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什门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杨文公砚铭 宋 · 张嵲
四言诗
宋有天下,遂以文治。
公遇神宗,筮卦得贲。
惜哉不终,亡禄早岁。
玉质之温,尝相其制。
后人不似,隶圉堙替。
不知几传,来入我笥。
质则尚然,德亦不贰。
从吾于简,聊以阅世。
幽居赋(868年) 唐 · 陆龟蒙
陆子居全吴东。距长洲故苑一里。阖关不通人事。且欲吟咏情性。曰燕居。则仲尼有之矣。曰卜居。则屈原有之矣。曰閒居。则潘岳有之矣。曰郊居。则沈约有之矣。既抱幽忧之疾。复为低下之居。乃作幽居赋。其序云。余少学穷元。早持坚白。其生也悬赘附疣。其材也戴瘿衔瘤。居无养拙之资。出有倦游之叹。初张蓬矢。尝逞志于四方。末佩椒兰。敢违仁于一日。虽家风未泯。而世德将衰。门等韦平。材兼魏邴。激清芬而镇俗。追雅望于图形。荀勖乃天下表仪。裴秀为朝端领袖。朱轮十乘。紫诰千篇。炳若星辰。粲乎竹帛。俯观图牒。谬辱孙谋。五鼎萧条。赐书零落。漆工酒保。几欲沉沦。故栗空桑。屡瞻摧折。刘超刘毅。俱无儋石之储。许迈许询。但有山林之志。思凿坯而遁。聊倚树而吟。师道气于龟肠。扣兵钤于鱼腹。穷年学剑。不遇白猿。隔日伏痁。未擒黄鹢。止则葭墙艾席。行则葛履柴车。仲宣方玩于棋枰。叔夜还眠于锻灶。既以草知晦朔。木让荣枯。因推墨别为三。复悟儒分至八。何晏之言道德。不及王生。郑元之注春秋。才同服氏。初陈梗概。渐入精微。探桓范之智囊。掘张凭之理窟。遗其耳目。然后谓之聪明。差若毫釐。焉足言乎大小。加以病惟斗蚁。力止戡蝉。帘帷非翡翠之荣。钟鼓岂爰居所乐。遂求衡泌。聊以栖迟。建一亩之宫。忝称儒者。置十金之产。雅叶中人。晏子以嚣尘可容。曹公以泥水自蔽。罗含宋玉。尝少出于荆蛮。萧相武侯。亦潜居于僻巷。杨德祖家惟弱柳。殷仲文庭只枯槐。冯衍姜辛。繁钦苔碧。复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长榆亦降星精。修竹乃生云母。潘安馆里。尝闻柰素瓜甘。庾信园中。亦话枣酸梨酢。窃观留咏。雅尚清风。今古攸同。圣贤何远。武仲游于沛泽。伊尹耕于有莘。予欲无言。回不愿仕。神交六位。方为卖卜之人。歌动五噫。竟作赁舂之客。况有布绦纶帽。尚足朝昏。羽扇貂裘。犹堪寒暑。得以书抽虎仆。射用牛螉。自理茶租。閒被钓褐。经称小品。还下二百签。赋谓名都。略点八十处。下问得犁涂之义。涂听闻愬怒之诗。既已逢原。遂成摛翰。非因授简。初拟遗鞭。不能粉饰大猷。且用元黄稗说。贻于好事。希逢得意而传。责以壮夫。甘受子云之笑。赋云。
泰伯勾吴。通侯旧里。
地接虎邱。门连鹤市。
比颜巷兮非陋。方赐墙兮犹峙。
乐令有名教之乐。必以仁行。
庄生乃道家者流。咸从达起。
彼既得矣。予何谢焉。
欲神游于浩气。法大隐于遗编。
