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渊

相关人物:共 29 位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皇帝亲庶政颂(803年)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臣闻光宅大宝。茂育偫生。神而明之。必在上圣。然则所同者道。所异者时。或以垂拱仰成。或以励精自致。及乎俗跻仁寿。理洽时邕。弛张之政不殊。劳逸之功则倍。我皇帝体至化。含元精。苞乾刚。履坤顺。诞膺骏命。恢纂鸿休。宣八圣之重光。集百灵之奥祉。如天之焘。如地之容。鼓义为雷霆。奋仁为风雨。干璇衡而转七曜。悬金镜而纳九围。廓氛沴而川澄。沓祯祥而山委。昔轩辕氏斩蚩尤。灭火帝。功至大矣。若非仗风后之助。受元女之符。未能尅也。陶唐氏诛四罪。定水灾。德至厚矣。若非大舜之登庸。伯禹之尽力。未能成也。汤以伊尹为相。始定殷功。武以太公为师。乃康周道。高宗绍复。资傅说启沃之言。宣王中兴。赖山甫将明之政。今陛下太康四海。雄轶二纪。百姓不知其日用。偫臣无望于清光。而乃业迈乎前王。功高乎古烈。圣作物睹。孰知其源。窃以管窥天倪。蠡挹溟量。庶乎大略。可得而言焉。陛下自代天统物之初。则以屈已济人为意。虔临庶政。穷总万枢。四册贤良。六亲郊祀。勤恤于理本。尽瘁于生灵。详旷代之所未详。虑列辟之所未虑。夏景赅而方食。寒星在而求衣。寸阴不舍于论思。子夜犹观乎启事。除一物之患而品类以安。伸匹夫之冤而庶狱自直。弃瑕而录用。含垢而宥过。小善可纪。必拔于宸衷。片言有孚。不忘于睿听。至如天时之丰约。地利之险夷。邦赋之盈虚。师律之贞暴。闾阎之疾苦。稼穑之艰难。人风之情伪。吏理之得失。莫不密归神算。潜纳皇明。虽阴阳不能以气欺。虽神鬼不能以形遁。何细而不及。何大而不苞。何秘而不彰。何难而不就。犹复登台念在险之惨。闻乐思向隅之情。御裘感裋褐之寒。临膳忧箪食之馁。日慎一日。既泰而不自泰。既安而不自安。兢兢乎。业业乎。此其所以广运而有成。全功之克举者也。然而感覆焘之恩者。欲天之弥高。荷容载之德者。欲地之弥厚。仰照临之明者。欲日月之弥光。微臣被淳风。饮元泽。亲挹行事。亲睹升平。忧劳诚难。愿陛下勉之而已。美善诚尽。愿陛下保之而已。若夫虽休勿休。元默优柔。君上之体也。遹观厥成。蹈舞颂声。臣下之职也。为而不有。德莫至焉。知而不称。罪莫大焉。臣某敢昧死再拜稽首。献皇帝亲庶政颂一首。其词曰。
士师迈德,元元储庆。
幽而复曜,高祖受命。
贞观致理,开元殷盛。
艰而复康,皇帝亲政。
受命维何,邈万斯年。
亲政维何,夕惕朝乾。
天道福谦,我则奉天。
生人在勤,我则率先。
忧尧之心,劳禹之形。
求人之瘼,思国之经。
年亦丰止,御膳不馨。
夜如何其,皇寝未宁。
修文偃武,太和氤氲。
海不扬波,天无纤氛。
鸟章之长,椎吉之君。
会朝明庭,其从如云。
巍巍崇崇,于穆昭融。
宜播大乐,以宣皇风。
铿锵盛德,蹈厉神功。
下臣作颂,永示无穷。
女祸从古盛,司马氏尤烈。
贾充女为后,媱暴无比埒。
毒弑太后杨,父骏首领绝。
旋杀太子遹,党恶助奸黠。
惠帝任拘挛,众愤那可阏。
起兵赵王伦,诛后断虿蝎。
八王互吞屠,骨肉无苟活。
内变既舛常,外寇自窃发。
刘渊扰中华,群胡乱如发。
天子服青衣,帝后事猃羯。
界分南北朝,六代共争夺。
拓跋魏较贤,馀俱嗜诛杀。
天地何无情,江山日流血。
大单于为始,宇文赟为末。
二百八十年,豆分而瓜裂。
揆厥祸所由,一女肆颠谲。
兵戈起掖廷,仿佛宗周灭。
易象占家人,顺巽利贞吉。
家正天下正,威如匪刚决。
读史准卦爻,永以树圭臬。
脱贼难,奔灵武,救房琯,安上皇。
拜杜鹃而激愤,念龙池而感怆。
远依朋旧滞巴蜀,浮舟江汉殂耒阳。
披公诗集知读书万卷,许身稷契望京华而每饭不忘。
瞻公遗像,知杜陵之在草堂。
比屈左徒之沅湘,陶徵士之柴桑。
岂独三朝诗史,光文苑于有唐。
说剑(814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人情挂剑 一旦为龙 干将 荆卿歌 卷地图 武王击纣 相如缶
吾友有宝剑,密之如密友。
我实胶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胆露,恨不眼前剖。
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
更击复更唱,更酌(一作舞)亦更寿
白虹坐上飞,青蛇匣中吼
我闻音响异,疑是干将
为君再拜言,神物可见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为君取。
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泽手。
徐抽寸寸刃,渐屈弯弯肘。
杀杀霜在锋(杀杀:刀剑寒光四射貌。),团团月临纽(纽:剑柄上用以悬系饰物之襻纽。)
逡巡潜虬跃郁律惊左右(郁律:屈曲夭矫貌。)
霆电满室光,蛟龙绕身(一作逐奋)
我为捧之泣,此剑别来久(一作何人为铸之,干将别来久)
铸时菫(一作近)破,藏在松桂朽。
幽匣(一作质)狱底(一作中),神人水心
本是稽泥(一作泥稽),果非雷焕有
