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叶堂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七叶堂口号(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避暑禅堂称七叶(白居易有天竺寺七叶堂避暑诗),循名责实未明言。
一花五叶非关此,意在青莲佛偈存
⑴ 初祖达摩付法时有一花开五叶之偈故庚子诗有初祖明留五叶词忽增其二是谁为之句
⑵ 七佛偈为禅宗鼻祖自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皆各有偈出佛青莲口则七叶之名意或取此然亦未见舆志
竞秀英州山,临江多俯瞰。
观音与弹矶,巉绝奇尤占。
划然千仞壁,削出长天堑。
鸿蒙开辟时,鬼斧安拖錾。
虬柯缕络之,蒙茸纷碧绀。
乳窦小于拳,累然不容甔。
相传广明贼,弹落金丸陷。
雄非天山矢,险异蜀门剑。
但见滩流驶,湍急不可缆。
怀古夫如何,寒风江湛湛。
渔洋《南来志》云:“弹子矶悬崖千仞,如洞如厂,斧凿镌镵,拟于鬼神。”诗中亦可互证。广明贼,未详。
峭茜复葱郁,陵谷不易毕。
禅堂略坐憩,步劳忘若失。
庭松张翠盖,涧泉弄清瑟。
韵和(去声)香山诗,千年隔非疾。
趁此一晌閒,诸胜欲探毕。
林开山欲来,云生寺如失。
白诗清我心,胜于听琴瑟。
而此何可耽,归鞭仍命疾。
横塘路,闻说住词仙。
破梦月沉珠箔冷,倚楼风定玉笙寒。
法曲尚人间。

仙去后,此卷未丛残。
旧事青裙悲白发,新声红豆记香鬟。
风貌识溪山。
箨庵《西楼记》传奇,流播词场久矣。窃以「诗言志,歌永言」,孔门于《三百篇》皆弦歌之,乐与诗无二事也。唐以前诗人,偶有著述,乐府辄为流传。自宋代而降,风流歇绝矣。近时可付管弦者,唯南北曲,而文士罕能习之。国朝擅此技者,洪稗畦、孔东堂、袁箨庵数人而已。东堂北人,语辄聱牙,难言入室。箨庵才气狭小,然不可谓非知乐者也。夫知音而不知乐,昔人谓之通而蔽。余少喜填词,苦不知曲理。及与吴中叶广明交,始有入处。而蒋苕生前辈以填词雄视海内,笔力健举,为古人所难。余常以叶氏所通共相讨论,苕生辄为心折。今苕生下世已久,后生辈绝无问津者。余久耽禅悦,舍弃人事,独于声音结习未能忘情。顷观箨庵遗像,如见其人,恨不得相与上下其议论也。
红颜顾曲负时名,闻道西楼址未倾。
翠袖朝来凉似水,至今人唱楚江情。
夙好在诗书,高情属云岫。
峨峨粤台心,尽启南海秀。
层岩三叠成,古木百年茂(此岩谷间本有老树数百株绿榕红棉之属交柯接叶堂成诸生等又栽杂花数百株)
堂开古木中,木让乃肯构
堂前独宏敞,山海得奇觏
堂后倚碧岑,清樾密云覆。
翳荟与繁柯,夹荫堂左右。
海月出黄昏,新凉满晴昼。
山水湛清华,动静验乐寿。
炳焉有文章,壮丽复沈厚。
山房在翠微,精舍颇不陋。
到此林更深,轩户殊气候。
最高结笠亭,望远又明透。
随山为缭垣,万绿围一囿。
堂房易于新,树石难此旧。
何由新耳目,还以古籍授。
⑴ 学海堂在山中层启秀山房为上层至山亭又在上
⑵ 就其山麓稍平之地为堂堂向东南芟木数株乃让出堂基
⑶ 坐堂中远见百里山水重复上云下海三塔参差风帆叶叶随潮从狮子洋来
寒鸦流水绕孤墙,访旧重来举叶堂
祇共癯僧寻野饭,曾无秋菊荐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