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韩棱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 首
粤允矣。于昭圣唐。天子中兴。拓迹开统。乃建皇极。握乾符。驱驾百灵。总齐万类。贵与天乎比寿。富与地乎侔资。日月回薄。以淑清告象。阴阳变通。以乐和乘气。龙不隐德。凤不潜灵。怀生之徒。根著之物。咸遂其性。固能使河海静默。宇宙文明。旧物维新。昌图启旦。大定礼乐。戢藏干戈。人学而还淳。刑措而不用。覆焘之恩溥。生育之理足。于是邑老田父。击壤而歌。张掖而舞。顾而为颂曰。康哉堂哉。乃圣乃神。代有非常之主。必有非常之臣。非常者。所谓殊尤杰出。与时偕运。则我贤令卢公其人焉。古曰圣主得贤臣。今见之矣。百里令长。亲人之要者也。烦剧所钟。贤良是责。故有四科堂室。孔甫称乎冉求。三国股肱。赵武知乎邢伯。应星雷而镇风雨。类父母而若神明。郑产之开喻获禽。鲁恭之垂仁及兽。循声流于简牍。良政在于歌谣。斯焉取斯。之子之远。若乃张英风于上国。宣懿范于中都。允升大猷。厥有成绩。休光终不圉。盛德莫与京。观其化焉。则卢公之心可知矣。公名正道。字真直。范阳人。昔元年景辰。上帝甄其九万。正月甲子。太公课其八百。汉祖以同日相爱。利建藩维。魏祖以馀风可嘉。聿推桢干。或清虚而循礼典。早识张华。或文思而发诗书。深知越石。曾祖昌衡。隋金州刺史仪同三司太子左庶子。风神澹雅。经史该博。宣六察而驰熊轼。翊三善而列凤条。德为人表。行为士则。祖宝素。隋晋州别驾。有礼有法。于纪于纲。得管辂之清谈。发王祥之雅咏。考安寿。皇朝朝散大夫襄州司马绵州长史。兰芬桂紫。月鉴霜明。珠皋则洗帻擅奇。玉垒则题舆缉化。公五行秀气。五色淳光。忠肃恭懿以立身。孝敬温良以行已。涵珠孕璧。悬阚泽之高名。舞柏吟松。动嵇康之逸韵。文史足用。方朔之言有徵。器宇难量。叔则之才可觌。解褐调为冀州信都县主簿。转绛州太平县丞。长河之间。彼汾之曲。朱钩理剧。黄绶安卑。鸿渐于磐。莺迁于木。敕授陕州司士参军。又改汴州浚仪县令。佐襜帷于陕服。式允清严。绾铜墨于梁城。克敷恩信。我皇绍膺丕业。嗣守珍期。明一之徽号聿崇。凡百之荣阶式叙。神龙元年。制加朝散大夫。随班例也。居无何。制为洛州新安县令。又改荥阳县令。尔其索亭旧邑。荥泽奥区。郊连北制。地按东里。上躔鹑火。旁控龙泉。神州则带河溯洛。洪漕则通江达海。五方云凑。公骤私奔。百族星稠。邀时射利。盘根错节。允属于升卿。先教后刑。必推于季子。公下凫舄。用牛刀。承天理人。以居其职。尊五屏四。以制其范。开道途焉。设堤防焉。陈之以礼乐。导之以德义。宣柔嘉。恤孤寡。