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遥

相关人物:共 21 位
共 2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牛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太原人,字伯祥。
工词赋。
善书大字,工墨竹,意度萧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7 【介绍】: 唐人。
元载妻。
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女。
劝元载游学,载至京师陈时务,深符帝旨,为肃宗、代宗两朝宰相,贵盛无比。
后载以贪吝被诛,令韫秀入宫,叹曰:“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谁能为长信、昭阳之事?死亦幸矣!
”坚不从命,笞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4?—777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河西节度等使王忠嗣女。玄宗天宝元年(742)至三年间嫁元载,劝之游学。元载后相肃宗、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以罪诛,王氏亦赐死。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九。《全唐诗》存诗3首。
唐诗汇评
王韫秀,据传为代宗时宰相元载妻。按《旧唐书•元载传》:载妻王氏,开元中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女,大历十二年(777),与载同被代宗赐死。《全唐诗》收韫秀与元载赠答诗三首,出《云溪友议》,且云元载妻王氏字韫秀,乃王维之侄、王缙之女。后人见《友议》所云与史不合,遂改称韫秀为忠嗣女,致与诗中“家风第一右丞诗”等语矛盾。《友议》小说家言,元载妻是否名韫秀,诗是否王氏所作,均可疑。
郝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太原人,字君辅,小字朵鲁别台。
郝天挺子。
由宿卫补官,仁宗时为殿中侍御史,以廉直闻。
出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迁陕西行御史台侍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45 【介绍】: 名一作吉甫。
元太原人,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美容仪,能词章,工散曲杂剧。
不仕,居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流寓杭州。
有杂剧《两世姻缘》、《扬州梦》及《金钱记》及小令、套曲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7 【介绍】: 唐宜州华原人,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德棻后裔。宪宗时,以能为辞章,尤善笺奏制令,进中书舍人。以与皇甫镈、李逢吉结党逐裴度,出为华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时进门下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敬宗时迁宣武节度使,召为尚书右仆射,拜彭阳郡公。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谥文。有《漆奁集》,又选有《元和御览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7 字壳士,别号白云孺子,排行四。其先敦煌(今属甘肃)人。家于太原(今属山西)。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为桂州、太原从事。宪宗元和年间入朝为右拾遗,累官至河阳节度使。元和十四年(819)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亲吏脏污事发,贬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文宗大和末为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令狐楚才思俊丽,与刘禹锡、李逢吉、广宣唱和甚多。曾向朝廷奏进张祜诗卷,又向李商隐传授骈文。其诗“宏毅阔远”(《吴礼部诗话》),尤长于绝句。《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2首,题2则。
唐诗汇评
令狐楚(766-837),字悫士,祖籍敦煌(今属甘肃),实居并州(今山西太原)。
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
授校书郎。
桂管观察使王拱辟为从事。
太原节度使府,历掌书记、节度判官。
元和初,入为右拾遗、礼部员外郎。
丁父忧。
免丧,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
十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转河阳怀节度使。
十四年拜相,十五年贬为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量移郢州。
长庆四年,自河南尹迁宣武军节度使。
大和二年,入为户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及天平、河本二镇。
入为吏部尚书,迁尚书左仆射、领盐铁转运事。
开成初,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
楚工诗,长于乐府。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与刘禹锡唱和诗《彭阳唱和集》三卷,与李逢吉唱和诗《断金集》一卷,均佚。
元和中编《御览诗》一卷进呈,今存。
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九
楚字壳士。燉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

