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孔广森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林孔生死交,同掇辛卯第。
孔年甫及冠,较林弱三岁(林于宣、孔撝约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同入翰林,于宣年二十三,撝约年二十。)
觥觥公羊学,一豁何休蔽。
目林以荀韩(见撝约诗中。),不独文字契。
同官五年耳,林乃先孔逝。
诔词世争传,诗语哀难制。
作书慰江津(樾亭先生尝宰江津。),情至挟危涕。
能增朋友重,不隔存亡世。
谁知后十年,囧车亦在砌。
愚寿夭则贤,两贤嗟一例(于宣卒乾隆丙申,年二十八。后十年丙午,撝约卒,年三十五。「囧车在砌」「愚寿夭贤」,皆撝约诔词中语。)
闽中读书社,作始朱石君。
林氏首二难,吾祖张一军
洪惟九山公,博学理放纷。
治经不苟同,于书尊古文。
同馆友林孔,上下犹龙云。
时相或招之,蔑视同秋蚊。
相戒不修刺,权要谁我醺。
谢叟纪此事,吾辈尊所闻(谢枚如先生《课馀续录》:林于宣年二十三入词馆,权贵艳其才,欲罗致之,与同里梁九山、曲阜孔撝约相戒弗往。)
当时此三友,臭味兰发薰。
及今诵诗札,行谊真不群。
⑴ 朱文正官福建粮驿道时,拔时彦二十八人,立读书社。林樾亭、于宣兄弟与焉。吾家则余高祖翼斋公、高叔祖岱岩公、九山公同怀兄弟三人咸与其列,一时论读书者必推梁氏。
撝约工为文,骈俪传万口。
作堂榜仪郑,意出戴姚右撝约受经于东原、惜抱。)
哦诗固馀事,下笔初不苟。
于何觇性情,梦中来死友。
独怜林太史,身死书覆瓿。
南陔诗几卷,今日亦敝帚。
后生忽前辈,不解记谁某。
那知此两贤,读书过欧九。
薪传火不尽,楹书子能守。
乡献我粗详,题诗色先忸
⑴ 闻于宣所著有《南陔集》,余未之见。
姚惜抱先生使程日记为袁伯夔题 其一 (甲戌)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百年义法重师承,文字能关国废兴。
东注风裁撝约学,制科取士讵无凭?
绛帐树清声,人望所归,遂以谠言参国是;
青箱承旧业,父书能读,固知文学本家传。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十年前,识炎秋教授于高闱阅卷之时,承以其尊翁弃生先生骈体文见贻,风格雅近北江,真可谓海东麟凤也。
洪炎秋(1899——1980),原名槱,字炎秋,笔名苏芸,台湾早期作家。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教育系,1929年毕业。在北大求学的洪炎秋受教于沈尹默、朱希祖、周作人等,毕业论文〈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教育},发表于商务出版《教育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九号,是少数北京大学毕业且在该校任教的台湾人,极力鼓吹「大学教育应为全民开放」与「用人为贤」之主张。光复之前在北大及北师大教书。1946年6月返台,先后在省立台湾师范学院(今师范大学)任教,后调为台中师范学校(今台中师范学院)校长。二二八事变时,曾遭受波及,旋获政府特赦。1948年8月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10月主办《国语日报》创刊。洪先生长期任职国语日报社达三十余年之久。1969年起担任立法委员。1980年3月14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82岁。
绛帐:指师门、讲席之敬称。典出《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上}。
谠言:正直之言,慷慨之言。《汉书》新注卷一百·叙传第七十:“上乃喟然叹曰:‘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
国是:国家大计。犹言国事。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民哉!”