去末返本。利用厚生。至为济济庠塾。莘莘冠履。王涣之劝率佐吏。范宁之惠养生徒。人识廉让之仪。家行俎豆之礼。其崇学有如此者。龙鳞促务。马骨攘灾。就穑占于五星。纳稼详于十月。子奇之铸器。童恢之易牛。其劝农有如此者。持宽济猛。以礼代刑。两造尽其根源。五听穷其词色。穿窬自息。请托不行。归遇腊之囚。原复雠之罪。桴鼓罕施于道路。桎梏无用于狴牢。其政令有如此者。貌年巡户。定赋徵徭。情伪必探。高卑咸若。心同悬镜。自辨妍蚩。手类持衡。不差轻重。其平直有如此者。果行育德。循巳正身。徐邈之有常。石奋之无润。冰壶载洁。尘甑自空。其清白有如此者。入其境则田畴自垦。草莱尽辟。此恭敬以信。故其人尽力也。入其邑则墙屋甚完。树木甚茂。此忠信以宽。故其人不偷也。至其庭府。吏甚清明。诸下用命。此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可谓季路为宰。复在于斯。任人以逸。从谏如流。耳目平而心气和。四肢全而百工理。父事三人以教孝。兄事五人以教悌。可谓子贱为宰。复在于斯。固以得良吏之要津。行古人之至道。顷者年谷不登。时雨未降。圣皇减太官之膳。出幽圄之囚。是歌云汉之诗。式备山川之祷。恐一物之失所。虑百姓之阻饥。徙有之无。遂起汛舟之役。赈贫救乏。爰行发廪之施。公上祗元泽。下罄丹诚。家到户至。裒多益寡。优之柔之。抚之育之。里咏途歌。人安俗泰。虽云行载沐。旋符以夜之期。而风教特隆。寔荷如春之德。导扬庶美。字育偫氓。惠化所以周洽。风流所以藉甚。岂直王谭在职。时叟号其无双。张既临官。京辅称其第一而巳。河南道巡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以政术尤异奏闻。使乎使乎。得其人矣。是知韩棱之飞章已奏。徵入有期。焦贡之行雨载驰。愿留难遂。丞马据主簿解伯宗尉高贲司马昭道等。并千将重宝。新甫贞柯。道可济时。位不充量。溟海即鲲鹏所化。枳棘非鸾凤所栖。翊赞多方。声华有裕。望逸骥而将远。抚留犊以增伤。孤我德而无邻。劳我思而无极。爰有等慈寺头陀逸僧识法师。俗姓桑氏。汉丞相之后秀也。天禀聪伟。生而俊奇。发愿为国。敬造阿弥陀石碑像。并颂圣德。及铸神钟。乡人前巴州曾□县尉刘虔奖录事王虔福常守一佐史里正等。或簪缨著族。夙劳州郡之班。或仁义在躬。暂屈乡闾之任。耕田凿井。遭圣主之休明。孝道忠规。受君子之名教。以为叫丹阍而一借。未达由衷。树翠碣而长悬。方存相质。惠我无疆之泽。徽烈允光。思君不乐之情。德音何已。殷沟作颂。文在兹乎。其词曰。
大地山河,中天朝市。
玉帛万国,子男百里。
惟索之亭,惟京之水。
膴膴原隰,森森□梓(其一)(一章)

