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瑞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明瑞(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参赞大臣毅勇公明瑞以逆酋大小和卓木望风先遁率前锋锐卒往遮而贼𤞑间道通信逆酋遂兼程走明瑞追及之于霍斯库鲁克以远驰之旅摧拒险之徒衔枚列队者甫九百人鸣哨据梁者且六千指而能折负隅之势扬卷箨之风转战三时辟易百里擒生斩级辎重毕收而将军富德等亦以两城既定统师会剿逆竖计日可擒非其志秉忠诚曷以功隆摧陷虽古名将孰克方兹爰赐是诗以彰其绩
世胄更勋戚,少年能老成。
从军俾习事,屡战得英声。
适以狂狙遁,因将劲旅征。
欲遮先信漏,不舍竟踪横。
地利彼虽擅,人和我实勍。
骑惟九百到,贼乃数千迎。
少卒胜其众,勇还济以诚。
勖哉俘二竖,卫霍逊功名。
黑水行(乾隆己卯) 清 · 弘历
喀喇乌苏者,唐言黑水同。
去年我军薄𤞑穴,强弩之末难称雄。
筑垒黑水待围解,讵人力也天帡幪。
明瑞驰驿踰月到,面询其故悚予衷。
蜂蚁张甄数无万,三千馀人守从容。
窖米济军军气壮,奚肯麦曲山鞠藭。
引水灌我我预备,反资众饮用益丰。
铳不中(去声)人中营树,何至析骸薪材充。
著木铳铁获万亿,翻以击贼贼计穷。
先是营内所穿井,围将解乃眢其中。
闻言为之怅,诸臣实鞠躬。
既复为之感,天眷信深崇。
敬读皇祖实录语,所载曾闻我太宗。
时明四总兵来战,正值大雾弥雺雺。
敌施火炮树皆燬,都统艾塔往视攻。
回奏敌炮止伤树,我兵曾无伤矢弓。
匪今伊昔蒙帝佑,觐扬前烈励予冲。
讵人力也天帡幪,大清寰海钦皇风。
⑴ 毅勇承恩公明瑞统孝贤皇后侄也命以副都领兵行间为前锋召回京问以被围情状自叶尔奇木扺京路万五千里疾驰踰月而至
⑵ 逆徊导渠淹我营垒将军兆惠等预开沟引之入河且转资其用
⑶ 贼据高施铳铅丸坌集营树上我军斫木为薪木中得铅丸万亿即取以击贼毙贼无算
庆霄对月方开筵,将军捷报驿骑传。
擘囊展书历历阅,额手庆慰衷心怜。
怜者我众实奋力,慰者呵护惟赖天。
万有馀里所致马,又踰戈壁无水泉。
裹粮追贼幸尾及,彼逃乃在廿日前
明瑞先已折其角,未经大创犹抗颜
阿尔楚尔列贼众,避其辎重伏据山。
轻举堕术在所戒,集思持重胜算先
偏伍弥缝密布置,发纵指使皆英贤(副将军富德与霍集斯等统中军令参赞公明瑞阿桂等领左翼参赞阿里衮巴禄等领右翼翼之中各分前中后队又益以奇兵援兵队各为二别遣巴图鲁侍卫额尔登额等分率巴图鲁兵二队备四面应援而领队齐凌扎布为殿军将卒如臂指相维布置实当)
诸大臣均予心膂,巴图鲁侍卫比肩。
夙所教养共休戚,敌忾兼逮舆儓焉(是役虽仆隶无不共奋义勇)
同心戮力功克就,二竖鼠窜图苟延。
战罢检阅伤一卒,歼彼计级乃盈千。
师难到叶尔奇木,况过数千里行遄。
以少胜众剪贼党明瑞既以前锋九百击败贼众六千兹役也我兵马步统计不过三千人剿逆𤞑四千馀众擒斩者已过其四之一而助逆渠魁如阿布都克勒木等大伯克数十人并临阵歼之逆酋党恶殆尽云),国威赫濯扬天边。
优叙未足酬劳绩,桂觞欲泛还罢旃。
百年养士今获效,祖宗福荫贻万年。
伫待俘虏到露布,西师之役方称全。
西师之役方称全,行张凯宴劳凯旋。
