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琪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西浙才名久冠时,趋朝待漏隔花迟。
庭梧一叶凉先递,窗竹千竿暑未知。
生面特开摩诘笔,秋心合赋少陵诗。
长天领略清华景,犹记吴山折桂枝。
俞楼 清 · 魏汝弼
对联
想见东坡旧居士;为我佳处留茅庵。
目疾久不愈慨然赋此 现当代 · 庞俊
七言律诗
谩诩平生不皱眉,酒能作病定无疑。
幸教春尽看花了,久分人嘲见事迟。
灯下可堪愁细字,枕边犹剩背佳诗。
药垆何与平阳治(治眼当如曹参之治齐,苏子瞻语。),请共俞楼论废医(曲园有《废医论》。)
俞楼夜雨 现当代 · 潘天寿
七言绝句
绿透芭蕉红透杏,熟梅天气雨云多。
小楼一夜潇潇里,又涨三潭一寸波。
俞楼 清 · 徐琪
对联
坐曝书亭,登小仓山,文采风流,二百余年无此盛;
对退省庵,近巢居阁,勋名德业,两三间屋并生春。
海外飞来绝妙辞,发封虔诵愧支离。
师门双庆圆花烛,落魄鲰生总未知。
主人情重徵题咏,鼓吹词林寿梁孟。
三年鸳牒既添筹,一言均赋欣从命。
犹忆青云侍讲筵,曲园诗学有薪传。
周南卷耳标新义,缉芷缭蘅薄郑笺。
倚声颇许老白石,酒祓花销数高格。
邯郸学步惜红衣,谬赏眉岑隐离碧。
五噫赋罢来海陬,鹿车聊作赁舂游。
谢帷绛帐谐琴瑟,宝山路上寄俞楼
我昔登楼事亲炙,月晦灯停难为客。
高烧桦烛照红妆,许我清言共瑶夕。
龙战玄黄兵气舒,黉宫人散杏坛虚。
凤笙长引归京国,从此师徒异走趋。
沧桑几度更朝市,转绿回黄困流徙。
遥瞻日下是长安,问道何曾申一纸。
颇闻生计足婆娑,秋月春花雅事多。
度曲堂开汤玉茗,参禅人诣病维摩。
山东小儿妄讥讽,入主出奴肆搬弄。
太清尘秽朝野喧,古槐梦遇红楼梦。
岂知儒道日凌迟,左建商君法外奇。
孔门自古多能事,汉水荆山共夷旷。
燕燕归来鬓已霜,云开喜见日重光。
丝萝无恙芝兰秀,凤烛双辉六甲觞。
头白门生昧法纪,世人欲杀幸不死。
当年謦欬未全忘,拟托赪鳞恧而止。
谢公墨妙染霞笺,传与师门韵史篇。
三中劫尽人间世,难觅童心五十年。
俚歌仓卒无文藻,感旧维新述襟抱。
寄去京华寿一卮,春在堂中春不老。
注:一九二四年、余肄业上海大学、在青云路。平伯先生来主讲席、尝为文解周南卷耳。余亦撰文进一解、先生以为可。为发表于文学旬刊、先生文题曰缉芷缭蘅室札记、拙文题曰蘋华室诗见。先生又尝讲词、甚推白石道人。余作惜红衣用白石韵一阕、以就正于先生。有眉岑隐离碧语、先生以为佳、施密圈焉。又先生与夫人时寓宝山路。余尝一夕登楼奉谒、会电灯失明、先生遽入市购红烛归。即烛光下谈艺论文、迄二鼓而退。尔后先生北归、学官不久亦解散、从此未获一面。此诗中所述本事也。施舍记。
小窗秋夜,听阶前风雨,声声落叶。
天际孤帆疏柳外,水浪拍堤如雪。
凉月乌啼,平沙雁断,回首成凄咽。
愁云锁处,难抛玉宇琼阙。

最怜昨岁干戈,洞庭波沸,满地多荆棘。
暮色层层迷远岫,一望千山重叠。
感慨悲歌,断肠词调,不忍论畴昔。
曲栏凭尽,淞滨权作羁客。
割臂奉高堂。
药饵亲尝。
心钦孝女志非常。
一旦骖鸾何太速,话也心伤。

旄采桂旗扬。
仙境迷茫。
春花秋月两悤忙。
只有瑶台风景好,岁月常芳。
好句旗亭已久传。
芬菲花事景暄妍。
巢莺接叶啭轻圆。

梦里云鬟疏柳外,秋来月色画栏边。
霓裳字字总如仙。
光绪辛卯,龙阳易实甫观察顺鼎,叔由大令顺豫,宁乡程海年大令颂芳,子大观察颂万,招集湘中同人,假长沙周氏蜕园结湘社,月必数集,文采风流,极一时之盛,海内称之。壬辰秋,余自京赴粤,省家花农兄琪于广州使署。子大丈方客兄幕,出社作见示,中有《六忆词》。六忆者,来、坐、食、眠、立、去也。余亦效颦,因得六阕,兹亦附录于此,续貂之诮,知不免矣。癸巳春,钱塘天苏阁主徐坷识。
忆来时点屟向回廊,低声怕郎知。
喜笼灯渐近,金铃小犬,吠傍琼帷。
恼煞兰姨憨笑,玉手卷帘迟。
行过阴丛里,花影参差。

已是秋千力困,又累卿纤步,百尺楼梯。
说弓鞋未绣,明日踏青期。
被阑角尖风欺负,忍春寒只著茜罗衣。
却赢得茜纱裙幅,微渍香泥。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