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亦畬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寂寂群山梦正香,迢迢织女会牛郎。
此程可待成追忆,戏说当时夜叩房。
注:十七号乘面包车从广州出发,同车有港台四友,经纶兄、东遨兄、李平兄。午经清远市,夜饭连州,深宵方至郴州境内,此段路烂难行,屈指一算,正逢七夕。
万山翠遍一漂通,美女如云唱小风
自嫌诗少清新气?翻舟饮绿态从容(四号船触桥翻侧,同来者经纶、李平兄落水,幸均无大碍,衣服未乾,二人已吟成落水诗记趣。)
⑴ 永兴县山清水秀,导游小姐清纯自然,皆未受污染也。
联句 其一 (一九九九年) 当代 · 何永沂
七言绝句
五月二日,好友相聚,饮茶粤海,谈笑风生,又联句为乐,令人欲呼“不亦快哉!”
烟笼寒水夜灯红(何永沂),牛二生涯路路通李经纶
可惜错缠杨大叔(熊鉴),人头豆腐两般同(陈永正)
八月十六号,老友黄坤尧兄偕文幸福教授、诗书印家陈树衡、诗画家李国明联翩而来赴永兴诗会,行前招饮羊城,座中有汝伦兄伉俪、永正兄伉俪、东遨燕婷伉俪,入夜经纶兄李平兄驱车赶来相聚,诸君力劝余同行 …… 此行奇趣,不可无诗为记。
围城终日困尘关,医务缠人解亦难。
感君笑诵“佳人”对,酒醒明朝向大山。
⑴ 文、陈二兄初见面即指余大笑诵“不是佳人不是贼,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联,令人大有一见如故之感。
当年一劫事堪伤,古乐悠悠驻夕阳。
看儒释道排排坐,共处随人话短长。
晓华教授,年方四十五,五年前在清远诗会曾有一照面,一不小心,擦肩而过。近在永兴全国第三届中青年诗词研讨会开幕时,女词人遇经纶兄,询道:“何永沂来了没有?”余在旁即答:“来了”,相视一笑。余谓:“你的词我曾拜读,喜其有沧桑味。”教授戏称:“人也沧桑矣”,并言:“何先生的诗很有大气”,拙诗多打油体,闻此愕然,随忽有所悟,再报之一笑。归来思及,赋诗为记。
赋到沧桑意近痴,始能识得段家词。
冰天跃马吾曾梦,纸上风云自不知。
树衡兄精制成《万岁诗话》,融诗话、诗、照片于一页,灯下清赏,忽见照片一角打印有八月十八日字样。一九六六年此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他的红卫兵(余与经纶亦曾是这红海洋之一“滴”),日期巧合,触动情怀,再成一绝,以遣馀兴。
天门万岁人何在,当日红兵已白头。
三十四年多少事,相机一闪水东流。
骄阳似火,台湾声韵学大师陈新雄教授携“白头”弟子文幸福、黄坤尧、陈树垣诸兄来粤,同行有香港诗人李鸿烈先生、书画家方资纲先生;清远骆雁秋、李经纶、李平诸兄相陪;余北上会合,清游两日,诗情酒韵,谈笑风生,不可无句为记。
仙山不患作人师,弟子高材盛一时。
难得同游聆雅论,酒诗人格见风姿。
⑴ 教授于席上慨道:“在台教书,最大的安慰是我的学生都大有尊师之风”。
诗友曾传有烈哥,港中名士已无多。
纸上苍生圆旧梦(鸿烈兄即席为余醉书“天涯旧梦,纸上苍生”一联,经纶佳作。),清宵同赏丽君歌。
论岁吾持婪尾酒,弄清影舞水中仙。
相怜沉醉东风夜,天子呼来不上船。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