⑴ 军营解马自内地至肃州远者已四五千里其自肃州至察汗乌苏又万馀里而山间绕道崎岖屡经戈壁均未得饲秣稍休
⑵ 逆酋两和卓木詟我军威于大兵未至叶尔奇木哈什哈尔二十日之前已离巢远窜
⑶ 先是参赞公明瑞袭贼于霍斯库鲁克岭转战三时擒斩贼众甚夥乘胜追击军声大振会日晚我兵马力不及贼复以其残众窜去
⑷ 时逆酋方设伏于两山峰顶少遣贼人迎诱我兵欲逞其狡计副将军富德知之与参赞大臣等集议营阵攻取不恃勇轻进
⑸ 捷奏至并有旨从优议叙犹念将军参赞等殚忱奋勇殊勋非常例可酬立待元凶就缚时特加旷典
后𤞑纛行叠前作韵(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树丸火米符祥占,孤军接应遂解严。
整师救和阗玉陇,帕首蚁杂胥刘歼。
将以三路进扫穴,侨如叔仲先潜觇。
狼狈挈孥预遁去,二城降不劳矛锬。
竞作铙吹迓主帅,徔今食饱眠亦酣。
选卒前遮复后袭,义无返顾均雄男。
线天碛地罙入阻,欲得虎子虎穴探。
明瑞邀之库鲁克,以少胜众折祅欃。
富德追及伊西洱,用强驱弱如扫蚕。
鹿埵流汤贼屡败,获铳搴纛军威添。
遁入异域卒献馘,飞来报捷红旗尖。
凯旋携以贡武库,阿浑译出其文詀
亦知福善祸淫道,胡乃背德兴狂憸。
敌忾致力众惟惜,事成志遂吾敢忺。
⑴ 喀喇乌苏之役将士方坚壁趣援时于固守处得窖米赡军树上捡铅丸济用并获神助
⑵ 纛上旁行书命以托特字译之回中称通晓经典者曰阿浑
伊犁奏章传驿至,无他惟筹耕牧事。
更喜葱海每沾膏,虽不言祥此真瑞。
缅甸诗六十韵(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缅甸南瀛裔,于古朱波是。
赵宋宁宗时,一通中国始。
元明数征讨,叛服亦云屡(叶)
宣慰仍土酋,羁縻而已矣
其时谁最駻,哒喇莽瑞体。
考其所侵轶,陇川界迤逦。
厥后明桂王,逃缅延喘哆。
世庙宣索之,献出遵挥指
缅则置度外,遐荒非所取(叶)
然陇川一带,实入我界里。
前岁莽猖獗,盖受缅指使。
莽既刬削尽,缅斯漏网耳。
蚕食邻如故,邻多向内志(叶)
大山及木邦,率有成言底
最先乃新街,归附发已薙。
应琚往永昌,飞报受降事(叶)
所遣新街者,才八百军士。
缅闻悉众争,不敌成败北
继进实朱崙,于楞木遇彼。
彼此互杀伤,乃听贼计诡
撤兵进铁壁(关名),贼遂蹑追尾。
腊撒及陇川,以次崙退委
缅乃大蹂躏,劫略恣焚燬。
盏达与干崖,土户遭兵毁。
其时李时升,拥军惟守已
防禦之不足,进𠞰焉可恃
缅更移兵东,木邦遭惊骇(叶)
应琚檄军援,又以无律纪
运粮粮或弃,饬进进或止。
以此大狼藉,成功安可拟。
我朝百年来,初未曾见此。
此实予之过,应琚误任倚。
方谓定莽能,谁知遇缅否。
诚以今日观,不如病弗起
乘病人欺汝,汝罪尚可弭。
病痊汝欺予,汝罪将安徙
初因任倚专,边情不遥制(叶)
继则觉或诈,军机万里揣。
即如斩万贼,贼早败披靡。
岂复至界内,狂逞肆屯蚁。
降谕切询问,乃不能欺饰(叶)
一一具实陈,了了如吾旨
堂堂大清朝,岂受外侮理。
追思西师役,允赖天锡祉。
成功五年间,辟地二万里。
岂复弗知足,佳兵心更侈。
斯则事已张,师应(去声)不得已。
绿旗向懦弱,加以气连馁。
总因应琚昏,瞉瞀迷方轨。
提镇咸偷安,战阵不亲履。
更置示明章,勇将重建𣒊