鲁仲孙衣止七升之布。栾武子食无一卒之田。
贱不容忧。贫惟可贺。
冥心而姑务藏疾。卷舌而谁能击堕。
争先敢脱乎牛车。自给方营于马磨。
噫秦时亡命。竟作帝师。
吁汉末遗臣。皆称王佐。
吾焉用此。仆病未能。
艺合欢求解忧之力。饵陟釐明攻冷之徵。
悲少歌于赵壹。喜长啸于孙登。
万古骚人。远追乎橘浦。
百金䱷事。近出于松陵。
非慕偷桃。还怜嗜芰。
何惭尺蠖之屈。未损丈夫之志。
投簪隐几。聊思夷甫谈元。
搦札弹毫。耻效文通奏记。
夫静者躁之君。名者实之宾。
进不参于多士。退宜追乎逸人。
颂厥土之三壤。托高风于四邻。
才袪燥湿。稍远嚣尘。
以日系时。且复穷于鲁史。
穿池种树。正欲类于齐民。
室乏崇坛。墉非缩板。
因坎窞以为洫。藉蒙笼而表限。
孟戒无是非之心。阮通能青白之眼。
龟床鹿帻。讶招隐兮何迟。
橡饭菁羹。笑谋生之太简。
是知名安可钓。笔不堪耕。
有白凤之才。乃先为赘客
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
雄自投而几死。檷流恸而将行。
外嬖方施。孟子虚陈乎仁义。
中谗既胜。韩非徒恃其纵横。
况复支离壹郁。尪陋謇吃。
才甚微而寡文。体素羸而多疾。
阴铿药铫。披晓幌以皆来。
徐邈酒铛。拥寒炉而必出。
自然忘物我。混穷通。
将大宗师理叶。与握真宰情同。
优游塞马。脱落冥鸿。
窃慕王晞。眷恋于良辰美景。
深符谢眺。留连于明月清风。
得不分埼岸而饰荒台。辍金钱而营佳树。
莼丝兮欲萦千里。草带兮初围十步。
颓垣抱碧。无非海发山衣。
暗座飘香。尽是松肪桂蠹。
加以篱边种菊。堂后生萱。
覆井之新桐乍引。临窗之旧竹犹存。
花妨过帽。柳碍移门。
鹿去而云遮绝洞。樵归而水绕孤村。
遇境逍遥。就鱼鸟之性乐。
开襟散诞。见羲皇之道尊。
早濯元泉。屡游庭苑。
忧废学而将落。惧无文而不远。
豹管閒窥。羊歧忘返。
搜束皙之亡缺。补陈农之遗遁。
梁世祖府充名画。或得奇踪。
任敬子家聚偫书。率多异本。
何尝髣髴。莫究分毫。
徒羡玉杯珠柱之号美。象格犀簪之态高。
宁容朴野。不称蓬蒿。
怅残编之未构。奚雅具之为劳。
况乎栖平芜古木之地。壮被褐拥篇之事。
宜其梓合巾箱。藤交饼笥。
炊秕稗以为食。剖瓠匏而作器。
荷蓧而行。据梧而睡。
妖宁胜德。休占贾谊承尘。
醉可全真。但舞王戎如意。
其间豁尔。此外萧然。
姜肱则惟卧一被。江革则还留半毡。
望夫子之门墙。仍过数仞。
顾先生之履袜。不啻双穿。
敢惊时而独行。聊内视而返听。
岂可浪发元关。虚摇谭柄。
夜将半而谁容。月每旦而谁评。
清言不屈。孙刘讵减于中军。
善讲无穷。支许那轻于小令。
或抽易轴。或扣元端。
演精微于简易。消澹泊于危难。
澄如止水。畟若长竿。
与牛心者赴敌。持尘尾者登坛。
交衡而矛戟初利。顿挫而风霜正寒。
兴公雅韵。仲祖旁观。
始信何才。当指地于丞相。
方知习捷。抗弥天之道安。
彼濩落而无容。且萧条而高寄。
兼耳目以咸外。曷丘园之足贲。
