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乾学

相关人物:共 47 位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9—1607 【介绍】: 明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维基
温纯(1539年—1607年),字希文,号一斋,更号亦斋,陕西三原县人。
明神宗万历时期名臣。
嘉靖甲子陕西解元,乙丑进士,万历时官至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少时为人凝重,不苟言笑。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十六岁时举陕西乡试第一,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1565年)会试联捷二百五十一名,廷试三甲五十九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山东寿光知县,颇有政绩。
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选授户科给事中,三年三月升吏科右给事中,五月升户科左,四年三月升兵科都给事中,以敢言著称。
因与首辅高拱政见不合,十月出为湖广参政,以告病回乡。
高拱罢职,六年(1572年)七月起为河南参政,分守南阳。
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
升任太仆寺少卿,五年(1577年)四月改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十一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升光禄寺卿。
七年(1579年)正月,转太常寺卿。
因与首辅张居正意见不合,在七月请求养病告老归家。
张居正死后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十一年十二月再次起复为太常寺卿,十二年三月转大理寺卿,六月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十五年(1587年)二月,调任户部右侍郎,三月转左侍郎,十七年(1589年)九月以母忧去职。
除丧后,二十年四月起为南京吏部尚书,主持癸巳年(1593年)京察。
事毕,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升工部尚书。
以父亲老迈,上书乞归家奉养,七月准在籍侍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终丧,五月召为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又主持己亥年(1599年)京察。
以争请下考选、罢矿税、释逮系诸臣三事,为朝野所瞩目。
由因于永清、妖书、楚宗三案及乙巳年(1605年)京察,与首辅沈一贯交恶。
不久,三十三年七月被迫致仕。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初三在三原家中去世,年六十九,赠少保,谥号“恭毅”。
关于他的事迹,有明萧彦《掖垣人鉴》(万历间刊本)卷一五,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万历三十八年刊本)卷一,清徐乾学《明史列传》(旧抄本)卷七六,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二〇均有专传。
明史》载温纯:“肃百僚,振风纪,允称名臣”。
罗墅僧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又武进罗墅庵僧,姓周氏,专修净土,一意念佛。
自知时至,托钵出募,但乞薪一束。
众多与之,数日积如山。
至期,来观者千馀人,口中出火自焚。
乡人即其处建庵立塔,名“化身庵”。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云峰者,不详姓氏,常与大千友善。
崇祯甲戌旱,六月不雨,直指姜公乞僧祈祷,云峰与焉,峰曰:“吾无他术,惟知念佛耳。
”遂趺坐于海源寺龙池磐石上。
已而果雨,三农遍渥。
士人感德,建庵以答灵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2—1764 【介绍】: 清江苏金匮人,字树峰,号味经。
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两充会试正考官。
治经深于《》,继徐乾学读礼通考》作《五礼通考》。
又有《周易象日笺》、《味经窝类稿》等。
卒谥文恭。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秦蕙田,字树峰,无锡人。乾隆丙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谥文恭。有《味经窝类稿》。
维基
秦蕙田(1702年—1764年),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县(今江苏无锡市)人。
蕙田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少承家学,专攻儒经。
雍正二年(1724年),与同邑友人蔡德晋、吴鼐等相约读经。
乾隆元年丙辰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
次年上《陈情表》。
蕙田曾将「雪浪春茶」献乾隆帝,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即钦定为“贡茶”。
历官右春坊右庶子,改通政使司右通政。
乾隆十年乙丑(1745年),迁礼部右侍郎,承命校阅礼书。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五月,生父秦道然去世,丁忧在家,仿徐乾学读礼通考》之例订制《五礼通考》纲目。
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溥重病,秦蕙田推荐徐灵胎进京诊治。
乾隆二十二年,擢领工部、兼署刑部尚书。
次年,加太子太保。
乾隆二十五年,充会试正考官。
乾隆二十八年,充会试正考官。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九月九日巳时,以病卒于沧州。
谥文恭。
著有《五礼通考》262卷。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一
又归化薪传庵比丘尼者,昆明人,亦未详其名氏。
明崇祯季年,欲募薪自焚,众未之信。
及佛诞日,诣归化东,积薪为台,自登其上,趺坐念佛,乃命秉炬,移时而化。
当日见者,感叹赞扬,交于巷涂。
后人仰之,为之建庵,名曰“薪传”。
复为立塔,以示崇向。
一时名士骚人,闻其苦行,多相题咏。
今所传者有四绝,云:“今日优昙花茂发,净梵王宫生悉达。
只从者里便承当,性火真空阿剌剌。
”“痼冷沈寒骨一束,十方普见光明烛。
灵龟托壳已多时,无位真人火中浴。
”“万仞祥光匝地飘,漫空枝叶一肩挑。
今朝匾担两头折,千日担柴一日烧。
”“刹刹尘尘悬宝鉴,鉴中熌烁飞急电。
三千世界尽遭焚,九品莲花开烂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常熟人,字景之,号苍林。赵用贤孙。崇祯十年进士。授编修。与黄道周、刘同升、何楷、林兰友等称长安五谏。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复谋入阁,士春抗疏争劾之。忤旨,谪广东布政司照磨。后复官,终左中允。