曾经百战身,忠贞视如子。
必能同士卒,建绩纾予企。
禁旅发健锐,突将无前尔
是皆笃知方,奋力屡敌忾(叶)
沿途饬弹压,驿骚无或致(叶)
军行时雨霏,吉占兆兵洗(春月麦畴方需雨泽迨明瑞领兵于四月初四日自京起行是日适值甘霖随车叠沛见者莫不称师行之
会见旗鼓新,秋深乃大举(叶)
准夷实劲敌,缅丑岂其比。
定期以冬春,伫听捷音喜。
⑴ 明时缅甸有二宣慰使司然仍缅酋为之非诚内附也
⑵ 明桂王朱由榔自粤入滇旋奔缅甸顺治十七年内大臣公爱星阿等奉由榔命统兵临境传檄擒献缅人震惧执及其亲属献军前
⑶ 大山木邦并缅甸所属上年秋总督杨应琚奏各头目先后具缅文呈请内附
⑷ 叶内新街为西路入缅要隘缅闻其属集众二万遮突我师副将赵宏榜以兵少不支退回新街遂复为缅据
⑸ 总兵朱崙率兵七千馀至楞木遇贼打仗听贼匪诳求退兵遂率兵退回并未奋力堵剿
⑹ 朱崙从楞木退至户腊撒寻复退至陇川渐回内地贼因尾后窜入与万仞关潜越之贼党合扰陇川而杨应琚复堕贼求和之计促崙受降贼分路旁轶崙竟按兵不复穷追任其渡底麻江而去扰木邦
⑺ 时升以提督大员藉称居中调度从未亲临行阵仅一至铁壁关旋即退驻杉木笼依违观望事乃益偾
⑻ 当贼势纷扰时李时升等既不能力𠞰徒令兵弁朝东暮西奔命不暇而杨应琚听其虚词捏报尚以杀贼万馀屡形奏牍
⑼ 贼东扰木邦将弁等迁延贻误杨应琚既漫无调度又纵容姑息且屡诳奏不以实情入告
⑽ 去冬杨应琚痰疾为患屡降旨慰问遣医赐药冀其速瘳蒇事初不料其挟诈辜恩腼颜视息一至于此
⑾ 杨应琚病中失律掩覆或为将弁所愚可期晚盖至病痊甘蹈欺谩则是有心误国其罪复何可贷
⑿ 杨应琚先奏楞木铜壁关杀贼盈万又于猛卯杀贼四千果尔则军威犬振贼必望风惊溃何至转向内地滋扰当即摘出严询诈谋节节吐露悉如所料其实迢遥万里初无一人飞章密告而杨应琚前后奏摺自相矛盾事理瞭然朕亦非尚逆亿之明也
⒀ 杨应琚既偾辕失事入秋大兵进𠞰整理亟需得人公明瑞适自伊犁入觐即命为云贵总督往统其军
⒁ (命简健锐)。(营兵一千五百名火器营兵数亦如之分队赴滇进𠞰皆曾经平定准夷回部屡经战阵立功者)
回玉行(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回地既已归版图,回玉斯宜供赋税。
春秋捞取乃在川,亦有产山品称次。
取之川者岁为常,采诸山者实偶致。
以其重大艰运行,质润更逊受水气。
然而采取胥命赏,驻彼大臣司有例。
官赏自不如私售,遂至奸商施巧计。
回民贪利亦其常,知而弗禁奚求细
商则可耳官岂可,大臣为之诚异事
几至激变如乌什,怪哉创见肆无忌。
骪法诸人正典型,受苛回民普加惠(前此素诚在乌什苦累回人致有浓变之事素诚亦被害随派明瑞阿桂督兵剿捕半年始得复平今高朴在叶尔羌勒索回众金银珠宝赃数累累又多派回人采玉私售回众无不怨愤经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尔第列款呈首永贵据实入告事始败露倘再扰累经年叶尔羌回众愤怨益深必致激生变乱更有甚于乌什者因谕永贵将高朴及通同作弊之伯克阿布都舒库尔郭普尔严讯明确即于该处正法示众其𣲖往采玉之回人并令查明免其明年应纳之税以示体恤高朴罪案总非意想所及若鄂对不死绰克托不换其事尚未必破至于鄂对故后高朴因与鄂对交好请令其子鄂斯满代为伯克子以回疆伯克专管一城若令父子相继乃类唐室藩镇之事因调色提巴尔第往彼而令鄂斯满为喀什噶尔伯克至绰克托年满将换适永贵因市恩李漱芳获谴派令往代彼时并非欲令二人往查高朴之事也而竟因更换得办此事实赖不期上苍眷佑默相予哀诚有然而然者矣)