幸春物之向荣。列天姿而见遗。
阴者负而阳者胜。孰谓两仪。
瘠者缓而腴者先。奚云一气。
真宰难问。洪钧肯留。
人间未适。象表何求。
纵使陶烟霞而傲睨。骑日月以嬉游。
乘刚直上。摄景冥搜。
纵横兮四海。飞扬兮十洲。
读仙苑之琅书。安能解愠。
倾洛公之金醴。几得消忧。
不假大招。宁驰别国。
悲故乡之何在。望平原之无极(陆乡在平原乃远祖所封之地)
叹钟鼎之沉光。向渔樵而骋力。
庚桑有道。犹居畏垒之颠。
接舆佯狂。亦取杶栌之食。
徐誇下舍。陶爱吾庐。
上法于陵之畦圃。旁分建业之村墟。
时牵殗殜。自把渠疏。
友乏惠施。莫解连环之义。
医无文挚。谁知方寸之虚。
存其道而或通。失其居而久旅。
才将命兮分坎窞。性与时兮甘龃龉。
閒游广泽。愿学弋于蒲且。
终蹈沧溟。更移家于苧屿。
夫动以劳吾身。静以休吾神。
苟能推其用舍。自足究乎天人。
思任诞于穷檐。何辞井臼。
不求容于侧径。何患荆榛。
沉冥者朴素之源。毁誉者浮华之辙。
蓍名聚雪。仍招死草之讥。
琴号落霞。尚被枯桐之说。
值圣则幽赞成功。逢贤则雅音攸发。
同于德者。大亦宜然。
殷宗命相于岩下。周武迎师于渭边。
有东山北郭之风。才能养素。
无左车右侯之计。未足图全。
嗟浩叹而长吟。畏兰凋而蕙歇。
清樽方滟于瑶水。宝瑟坐凝于华月。
归田少接。犹疑斥鴳追飞。
羽猎相逢。可谓无盐唐突。
萧伯颜辛赞 宋 · 贾玭
四言诗
嘉□□柳,延□于鲁。
学茂三坟,名喧九土。
萧伯崇贤,亚圣同祖。
于简书,垂范终古。
按:《陋巷志》卷五,清刻本。
绵汉风酸动杀机,北来铁骑遍驱驰。
几千里地弓刀运,百万人家骨肉糜。
鬼哭神号无限恨,蝇蛄蚋嘬有馀悲。
平生食禄何从避,留取香名百世垂(《全蜀艺文志》:大兵分哨入简州,知州李大全死。知怀安军史显孙避于简,亦死。大兵至汉州,通判权州刘当可与一宗室太保率民兵城守。太保出城往罗山谒贺靖借兵,归遇大兵见杀。遂破城,忿而血洗焚荡,死者十万馀家。当可与节制邵复、知锋罗由、教授袁拱辰、知县罗君父皆遇害。知绵州范辰孙死。)
狗赋 北宋 · 吴淑
《易》曰:「艮为狗」。
在畜为金,禀精于斗。
荆楚茹黄,匈奴巨口。
随巨公则旁海而游,逐东郭则环山而走。
若乃高辛槃瓠,徐君鹄仓,频伸振迅,警捷驯良。
杜预则恨其系瓠,丁斐则用在完囊。
史黯试之于简子,鄄韩献之于穆王。
既号左牵,亦名羹献。
甘始则饲之灵药,邗子则养其长翰。
及夫晋使齧盾,桀令吠尧,见魏台之睚眦,闻齐国之逍遥。
白雀、青鹯,飞龙、虎子,雄姿猛相,难狎易使。
复有狺狺莫近,令令可嘉,击石良之室,入华臣之家。
即迎吠于缁衣,复肇祸于梅花。
思摩曾守于北门,晏子尝讥于楚国。
哭三苗而虽或成妖,祸叔坚而岂能胜德。
复有称叩气,号县蹄,闻感帨,见衔衣。
敝盖载《礼》,重环见《诗》。
谏齐景之葬,攫公孙之腓。
随登仙于刘安,喻丧家于仲尼。
贾后既言于系尾,岑熙亦见于生氂。
美张元之不弃,嘉之才之有辞。
