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仁堪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扁舟驾兰陵,自愞旧风物。
君家有天人,雄雄维摩诘。
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疾。
若以默相酬,露柱皆笑出(宋王十朋《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五《答径山长老》题注引)
⑴ 《云麓漫抄》卷九作目换
⑵ 《雪麓漫抄》作雌
⑶ 《雪麓漫抄》作答
⑷ 《雪麓漫抄》作偈
游天竺观激水 北宋 · 周焘
七言绝句
拳石耆婆色两青,竹龙驱水转山鸣。
夜深不见跳珠碎,疑是檐间滴雨声(宋王十朋《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五《次周焘韵》题序引)
谭侯手中扇一持,誇视坐客称瑰奇。
同光诸老盛名德,九家书画相参差。
传观到我喜且恸,先人旧箑今在兹。
当时父执满天下,嗟我始丱成孤儿。
已孤卅载复见此,如发楹语垂涕洟。
谭侯闻言色为动,以扇归我胡敢辞。
扇中岁月记丁丑,景皇初政殊雍熙。
朝官儒雅竞谈艺,气味仿佛中兴时。
恪斋小笔有远意(吴抚部大澄。),忍庵殿体无俗姿王太守仁堪。王即以是年第进士第一。)
华东张叟亦奇士,能貌竹石摹枯枝。
自馀诸公尽名宿,各以妙笔穷天倪。
通神书法谁瘦硬,螺洲能画沙中锥(陈太傅宝琛师。)
藏棱出力不侧媚,风骨内蕴高宸知。
岂惟晚节券忠荩,早从笔势徵期颐。
同时弄翰八九辈,阅五十稔今何之。
天留一老独住世,尚写细字敲新诗。
承平故物半秦火,海桑换世尊周遗。
伤残家国视此扇,什袭韫椟宁吾私。
谭侯索诗久始报,纪事远愧琼琚词。
我家旧德孰最稔,诗成先质螺洲师。
⑴ 张听庵兵备树菼。外王父欧斋先生妻弟也。
王仁堪 晚清 · 盛昱
对联
此一关阴阳消长之机,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以坚我山林肥遁之志,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峥嵘头角欲驯难,变化飞潜亦等闲。
四百皇图开汉祖,六爻乾德赞尼山。
威灵独出风雷上,麟爪凭人想像间。
却笑当年周太史,空闻紫气满函关。
封书乘便。在途中切勿迟延万望你把我的家书先投下。我极有要紧的事在上。那王状元的书。且迟一日。到我家还有重酬你。
状元书慢慢的相传。到吾家暂息劳惓。
合:茫茫去雁白云边。回首东风总不堪小生
沈培老挽诗 清末民国初 · 罗惇曧
先公所荐士,王沈天下名(先公以同治庚午顺天乡试分房得公及闽县王可庄卷,诧为奇才。)
辛丑初识公,一麾去帝京
骎寻十六载,易朝如隔生。
是时初复辟,畿甸虑搆兵。
萧寺谒吾师,苦口劝之行
吾师颇感动,就公计分明。
公言三日酺,祇乐吉语听。
石火遽相及,玉貌困围城。
萧然美森馆,二老对寒檠(南海先生避居美国使馆,公就焉。)
明夷本无咎,蒙难亦艰贞。
南归屡撄疾,伏枕望太平。
己亥谒起居,论事辨晰精。
今秋访精舍,病榻惫送迎。
忽闻尘壒谢,使我心骨惊。
公学若巨海,导之穷八溟。
公文若元气,引之贯日星。
后进失依归,觉路已晦冥。
当为天下恸,宁止哭交情。
⑴ 辛丑识公于灌阳唐尚书座上,公旋出守。
⑵ 南海先生与公及王病山同寓贤良寺。
高言不止众人心,折杨皇荂易为音。
我见斯人每有得,可知语上资堪任。
眼中时贤愿识少,于水譬见潇清深。
先生伟节风天下,求匹于古非于今。
寒泉旧井不自恻,汲引后进犹钩沈。
窥公性情实至厚,忧时念友恒钦钦。
去年苏州诔循吏王忍庵丈),高台流水朱弦喑。
我今师丧重茧赴,服勤一念空差参。
感我远行忘新岁,招上湖楼邀客吟。
骋妍抽秘盈众态,游心窜句费几斟。
北海酒尊谁擎举,颍川公子相追寻(陈伯严丈)
明朝辞去船下水,回看大别春阴阴。
武昌三度食鱼美,宿留桑下惭精谌。
微韽回衍声病澈,撞钟试可绳题襟。
策河者三,命农者三,建学校者三,既复揽英接秀吐握者三,政报三年,公署上上考而公且去;
簪花第一,饮泉第一,守江山第一,故应捍患御灾治平第一,化先一郡,民皆皞皞如而民不庸。
可庄韵柬子培 清末民国初 · 冯煦
七言律诗
身世何劳季主占,与君人海守齑盐。
每徵古事搜行秘,还忆清言下漏签。
赋别争禁腰带缓,谈空祇觉鬓丝添。
自惭牛铎谐钟吕,敢道今来得二严。
共 7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