桓宽盐铁论虽迂,未能捐斯吾亦愧。
⑴ 密尔岱山玉润泽虽稍逊河中所采而其质较大向因制造特磬专员往采得大玉约重三千馀斤由冰面拽运辇致京师琢成大玉瓮曾集内廷诸臣联句纪事
⑵ 采玉必役回人因行赏以旌其劳而其山即敕封禁驻劄叶尔羌大臣司其事然回人贪利复有内地奸商潜赍重赀至彼私售故苏州新制玉器多有白而大者此固所司未能严密周防或并藉以分肥馀润俱未可定因其事为市肆贸易之常故向未深究
⑶ 奸商射利偷贩常情也乃高朴以驻劄大臣竟与奸商勾通盗卖先请开采密尔岱山即役使回人三千馀至山采取获大小玉料无算潜遣家人运至内地与奸商张銮在苏州制器私贲已售银十二万馀两而由陜甘续运玉料又四千馀斤其在叶尔羌存积及埋藏之大小玉料复计数百块竟以官山所产之玉视如已物明目张胆舞弊营私实出情理之外为从来贪赃者所未有其罪实不容诛矣
凡经百馀战,战必先众军。
不谓世胄家,而有如此人。
读书知大义,挽劲鲜与伦。
短身既精悍,谋略兼出群。
功难偻指数,嘉赉匪因亲。
征缅次猛腊,独入克捷频。
恨遇忌功者,逍遥河上陈明瑞师次猛腊孤军深入重地应有继进之兵时额尔登额分驻旱塔若星驰赴援未尝不可合力奋剿即不能成功亦可全师而出乃额尔登额忌明瑞独成大功观望不进时鄂宁为滇抚十檄敦促转绕回铜壁关迁延半月始达宛顶而明瑞以无援助竟至捐躯额尔登额实死有馀辜矣)
力战绝后继,终焉捐其身。
于尔无悔怨,于我增悲辛。
不须读杜牧,谓过赵使君。
回疆三十韵(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回疆入版图,耆定叨天赐。
内安绝外侮,宁居逮一世
幸且岁屡丰,雪山水不匮。
霖亦弗致涝,疏流总无沴。
是诚为乐土,万户生养遂。
昔属准噶尔,朘削愁弗啻。
灭准归王化,赋十存其四
其大者五城,大臣司总制。
首曰叶尔羌,汉语宽土谓
次喀什噶尔,名初创之义
其三即和阗,译谓汉人字。
自古斯产玉,山水殊次第。
水出实上珍,山者却居次(山产虽次而可得大至数尺者)
春秋各取之,为贡历以岁。
贡入赏其劳,岂虚役人力(叶)
剖璞至刖足,躗言已明试
乌什(四)阿克苏(五),飞峰白水譬
小城凡十三,不复赘言细
亦皆有督员,或并或单置。
乌什昔作乱(乙酉岁乌什之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横派黩扰荡检宣淫维时驻彼之副都统素诚不但不加督责亦且与之同恶相济以致小伯克赖黑木图拉䓁蓄忿生变聚众纵火戕杀官兵素诚寻亦自杀幸明瑞时为伊犁将军闻变驰往平其乱回疆底定三十馀年以来惟乌什有此一变然亦实因素诚贪纵所致究非回众之敢于梗化也),实缘素诚罪。
叶尔羌高朴,鬻玉为私弊
是皆抵之法,此后众知畏。
大都治外域,明公两言蔽。
然岂易言哉,心惟敬与惕(叶)
哈萨布噜特,更属羁縻地。
总弗敢犯边,回民安寝食
初无扩土硕,竟幸开疆致。
每因失反得,莫非昊苍惠。
三十年安康,方敢言成事。
敬以告后人,慎勿生奢志。