别有韩卢、宋鹊,豹耳、龙形,杨氏则青骹作号,李家则白望为名。
牙如交戟,目若泉星。
戴方山于昌邑,冠进贤于汉灵。
献之既自于西旅,踆之复值于弥明。
袖棁则逝,投骨而争。
尝因其女嫁而卖,亦知其兔死当烹。
至有下金门而动兵,出渠搜而食虎。
系颈则吴客附书,桎足而齐人捕鼠。
斯歇骄之善噬,盖有功于守禦。
戏答白稹(992年) 北宋 · 丁谓
七言绝句
欺天行当吾何有,立地机关子太乖。
五百青蚨两家阙,白洪崖打赤洪崖(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湘山野录》:丁晋公释褐授饶倅,同年白稹为判官。稹一日以片幅假缗于公云:“为一故人至,欲具飧,举箧无一物堪质,奉假青蚨五镮不宣。稹白谓之同年。”晋公笑曰:“是绐我也。榜下新婚京国富室,岂无半千质具邪?惧余见挠,固矫之尔。”于简尾立书一阕云云。)
禅通纪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禅通者何?禅让之德,通乎天道也。凡一十九氏,曰轩辕,曰祝融,曰伏羲,曰史皇,曰柏皇,曰中央,曰大庭,曰栗陆,曰昆连,曰赫胥,曰葛天,曰尊卢,曰昊英,曰有巢,曰朱襄,曰阴康,曰无怀,曰女皇,曰神农。轩辕绍物开智,见转蓬而制乘车;祝融以火施化,亦号赤帝;史皇,仓帝颉也,始创文字;柏皇、赫胥、尊卢、葛天、无怀,此五氏者,淳风沕穆,世所艳称;大庭存曲阜之迹;昊英为衣薪之代;朱襄作瑟,阴康制关,亦各有著焉;女娲鍊石,或史氏之寓言;惟羲惟农,乃备详于简册。凡诸氏,间多重叠。意三皇为天子,其弟想皆诸侯,并有称号。书缺有间,存疑可也。
绍物称始,统天曷穷。
结绳已代,遂有羲农。
感春赋 北宋 · 华镇
遗微公子玉韫东山,渊嘿兰泽。
结丹桂为华寝,制荃荷为缝掖。
蓺道术之嘉种,蒐德园之鲜食。
掇英荣于艺圃,铨朋游于虚寂。
从容卒岁,泊然自适者久矣。
一日乘春晴,驾华軨,历三川,瞰太清,出入关河,徜徉都城。
俛焉有倾,仰焉有营。
心动气变,怫郁纷纭。
若有所感,而中失其平。
于是拂衣整巾,旋辕动轮。
驰骛康庄,造乎高明丈人而问焉。
即席,丈人曰:「吾闻意态惄如者,饥于食也;
筋节乏弛者,劳于力也;
神夺气褫者,屈于理也;
肤革萎蕤者,伤于疾也;
精耗神散者,老而衰也;
吟秋赋雪者,感节物也;
蹙頞嚬眉者,怀忧危也。
此皆物触于外,志变于内,情动其中,发兴形容,故嗜好失常,而色理不类。
今公子胸腹便便,其中果然,养固丰矣;
曳裾垂佩,徊翔容与,靡有劳矣;
志大气刚,采色孔扬,无所屈其豪矣。
且食息平和,既安且宁;
凝脂点漆,又非颓龄。
姤粲粲之嘉时,咏诗礼于趋庭。
从事无独贤之劳,出疆无荷戈之征。
奉慈严以致养,合孺稚以乐生,无忧危之怀矣。
迟日逶迤,微风扇和,草木欣荣,渌水腾波,非感憀慄而伤迟暮之日矣。
然而公子色变意沮,颓然心醉。
若有羡而弗得,慨所慕之莫致。
何为而然乎?