我欲评剑功,愿君良听受。
剑可剸犀兕,剑可切琼玖
剑决天外云,剑冲日中斗。
剑隳妖蛇腹,剑拂佞臣首。
太古初断鳌,武王亲击纣
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
曾被桂树枝,寒光射林薮(21)
曾经铸农器,利用剪稂莠(22)
神物终变化,复为龙牝牡(23)
晋末武库烧,脱然排户牖(“晋末”二句:南朝宋刘定叔《异苑》载,晋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火灾,烧汉高祖斩白蛇剑、孔子履、王莽头等三物。皆见此剑穿屋飞去,莫知所终。)
为欲埽群胡,散作弥天帚。
自兹失所往(往:卢本作“在”。),豪英共为诟(24)
今复谁人铸,挺然千载后。
既非古风胡(25),无乃近鸦九(26)
自我与君游,平生益自负。
况擎宝剑出,重以雄心扣。
此剑何太奇,此心何太厚。
劝君慎所用(27),所用无或苟。
潜将辟魑魅,勿但防(一作惊)妾妇(28)
留斩泓下蛟(29),莫试街中狗。
(一作古)今困泥滓,我亦坌尘垢。
俗耳惊大言,逢人少开口。
⑴ 荆卿歌:《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⑵ 相如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⑶ 酌:原作“舞”,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⑷ 白虹:宝剑名。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吴大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⑸ 青蛇:古宝剑名。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彼戮鲸鲵与截犀兕,未若我提青蛇而斩白蛇。”此泛指宝剑。
⑹ (一作斗)。(干将: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卷四):“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
⑺ 潜虬:潜伏深处之龙。虬,参卷2《阳城驿》注。
⑻ 绕身:原作“逐奋”,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⑼ “我为“句:董本、马本、类苑、胡本作“何人为铸之”。
⑽ 堇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宋施苏等《会稽志·山·府城·会稽县》(卷九):“赤堇山,在县东三十里。旧经云:‘欧冶子为越王铸剑之所。’《越绝》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
⑾ “幽匣”句:《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斗牛之间有紫气,问于雷焕,雷焕告之以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后张华果于丰城狱中掘得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匣,原作“质”,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中,卢本、杨本、全诗作“底”,蜀本作“边”。
⑿ “神人”句: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曲水》:“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水心,双关,既明谓水中央,又暗喻宝剑。
⒀ “本是”句:张华得雷焕所取剑,以稽山之泥淬之。是,蜀本、卢本、文粹作“用”,似是。淬,见卷1《箭镞》注。
⒁ “果非”句:《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二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遂失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之延平津,剑忽跃出坠水中。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焕,原作“涣”,据蜀本、卢本、全诗及《晋书》改。
⒂ 剸:割,截断。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四引《通俗文》:“截断曰剸。”犀兕:犀牛与兕之并称。犀牛,哺乳类动物,形略似牛,吻上多有一角,皮厚而韧,产于热带森林。兕,古代犀牛类动物,一说即雄犀牛,皮厚,可以制甲。
⒃ 琼玖:琼与玖,此泛指玉石。《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玖。”毛传:“琼、玖,玉名。”