粤兹抚字,须彼仁贤。
俗之化者,君之宰焉。
操我利器,亨我小鲜。
闻歌下邑,舞洽重泉(其二)(二章)

其政不严,其仪不忒。
秩秩诗礼,光光道德。
爰务耕桑,罕施徽纆。
无偏无党,有典有则(其三)(三章)

琴鸣宓贱,花发潘仁。
俸惟计日,甑乃生尘。
视人如子,临事若神。
秋鹰坐化,瑞雉行驯(其四)(四章)

自冬徂春,密云不雨。
曲降丝綍,载倾敖庾。
沐兰奠桂,救病济窭。
旋感月离,方期岁取(其五)(五章)

祝良何德,汲黯何功。
达望千载,宁踰一同。
既流膏雨,克播循风。
声闻于外,化协于中(其六)(六章)

凤使载扬,骥途攸展。
芳菊无绝,甘棠勿剪。
式纪清芬,爰凭翠篆。
歌咏不足,聊称其善(其七)(七章)

诏赐御书稽古两字作口号示子弟(1059年1月) 北宋 · 刘敞
七言绝句
毛玠素屏非俗物,韩棱宝剑得龙渊。
谟明敢与皋陶比,稽古虚参尧舜篇
⑴ 自注:于时予知贡举,又纪察刑狱。
过更縻远戍,怀禄滞归休。
一卧淮阳阁,三防塞外秋。
伤时惟恸哭,谢病不幽忧。
主画稀前辈,忘形赖隽游。
韩棱才抗俗,枚叔赋无俦。
感慨今如此,支离尚有瘳。
凉风雁南去,清夜火西流。
江海鲈鱼兴,何当泛斗牛。
秘宇耸严凝,名卿寿作朋。
腊残琪树雪,夜寂琐窗灯。
交意尝投漆,高谈亟引绳。
正怜湖海别,况复岁华增。
诗勇坚无敌,材全问不能。
龙渊方出匣,持以喻韩棱
汉章帝以锡赉情重。君臣道全。
示署剑推恩之礼。表经邦佐命之贤。
虽彼百官。分恩光之涣汗。
惟兹三者。睹御墨以昭宣。
是知器挺臣功。名由天奖。
非霜刃无表汝之庸勋。非乾文无重予之庆赏。
所以昭冲和。劝忠谠。
鲛函尽启。决云之状盈眸。
彩笔初题。垂露之文在掌。
岂不以良佐斯得。深谋可嘉。
或染翰而纪其敦朴。或挥毫而志以文华。
彼锡彤玈。我乃颁其秋水。
彼铭钟鼎。我乃镂以莲花。
一则薛烛未逢。风胡不识。
提携可助于雄勇。佩服必资其挺特。
能使巨阙惭价。豪曹失色。
乃署龙泉之名。以表韩棱之德。
一则龙藻日耀。霜风雪凝。
麾之而氛祲以歇。带之则威仪可聆。
斯亦刜钟难媲。斩马奚称。
乃署汉文之号。以旌郅寿之能。
一则利可卫身。威能禁暴。
惬项伯以将舞。宜赵王之所好。
岂羡乎五色奇形。千金美号。
乃署椎成之字。以彰陈宠之操。
故得光生环佩。荣冠簪裾。
见鱼水相逢之际。是云龙契会之初。
数比梦刀。各获君前之赐。
功齐神笔。长吞天上之书。
洎吾皇威被华夷。德安岐雍。
锋铓不自其手署。颁赐尽归其公共。
盖以韩魏为铗兮宋为镡。异汉朝之所用。
温铜刀歌(甲午) 清 · 蒋士铨
① 武进陆完学官兵部尚书,庄烈帝所赐。
陆公先后官两浙,救饥拯溺功殊烈。
明史不登循吏传,地志书名见吴越。
崇祯初年公掌兵,流贼未炽称太平。
孰为韩棱郅寿孰陈宠,三剑漫作蛟龙鸣。
暖金暖玉辟寒之犀古亦有,铸剑曾分铜牝牡。
温铜于义何所取,代斲愁伤彼哉手。
我闻以铜为兵不如铁,为器不如漆。
荸荠甘草能使铜刚柔,持赠何堪万人敌。
公昔不为屈突通,恨贼生晚公未逢。
新亭可叹死床上,临淮枉自藏靴中。
呜呼,阮师造刀一千七百口,不若销兵事南亩。
由来此物不足禦暴乱,温其如玉君常守。
跌荡天门旭日升,纵横龙变与云蒸。
时才五鹿名虚籍,世业三鳣兆有凭。
启事朝濡双掌露,斋心寒映九河冰。
节宣北斗天喉舌,总领文昌帝股肱。
抗议外庭推汲黯,延宾东阁谢孙弘。
两朝扈圣趋丹禁,廿世临戎老白登。
鱼水明良方遇合,沧桑岁月忽因仍。
挂冠邹衍飞霜市,回驭文王避雨陵。
安得筝歌明谢傅,欲从剑字问韩棱
倾城供帐青霄满,入晋河山紫气增。
顾命讵能忘玉几,流言应自感金縢。
万邦黎庶思重起,九庙神灵在中兴。
田里本非明主意,风雷行见诏书徵。
即看麟阁图充国,曾向龙门御李膺。
顾眄一朝投白璧,蹉跎千里附青蝇。
匏瓜久系翻相笑,硕果犹存敢自矜。
拂袖五噫辞汉阙,抽毫七发愧枚乘。
出为小草元无益,积似前薪任见凌。
谁复黄金收骏骨,且将华发寄鱼罾。
题古陶器猊鼎(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古于金就范,今见土依模。
问敢致彼楚,制堪缅有虞。
肯轻添鸽炭,还觉胜猊炉。
周代伯师(西清古鉴有周伯师鼎其形似此),形疑法此夫。
咏和阗玉仿周堇山鼎(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范金赤堇昔称山,贡玉欣兹入玉关。
博物古图原可仿,俗工新样概教删。
伯师叔朕诚堪侣,极巧穷精大合闲。
匪说攸闻曾熟读,久安长治廑其间。
⑴ 西清古鉴有周堇山鼎按越绝书有赤堇之山古器多勒国名人名而此称山者盖当时铸鼎处也
江北杂咏八首 其三 (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谁云沧海变桑田,社祀何传传以贤。
手署当时精藻鉴,韩棱应得楚龙渊。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