敢闻其说」。
公子曰:「若丈人者,可谓见其一而知其二,视其表而得其里者也。
鄙心之私,信若所教。
方将濯尘垢于言泉,发矇瞆于辩囿。
辱问,敢不敬告。
仆投迹隐约,栖情素朴。
颂咏前修,寻研方策。
积腐草之微曜,映晛消之残白,盖亦有年矣。
生于清夷无事之日,睹芳时之屡更,曾未尝扬眉明目,视天日之佳丽;
解颜发齿,道物色之荣华。
前日脱屣下国,拭目神皋,览丰镐之作京,历成周之四郊。
其山则伊阙、轘辕,如墉如门。
底柱、大岯,折柳洪源。
嵩少维屏,峻极于天。
二崤辟关,三峰竦莲。
岐梁挟石,太一在前。
傍引九嵏,斜界甘泉。
包笼牛首,至于黄山。
其水则荥洛经其南,大河纬其后。
温液效其珍,郑白资其富。
泾渭灌于都中,伊瀍夹于左右。
其邑则都城言言,崇高九雉。
广路三条,通门十二。
九市鳞差,千闾栉比。
皇居在中,蔚然壮丽。
其宫则东有永安,西有未央,前有柏梁,后有建章。
桂宫、五柞,长乐、明光。
蓬莱、大明,兴庆、上阳。
𡹈嶪歙赩,千载相望。
琢双璧以抗门,饰威凤以表阙。
南端俯瞰于清泚,应门上切于胶轕。
云龙神虎,左陪右列。
金狄𬑞睨,仙茎条达。
神明耸台以突兀,井干飞楼而焕烂。
华清绣错于泉流,翠微绮结于山半。
属玉、飞廉之馆,平乐、上兰之观。
濯龙、芳林之囿,西园、上林之苑。
太液写景于溟渤,昆明拟迹于云汉。
列三岛以鼎峙,抗牛女而中判。
迎风、露寒、长杨、豫章之馆,三十有六,遍于圻甸。
金、张甲第,许、史之庐。
冠军宠赐,汾阳宴居。
中通永巷,跨坊兼闾。
绿野、金谷,裴、石所除。
华堂绮阁,文疏藻栌。
穷美极观,宸居是模。
嘉木成林,清流溢渠。
鸣禽驯兽,瞻聆可娱。
于是师尹常伯,三事大夫,金马、瀛洲之彦,兰台、丽正之儒,宴私夕退,禁省晨趋。
飞华缨于紫闼,交文驷于通衢。
五公族姓,七相华胄;
邠、宁、岐、薛之客,田、窦、阎、梁之友;
三选州郡之豪,五都货殖之后;
朱、剧、赵、张之伦,探丸剔鼓之丑;
贩脂粥脯之室,洒削马医之叟:靡不联骑鸣珂,介鸡走狗,捐百万以呼卢,轻千金而贳酒。
揽芬秀于宫蕊,荫葱茜于禁柳。
追物色以游衍,既目前之所有。
若夫鳞介隐伏,羽毛细微;
卉木生殖,无情无知,亦皆扬鬐鼓鬣,振迅羽仪。
含英发秀,方鹜乘时。
故王鲔萃于龙门,擘天波而奋飞;
谷莺迁于上林,占乔木之高枝。
蜂蝶翕集,拂箔穿帷;
燕雀来往,颉颃差池。
井梧凝露而载华,宫槐溯日而合舒。
长杨飞絮于天池,弱草成茵于金堤。
仆曾未尝蹑上林之轻尘,依觚棱之清影;
沐微和于暖律,承末光于丽景。
是莺鲔蜂蝶、燕雀槐柳之未若,又安可鄙马医之贱,而慕豪右世族之侈哉!