⒄ “太古”句:《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东汉高诱注:“鳌,大龟。天废顿以鳌足柱之。”太古,上古,远古。
⒅ “武王”句:牧野之战,纣王战败自焚,武王至纣王死所,以剑击之,断其首,悬大白之旗。事详《史记·周本纪》。
⒆ “燕丹”句:燕太子丹使荆轲藏短剑于督亢地图之中以献秦王,欲借机行刺。事详《史记·刺客列传》。
⒇ “陈平”句:《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投项羽,以功受官赐金。项羽因部下战败,怒欲杀将,陈平惧及祸,“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花绶,织有花彩用于系官印之丝带,绾绶即辞官言归。
(21) (一作莽)。(“曾被”二句:《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薮:卢本、文粹、钱校作“莽”,卢校“‘莽’有某音,自叶。”)
(22) “曾经”二句:《孔子家语·致思》:“销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迁宫中。”后因用作销兵偃武之典。稂莠:泛指对禾苗有害之杂草。
(23) 牝牡:鸟兽之雌性与雄性。《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24) 诟:音苟。《玉篇·言部》:“诟,耻辱也。”
(25) (一作壶)。(风胡:亦称风壶,春秋楚人,精于铸剑、识剑。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卷十一):楚昭王召风胡子求宝剑,“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风胡子对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26) 鸦九:亦作鸦九,姓张,唐人,善铸剑。白居易《鸦九剑》:“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27) (一作宝)。(用:原作“宝”,据卢本、全诗、文粹、钱校改)
(28) 防:原作“惊”,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作改。
(29) “留斩”句:佽飞,亦作佽非,春秋楚国勇士。《淮南子·道应》:“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渡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夹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瞋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予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
连昌宫中马为乐,一时舞马黄金络。
君王养欲臣养文,忠鲠漫多宁救药。
嗷嗷万国风中船,樯倾柂坏夫何言。
潼关莫拒范阳贼,伤哉天厩空连钱。
翠华西去遥指蜀,应念霓裳旧家曲。
六军敢怒谁敢呵,马足空污太真肉。
始皇布漆徒坚城,元海斩木徒轻兵。
驱鱼驱雀强鹯獭,乃使后世蒙佳声。
乱离每忆升平日,忽对新诗重嗟泣。
望仙花草自春秋,怊怅六龙归未得。
一中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诗
莫把三才别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
四时环绕天包地,万片捲舒山出云。
道在灵台常泼泼,气归元海自沄沄。
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
与君相见皇都里,陶陶动便经年醉。
醉中往往爱藏真,亦不为他名与利。
劝君休恋浮华荣,直须奔走烟霞程。
烟霞欲去如何去,先须肘后飞金晶
金晶飞到上宫里,上宫下宫通光明。
当时玉汞涓涓生,奔归元海如雷声。
从此夫妻相际会,欢娱(一作始终)踊跃情无外。
水火都来两半间,卦候翻成地天泰。
一浮一沈阳炼阴,阴尽方知此理深。
到底根元是何物,分明只是水中金。
乔公乔公急下手,莫逐乌飞兼兔走。
何如脩炼作真人,尘世浮生终不久。
(一作大)道长生没得来,自古至今有有有。
天地孤舟此漂泊①,江楼百尺摽黄鹤②。
感旧重临兴亦豪③,心神洒洒翔寥廓④。
何年鬼丁挟斧凿⑤,超然栋宇飞尘落。
繁星出并画檐垂,灵晖晚向朱甍阁⑥。
开窗恰对祝融峰⑦,隐隐似见苍龙宫⑧。
洞庭君山含远眺,洪波碧树秋云通。
倚槛凌霄俯人世,衣裳淅淅生凉风。
我欲乘风驾黄鹤,逍遥远揖淮南翁⑨。
暇日追游后群彦,山川踪迹应强半。
揽辔直惭汝下滂⑩,思莼久慕江东翰⑾。
文章幸接大中丞⑿,笔翻风雨龙蛇见⒀。