维基
赵士春(1599年—1675年),字景之,号苍霖,晚号东田居士,直隶常熟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吏部侍郎赵用贤之孙,叙州知府赵隆美之子。
崇祯初年(1627年)入复社,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刘同升榜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为人耿介不阿,杨嗣昌夺情入阁,赵士春上疏弹劾。
贬福建布政司检校。
不久复官,终官左春坊左中允。
时人称赵士春与林兰友、何楷、黄道周、刘同升为「长安五谏」。
入清不仕。
著有《保閒堂集》26卷,诗14卷。
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十月十三日以疾卒于家。
徐乾学为其撰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福州连江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全宋诗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
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
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
入元,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
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以为地已为人夺去。
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
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乾学《通鉴后篇考异》以为是明末人伪托。
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为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郑思肖(1241-1318) 字亿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宋末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平江(今苏州),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擅画墨兰,兼工墨竹。画兰根不着土,人问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 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以当时形势无法刊行,遂于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苏州承天寺眢井中,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始被发现,藏一大铁盒中,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之,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曰:"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全宋文·卷八三三一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所南,号忆翁(一作亿翁),又号三外野人,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寓居吴县(今江苏苏州)。郑起子。为太学上舍生,尝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扣阍上书,辞切直,忤当路,不报。宋亡隐居,改今名,及字与号皆示不忘于宋。坐卧不北向,扁其室曰「本穴世界」,隐指「大宋」也。岁时伏腊辄野哭南拜,闻北语必掩耳疾走。精绘墨兰,国亡后,为兰不画土,意谓宋朝疆土已为元人所夺。尝谋举事讨元复宋,未果。无妻无子,郁郁而终。卒于元延祐五年,年七十八。着作存世者有《心史》七卷、《文集》一卷、《一百二十图诗》一卷、《锦钱余笑》一卷、《太极祭鍊内法》三卷。见正德《姑苏志》卷五五及所撰诸文。
侯仁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汾州平遥人。侯益第三子。以荫迁太子中允。知邕州,九年不代。太宗太平兴国中上言取交州之策,任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途中遇敌,援军不继,遇害死于江中。
全宋文·卷一○○
侯仁宝(?
——九八一),汾州平遥(今山西平遥)人,侯益第三子,赵普妹婿(一言外甥)。
汉乾祐中,官太子中允。
开宝六年知邕州,九年不得代,恐老死岭外,太平兴国五年遂建言取交州,太宗命为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
六年,率前军深入,援兵不继,遇害死江中。
太宗甚悼惜,特赠工部侍郎,录其子延龄、延世为斋郎。
事见《宋史》卷二五四《侯益传》、卷四《太宗纪》一、卷四八八《交趾传》,《文献通考》卷三三○,《安南志略》卷九,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
明诸生。
入清,弃科举。
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
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词学图录
朱鹤龄(1606-1683) 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诸生。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著述甚富,有《愚庵诗文集》及《读左日钞》14卷,《禹贡长笺》12卷,《春秋集说》22卷,《诗经通义》20卷,《易广义略》4卷,及《尚书埤传》17卷。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五
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人。有《愚庵小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1704 【介绍】: 清山西太原人,字百诗,号潜丘。
阎修龄子。
二十岁时,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疑为伪书。
探讨三十余年,尽得其症结所在,成《古文尚书疏證》一书。
康熙间以廪膳生应博学鸿词科试,未中。
后从徐乾学修《一统志》,久居洞庭山书局。
长于地理,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
诗亦雅丽。
有《四书释地》、《潜丘札记》、《日知录补正》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太原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潜丘劄记》。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