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梅曾亮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4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二月望日成都郭外游览作(乙酉)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玉垒控西郊,锦江委南牧。
殷阗带闾井,旷衍兼川陆。
通门启二九,支渠穿卅六。
台临寡妇家,市聚王孙族。
青楼夹绣陌,朱甍亘华屋。
陕巷亦连骖,广筵非一肉。
土风信豪奢,物产诚繁缛。
执艺隶䤨摫,效珍盈酱竹。
令节值暄和,倾都展游瞩。
封君屏车骑,府吏归休沐。
望尘俨京雒,听歌疑杜曲。
兰荑秀绿野,桃英粲丹谷。
新霞明若锦,通波净如縠。
百羽各殊声,千蘤同一馥。
羁客惜年芳,游人眷春服。
斗酒相过从,轻镳共驰逐。
临水用写心,赠芳非感目。
淹赏剧为欢,岁华良可读。
恭闻岷山下,炜赫神建福。
名都井络躔,沃野蹲鸱热。
鄨令开奥区,人皇遗旧囿。
会盟阻秦巴,位号班彭濮。
昔见同轨艰,今成置邮速。
却公好渔弋,卓氏多童仆。
既专丹穴利,复擅铜山禄。
皇风始遐扇,英贤方乐育。
文学起王褒,博土徵张叔。
人袭隋氏珠,家藏卞生璞。
既富教宜图,全盛衰所伏。
好逸贵知劳,救奢当反朴。
矧聆硕鼠讴,未辍猛虎哭。
周衰戚釜鬵,谭劳伤杼轴。
贤君患土崩,哲匠忧隍复。
流人曾乱晋,雄桀谁用蜀。
金堤李侯堰,石室文翁塾。
追惟刘宗世,复感葛君躅。
览古重兴怀,入国频问俗。
行谣和园棘,思归吟野葍。
推迁讵因时,炯介期自淑。
颇倦相如游,欲就君平卜。
于越之山倚天卓,势起嵯峨矗岳岳。
于越之水轩波扬,回海生风荡瀺灂。
扶舆盘结钟轮囷,笃生大雅甫与申。
六千君子萃会计,东南竹箭多贞笢。
伟哉英贤代继起,清侔夷鱼性龙比。
甲申龙战云雷屯,攀髯从天罔悉纪。
蕺山北斗学之宗,文贞倪公大司农。
忠介忠惠授命死,周张何严相追踪。
武贞桑榆著晚节,尝胆千报枕冰雪。
新建父子垂世勋,继饱吴钩祸更烈。
一时相率仗义行,立德立功铭太常。
煌煌天语下明诏,谥以壹惠扬芬芬。
迩者舟山海氛煽,蛋船贾舶突江面。
葛君元戎苍兕呼,乃掏乃䵾力死战。
杨尉一介防吴淞,楼船直下声𪔴冬。
指日灭贼贼反噬,捐生赴义词从容。
旷世德型共一辙,义如河岳心如铁。
浩然刚大凌乾坤,明德磬香永不灭。
寝庙有侐灵桑梓,燕台今建楼明祀。
拜者趋者严抠衣,仰瞻道貌长敬止。
题宋人九老图(癸卯)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白香山《七老会诗》序云:「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余亦次焉。偶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静而思之,此会希有。因各赋七言六韵诗以纪之,或传诸好事者。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于白家履道宅同宴,宴罢赋诗。时秘书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七十,虽与会而不及列。」其所谓七老者,前怀州司马安定胡杲,年八十九。卫尉卿致仕冯翊吉皎,八十八。前磁州刺史广平刘贞,八十七。前右龙武军长史荥阳郑据,八十五。前侍御史内供奉范阳卢真,八十三。前永州刺史清河张浑,七十七。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七十四也。又《九老图诗》序云:「其年夏,又有二老,年䫉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䫉,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所谓二老者,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也。《新唐书》本传云:「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刘贞、卢贞、张浑、狄兼谟辈燕集,皆高年不仕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既误以狄、卢列九老,又九老者先自为七老图,后增为九老。