作品评论

吴礼部诗话
武元衡、令孤楚皆以将相之玺,声盖一时,其诗宏毅阔远,与灞桥驴子上所得者异矣。
升庵诗话
令狐楚与王涯、张仲素同时为中书省舍人,其诗长于绝句,号“三舍人诗”,同为一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人,字鲁玉。
举进士,登宏辞科。
初为监察御史,累拜御史中丞。
历河南尹,再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李训将诛宦官,令召募豪侠,授璠太原节度使
训败,璠遭斩,家无少长皆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怀州温人。
王晏平弟。
后去晏字,独名宰。
于昆仲间最称伟器。
少勇果,长隶神策军。
文宗大和末“甘露之变”,以功兼御史大夫为光州刺史,徙盐州,持法颇严。
累擢邠、宁、庆节度使,徙忠武军。
讨刘稹,稹为部将所杀,晏宰遂节度太原
宣宗初,入朝,厚结权幸求宰相,不成,乃还军。
徙河阳,罢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进少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袁州宜春人,一作望蔡人,字子发。
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状元及第。
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其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奏为门吏。
后除著作郎,充集贤院直学士。
懿宗咸通中,历歙、宣、池、吉四州刺史,卒。
初李德裕谪袁州长史,殊遇肇。
及德裕入相,肇绝无依附。
有《文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子发,宜春(今属江西)人。
少穷苦自励,韩愈自潮州量移袁州,肇就之请益。
文宗时,李德裕贬袁州长史,肇以文投献,由此见知。
武宗会昌三年(843),李德裕时为宰相,荐之于主司王起,遂以状元登进士第。
宣宗大中元年(847)为鄂岳节度使卢商辟为从事。
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相继署为幕僚。
入为秘书省著作郎,迁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直学士。
懿宗咸通时,历任歙、宣、池、吉四州刺史,所至有治声。
生平事迹散见其《进海潮赋状》、《云溪友议》卷上、《唐摭言》卷二、卷三、《北梦琐言》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等。
肇有奇才,诗、文、赋皆精到。
其《甘露寺》诗,为张祜所激赏。
著《海潮赋》,历20年方成。
又善书法,林韫谓其文翰“海内知名”(《拨镫序》)。
著作颇多,曾有《文标集》3卷、《大统赋》2卷等,今多已佚。
《文标集》有《豫章丛书》刊《袁州二唐人集》本。
全唐诗》存卢肇诗1卷又1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7首,断句3。
又《全唐诗》误立卢子发条,录诗1首已见卢肇名下。
唐诗汇评
卢肇(?-873),字子发,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家贫,大和九年,李德裕谪为袁州长史,肇投以文卷,由此见知。会昌三年(843),因德格荐,以状元登第。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后为华州纥干{自/豖}防御判官。入朝,历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直学士。咸通初,出为歙州刺史,历池、吉、万三州刺史。咸通末,归宜春,卒。肇著述甚多,有《文标集》三卷、《愈风集》十卷,均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卢肇字子发,袁州人。会昌三年登进士第。补诗四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肇字子发。袁州宜春人。会昌三年进士第一。除著作郎。迁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直学士。咸通中出为歙州剌史。历宣池吉三州卒。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卢吉州肇开成中就江西解试,为试官末送。肇有启谢曰:“巨鳌屃赑,首冠蓬山。”试官谓之曰:“昨某限以人数挤排,虽获申展,深惭名第奉浼,焉得翻有‘首冠蓬山’之谓?”肇曰:“必知明公垂问。大凡顽石处上,巨鳌戴之,岂非‘首冠’耶?”一座闻之大笑。
唐摭言
卢肇初举,先达或问所来。肇曰:“某袁民也。”或曰:“袁州出举人耶?”肇曰:“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6—1349 【介绍】: 元太原路阳曲人,字君实。
泰定帝泰定元年同进士出身,授秘书郎。
迁太常博士。
与著《经世大典》。
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
迁礼部尚书,与修辽、宋、金三史,书成,擢中书参议。
顺帝至正五年除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宣抚四川。
有政声。
进河南行省左丞,未上,丁母忧归。
卒谥文昭。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君实,太原阳曲人。泰定元年试礼部第一,赐同进士出身,累进礼部尚书与修宋辽金三史至正中历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卒谥文昭
维基
王守诚(1296年—1349年),字君实,元朝太原阳曲人。泰定元年(1324年)同进士出身,试礼部第一。授秘书郎,迁太常博士,续编《太常集礼》若干卷进上,担任艺林库使,参与编写《经世大典》。转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入朝为礼部尚书,参与修辽史、宋史、金史三史,书成,擢升为中书参议。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对栽赃诬人之事,都能辨析详情,为之平反。宣抚四川,有政声。后官至河南行省左丞,未任,为母丁忧归乡。病故后,谥文昭。有文集若干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闽人。
唐末举进士。
为人明敏,通于吏事。
李存勖为太原节度使时辟为判官,及存勖建后唐,拜瓒谏议大夫,已而留守太原,时孟知祥为马步军都虞候,以军礼事瓒,瓒常绳以法,知祥不乐。
明宗即位,以瓒为西川行军司马,入成都。
及知祥建后蜀,罢瓒司马,置之私第,饮恨而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933 《全唐诗》误作何赞。闽(今福建福州)人。唐末举进士及第。事晋王李存勖为太原节度判官。天祐十九年(922)代知太原留守事。后唐庄宗时,拜谏议大夫。明宗时,进秩仆射,除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奏改为西川行军司马。孟举兵后,罢司马之职,退居私第而卒。《新五代史》有传。《全唐诗》存其诗1首。
共 2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