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融

相关人物:共 21 位
共 26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柬砚兄钱孙卿先生(名基厚) 清末至现当代 · 周云阁
七言律诗
年方有室轶群英,拜读鸿文使我惊。
曾向许衡同问字,未邀王绩共飞觥。
山村设有马融帐,油幄高于庾杲名。
垂老瞻韩心甚切,行将一谒当登瀛。
花朝无花也可怜,桃李矜持不作妍。
烂听雨声眠白昼,梦乘艇子上青天。
閒居尚庶浮云志,老病难趋卜夜筵。
绛帐先生惟寂寞,后堂自理琵琶弦。
喜从文苑诫高嵩,雄藻西京敌采虹。
书就鸢肩仍命酒,骨拳龙友待呼风。
中原戈戟哀王粲,一代生徒奉马融
年少信陵谙结客,轻肥时事已难同。
季长号大儒,附梁亦堪丑。
太息李公罪,乃成干卿手。
赠别马人表司李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四海今逢马季长,中原岳色大河傍。
龙门已许登狂客,绛帐能容隔后堂(公出所畜园留饮,予不能待。)
才大自捐文法事,官贫更急友生装。
严城铁甲黄云满,宾佐从容得醉乡。
秋榜名联进士科,轻舟同日溯淮河。
举头天际云雷迅,挥手人间岁月过。
大府祇今辞满牍,黉宫仍复听升歌。
马融绛帐知何似,解榻还嫌礼数多。
赠临清马生 其二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绝句
野水清尊戴笛床,每携翰墨当归装。
袁宏烟艇空江远,入座还怜马季长
⑴ 生善画,曾识于袁箨庵坐上。今箨老罢荆州守归矣。
鳏居设帐己成翁,坦腹东床笑马融
白雪满头誇句老,青云失路叹途穷。
愁听孤馆檐前雨,喜沐三春槛外风。
尚有旧时眉笔在,定随京兆作英雄。
西山有尊者,秀出于稻麻。
遍参居第一,诸佛素所嗟。
锡声来赤县,被祴垂青霞。
流出一切妙,普见大千沙。
我法果无在,昧者兹有涯。
是凡方是圣,归正即归邪。
妄怀万缘息,举意千里差。
有客谢病免,清辞春月赊。
静眠金粟室,厌坐马融纱。
观化哂罨勒,自呼嗤镆铘。
瞻言世外友,相期心不遐。
挥斤郢匠室,流水子期家。
披云示驶月,拂果去空花。
师叹未曾有,君对无以加。
清襟互默遣,所得非齿牙。
层阴朋盍阻,坐久丹霏斜。
涵毫泚仙滴,抒藻扬晨葩。
笙赋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马南郡天才艳发。
含章挺生。
既研精于旧史。
亦流悦于新声。
佩银章于东洛。
分竹使于南荆。
芬盛德于兰茝。
猎香风于杜蘅。
纵调文于雅笛。
留神思于和笙。
客有遇于郢都者。
闻结风之妙曲。
预高堂之欢宴。
拂长袖而善留。
绝飞缨以增眄。
重凤翼之次羽。
爱鸾音之清转。
请体物而味言。
寄风流于藻绚。
君曰。
悬匏出自西河。
奇簳生于南国。
山川载挺之异。
班倕摅思之德。
固常人之所知。
无假言于翰墨。
至于曲引繁会之美。
才人妖丽之则。
实有动于余衷。
庶陈辞而祛惑。
觊传芳于风雅。
将永代于刊勒。
客曰唯唯。
惟八音之递作。
总六律而相旋。
徐疾短长之攸济。
寒暑风雷之所宣。
清庙象功。
则韶武播于金石。
良辰欢宴。
则郑卫流于管弦。
岂无求于变俗。
将区分而在焉。
于是元英变吕。
青阳戒律。
云捲蕙楼。
风生兰室。
柳佩翠而辞寒。
梅含香而受日。
始觉华树莺啼早。
不悟雕梁燕来疾。
纵胜气之逍遥。
眷春光而怡逸。
命郊驿以迎宾。
烂华茵而促膝。
玉馔厉而不爽。
金罍湛而将溢。
佳丽新妆。
徐步长廊。
风摇裙佩。
日照钗梁。
惯同雕辇。
乍出闲房。
时顾步而疑进。
或轻临而欲翔。
耀千金之重价。
婉二八而成行。
发繁弦于流徵。
动浮磬于清商。
舒披莲于舞席。
散垂藻于歌床。
独仙吹之容裔。
将凌云而抑扬。
见秦赵之音劣。
识巴渝之调下。
掩众技而夺气。
谅声高而和寡。
歌狂会于楚谣。
咏承筐于周雅。
既骇听于吴札。
亦留神于晋野。
婉婉鸿惊。
喈喈凤鸣。
或万殊而竞响。
乍孤啭而飞声。
清则混之而不浊。
浊则澄之而不清。
实当无而应有。
固虚受而徐盈。
舄奕多绪。
纷纶难状。
抑之则徘徊绵密。
申之则散朗寥亮。
始掩敛以夷靡。
终优游以怊怅。
随流睇而煦愉。
应微嚬而悽怆。
挫玉箫之清管。
息琼篁之虚唱。
落遗啭于梁间。
坠纤腰于掌上。
既而重门半掩。
高宴将终。
飘馀音于霄汉。
遏娇韵于房栊。
远而听之。
若游鸳翔鹤。
嘹唳飞空。
近而察之。
譬琼枝玉树。
响亮从风。
信绝俗之神解。
何变态之无穷。
尔乃绮帐垂。
妓行散。
巫云敛。
楚叹。
独婉娈于瑶笙。
尚缠绵于皓腕。
苏合薰兮龙烛华。
连理解兮鸳枕粲。
既藉宠而横陈。
恣深心之秘玩。
惧管声之易歇。
恐君爱之难终。
起长歌于清夜。
寄微意于春风。
歌曰。
新声虽自知。
旧宠会应移。
无令枣下吹。
变作一枯枝。
重歌曰。
为想雍门叹。
当思执烛游。
不惜妾身难再得。
方期君寿度千秋。
共 26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