且难得而易失者,明时也;
既往而不再者,壮年也;
流逝迅激、曾不我与者,节物也。
芳华九十,忽焉云暮。
隙驹石火,未足喻其疾。
方强壮而遘盛明,不得极春游之欢虞,览上国之胜丽,与有生者欣发育而乐交泰。
是犹守糠秕于丰年,违大明于暗室,岂不戚欤。
此仆之所感而自怜者也,愿幸承教,无使久其病」。
丈人曰:「恶有此哉!
公子不以是为乐则已矣,如其乐之,何病之有?
且山川之胜,则融结于郊圻;
都城虽峻,而高门洞开;
宫阙之丽,焕乎天街。
名园甲第,罗列如棋。
天子弛园囿之禁,如周文之治岐。
虽刍荛雉兔,亦往焉而如归,况游览之佳士,复何虞于禁司?
彼裴石之林壑,固寓目其奚疑?
虽然,乏许生之胜具者,浪投迹于山水;
无廉卿之大嚼者,徒垂涎于屠门。
君子探奇索伟,必有轶越之器;
赏物览景,必有虞乐之事。
然后辽阔迥末,咸暨而无违;
美情写兴,适极耳目之好,而不负所值遇。
公子之蓄积,谅既美矣,予特未之闻也,试言其概」。
公子曰:「何谓也」?
丈人曰:「园客之丝,独茧飞绪。
修纤缟洁,绎之无颣。
吴蜀之工,经理色素。
搴茜叶于夕烟,撷朱华于朝露。
丹之青之,式改其故。
如漆如金,玄黄间错。
翻新骋工,以织以组。
绮锦繁致,绫纨修姱。
绡縠虚匀,罗纹交布。
缛若文贝,轻如流露。
素手运刀,明眸审度。
引以南金之针,纴以冰蚕之缕。
旋员应规,直方中矩。
温凊之适,与时无迕。
此服饰之美也,公子有之乎」?
曰:「蜉蝣楚楚,风人所刺,则不敢为;
奢俭之间,称时之制,亦有之矣」。
丈人曰:「西山之檀,产于厓石,本支硕大,有樛有直。
根联络于礧砢,梢凌摩于岞崿。
夏则畏日火云,照射爆烁,融熬脂液;
冬则霜风戛击,条披枝折,积雪层冰,下冱其侧。
缜理而坚,与石同色。
于是使奚仲操式,轮扁运斤。
因直为辕,合曲成轮。
浮沈应准,轻重符钧。
服以代北之骝,骖以渥洼之骃。
王良秉辔,纤阿执鞭。
驶如流水,轻不动尘。
此陆游之具也,公子有之乎」?
曰:「美泽可鉴,见讥前史,敢不为戒。
柴车款段,致远之备,亦有之矣」。
丈人曰:「江湖之间,地极东南。
其土涂泥,疏而不𤲬。
其气多阳,虽冬寡寒。
南风无时,四节常暄。
清泉漱石,淡泊潺湲。
是生良材,厥名木兰。
理疏而柔,轻而善浮。
在水益坚,可以为舟。
公输之徒,剪落条枝;
以剔以刳,使其中虚。
参四载于神禹,稽涣象于庖牺。
缭以青琐,覆以筠庐。
鱼文鹢首,龙鳞陆离。
剡菌桂以为楫,纫贝锦以为维。
凌文波而荡瀁,若鸥鹭之虚徐。
此川游之具也,公子有之乎」?
曰:「通达之道,水泉处其半。
舟楫不备,行路斯难。
刳剡之器,亦有之矣」。
丈人曰:「邹峄之阳,泗水之阴,猗梧特生,擢秀百寻。
温淳清越,乐磬之石,负抱而孕育,玲琅而激冽。
鸣泉之响,潆洄而浸淫。
资所感于朝夕,含太和之雅音。
披剪孙枝,为瑟为琴。
固以醇漆,弦以檿丝。
轸以玉珥,徽以兼金。
播兰雪之绝唱,咏薰凯于棘心。
息亏成之奇辨,役赏悟于高深。
渊鱼鼓舞而出没,六马仰秣而沉吟。
此声乐之美也,公子有之乎」?
