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思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释然理,字智宏。
姓赵氏,本宋宗室,藩守蓉城,世居江阴。
父子祥,母裘氏。
理生有夙缘,幼而颖异,依近邑广福寺大乘为度师。
年二十五,秉戒于宝华闵缘,钻研律蔀,精进不已。
后至姑苏,入真谛利咸室,分主娄东海宁,大施法雨,化导弥多。
雍正元年,应虞山福兴之请,时殿堂圯废,廊庑萧然,榛草蔓延,香烟断绝,千年古刹,代有高僧,荒芜若此,心焉伤之,遂立弘誓,殚志修复。
而岁值凶歉,一粥难支。
又前者弃产负粮,追呼日迫,幸檀越不远,化施相应,陶太史、汪宫赞皆力为护持,虞山赵氏,同出江阴,亦竭赀相济。
二十年中,颓者葺之,废者兴之,昔日榛莽,焕焉改观。
甲子冬,年已六十,门人方思为寿,理力止之,谓:“四相皆空,何有寿者?
”士林闻之,益加敬仰。
乾隆十一年丙寅,以院事付其徒至善,乃退居于破山西偏,一炉一经,翛然自远,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觉贤,字妙胜,姓曹氏。
母氏梁,梦僧入室趺坐,寤而生子。
儿时嘻戏,即陈佛事。
年十二,落绀旌阳楠木院礼常为师,从塾师读闻讲《中庸》天命性道章旨,悉心体会,颇有所省。
每日晡时,从塾返院,皆有定晷。
独此向暮,不见其归,常甚怪之,使人觅得,出数里外。
常诘其故,且谓:“熟路日行,何至迷失?
”贤言:“方聆性道,未契旨归,心有所在,循涂而走,竟忘南北。
”常师由此奇之。
尝诵《金刚经》至“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必反覆数四,若别有悟入者。
常师闻之曰:“此不凡器也。
”清嘉庆癸酉,受戒于宝光继彰。
由是力涉经论,兼穷教外别传心印。
丙子南游,谒江天寺志学,偕至馀杭,跋山涉水,渴饮饥餐。
忽有所得,求證于志,志欲扩其知识,不囿一隅,乃曰:“今天宁之恒赞、圆明之真月、高旻之方聚,皆有道者也,汝盍往参之。
”贤如其言,往还三寺,勤劬数载,互相启发,尽闻法要。
癸未归蜀,奉养慈亲,药鼎汤垆,备极劳瘁。
及母寿告终,补藏讽经于开元寺,欲资冥福,冀得超登。
忽忽三年,更下江天,与志学诸耆宿,往复议论,则超然尘𡎌之外矣。
复至宝光寺,有经楼而无藏经,人多惜之。
贤与州人李祖德善,劝其资助,得数千金,携之北上。
未几,橐载数十箧以归,赞叹之声,彻于远近。
会月耀勌劳,方思退处,以席让贤,遂主宝光。
尽心诱掖,凡所造请,先后接踵,达二千馀人。
病者药之,寒者衣之,望风投止,僧至如归。
戊戌,建莲社堂,创普同塔,养生送死,各得其所。
戊申,筑藏经楼,崇高五丈,规制闳廓,更东造问本堂,西营静照亭,以翼辅之。
己酉,修罗汉堂。
咸丰五年戊午,重新佛殿,高壮称经楼,于是殿堂楼阁,碍日凌云,比美江南。
而贤亦老矣,是秋九月九日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