高致自传,非由它人慕写,《新书》之不足据如此。又,《事文类聚》云:「李文正昉罢相居京师,年七十一,张好问八十五,李运八十,宋琪、武允成皆七十九,僧赞宁七十八,魏石七十六,杨微之七十五,朱昂与成同庚,作九老会。」此亦当有图画流传者。两朝盛事,耆旧风流,如于喁相唱荅。又皆有一老僧踽踽其间,若《莲社高贤图》之有远公,《西园雅集图》之有圆通大师。藉彼禅悦,冥我世机。千载而下,想见诸君子身际治平,卓绝勇退,林泉之适,松鹤之寿,盍簪联韵之欢,孰唐孰宋,恍若一室。余于季云侍御前辈处获见是图,叹之羡之,无暇论画也。而画之妙,正亦何待余言?系以诗曰:
巾拂归来带御香,高怀同寄水云乡。
自标韵事诗随画,妙踵流风宋溯唐。
观弈乍知尘境隔,簪花偏爱老人狂。
古情可许迢遥接,九客寻秋万柳堂(今年重阳前日,余与姚石甫、梅伯言、马湘帆、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汤海秋、王少鹤共九人,集于万柳堂。俱有吟咏,漫附及之。)
三十年前气薄云,老来潇澹绝尘氛。
不辞日费磨人墨,为写梅郎谀墓文。
先友梅伯言,冷性多恬怡。
卅年冰雪交,道谊兼文词。
犹子有卓庵,风骨郁清奇。
循循子弟列,愧我苍须眉。
清晨来叩门,一语慰所期。
行年将五旬,初见亲生儿。
闻君摄朐邑,两月馀去思。
天公虽浩荡,时亦显报施。
惟当勉其继,树德益务滋。
养民如养儿,昌大岂有涯。
怀宁布衣邓完伯,奇气崚嶒当代只。
遍陟名山涉怪水,支牚巨笠轩高屐。
捥间刱出篆分势,埽尽古来姿媚格。
作印何尝等游戏,耿耿元精寿金石。
宣州老儒梅石居,文穆公孙旧德馀。
家藏金石精且夥,留邓子住供樵渔。
园居幽懿古味足,古到竹木禽虫鱼。
两翁风貌谁写似,一静一傲谐襟裾。
双鹤寿逾三百岁,邓子与之身命系。
后来鹤死江光空,邓子神骨翩同逝。
图成歫今馀百年,典型炳耀江南天。
近来兵燹十年酷,此图光气悬星躔。
石居之孙石如子,与我多年契兰芷。
伯言遗集冀可传,守之人书俱老矣。
崦嵫夕照如初暾,又溯皖鄂穷湘沅。
铁砚山房幸无恙,归课扶床洛诵孙(守之老益健,有孙奇慧。)
庄生贫如涸辙鳞,岂有群书供獭祭。
翻新不肯袭糟魄,属书离辞何詄丽。
古者私家无竹帛,闾塾相传但经艺。
后来著作日纷纷,枣木行将塞四裔。
传摹甚易得不难,翻使聪明受掩蔽。
当年制字烦鬼哭,更欲烧书起秦帝。
就中古册不可无,一二菁英擢芜翳。
连镳不厌百回看,洛阳市肆欢游诣。
先生庋架盈古香,十万骅骝简精锐。
此皆下驷不足贪,识宝波斯偶留憩。
叨同雅好耽缃素,愧与市人生校计。
得虞重费囊底羞,失每牵怀梦中呓。
先生一笑子归休,卧想陶陶结绳世。
侍御传观石田象,酷类先生貌清夐。
石田翁生宣德世,历见七朝迄宏正。
是时明祚日方中,年登人和无疠病。
时平光岳倍钟英,治久百物能永命。
覃精缋事老不厌,八十丹青笔犹劲。
前承清秘后停云,文彩苏台远辉映。
图书沾被僮奴慧,亭馆骈罗水竹净。
于今青史位逸民,流传须眉堪起敬。
先生行义我能道,累叶高门袭华晟。
起家科目解白衣,郎署虽卑奉朝请。
栖迟京洛避黄尘,独把残书伴孤檠。
僻巷闲庭寂如水,坏墙丑石殊非靓。
但用文章自怡说,绪续方姚昔未竟。
声名虽阒有千秋,密友深谭推主盟。
踪迹于翁两不谋,意独老寿相颉竞。
今过六十后方长,生平亦际乾隆盛。
先生一笑子不知,吾与此翁真季孟。
人面相同心定异,散旷各抱丘园性。
翁蹈丘园我依隐,何当归休理吴榜。
前身傥竟石田翁,三百年来换名姓。
会从侍御更乞取,扫壁高张愈窥镜。
战国之士群好游,漆园仙吏敖独不。
偶出贷粟监河侯,嗒焉隐几夫何求。
汉士执经意酋酋,子长足迹半九州。
海岳寄观万里收,归来金匮罗千秋。
一隐一宦梢不侔,天遣二鸟鸣相酬。
我识先生文所繇,气则腐史神庄叟。
非独貌合彊镌锼,高怀逸趣自可畴。
少日才名岂谬悠,京居廿载拙比鸠。
黄门怀椠聊淹留,今竟悠然指故邱。
青溪旧宅邻潮沟,敬亭山居拟探幽。
著书何必缘穷愁,千载相从颇绸缪。
论文如水以石投,文章极境高岑楼。
洎乎上与神者谋,庖丁目视无全牛。
扫落秕稃养空浮,行矣众盲失离娄。
敬为先生举饯瓯,愿寿而康食忘忧。
好学为福耄敢偷,卮言漫衍不自休。
成唐一经手刊脩,亦元亦史汎虚舟。
江水门前万古流。
横水移槎后,谁题墓上阡。
书分皇象体,人忆赤乌年。
感慨三分逝,权舆八法全。
华阳留片石,犹带古湘烟。
共 4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