曰:「君子无故,琴瑟不去。
仆虽不美,敢不从事?
丝桐之器,亦有之矣」。
丈人曰:「会稽之楮,业结杳冥。
碧叶蒙笼,瑶珂枝撑。
露沆瀣,朝以渗漉。
云腴烟素,触而宵凝。
剡川之湄,蜿蜿垂藤。
纤根旁引,络莫棱层。
紫梢高骧,凌霄上腾。
剔轻肤之柔素,和寒液之清澄。
密若茧致,洁于层冰。
腻比凝脂,匀如垂缯。
蜀麻腐脆而未工,简策滓滞而非朋。
代截裂于边幅,便舒卷于纤縢。
中山之兔,栗林之鼠。
褐毛紫颖,修髯劲尾。
剔以象栉,齐以霜匕。
沐以兰汤,缠以缯纸。
束员筠以就握,运烟胶于秋水。
挥洒纵横,淋漓披靡。
既小大以成体,又惬心以顺指。
上党之松,其寿千年。
凌厉霜霰,枝目挛拳。
爨化石之赤心,飞脩突之珠烟。
代郡之兽,骍质素斑。
卧石饮冰,便险能寒。
结幽朔之劲厉,戴双觡之石坚。
液铦端之流膏,就芳煤之脩员。
发华采于毫素,饰文辞于简编。
良玉推其缜栗,醇漆惭其未玄。
漳河之湄,齐魏故都。
冰井旧物,铜雀之馀。
翡翠颜色,鸳鸯规模。
人世非兮,川河未改;
栋宇倾兮,堙沦路隅。
霜鸿千度过,烟草几番枯。
邈岁月之淹久,饱泉壤之沾濡。
或仅存于圭角,时见获于犁锄。
含精耀黑,不顽不稃。
肖员方于圭璧,角温润于珣玗。
若夫惬赏遇之心,觏物象之胜,激涌泉之藻思,感凌云之逸兴。
写雕章于长谣,述妍辞于流咏。
维此四物,无一则病。
公子亦有之乎」?
曰:「登高能赋,昔人所善。
虽匪大夫,敢不强勉?
文室之美,备之久矣」。
丈人曰:「檿楮如锦,生于荆山;
丰末之角,产彼幽蓟。
三均六良,往来有体。
董泽之丛,东南之美。
金镞石砮,雕鹗翎羽。
和氏骋巧,工倕运伎。
檠合矫杀,以为弧矢。
鸣镝朱弦,鱼服象弭。
激若奔星,张如流水。
射远则超忽,中深则披靡。
春气微和,可以张弛。
贯杨叶于脩埒,破采侯于高畤。
仰虚落于孤鸿,傍得俊于双雉。
侑宾俎之甘鲜,启瓠犀之皓齿。
公子有之乎」?
曰:「桑弧蓬矢,赤子之训。
依仁游艺,前圣所传。
仆无负薪之忧,宁敢有缺于斯器」?
丈人曰:「良金之壶,脩径有度。
矢以柘棘,物因其故。
制之用扶,堂室异数。
侑以狸首之乐,节以鲁薛之鼓。
既庆马而告贤,斯有惩于不武。
可以肄礼于燕射,可以侑乐于宾主。
公子有之乎」?
曰:「文物之制,戴经所记,祭遵军中,犹用不废。
哨枉之具,亦有之矣」。
丈人曰:「袅袅之矰,加以繁弱。
一蚕所吐,联以为缴。
凌虚缈于游丝,乘风轻于遗箨。
生于荆山,绵绵丝绪。
屈芒针以为钩,屑芳桂以为饵。
规轻轮于盈魄,式卷舒于弱缕。
蒲苴得之,以联鸿鹄;
詹何习之,以制鳣鲔。
下逸翮于高云,出潜鳞于渊水。
乍应响以星陨,或翻波而锦綷。
既俯仰而有观,亦殊甘而擅旨。
公子有之乎」?