⑴ 按回部为天山南路当准夷达瓦齐就擒之后阿睦尔撒纳中叛而回部大和卓木布喇哈尼敦小和卓木霍集占助阿逆攻勤王之台吉宰桑䓁势颇猖獗迨后我师罙入辗转辐凑仰荷是天上天垂佑二酋逃入拔达克山旋即函首告捷于山以南以次荡平东西三千馀里周万馀里大城五小城十三尽入版图计自庚辰凯旋后各城驻以大臣戍以守兵每岁年班其伯克䓁与外藩蒙古朝正入觐万里之外悉为臣仆者盖已三十馀年信非人力所可倖致也
⑵ 各回城地多膏腴谷麦蔬果皆可种植每岁冰解时资雪山之水下注分导灌溉田亩无旱潦之虞故西成后亩皆倍收各城向属准噶尔时苦其赋税繁重诛求无艺人不聊生自准夷既平即为则壤定赋较准夷所收之赋十减其六回人皆衣食丰裕可称乐土矣
⑶ 叶尔者汉语云土宇羌者宽也其地土田沃衍物产丰饶回疆一大城也属境三十九汉为莎车国北魏为渠莎国唐以后并入于阗明称叶尔奇木或称叶尔钦皆叶尔羌之讹音也乾隆二十年内属译定今名二十三年霍集占据为巢穴将军兆惠䓁追讨之以师少筑堡黑水固守适阿里衮驱后队之马至内外夹攻贼惊遁回人以全城献至京一万二千三百八十五里设办事大臣一员协办大臣一员
⑷ 喀什者初噶尔者创犹汉语初创之谓其地土田肥腴城堡鳞次亦回疆一大城也属境二十一自汉及宋皆为疏勒国元明称哈什哈尔乾隆二十年始定今名二十三年兆惠追霍集占其兄布喇哈尼敦据此救援霍集占遁布喇哈尼敦亦踰山西窜回众悉降至京师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五里设参赞大臣一员协办大臣一员总理各回城事务
⑸ 回人谓汉人为黑台犹国语尼堪也和阗即黑台之讹音其地有玉河产玉方亘千里连山相次桑麻禾黍宛然中土亦回疆一大城也属境三十二最著者六城自汉及今皆称于阗国今定曰和阗乾隆二十三年尚书舒赫德遣使往抚六城伯克倾心迎降霍集占以其地僻远率众来攻兆惠䓁赴援乘大雾击走之和阗复定所统诸境咸入版图至京一万二千一百五里设办事领队大臣二员
⑹ 乌什犹汉语云峰峦飞腾耸峻也其地三面据山西面因山为城亦回疆一大城也属境二十二自汉及魏为尉头国隋为疏勒国地唐置尉头州宋仍为疏勒国地元明为巴什伯里今名乌什乾隆二十三年兆惠䓁兵至阿克苏伯克霍集斯䓁以城内附至京师一万九百九十里设办事大臣一员乌什介阿克苏喀什噶尔之间为回部适中之地土饶水足险阻可恃原宜厚驻大兵惟其始王师𠞰逆抚顺不可无故夺之迨赖黑木图拉之变逆酋既灭就势将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移驻于此总理回疆事务及五十二年布鲁特散秩大臣阿其睦因喀什噶尔伯克鄂斯满举发伊弟额穆尔与在逃大和卓木布喇哈尼敦之子萨木萨克私通信息转告鄂斯满亦有通信之事经保成审诬将阿其睦解京治罪其子燕起潜逃五十三年因命复移参赞大臣于喀什噶尔而乌什仍设办事大臣一员兼理阿克苏赛喇木拜诸城事务阿克苏回语谓白为阿克水为苏其地势最高垣墉陡峻四城连峙一大城环之亦回疆一大城也属境二十一自汉及魏为温宿国隋为龟兹国地唐为温府州元明已什伯里地今名阿克苏乾隆二十三年大兵克库车阿克苏回众乃逐霍集占所置伯克以城内附至京师一万七百九十里今设领队大臣一员
