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历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2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上将军于己卯冬十二月四日(夏历十月二十四日)薨于故都什锦花园府邸。碣石云寒,渭原星落。甲仗鸣空,一路皆哭。呜呼哀哉!去岁初夏,圻也南游,一岁有半,遂成永诀。望海长恸,泪枯心乱,死生契阔,深悔远行。追念勋劳在国,美德入人,坚贞刚大,弥纶六合。若乃知我之深,从谏之美,念兹在兹,弗忍缅述。溯自辛酉入洛,迄今廿载,流离播越,久共患难。言犹在耳,事岂忘心,身难北归,但有号哭。欲为诔文,一诉忱悃,方寸瞀乱,弗可成篇。爰为短章,追惟夙昔,是亦薤歌,寄助执绋。临风呜咽,肝肠断绝,呜呼哀哉,呜呼痛哉。
凉秋辛酉岁,仗剑洛阳宫。
东井人间聚,嵩高天下中。
怜才必知己,从一贵能终。
二十年来事,欷歔白发翁
⑴ 庚申,圻入洛阳军幕,时援川湘军事结束,新组幕府。以公刚正磊落,遂怀从一而终之志,声明不入仕途,但为幕友也。
中原纪痛诗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自赏罚不明而人无是非之心,自义礼不修而人存侥幸之心,朝秦暮楚,唯利是喻,而视为故常,于是天下事不可问矣。榆关之败,罪在玉祥一人,我虽败,皆怀义愤,故能兴。江汉之败,敌何有也?致败之由,其道不一,或失民心,或受敌贿,或排除忠义,或卖主求荣,或共利于敌,或挟私报怨,或克剥军饷,或才不称职,有一于此,皆足覆军而亡国。况不一其人,不一其事,要皆以利为的,而自杀其身,自我观之,早知其有今日矣。国家隳讨贼之功,百姓遭涂炭之苦,自上游湘鄂以至吴越,带甲满地,天下骚然,壮者死于锋镝,老弱转于沟壑,半年以来,南北军民死者达数十万人。自今以往,尚不知胡底,皆我军一败之故。其败也,不在战时,而在战先,不在敌之善胜,而在我之善败。谋臣策士,非利弗言,非利弗动,一念之私,伏尸千里,其人其事,更仆难数,误主误国,罪通于天矣。不有诛罚,乱正未艾,春秋之道,自为笔削而已。余九月秋末,再入中原,城郭人民,半非昔日。残臈向尽,颠沛未已,默念乱源,纪其大略,冰天呵冻,事讫季冬,其人其事,实不止此。其能言者言之,不能言者不欲言,隐痛而已,后有君子,其鉴苦心。丙寅冬至,江东杨圻识于郑州军次。
醉眼翻天地,秋风裂肺肝。
前军俱不发,倚马独长叹。
天末诗犹壮,闺中骨已寒。
冰天呵冻墨,笔削到毫端。
按:吴公以夏历八月朔离汉,余襆被从行,至刘家庙而兵车已发,遂相失,易服遁汉,乃陷敌中。时武汉大乱,鄂人杀我军及北人于路,日数十百人。南军悬赏缉吴公僚佐,索余以八万金,沿路大索,余复贫,行止皆不可。人情险恶,邻意叵测,盖一月而四迁其居,乃得免。迨家人以多金至汉,乃于九月十二携妻柩乘外国轮东下,后间关到郑州,在九月之末矣。
东游杂诗四十首 其五 民国初 · 连横
七言绝句
樱花如雪月如潮,难遣春光是此宵。
卿意侬情同眷眷,禅心诗味两超超(游正觉山,时适夏历三月望夜)
共 23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