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景崧

相关人物:共 31 位
共 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吴汤兴 (?
~1895),字绍文,清苗栗铜锣湾秀才。
生性豪爽,以侠义闻名于乡里。
乙未(1895)割台,巡抚唐景崧授予统领关防,遂返乡招集义勇,编列营号。
是年六月中旬,日军南下新竹,吴氏扼守大湖口,与日军激战。
后因饷械告罄,退入十八尖山,与新楚军合攻新竹。
复因日方援兵至,遂撤往彰化地区。
「八卦山之役」彰化义军守将多战死,吴氏率师上山接应,于枪林弹雨中,往来指挥,奋勇杀敌,最后中弹身亡。
有诗一首,见吴幅员《台湾诗钞》,今据以校录。
施沛霖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沛霖(?
~?
)字又生,略历未详。
存诗六首,见唐景崧《诗畸》,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唐运涵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唐运涵(?
~?
),字佩驯。
略历未详。
存诗见唐景崧《诗畸》,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唐运溥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唐运溥(?
~?
),字度周。
略历未详。
存诗四首,见唐景崧《诗畸》,今据以校录。
(吴福助撰)
唐运深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唐运深(?
~?
),字晋端。
略历未详。
存诗二首,见唐景崧《诗畸》,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唐运泽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唐运泽(?
~?
),字葆厚,略历未详。
存诗六首,见唐景崧《诗畸》,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登元(1840~?
),字君聘,号心斋,别署耕兰室主人,清淡水厅红毛港保沙崙庄人。
为淡北中式礼闱第一人,故有「开淡黄甲」之称。
陈氏出身农家,曾先后受业于赖庆超、沈邦彦、游肯堂、黄益清、邹慎修诸夫子。
同治初,入泮,闻八芝兰(今士林)文风特盛,遂家焉。
光绪二年(1876)举乡荐第五十二名。
以乏资斧,不能赴甲榜,居淡水士林坊,郁郁十馀年。
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巡抚刘铭传,延聘为西学堂国文讲习。
光绪十五年(1889)值礼部试,刘铭传助五十金使成行,果于翌年庚寅恩科中式第三百十三名。
榜发,因长途跋涉,自奉过俭,委顿不能应殿试。
刘铭传再聘以西学堂监督。
及刘氏称病去,亦辞卸。
光绪十八年(1892)至京补行殿试,恩赐三甲第五十名,朝考二等第四十名,钦点知县,签分山东,因道远,不就。
光绪廿一年(1895)日舰犯澎湖,登元募乡勇五百人,屯于八里坌、东势山之麓。
五月,日军据三貂岭、狮球岭,唐景崧仓皇出奔,北部防军纷告解体,登元内渡不及,匿居乡井。
后应日本当局之聘为八芝兰保良局局长。
两年间,备受台北知县桥口文藏、村上义雄凌辱,遂潜返原籍,居漳浦县赤湖滨,数年而殁,卒年不详。
维基
陈登元,字君聘,号心斋,别号耕兰室主人,福建省台北府淡水厅红毛港沙崙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毓菁(?
~?
),字贡南,略历未详。
参与唐景崧斐亭吟会。
唐赞衮《台阳见闻录》卷下胜景「夕照亭」云:「台道署东澄台之侧,斐亭之前,有『夕照亭』。
昔王贡南孝廉有『别墅新增夕照亭』句,盖设想耳,因名此亭以实之。
文人游戏,遂成故实。
」(吴福助撰)
黄守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西上思人,号荩臣,小名亚𣕜。
早年率众赴越南投效刘永福黑旗军。
光绪九年在越南怀德府纸桥击败法军李维业部。
次年又与滇军合围宣光法军。
后改隶唐景崧之“景字营”,还驻广西。
八国联军侵华时率部随冯子材北上勤王,至南京后停留数月而返。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罗建祥(?
~?
),号星伯,广东顺德县监生。
知府衔试用同知。
光绪十年(1884)一月任恒春知县,十一年(1885)四月改任嘉义知县。
后以勘丈田亩不力,被认为矇混欺饰,漠视民命,废弛公事,以致声名狼藉,民怨沸腾,于十四年(1888)九月遭革职查办。
事详刘铭传《刘壮肃公奏议》。
存诗七首,多见于唐景崧《诗畸》,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共 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