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颙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桃丝 现当代 · 吴湖帆
新建夏吷丈元妃湘阴左夫人梦见仙葩二品,命名曰桃丝,曰翠凌波。乃自度二曲。未几夫人即逝世。己卯夏丈出原稿索静淑为之图,余次其原韵题之。不逾月,静淑亦殁。夫人之词与静淑之画皆成绝笔。噫。可慨焉
绿云轻掩流苏帐,更绛羽低垂。
袅娜春风凝碧系红丝。
前生翡翠今仙影,祗小谪些时。
却道女英经梦觉来迟。
月既明,西轩琴复清。
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此情。
歌宛转,宛转声已哀。
愿为星与汉,光景共徘徊。
悲且伤,参差泪成行。
底红掩翠方无色,金徽玉轸为谁锵?
歌宛转,宛转结复悲。
愿为烟与雾,氤氲共(一作对)容姿。
〖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于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者。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时。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愿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韵调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于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以上《乐府诗集》引。乐府又云。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于此。逯案。续齐谐记。梁吴均撰。然检《御览》、事类赋引此或谓出《晋书》。或谓出《世说》。似王刘歌诗晋世已有记载。今列此俟考。
〗元诗癸集:皇庆改元,有张三郎者,善笛。八月十五夜,倚乐桥作伊州曲。夜静,有老人来曰:「尔笛固清,未能脱俗,为尔釐正之,当熟记无忘。」乃指教其孔,换易数字,曲益清峻。张更别求曲,老人取笛自吹,超出尘壒。张问何人作,答曰:「仙妹刘妙容歌也,因以传我。」复请授其指,老人笑而起曰:「子凡心,我岂能教尔耶?」去数步不见。张后以指寻其曲,终不能得其高古之趣。
金鱼紫袋上场时,鼍鼓声停玉笛吹。
乐奏太平唐典礼,衣披一品汉官仪。
注:日本尚有“兰陵王破阵乐”,戴假面具上场,有发扬蹈厉之概。“太平乐”者,四人对舞,皆绯衣佩金鱼袋,俯仰揖让,沨沨乎雅音也。高似孙《唐乐曲谱》, 明皇三十四曲,立部八曲,“太平安舞”,二“太平乐安舞”,三“破阵乐”。高注曰:“太平”并周、隋遗音。考《齐书》,兰陵王入阵,必戴假面具,因为“兰 陵王破阵舞”。则破阵亦因齐制也。日本唐时遣使习典章制度,此二曲盖得之于唐乐。作时,伶人十数,披裲裆衣,跪坐席外,旁列乐器,先击鼓,鼓停,舞者四人 出,笙簧管龠诸乐杂作,一人吹笛,抑扬抗坠,极和而绥。舞止,乐亦止。余饮巨室家,巨室召宫中供奉伶人为此,千年之乐不图海东见之。《后汉书》谓礼失求之 野,不其然乎?
歌云软绣吴篷背。暗浦明珠翠。
旧家池馆久蒿莱。说与鸥边凉月、带愁回。

长波西望垂虹路。载雪吹箫处。
暗香不送倩魂归。可奈湖山无恙、昔游非。
画春一色。
更绕阑唤起,东风双篴。
漫下玉阶,不惜高枝为谁折。
长记西楼别宴,题红处、都成愁笔。
算此际、索笑重逢,花下月同席。

南国。
往事寂。
叹梦老石湖,乱雪香积。
翠禽暗泣。
曾见盈盈正长忆。
休倚横桥十四,低唱遍、烟波空碧。
似旧曲、人好在,最难再得。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自注:时听二曲。)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为赵孝陆录绩题夜纺授经图(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读书贵大义,母教养以蒙。
先入圣贤言,终身得所宗。
赵子早掌制,望实曹司隆。
不远元规尘,归卧北窗风。
未忘儿时味,为图拟钱洪。
两贤生全盛,扬显随遭逢。
而子际桑海,偕隐黄(梨洲)二曲同。
拳拳教忠训,养志亦已丰。
图成阅五稘,徵题及衰翁。
因思试院夜,官烛同摇红(庚戌试士礼部,君与襄校。)
遗羹我不逮,戏䌽君犹童。
永言树背萱,视此岁寒松。
吾闻关中建瓴势,襟带山河雄百二。
名贤大儒每挺出,吾道苍茫实攸寄。
峥嵘馀气未肯伏,有时更出英雄辈。
多君壮年多壮游,锦囊古剑临清潜。
一康三李假光怪李颙字仲孚专理学世以夫子称之李因笃字天生李柏字雪木又号太白山人康乃心字孟谋皆工诗古文辞关中为之谚曰关中三李不如一康),太华终南泄灵秘。
我行海内十有八,老马风尘消故智。
迄今关雁起秋风,把酒危楼辄西睇。
晚泊二曲咏止止庵前松(辛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最爱庵前四古松,之而鳞爪老成龙。
个中著个窥人月,风露深宵不厌浓。
生涯自遣。
嫌居市井,喜近田园。
酸寒东野,唯诗卷,家具萧然。
钝榜上、高题状元,醉乡中、旧署神仙。
寻君便,林莺乍啭,即此贺新迁。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