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巴慰祖

共 10 首
丁亥四月二十六日沈子培比部子侍庶常李越缦、王蒿隐袁重黎三司部,邀同从兄筱珊陪黄漱兰大银台暨公子仲韬编修游崇效寺,读青松红杏图时,鼠姑已谢,楸树方花,子培索图记之。按尔雅楸类释者不及花,昔见巴慰祖写祇花正似,疑称名伪误。然楸祇音似相近,亦无确證以申之。爰系系小诗妄进一解。
载酒游精蓝,韵事名流介。
高楼临遥瞩,超然谢天械。
林扶城堞迥,云卷山容泰。
钟声吼蒲牢,一一闻梵贝。
在昔老比邱,遗图牛腰大。
展卷睹故人,题诗寄慷喟(谓文芸阁所题句)
剧谈资昼永,俗虑颇湔汰。
繁英垂古柯,静艳拔埃壒。
援名蒐雅故,比类椅梓最。
释或罗獐皵,录罕迨芳馤。
曩见祇林图,厥葩红蔼蔼。
坐想兜率宫,天女散如芥。
疑兹佛国种,移根流沙外。
故能寿而华,体不金刚坏。
郢说实鲜徵,宁令阙如盖。
貌景聊就质,考订行秘丐。
闺思 其一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一尺红绡一首诗,泪痕点点寄相思。
须知入骨难销处,尽在停针不语时。
宝匣镜昏蝉鬓乱,锦堂昼永绣帘垂。
春风澹荡无人见,自守空房敛恨眉。
注:一尺(韩偓别锦儿)泪痕(刘禹锡潇湘曲)须知(徐夤恨)尽在(朱绛春女怨)宝匣(鱼玄机和人)锦堂(张祜公子行)春风(孙逖丹阳行)自守(关盼盼和白公诗)
何逊风骚主,招为野外吟。
引凉高树早,闻笛老怀深。
美酒出金谷,群贤聚竹林。
新诗归各咏,汉上续题襟。
我游黄山无主人,黄山为主我为宾。
谁知尚有主中主,巴君轩轩更霞举。
去年早欲来访君,人言君看潇湘云。
今年无心忽相见,春水可剪情难分。
呼童急扫陆机屋,留我陈蕃榻上宿。
晨起摩松露气清,夜深说鬼灯光绿。
雀箓鸡碑无不有,天生两只摩崖手。
藏得兰亭字数行,此碑不向昭陵朽。
谁云考据无词章,君独两家兼擅长。
高歌七言长短句,天风海水音琅琅。
山灵促我缚蜡屐,欲行不行留七日。
君更依依送出城,下车握手难为情。
转瞬丹台游已过,渐渐九华山又大。
掉头烟里苦相思,三十六峰人一个。
我昔游黄海,飘然履足轻。
仙风扶两腋,如欲上天行。
一别八年久,回头噩梦惊。
酒阑思往事,惝恍不分明。
尔住名山侧,相违两日程。
常怀登览志,胜践卒无成。
一夕神飞越,岩峦万象呈。
画图纷历历,怅望有馀情。
王孙已转庄严劫,乃祖犹将铁券遗。
鸟喙锦衣应暗笑,良金那不铸鸱夷
⑴ 吴越国王钱弘俶敬造八万四千宝塔,乙卯岁记。竹垞误以忠懿为武肃,盖未见塔及拓本耳。
为问陈徐谁好古,曾将此塔换兰亭
化身仍作青螺髻,我欲烦君写石经
⑴ 乾隆间陈广宁以《定武兰亭帖》易徐竹溪所得塔赠朱文正,后进入内府。陈广宁与徐山人华联句诗载《金石契》。
⑵ 潘绂庭赠此墨,适案头有蜀石经拓本。
金石搜罗巴子安,壹斋曾为制铜槃(黄勤敏云,曾为巴子安仿造比干铜槃。)
梅溪一笏如相较(钱梅溪泳亦有金涂塔屋。),孰是当年李与潘(李廷圭、潘谷。)
《说文》「足」、「疋」两部首相承。「疋」下云:「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许君于此字,可谓翔实。自隶变后,足、疋两形迥殊。而《管子·弟子职》篇作「问所何止」,益不可通。此拓疋字瞭然,乃确知疋字之形。且「疋」部止「𤴙」「𤕟」两字,义取疏通,与「足」部八十五字从「足」为义者迥别。可知许君云「古文亦以为足字」者,明其实非「足」字,乃古文叚借也。古无四声,「足」「疋」「胥」「所」,皆一声之转耳。《曲礼》鸡曰「翰音」,雉曰「疏趾」。雉飞三丈,鸡飞不能三丈。飞高者见其趾。此器三趾卓立,亦可谓之疏趾。疏趾,即疋之本义矣。「疋」与「疏」同音同义而别用,「胥」「所」又别为用。古文字少,意在以简御繁,故叚借特多。然一字数叚,如「疋」字者,于部首中尤为廑见。《大雅》「雅」字,本叚鸟短尾之「雅」,又假象腓肠从止之「疋」,至今「雅」「疋」并行,竟无正字。《周礼》:「笙师舂牍应雅。」《乐记》:「讯疾以雅。」雅本乐器,所以节舞。叚为「雅颂」字,此义不见于《说文》,可想见古人作字,其难其慎,而孳乳浸多,不料后来如此之支蔓无穷也。然则「疋」之为用何广乎?据厉樊榭、翁覃溪、汪容甫所考證,此器曾在马半槎处,后归巴予籍,最后又归吾友程木庵。六舟上人客木庵家,为釐定金石文字,因此镫款识字多难辨,为剔清精拓。道光戊戌,寄拓本至都。余用厉樊榭原韵作诗三篇。后木庵之子守恭执挚门下,曾为题所藏彝器拓本,有云:「却笑木庵心似木,閒中雕尽古来虫。」时余年方壮盛,海内稽经诹古之儒,罔不谐际。摩挲金石,摅发诗文,几于无日无之。廿馀年来,军兴不息,东南文献,凋秏特甚,故人宿草,彝器晨星。余亦年逾古稀,老与病俱,后生辈有持古匫求为题记者,视为过眼烟云而已。今春至吴门,余病少瘥,渐有吟事。养閒主人出此拓属题,知是器又从木庵归鸳湖范稚禾,今自范氏归草堂。时贤题咏甚盛,余乃就「足」「疋」二字义演成一篇,以补三十年前罅漏,且亦翁、汪及今日诸君所未经道及也。时同治庚午立夏后三日,对雨并识于金狮桥巷寓斋。
我昔叠和樊榭诗,为竟宁镫费煤麝。
剩稿抛残三十年,夜雨吴船续佳话。
翁汪绪论在铅椠,皆与吾言有针芥。
剔镫休笑六舟痴,墨拓鲜明良一快。
咫义重拈足与疋,洨长于斯见炉鞴。
因思六书形声道蓺赅,仓籀幸未随嬴灰。
蒙于古文有深耆,曾考秦钟与吴罍
侧闻草堂富彝器,燹馀收拾从蒿莱。
何时许我遍扪叩,详辨亥豕分箕荄。
今宵且喜识一字,岂厌推敲细琐如重儓。
⑴ 昔读《积古斋款识》,谓「周公𠌶钟」。「周公望钟」乃秦武公德公之器,「秦」误为「周」也。「夜雨罍」乃楚庄王所铸「吴罍」。仪徵师见之曰:「此吾诤友也。恨易畴、未谷不及见矣。」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