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鼐

相关人物:共 35 位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5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
嘉庆十三年进士。
鸦片战争期间为台湾道,与达洪阿设计击退英军。
战后以“冒功欺罔”贬官四川。
咸丰初复起用,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官终湖南按察使。
师事从祖姚鼐,工诗,文章善陈时事利害。
鸦片战失败后,寻求御侮之策,著《康輶纪行》、揭英侵藏野心,欲使朝廷戒备。
有《中复堂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姚莹,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如,桐城人。嘉庆戊辰进士,历官湖南按察使。有《后湘诗集》。
全台诗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以「十幸」名斋,又号幸翁。
安徽桐城人。
从祖姚鼐为桐城派古文创始人之一。
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
二十一年(1816)出任福建平和县知县。
二十二年(1817)调任龙溪知县。
以法治县,颇有政绩。
二十四年(1819)调任台湾知县,不务苛细,一以恩信抚之,深得士民心。
旋兼理海防同知。
道光元年(1821)移署噶玛兰通判。
兰地初辟,姚莹多方规划,抚恤灾民,兴利除弊,士民称善,旋以遭忌罢职。
道光三年(1823),方传燧调任台湾府,复应邀渡台襄助,殚精竭虑,多所建言,至道光五年(1825)始回内地。
道光十八年(1838)擢台湾道,以台湾民情浮动,外阻大海,内逼悍番,游民错处,奸宄时作,因收养游民,略以兵法部署之,以为义勇,又训练士卒,阴为战守计。
二十一年(1841)英军犯鸡笼海口,又犯大安港,姚莹设方略,与总兵达洪阿积极备战,奋勇抗敌,数次击退英军攻击,斩获甚众。
奏入,皇帝特赐花翎,兼二品冠服,荫一子云骑尉,以旌其功,由是为中外大臣所嫉。
和议后,英人与清廷投降派相互勾结,诬陷姚莹,遂于二十三年(1843)以「冒功」罪被革职逮问。
出狱后,贬至四川。
咸丰元年(1851)调任广西按察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军,可惜言论方略多受牵制而不见用。
兵败后随军至湖南,任湖南按察使,忧劳愤郁,病死。
姚莹以经世自任,常以济人利物为念。
为政务因地制宜,无所偏执。
在台十馀年,洞悉台湾地势民情,整饬吏治,振兴文风。
著有《中复堂全集》九十八卷(清同治六年八月刊本。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重刊),其中《东槎纪略》、《东溟奏稿》并为关系台湾重要史料。
姚莹博览群籍,平素慕贾谊、王守仁之为人、为学,体用兼备,不为空谈。
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病,慷慨深切;诗自明七子入,而以盛唐为宗,主张不强作,大抵于古人善处别有会心,不肯貌袭,往往成一家言。
  姚莹有关台湾之诗作,《中复堂选集》辑录《后湘》二集、续集,共有古诗十一首,律诗三十三首,绝句十四首,合计五十八首。
章法缜密,温雅蕴藉。
今以《中复堂全集》为底本,覆校《中复堂选集》,参以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选本。
(吴福助撰)
马树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53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公实,号筱湄。
嘉庆十二年副贡,以直隶州州判发江西。
咸丰间任汝南通判,纠义勇拒太平军,被执死。
博通经籍典章及古诗文,尝从姚鼐游。
有《阐幽汇记》、《龙眠志略》、《咫见漫录》、《可久处斋诗文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56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字伯言。
道光三年进士,官户部郎中。
师事桐城派姚鼐,专力古文,居京师二十余年,有盛名。
诗亦清秀。
晚年主讲扬州书院。
有《柏枧山房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梅曾亮,字伯言,上元人。道光壬午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柏枧山房集》。
维基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祖籍宁国府宣城县。
曾祖时移籍江苏。
出身诗书家庭,由母亲候芝启蒙。
十八岁时,梅曾亮在钟山书院拜姚鼐为师,与管同、方东树、刘开及姚莹,并称姚门高第弟子。
二十九岁时入吴鼒的扬州唐文馆。
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三甲八十九名,授知县,因考虑到赡养父母不便,没有赴任。
先后为邓廷桢、陶澍幕僚。
援例为户部郎中。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告归,主讲于扬州梅花书院。
咸丰二年冬,回到家乡上元。
不久太平军祸起,避难于王墅村,再移居淮安,晚年投靠河道总督杨以增,被安顿在河督节署之清晏园。
咸丰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八日,杨以增积劳成疾,卒于南河节署,梅曾亮痛苦万分,“抚尸恸而无泪”。
二十四天后,咸丰六年正月十二日,梅曾亮去世。
梅曾亮是桐城派承上启下的人物。
他在北京二十馀年间逐渐成为了桐城派唯一常驻京城的人,许多人都登门向他求教作文之法。
曾国藩亦深受其影响了。
著有《柏枧山房集》31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6—1774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主敬,号香树,一号柘南居士。钱纶光子。康熙六十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右侍郎。深受乾隆帝知遇,进诗必赐和,与沈德潜并称为江南二老。卒谥文端。有《香树斋诗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一
钱陈群,字主敬,一字集斋,号香树,又号柘南居士,嘉兴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加刑部尚书衔,太子太傅。卒赠太傅,谥文端。有《香树斋集》。
沧海遗珠
钱陈群(1685-1774),字主敬,号香树,嘉兴人。康熙末第进士,雍乾时久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官至刑部侍郎,以疾罢归,卒谥文瑞。诗风淳朴,著有《香树斋诗集》。
维基
钱陈群(1686年7月15日—1774年2月17日),字主敬,号香树,浙江嘉兴人。
诗人,进士出身。
钱镠第二十六世孙。
世居海盐半逻村,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二十五日生,其父钱纶光早卒。
母陈氏(即著名画家陈书)知书达礼,将他抚养长大。
康熙四十四年(1707年)圣祖南巡,钱陈群到吴江迎驾,并献诗。
圣祖命其等待御驾回銮后召试,钱陈群因母病未能前往。
康熙六十年(1721年)钱陈群考中二甲十五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顺天学政、太仆寺卿、詹事、内阁学士等职。
官至刑部左侍郎。
乾隆十七年(1752),以病乞休。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正月初七日卒,朝廷追赠太傅,入祀贤良祠,谥文端,乾隆帝作《钱陈群故诗以志惜》,姚鼐撰《钱文端公墓志铭》。
根据清代档案文献,钱氏曾处理「匿名揭帖」相关案件。
《清史稿:列传九十二》卷305有传。
清高宗南巡、东巡,钱陈群多次迎驾,作许多恭贺御制诗的诗作。
与大学士高斌、尚书汪由敦交友,与大学士尹继善相唱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3—1864 【介绍】: 清江西南丰人,字子序。
道光十八年进士。
授编修。
坐事落职戍军台,旋释回。
咸丰间,督乡团御太平军,赏内阁中书。
同治三年,在南丰三都墟战死。
古文法归有光、姚鼐
有《礼说》、《求自得之室文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二
吴嘉宾,字子序,南丰人。道光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殉难。有《尚絅庐诗存》。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