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彭绍升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六
释实定,字闻学。
姓张氏,上海人也。
少喜趺坐,长有出世志。
年二十馀,父母俱丧,入天台山薙发,万年寺受戒。
于湖州万寿寺初入堂,见“心空及第”额,不觉自失,至夜闻引礼唱“罪从心起将心忏”,一时念虑俱清,期满,入侍寮见《六祖坛经》阅之,如获故物。
寻至馀杭圣因寺参澹如,看一归何处有省,及考工次问一归何处,应声曰:“南高峰顶浪滔天。
”问:“如何是此境界?
”定无语,乃重加策发,行住无间。
已而复入天台,上腾空殡,云雾四塞,忽见日轮涌出,身心廓然。
自此动静二相,截然不生,回视古德,差别机缘,洞无隔碍,及再见澹如,遂为印可,传法为上首。
后澹如主天目禅原寺,定随侍数载。
澹如既寂,乾隆十八年,定乃继主天目。
二十一年退居蒙堂,已而历主绍兴之吉祥,江阴之香山,寻至姑苏居灵岩山下华藏庵,又时入城住文星阁,居士彭际清从受菩萨优婆塞戒。
尝言“达本之人,功未齐于诸圣,得生净土,果行方圆。
”故晚岁提倡念佛法门。
著净土诗百八首,言诸佛法身含裹十方世界。
居常称心而谈,随机赴感,如泉原涌地,高下平满,睛云映空,卷舒无迹,闻其妙旨,罔不鬯怿,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三日,说偈而寂。
有“莲华池上见弥陀”之句,示得所归也。
定于有为佛事未尝措意,而治业资生具有条理,众颇讶之,及闻末后脱去,始知其生平密行不可测度。
然读净土诗,诚足信矣。
中峰正令,频唱弥陀;楚石宗风,遍扬净土。
显唯心之妙谛,證不退之真修,以今视昔,宁有异焉。
彼掠影宗门,拨无因果者,观其去来,可以自反矣。
所著语录、颂偈、诗集,共十卷。
世寿六十七,僧腊四十四。
释达纯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达纯,字粹修,晚称悉檀老人,嘉禾桐乡人也。
幼而薙染,壮乃进具,受雪舡衣拂为大觉七传弟子,住嘉禾觉海寺。
精修净业,十有六载,建西方三圣殿,春冬启念佛期,远近观感,缁白云集。
尝行般舟三昧,一夕梦中见莲大如车,盖从空而降,自此知见超卓,辩才无碍。
姑苏彭尺木居士,逖聆道行,请住流水,居文星阁,领众念佛,日课严密,并讲演云栖《弥陀疏钞》及天台教观,以策事行历十载不倦。
后开法南禅寺,百废具兴,未几,退居殊胜庵,专意精修,长怀西土。
嘉庆甲戌二月十三日示寂,其弟晤灵以事羁南禅,乃于癸酉冬,手书招之归。
归则曰:“佛涅槃日,予将西归,故需汝一诀耳。
”至期沐浴更衣,跏趺说偈曰:“多生浊苦缠绵,一旦逍遥变迁。
快睹弥陀影见,廓然别有一天。
”遂合掌号佛而逝。

人物简介

蔡氏月令
元和人。
字立青,号铁耕,晚年更号铁翁,惟靖其原名也。
曾祖王祯,字屏山,康熙丁卯举人,官四川仁寿知县。
祖芹,字雪园,府庠增生。
父大鋐,字银槎,吴庠附贡生。
先生孝友性成,人无间言。
性方正谨饬,尤廉介不妄取于人,而亲戚中有贫不能给者,辄分馆谷以赒之。
少禀庭训,后从学于舅氏沈孝廉鐄。
年十六,受知于刘石庵学使。
家贫,虽瓶无隔宿粮,手执一卷,寒暑晨昏弗辍也。
以故学益邃,文日益有名,旋食饩。
每逢岁科两试暨紫阳院课,辄冠军。
甲子省试,卷呈诸堂,以额满见遗。
即于是秋,刘询芳学使以优行贡入成均。
戊辰以后,遂无意于科名矣。
平日课徒,严厉中寓循循善诱之方,故门下士得先生之教,登贤书、捷南宫者科不乏人,其馀补博士弟子员者不下百馀人也。
喜作诗及古文,每为彭二林、汪大绅前辈所见重。
家蓄古泉甚富,自秦汉而上,以下逮元明,靡不备焉。
家居,酒一壶,书一卷,或篆刻小印、摩挲古泉以自娱。
所著有《月令》上下两卷、《癖谈》六卷、《借秋亭制艺》《铁翁小品》《阴骘文试帖》《阴骘文诗笺》及借秋亭古文赋钞、试帖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