青箱:《宋书·王淮之传》:“曾祖彪之,尚书令。……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后为世传家学之典。
父书能读:洪出身台湾鹿港世家,名秀才洪弃生之子,自幼受父亲影响,汉文根基相当札实。
高闱:此处应是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尊翁弃生先生:洪弃生(1866~1928),台湾著名古典诗人,谱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
北江: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
笺:李篁仙挽欧阳太宜人 联:
有子能读父书,当禁署挥毫,荻管谅怀前日苦;
将母尚劳王事,正乡闾养志,菊篱惊报朔风寒。
孔撝约 清 · 姚鼐
七言律诗
岱山枞桧郁嵯峨,礀户秋风吹女萝。
早厌雕虫卑入室,迟归金马且槃阿。
萌芽颇叹言诗少,枝叶惟嫌拟易多。
千古著书非近用,庙堂伊郁独弦歌。
孔撝约三十二韵 清 · 姚鼐
五言排律
孔梦兴畴昔,斯文失在兹。
世从乖大义,家尚诵闻诗。
旧德诚遥矣,通家愿附之。
壁中书若授,坐上客何辞。
往岁南宫直,东征使节持。
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庾信升朝岁,扬雄好赋时。
翰林真不忝,家法亦胡亏。
文富韩陵石,书摹邹峄碑。
谈经工折角,好学复深思。
海宇承无事,宫庭大有为。
九流雠秘省,三俊接彤墀。
博诵先王语,当求孔氏师。
二刘今几见,后郑独勤仪(君作仪郑堂尝乞余为记)
老氏藏书室,儒林习礼帷。
庙堂君竟返,延阁士奚资。
道德惭途说,文章劣管窥。
燕居频接膝,狂论每无疑。
处处同杯酒,殷殷爱履綦。
逮闻辞禁闼,先已病茅茨。
岱岳分天峻,江流控地卑。
龟阴人去少,舒口雁来迟。
鵩鸟妖斜日,龙蛇在岁支。
风流前日会,天意百年期。
橘幼灵均颂,兰摧长史悲。
岂教为异物,真见瘗琼枝。
铭鼎几先德,沾袍辨异辞(君书来云近喜公羊学方为之说未竟)
书成宁饼肆,身泯罢饘斯。
适就潜夫论,希闻智者规。
九原终不达,一卷更投谁(余以经说寄君甫去计不及见)
髟鬓秋增白,双髦昔对垂。
止馀名篆在,启箧涕交颐。
在昔成周造西土,日出海隅皆奄抚。
同文遂光天子政,异学敢施私智舞。
大蒐有礼朝金舄,小雅馀萹镌石鼓。
东迁孔子悼《诗》亡,史有阙文吾尚睹(用刘子骏说)
倔兴㬥国尚首功,拨去古文焚一炬。
小篆从兹法丞相,《爰历》竞言受车府。
援笔且便徒隶才,立政安求周召侣。
虽然六体试古文,尚有典刑存一缕。
魏晋以后述者稀,科斗仅传逮韩愈。
厥后推求钟鼎文,形响猜疑似聋瞽。
铭勒谁可迹𨙸梁,真伪奚能知《岣嵝》。
独留此鼓见周人,犹似裔孙瞻鼻祖。
文士甲癸纷臆决,强定成宣道文武。
断文阙义那得知,伟画奇模差可数。
一朝联缀使完善,坠玉零珠同贯组。
文王清庙固难睎,急就凡将真下頫。
乃知翰林有奇智,鍊石星躔如可补。
尝疑秦篆一家学,叔重虽精犹异古。
言之成理或近凿,有似郢人书烛举。
保氏本体益茫昧,后贤傅说时舛午。
日在茻中会意草,背私公乃韩非语。
岂如石鼓坚可信,乃谚胡为讥厥父
说礼无徵伤杞宋,崇旧有由敬收吁。
嗟君好古如食蹠,快读奇字尝如吐。
益友多闻求寡昧,家法虚怀铭伛偻。
何当再发壁中书,小学源流胜张杜。
⑴ 说文草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石鼓文从早不从日按说文载自芥至菿五十三字大篆皆以从草固草名见诗安知非本草名而假借以为蚤草之草亦犹蚤之借蚤虱也以假借言之亦不必取日在中矣又说文公平分也八犹背也韩非日背私为公石鼓公字下从口不从厶亦不合背厶之说而说文载古文讼字下正从口故知石鼓可信必以许氏所解六书义难之则反失之矣
清风未到玉川家,古本奝然莫漫誇。
却梦扬帆陵海月,水香吹满𧖅蒙花。
孔生嗜古不可量,手摹款识穷夏商。
上丁陪祀戟门下,目无施薛潘与杨。
作诗作篆册示我,四字七字何琅琅。
苍颉爰历与博学,皆本史籀为津梁。
永平而上溯建武,六篇之外初未亡。
五十五章章六十,是启急就生凡将。
后来渐用草书写,不名曰草名曰章。
尽失初教国子意,史弗阙文圣所伤。
生云岐鼓不云籀,得毋未信为宣王。
此鼓与籀一耶二,𣕒卤二字分豪芒。
绛州赵氏释者九,𪔅𠁩𠟭𡈹𤔲𠰎雱。
不知雱也何所据,壬鼓用𡭑马既康。
东坡本忽出杨慎,少陵所以讹陈仓。
候官林琮昔共论,卤弓之释诚荒唐。
其文曰角画下断,此册宛如圭合璋。
林释文亦仿急就,无人裒辑为考详。
分合数字偶同异,鼓吹六籍皆笙簧。
生其助我训纂续,圣谟万古垂洋洋。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