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惠士奇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2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唐子方方伯之侍其尊公直圃先生令粤东也,于羊城买方砚一,右侧篆「雪声堂藏」,左侧梁药亭分书「岩野先生遗砚」,底有惠半农侍读铭云:「郁勃者何忠义气,黯黮者何家国泪,我为铭之永勿坏。」详款题,审所自鬻,盖明赠兵部尚书顺德陈忠烈公邦彦物也。得砚时,直圃先生解清远任,将启行。假寐舟中,梦古衣冠人入话,临去嘱曰:「顷有遗物托君家,幸保之无负。」方伯因以「梦砚」名斋,志尊公忠孝之气之相感,而又自寓向往前哲无常变皆当致身之意。扬历数十年,由县宰累官至布政湖北,所莅不欺,皆足与片石语。故为歌之。
二禺山色绿照船,岩野托砚唐阳山。
子方使君田禾子,时适得砚五羊市。
阳山先生捧而喜,笑谓今持一砚矣。
粤装岂足贻子孙,惟此可度湖亭水。
韵事传来四十年,使君属我歌一篇。
红豆题镌恨未见,感时抚事吾潸然。
使君公,君不见当年岩野真孤忠。
书生未受一朝禄,苦与去运争苍穹。
不知禺珠纵获利,集生元子齐成功。
吴楚内争蜀秦黠,孱王讵足兴明宗。
丈夫但了沟壑志,却计利钝非英雄。
妾辱子戮不回顾,何有一砚关其胸。
故知梦赠岂无意,要以忠孝相磨砻。
公家石公大儒匹,国朝晋吏称第一。
世传治谱到阳山,使君乃尽旬宣术。
此砚相随又一时,时有污隆道无别。
各写怀芳报国心,岂比才人景纯笔。
即今归守阳山坟,岩野还应愧使君。
太平臣子两无负,著述还看林下勤。
高斋闻庪东山麓,何日经过坐深竹。
借公宝砚展蛮笺,一仿兰亭黄绢幅
⑴ 方伯藏有米元章辛丑八月手装褚河南临兰亭卷。
故园修竹(恭勤师斋名。),记屋梁落月,三年相忆。
塞上归来还岭峤,不改玉壶寒色。
灵曜波澄(洲有九曜石。),宝奁冰净,使院留标格。
昌华(南汉宫名)怀古,旧游时触胸臆(余丁酉曾至粤。)

应笑药鼎销沉,刘郎何处,重酹秋风客(本刘鋹离宫。)
剩有骊龙珠四照,映澈珊瑚千尺。
红豆花开(谓惠天牧,碧莲香远(后为周子提刑署),韵事谁能匹。
斗杓高揭,海天翘首今夕。
婀娜轻帆日载阳,灵岩山翠接横塘。
与君约束红藤杖,饱领梅花廿里香。
撰取良时作胜游,三人同载木兰舟。
东君作意加装点,柳色鹅儿水鸭头。
横塘西接采香泾,三面都围苍玉屏。
要与松枝了公案,先吟诗句报山灵。
夕阳明灭乱山椒,水畔寒香阵阵飘。
何必更寻花处看,销魂只在虎山桥。
寄子缜(丙子) 晚清 · 李慈铭
唐重进士科,利禄称极选。
积重千馀年,它涂弗敢践。
有明设庶常,翘材最尤隽。
其始比列宿,肄读恣秘典。
上以储论思,次亦备编撰。
国朝盛文教,华擢过禁脔。
坐卧历台阁,寿考必鼎铉。
趋荣渐波靡,滥迹遂漫衍。
金银踵故事,颛翾习貤舛。
举止类风狂,应对若吃謇。
鸱鸠满上林,不顾尔颜腼。
吾子渊云徒,潜思炳丹篆。
六艺资盥馈,百家抉輨键。
馀事及文章,缤纷济清辨。
区区致青云,岂足为子善。
此中有老宿,儒林号弁冕。
(竹垞。)(西河。)(谢山。)半农。)(竹汀。),戴(东原。)(石渠。)(渊如。)(北江。)(芸台。)
吾子夙服膺,绝学将大阐。
行为吾道光,非特词苑显。
任彼驱乌流,蒙头饮香荈。
行藏虽殊涂,述作庶共勔。
集贤与北门,蓬莱等清浅。
题艺林少年松下听泉小影 其二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清 · 许传霈
七言绝句
图画于今卅六年,菰城重话隔桑田。
留题诸老风流在,一度披吟一惘然(指吴铸生吴半农诸丈。)
共 28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