群吏谁当庾府才⒁,苍生再睹羊公面⒂。
崔李诗名伯仲间⒃,萧曹画法仍精练⒄。
读罢长沙寄远辞⒅,飘飘黄鹤回江汉。
【校注】 (1)天地句:指作者远游湖广。 (2)摽:高耸貌。 (3)感旧句:作者曾任武昌知府,此次乃旧地重游。 (4)洒洒:奔放。 (5)鬼丁:即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6)灵晖:神奇的光辉。《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禀山岳之灵晖。” (7)祝融峰:南岳衡山最高之峰。 (8)苍龙宫:指洞庭湖。神话传说中有洞庭龙宫。 (9)淮南翁:即汉代淮南王刘安。刘安为汉高祖之孙,好神仙之术,故有白日升天的传说。葛洪《神仙传》云:“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10)揽辔句:揽辔喻出仕。汝下滂,指东汉范滂。滂为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11)江东翰:指晋代张翰。翰为吴人,古属江东。 (12)接:承。大中丞:指秦金。 (13)笔翻句:杜甫《寄李白》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4)群吏句:指东晋庾亮与幕僚南楼吟咏事,以喻秦金黄鹤楼宴集唱和。《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15)苍生句:羊公,指晋代羊祜。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襄阳民众罢市巷哭,为之立碑,世称堕泪碑。此处借喻秦金。 (16)崔李句:崔李指崔颢、李白,皆有咏黄鹤楼诗。此喻李东阳、秦金唱和之作。 (17)萧曹句:萧曹指汉代萧何曹参。萧何为相国,汉律多为其制定。曹参继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律令。《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此以萧曹喻秦金执法严明。 (18)长沙:指李东阳。东阳为湖广茶陵人,明代属长沙府。寄远辞:指李东阳诗。 这首诗是作者与秦金等宴集黄鹤楼唱和之作。作者曾任武昌知府,多次登临黄鹤楼,及拜御史,复有湖广之行。旧地重游,感慨良多。登楼远眺,淅淅生风,似欲驾鹤归去,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归隐之思。
奉和实甫观察原韵之ㄧ(为乙未(1895)诗作。)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① 编者按:《台湾诗乘》题作〈次韵和易实甫寓台感怀〉。
时局变迁,拟焚笔砚,承馀姚吴季篯寄和沅湘易实甫寓台咏怀六首原韵,并附实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诵之馀,檐际雨晴、纸窗风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间伏枕效颦原韵,拉杂寡绪,录呈季篯、实甫、鹿岑诸公笑正。罗鹿岑名绮章,广西人。
黑海黄河任往还,榆关回首白云间。
悲歌有客来燕赵,凭吊无人管海山(作者注:「实甫奉刘岘帅命自山海关来台,欲与唐中丞商办军务。在申江即闻台北失守之信,折而来台南,商刘渊师起任申包胥之役,亦人杰哉。」)
寇准信能司北钥,赵佗浪说长南蛮。
有谁起任筹边事,国士无双尚内艰(作者注:「时实甫尚丁内艰。」)
⑴ 编者按:「佗」,底本误作「陀」,今改。
⑵ 编者按:「任」,《台湾诗乘》作「仗」。
吊吴季篯参谋之ㄧ(为乙未(1895)诗作。)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季篯名彭年,为刘渊帅幕客;往来公牍,多其手制。高谈雄辩,动惊四筵。公馀之暇,不废吟咏。乙未(1895)夏五月,台北请援,刘帅遍阅诸将,无可恃者;季篯毅然请行。领兵数营,至彰化八卦山遇贼,诸军不战自溃,季篯独麾七星旗队与贼决战;孤军无援,困于山上,中炮而死。呜呼壮哉!
北望彰城吊季篯,西风酸鼻哭人天。
沙场白骨臣之壮,幕府青衫我独贤。
旗捲七星援卒散,山围八卦贼氛然
岂徒一死酬知己,蘋藻春秋荐豆笾
⑴ 编者按:「酸鼻」,《台湾诗乘》作「洒泪」。
⑵ 编者按:「援卒散」,《台湾诗乘》作「师尽灭」。
⑶ 编者按:「贼氛」,《台湾诗乘》作「火犹」。
⑷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许丙丁〈五十年来南社的社员与诗〉、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岂徒一死酬知己,蘋藻春秋荐豆笾」,《台湾诗乘》作「嵌城风雨凄凉夜,摇曳霓旌海底天」。又:此诗《台湾诗乘》题作〈吊吴季篯〉。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