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恽敬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8 首
读书明大义,忠孝淑□多。
时务要穷究,朝章宜蒐罗。
此是真学业,勖哉毋蹉跎。
宋儒讲性理,探索常入魔。
即使索之精,于世又如何。
汉儒勤考据,万言辨一字。
即令辨之详,未必济平治。
后有好学者,獭祭矜腹笥。
图书翻满床,自作还自注。
诘曲无和音,落索无生致。
谓之阳湖派,矜奇树一帜。
卓哉定峰子,读书怀大志。
一部十七史,穷究古今事。
其论既宏通,其才复恣肆。
可惜广陵散,遗响无人嗣。
挽诸可宝联 清 · 孙雄
对联
通才屈县令,与段若膺桂未谷恽子居鲁九皋诸老辈,各擅千秋,惠政布吴中,倘陆坚续纂图经,定载渠厮郑白,绩媲龚黄,使君造福遍民生,遗爱碑刊,史笔特褒循吏传;
大集寿名山,合陶湘麋李越缦袁渐书谭复堂四先生,可称五绝,讣音传虞岭,有孙楚遥撝涕泪,誓将表德书丹,鸣哀达素,词客游仙届人日,重泉路隔,挽歌如寄草堂诗。
桐城派与阳湖派,未见姚张有异同。
我与心嘉成一笑,各从妇氏数门风。
千年暗室任喧豗,汪(江都汪容甫中。)(邵阳魏默深源。)始是才。
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文至唐已少替,宋后几绝,国朝衡阳王子,膺五百之运,发斯道之光,出其绪馀,犹当空绝千古。下此若魏默深、龚定庵、王壬秋,皆能独往独来,不因人热。其馀则章摹句效,终身役于古人而已。至于汪容甫,世所称骈文家,然高者直逼魏晋,又乌得仅目曰骈文哉?自欧、曾、归、方以来,凡为八家者,始得谓之古文,虽汉魏亦鄙为骈丽,狭为范以束迫天下之人才,千夫秉笔,若出一手,使无方者有方,而无体者有体,其归卒与时文律赋之雕镌声律,墨守章句,局促辕下而不敢放辔驰骋者无异。于是鸿文硕学,耻其所为,而不欲受其束迫,遂甘自绝于古文。而总括三代两汉,咸被以骈文之目,以摈八家之古文于不足道。为八家者,不深观其所以,而徒幸其不与争古文之名,遂亦曰此骈文云尔。呜呼!骈散分途,而文乃益衰,则虽骏发若恽子居,尚未能蠲除习气,其它又何道哉?)
⑴ 仁和龚定庵自珍。
⑵ 湘潭王壬秋闿运。
百辈文章尽,而君刻意为。
三年师恽敬,一骑出东陂。
生事风吹袖,游踪马坠崖。
养家须薄禄,不可怨官卑(此首录自《岭雅》)
艺风同年七十六岁双寿诗六十韵(己未)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江阴有一老,儒林真丈人。
著述为性命,何止高等身。
德清与长沙,鼎足差比伦。
顺德与南皮,师承当世贤。
目录金石学,嗜好遂津津。
通籍居史职,掌故遍讨论。
置身想乾嘉,过眼见汉秦。
百城渐坐拥,七略方精妍。
丁陆与瞿杨,骎骎欲随肩。
积为藏书记,沾溉殊纷纶。
史馆独上书,东阁争龂龂。
却归对孺人,跌宕将闭关。
历聘东诸侯,讲席久抗颜。
两湖逮钟山,南菁暨泺源。
抱经惜抱翁,如接旧音尘。
指示必原本,答问若悬泉。
碑碣钟鼎彝,版本宋明元。
熟若数家珍,悉若躬雕镌。
朱吴翁钱王,毕阮严武孙。
何卢纪顾黄,吴鶱及陈鳣。
凡此诸老翁,一人汇其全。
曾邀稽古荣,头衔清且尊。
一日不废书,书成陆续刊。
诗馀阳湖派,碑传嘉兴编。
古籍数十种,校辑付写官。
财力所不逮,借人广流传。
家刻方未已,官书复裒然。
实斋志州县,竹垞考旧闻。
坊巷详京师,郡国首顺天。
吴楚役两从,群辏大雅轮。
可惜传是楼,一统志未完。
中朝方右文,东壁罗大观。
燕都洎金陵,筑馆分后先。
我时宦京华,往往过高轩。
相从净业湖,尊酒欢论文。
世局忽以变,沧海为桑田。
岿然野史亭,遥遥接遗山。
粲粲诸列传,脱稿日以繁。
国亡史则存,裕之犹空言。
海上为寄公,连舻如赣川。
莱氏有逸妻,黻佩易綦巾。
竹石鸥波管,丹青南楼陈。
杯茶赌强记,斗酒藏清醇。
船山拔鬓钗,芜城脱臂缠。
仲穆及仲光,家学称二难。
绕膝桐稻孙,兰芽茁瑶环。
伊余老避兵,岸上方牵船。
书局虽随身,客邸隘一廛。
时时借荆州,秘本出殷勤。
过从登君楼,书床连屋椽。
据案坐当中,手中日丹铅。
由来好学人,得气天所敦。
羽陵探蠹书,穆满享百年。
卫武年既耄,秩秩歌宾筵。
伏胜与张苍,毛公并申辕。
订坠而抱遗,华发皆坠颠。
试翻疑年录,更仆未可殚。
寿世能久远,寿身必绵延。
名教有乐地,岂羡刘与樊。
毗陵舟次赠别子居孝廉 其二 (昭阳赤奋若)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经年作客怅离群,天末凉风日暮云。
生本多情宁独我,归当失意又逢君。
抛残乌帽尘三斗,看到青楼月二分。
若向江南望江北,人间还有杜司勋。
毗陵舟次赠别子居孝廉 其一 (昭阳赤奋若)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倾盖亭前彼一时,深宵风雨惜前期。
出门西笑春如梦,此水东流归又迟(中春相遇于郯城逆旅。)
宦境谁寻五斗米,仙才长采十年芝。
书生骨相酸寒甚,觌面惭教赵胜知(恽好读相人书,多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