⑺ 五大城之外又有小城凡十三一曰库车即古龟兹国唐置都督府元明为巴什伯里地其人以种田畜牧为业所属村堡二十有五设办事大臣一员二曰喀喇沙尔旧名哈拉沙拉即汉焉耆国唐亦置都督府宋为西州回鹘元明亦巴什伯里地有海水曲入四山之内周匝其城土田肥沃兼鱼盐蒲苇之利村堡十有二设办事大臣一员三曰英吉沙尔旧名英阿杂尔又名英噶萨尔为汉依耐国地设领队大臣一员属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理四曰沙雅尔在库车西南百六十里风俗相似属库车大臣管理五曰布古尔在喀喇沙尔西五百九十里六曰库尔勒在喀喇沙尔西南一百五十里俱属喀喇沙尔大臣管理七曰赛里木在库车西八曰拜城又在赛里木西俱属阿克苏大臣管理九曰哈喇哈什十曰玉咙哈什十一曰车哷旧名齐尔拉十二曰塔克十三曰克尔雅旧名克勒底雅此五小城俱属和阗大臣管理
⑻ 至戊戌岁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勒派回众婪索多赃复与阿奇木伯克鄂对私役回众采玉售卖舞弊营私以致回众怨愤适尚书永贵以获谴赏给三品顶带谪授参赞大臣总理回疆接阿奇木伯克色提巴尔第首告据实参奏即令于彼处审明正法其馀以次抵罪并免次年回众应纳之税人心始安使非及早败露必至激成变乱将更有甚于乌什者自此以后办事大臣莫不咸知畏慎回众䓁愈深感服而抚驭外域之道用是益昭矣
⑼ 叶即本朝幅员之广自昔罕闻岂敢复存奢望如左右哈萨克归服王化岁遣子弟朝贡不绝布噜特比岁遣人进马并其管事之头目皆须办事大臣奏放恭顺之情亦属可嘉祇以僻在荒远用事羁縻不致犯我边界俾回众长庆敉宁感沐天恩实无纪极矣
本以索伦兵,手擒巴雅尔
因之识英材,超群侍卫俾。
感恩益忠勤,征战无不委。
犹忆伐缅甸,领队率一旅(叶)
明瑞被贼阻,就近欲救彼。
(勒)登额挟仇,无奈为(去声)所止(缅甸之役将军明瑞师次猛腊屡战克胜既而贼侦我孤军无继蚁聚抗禦明瑞令将领分队以出自为殿后而参赞额勒登额分驻旱塔忌明瑞成功不救以致殒躯时海兰察闻信即欲往援为额勒登额阻止彼时海兰察不过一领队侍卫固不能违参赞之号令径自赴救而其忠诚于此益见嗣后每遇出征无不简派伊亦感激朕恩倍加奋勉至其料敌攻战进退策应悉协机宜伊虽未知书俨若素娴韬略者金川奏捷后遂封为一等超勇侯)
斯则勇兼谋,赤心更莫似。
是后凡用师,荐至参经理。
凡战皆获胜,深明进退揆。
曾不一字识,每合七略旨。
台湾及廓喀,福康安肩比。
崇爵锡黻衣,恩荣冀永祉
胡乃落将星,扼𢯲惜无已。
虽非当阵亡,昭忠应入祀
五字申予怀,千秋述伊美。
⑴ 乾隆二十年大兵进讨准噶尔辉特台吉巴雅尔以其属降因封为汗及阿睦尔撒纳复叛巴雅尔旋附为逆大兵穷追巴雅尔走匿塔尔巴哈台山谷中时海兰察方为马甲从军奋勇独追射巴雅尔坠马遂生擒之事闻即擢为侍卫以示优奖
⑵ 丁未台湾逆匪林爽文等滋事命福康安为将军并令伊为参赞不数月逆匪悉就擒获事蒇论功因晋封为三等超勇公赏带红宝石顶四团龙褂及此次廓尔喀侵扰藏界仍命伊为参赞同福康安往讨七战皆捷贼人震詟乞降大功告竣又晋封一等超勇公及去冬回京朕方冀其长受宠恩永膺福祉不意今春抱病未及旬日遽尔溘逝可胜𢯲惜所有饰终令典俱已恩锡既念此次深入贼境山径崎仄备极艰辛其得病未必不由劳瘁所致尤为悯恻因令入昭忠祠用彰勋绩并为宣力效忠者劝
⑶ 昭忠祠建于雍正年间盖为将士之捐躯行阵者特加恩恤海兰察虽非阵亡而其屡著殊勋实合制祀之义但究与治政大臣有间未可入祀贤良惟祀昭忠祠内在国家式礼酬庸既不为过而伊得光著祀典亦可传令名于无穷耳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