴任副都统后年老乞休居香山乾隆辛酉年曾听伊弹琴音节抑扬谓即古乐屡有诗嘉之及后釐定中和韶乐细绎乐琴皇祖钦定律吕正义考订精审一字一弹乃知古声均属一弦一字非如侃所弹世俗之繁音促节也
⑵ 虞书依永和声虽有清浊长短之节合之五声六律而总不外一字一弹若一字数弹则有抑扬往复以图悦听之为是俗工曲调非古乐矣
⑶ 读作七世俗琴谱所载指法右手有二十四势左手有二十九势合数字减笔为一字其上半记左手指法及徽数其下半记右手指法及弦数如曰卝取散字起笔谓右手散弹左手不按徽也曰七谓七弦也曰乙取挑字一乙谓右手食指挑弦也字典中实无此等字可知非古矣
⑷ 读作三如曰火谓左手大指也曰九谓大指按九徽也曰包取勾字一包谓右手中指勾弦也曰三谓三弦也今载堉亦用此指法何异俗谱所载乎
⑸ 操缦所以和性情人人皆可学而能者以其简也若如俗谱所为必久工斯伎方可岂人人所能乎
君居江上村,我家竹西住。
花外有高楼,望见江上树。
指点翠屏洲,约略云深处。
伊人隔蒹葭,秋江寄慨慕。
西风白下门,形影两相赴。
寥寥天地间,忽忽感此遇。
久要指江水,斜阳共归路。
翠屏洲在瓜洲之东,与金蕉可左右望,而大江若来会之。其间芦苇丛生,鸥凫弥望。吾友王柳村始家焉,所居有种竹轩、小辋川、曲江亭诸胜。而花木之繁衍,图籍之庋藏,芸台中丞尤喜称之。盖柳村内能尽事母之诚,外能笃士大夫之好,其自得之乐,岂人之所能同其乐哉。余与流连竟日,因书此以贻之。时乙亥七月二十八日。
认迷迷、芦湾荻汊,人家都没寻处。
略有閒鸥吹影入,却喜故人相遇。
呼晓渡。
看几叶残荷,半剩红衣护。
徐飞健橹。
趁短笠斜遮,不多响过,几点逗凉雨。

清游好,难得朋尊快聚。
捲帘重论幽趣。
涛声只在阑干外,留得金焦常住。
天亦许。
道一样茅茨,莫但搴萝比。
高情万古。
正孟笋锄未,姜鱼网得,乐事自今数。
入念 其七 曲江亭(己卯) 清 · 阮元
五言律诗
我念曲江曲,亭中王子猷。
诗钞千卷富,竹看万竿修。
红雨桃花涨,黄云稻叶秋。
所思殊邈邈,曾此泛虚舟(诗人王柳村居江洲予结曲江亭柳村选诗千卷)
得暇访双鼎,云帆一片横
好山成旧约,胜侣会高情。
僧老诗仍健,江深暑亦清。
何当邀外史,选石共题名。
⑴ 余壬戌秋送汉鼎至焦山诗云他时得暇或相访云帆一片横金焦
长江千里来巴蜀,流到广陵曲复曲。
古时沧海今桑田,翠屏洲涨焦山北。
江北横生十里沙,广陵涛变千人家。
九折清溪夹修竹,万株高柳藏桃花。
辋川本合诗人住,况是惠连读书处。
送暑曾过深港桥,寻秋每唤瓜洲渡。
送暑寻秋向柳村,藤床竹枕宿南轩。
千章夏木全遮屋,八月秋潮直到门。
门前月色连清夜,稻花香重荷花谢。
记得曾探北固秋,何缘又结西湖夏。
今日披图似梦醒,涛声还向梦中听。
钱塘八月西楼卧,错认扬州江上亭。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近代多书楼,难聚易分散。
或者古名山,与俗隔厓岸。
岧峣灵隐峰,琳宫敞楼观。
共为藏书来,藏(去声)室特修建。
学人苦著书,难杀竹青汗。
若非见著录,何必弄柔翰。
舟车易遗亡,水火为患难。
子孙重田园,弃此等涂炭。
朋友诺黄金,文字任失窜。
或以经覆瓿,或以诗投溷。
当年无副本,佚后每长叹。
岂如香山寺,全集不散乱。
名家勒巨帙,精神本注贯。
逸民老田閒,不见亦无闷。
虽不待藏传,得藏亦所愿。
我今立藏法,似定禅家案。
诸友以书来,收藏持一券。
他年七十厨,卷轴积无算。
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
古人好事心,试共后人论。
既汎西湖舟,旋饱蔬笋饭。
出寺夕阳残,鹫岭风泉涣。
书赖名山藏,山向古书觏。
禹贡逮尔雅,桑钦亦传授。
岳镇若非书,其名久舛谬。
我昔立书藏,钱塘置灵鹫。
兹复来江南,焦山藏新构。
焦山本谯山,人罕识其旧。
于诗见江淹,于典稽杜佑。
楼倚椒山祠,正气充宇宙。
周汉二鼎间,常有海云覆。
鹤铭残字多,编列签厨富。
万卷压江涛,千函寄烟岫。
付与诗僧收,何异长恩守。
况是仁者静,山寿书亦寿。
千载传其人,更有史迁副。
牖下嗟吾老,天涯忆汝单。
因人知不易,行路敢辞难。
有舌囊宜括,无鱼铗莫弹。
饥驱为客早,惜别恨千端。
策杖登峰顶,天高秋气清。
云山相别久,花鸟不知名。
木落江楼耸,潮来海月明。
竹窗留客处,四壁响蛩声。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