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历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2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庆春来 现当代 · 吕小薇
一四九年初春 夏历戊子除夕,案头红梅怒放一枝,晴光掩映,顾盼生姿。入夜,有捉草龙瓜灯喧舞 于户外者。欣然制此,以迎新岁。
有一枝红艳向人开,问酷寒、而今何许。
便天海潜移,人间已是,草木春为主。
亭亭不语。
倩符映新颜,迎牛驱鼠。
想南旌、早日归来,更振起雄城箫鼓。
休说隔帘灯影,不辨鱼龙舞。
试听潮动欢声,儿童拍手争觑。
逝年水样,去则由它去。
笑唤横斜,共春来同住。
庆春来 现当代 · 吕小薇
一九四九年夏历除夕,曾制此曲以迎新岁。今复倚声以赋红梅,为春节之献。
三十年春去又春来,问横斜、几经风雨。
怎忘得韵光,嘘寒送暖,百万彤枝舞。
心期曾许。
荐解缚新姿,微馨一缕。
忍销魂、鹈鴂先鸣,竟扫却落红无数。
应识驿程冰涣,重觅春行路。
喜看地转天回,明霞更著千树。
疏条老矣,还倩酡颜驻。
灵鹊梢头,唤江南词侣。
① “送友”指送陈松茂,诏安县人,汕头市离休教师。
② “西还”指西回汕头市。
依依恋恋故人情,何况临歧百感生。
南浦春来伤碧草,阳关西出没同盟。
乡园聚首时嫌暂,客地相思泪欲横。
斗柄回寅(斗柄回寅: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寅方,为夏历岁首,后指阴历正月。夏历寅月为岁首,称为“建寅”。《淮南子·天文》:“天一元始,正月建寅。”)如适愿,良朋咸集诏东城。
⑴ 临歧:指古人送别在岔路口处分手。
黔徼难逢月,今宵喜照临。
山城哀画角,圣地洁尘心。
龙战终无已,蟾辉恐又阴。
福音拯世意,相与一沈吟。
怯暖愁寒日渐殊。
艳阳新上小楼居。
檐牙已噪争巢雀,阁底犹藏破网蛛。

从病后,酒杯疏。
浮生浮世两模糊。
凭窗偶有寻春兴,但见梨花点碧芜。
注:这首词是1939年春节,在昆明所作。根据父亲的自述:“同济大学于1939年春天学校全部迁到昆明,当时我在理学院兼任生物系主任。”经历了长期战乱的颠沛流离,工作、生活现在暂时安定了,看到了一点希望。这首词父亲在1958年写成条幅给定枎,跋中写道:“1939年重到昆明,寄居绣衣街及翠湖北路者两年馀,枎儿遂与我同为滇池畔出生之人,当年旧作写以相付。”
帘钩响动伊来到。
屈指沉思,灯下低声道。
明日如何消遣好。
良辰千万休烦恼。

原来生日浑忘了。
客里年华,多谢伊关照。
我自伤心还一笑。
伤心不要伊分晓。
香园阁席上呈广东记者团诸公(发表于1920年) 清末至民国 · 傅锡祺
七言律诗
① 编者按:庚申年(1920)稿,原题甚长,移作诗序,今题为编者据《台湾文艺丛志》改,又《瀛海诗集》题作〈香园阁席上呈广东记者团〉,《台湾诗醇》、《台海诗珠》均题作〈呈广东记者团〉。
庚申(1920)夏五夏历二十八日(大正九年七月十三日),广东记者团陈新吾、陆见如、袁振英、苏守洁、高根刚、黄毓梧、黄芸白、邝啸庵、李思薇、司徒冷观、吴俊笙、李翰卿、李祝多(鹤仙)、刘伯铭、李骈伯、李家仁等十六氏为视察而来,台中台湾文社友为开茶话会于公园之香园阁,余亦与会,席上赋呈。
左股蓬莱割去轻,仙山图色染分明。
一家自笑成胡越,四海谁知总弟兄。
大地风云犹急变,东瀛文物待真评。
过江个个皆名士,旋转乾坤有管城。
⑴ 作者注:「南北相持未息,而段祺瑞又将与曹锟(直督)战,南派内讧,北派亦内讧。」
⑵ 编者按:「文」,《台湾文艺丛志》误作「人」。
为报生前未了缘,故来舆榇入新阡。
归宁乞食怜吾阨,守分安贫叹汝贤。
话别频遮红袖泪,临歧断送夕阳天。
寒家夫妇恩情重,痛煞生离竟死还。
自汝永归卌六年,而今骸骨即吾迁。
缅怀当日盈眸泪,忍见今朝压鬓钿。
贫苦相依悲尔我,恩情未满嗟人天。
有灵魂魄随吾去,聊具薄棺总歉然。
十二月四日雪中作乡书,既而得句(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尊华腊后几寸雪,东海雪高一丈馀(报章载:日本奥羽东北,北海道西海岸一带,自夏历十二月朔,连三日大雪未止,积雪达一丈三尺)
天试畸寒畸暖手,我劳问乱问年书。
栖栖殿爵层俱没,奕奕邻柯斲不如。
说是老夫檐底见,岂知平陆尽丘墟。
共 2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