曰:「弋凫与雁,风人所美。
桐江磻溪,有严有吕。
禽渔之器,亦尝具矣」。
丈人曰:「文楸之枰,青石之局,纵横歧道,错落金碧。
缀象犀以为比,琢员玉之黑白。
呼枭叱卢,三行五格。
华巾挥拂,手敏心惬。
味陶唐之遗制,揆奕秋之良策。
轻陈郡之十万,掩东府之一掷。
可以忘忧,可以永日。
酒阑乐阕,赏心未适。
太昊司晨而方舒,羲和鞭日而未夕。
以侑樽俎,以宴宾客。
公子有之乎」?
曰:「张而不弛,道非文武。
犹贤之训,闻之夫子。
奕者虽非所嗜,则亦有其物矣」。
丈人曰:「公子春服既成,舟车云具;
有礼有乐,既文既武。
弋钓棋博,亦习之素。
斯可以穷胜赏于人境之表,极馀乐于名教之内。
纵目力以遐觏,偶尤绝而无愧。
真芳蹊之佳客,乐游之奇侣。
此吾宿昔愿得与之周旋者也。
子归而严子之具矣,吾今载脂载󵹔,请为子先矣」。
公子曰:「唯唯」。
于是乃避席逡巡,再拜受赐。
梦游一处,曰天籁寺。壁间有词,牢记半阕,醒即笔之于简,盖《浪淘沙》也,足成一首。
楼外雨初晴。
人倚云屏。
月华如水照吹笙。
多事夜寒添半臂,春也无情。

残烛尚荧荧。
好梦初惊。
纱窗晓色已平明。
天籁不知何处寺,一片虚灵。
赵子新作寄傲之斋,既成,客有见而笑曰:噫嘻,嗟夫!
环堵之墟,瓦砾所储。
高裁隐顶,广劣容躯。
白日穿漏,寒风啸虚。
褊浅迫仄,闷若囚拘。
先生学不足以稽唐宪虞,行不足以左规右模。
势不足以濡乾润枯,谈不足以出有入无。
动廓落以无偶,居寂寞以无徒。
风吟雨呻,饥肠叫呼。
饭不满腹,见嘲妻孥。
众将傲子以弗忍,顾子反寄傲于谁欤?
赵子曰:吁!
是则然矣,而客责之不已甚乎?
吾侪小人,志不愿馀。
在山而樵,在泽而渔。
或跣而步,或乘而驱。
随所寓以皆适,吾又安知夫穷达之所殊?
贫与贱,吾不侮;
富且贵,吾不谀。
将修敬以不给,顾何傲之敢图?
在阴则惨,在阳则舒。
凛霜雪之戒候,追葵藿而起余。
溯爱日以择地,得幽人之所庐。
匪斲匪彫,既治既除。
信容膝以有裕,乃左诗而右书。
时纵目以流视,追冥茫于古初。
友圣贤乎千载,同古今于一区。
有治有乱,有贤有愚。
有得有丧,有隆有污。
有去取以为之宠辱,有褒贬以为之赏诛。
或云而龙,或泥而猪。
或憔悴于丘壑,或荣华于国都。
前哲纷纷以既往,后生皇皇而益趋。
森万物之情伪,了坐判于锱铢。
无异登蓝田而采玉,据合浦以求珠。
凡世之所谓壮观巨丽者,固已尽载于吾居矣。
吾俯而入,若沧海之浩浩;
默而坐,如夏屋之渠渠。
不知天地之广大,日月之疾徐,轩裳之照曜,俎豆之萧疏。
将以是而寄傲也何如?
客曰:唯唯。
于是乃顿足而歌曰:吾不如驺侏儒,钱多粟饱兮,偷以腯其肤。
吾又不如爨之夫,附炎炎兮貌愉愉。
独衣被于简策兮,咀前载之膏腴。
嗟来此寄傲之室兮,此中聊可以与娱。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