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双庆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4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海外飞来绝妙辞,发封虔诵愧支离。
师门双庆圆花烛,落魄鲰生总未知。
主人情重徵题咏,鼓吹词林寿梁孟。
三年鸳牒既添筹,一言均赋欣从命。
犹忆青云侍讲筵,曲园诗学有薪传。
周南卷耳标新义,缉芷缭蘅薄郑笺。
倚声颇许老白石,酒祓花销数高格。
邯郸学步惜红衣,谬赏眉岑隐离碧。
五噫赋罢来海陬,鹿车聊作赁舂游。
谢帷绛帐谐琴瑟,宝山路上寄俞楼。
我昔登楼事亲炙,月晦灯停难为客。
高烧桦烛照红妆,许我清言共瑶夕。
龙战玄黄兵气舒,黉宫人散杏坛虚。
凤笙长引归京国,从此师徒异走趋。
沧桑几度更朝市,转绿回黄困流徙。
遥瞻日下是长安,问道何曾申一纸。
颇闻生计足婆娑,秋月春花雅事多。
度曲堂开汤玉茗,参禅人诣病维摩。
山东小儿妄讥讽,入主出奴肆搬弄。
太清尘秽朝野喧,古槐梦遇红楼梦。
岂知儒道日凌迟,左建商君法外奇。
孔门自古多能事,汉水荆山共夷旷。
燕燕归来鬓已霜,云开喜见日重光。
丝萝无恙芝兰秀,凤烛双辉六甲觞。
头白门生昧法纪,世人欲杀幸不死。
当年謦欬未全忘,拟托赪鳞恧而止。
谢公墨妙染霞笺,传与师门韵史篇。
三中劫尽人间世,难觅童心五十年。
俚歌仓卒无文藻,感旧维新述襟抱。
寄去京华寿一卮,春在堂中春不老。
注:一九二四年、余肄业上海大学、在青云路。平伯先生来主讲席、尝为文解周南卷耳。余亦撰文进一解、先生以为可。为发表于文学旬刊、先生文题曰缉芷缭蘅室札记、拙文题曰蘋华室诗见。先生又尝讲词、甚推白石道人。余作惜红衣用白石韵一阕、以就正于先生。有眉岑隐离碧语、先生以为佳、施密圈焉。又先生与夫人时寓宝山路。余尝一夕登楼奉谒、会电灯失明、先生遽入市购红烛归。即烛光下谈艺论文、迄二鼓而退。尔后先生北归、学官不久亦解散、从此未获一面。此诗中所述本事也。施舍记。
罗榆盦丈八秩双庆 现当代 · 黄假我
七言律诗
天留一老乐清时,恬静安闲自在怡。
不惧不忧缘不惑,工书工画复工诗。
三千过眼泥牛迹,八十齐眉松鹤姿。
更有太平洋彼岸,蟠桃遥献祝期颐。
雪自天上降,浪从海面生。
何时相荟萃,却与石为名。
雪浪本非石,石以斋名称。
如今斋不见,此石犹峥嵘。
定州庙貌敞,左墄对右平。
巍然踞其间,万古凝坚精。
不共桑海变,棱棱瘦骨撑。
谁言承有盆,谩说覆有亭。
须知雪浪斋,亦以木石成。
尤物贵特立,此理不须惊。
欲唤眉山老,新诗还共赓。
岁星下界来游戏。
休再问、神仙甲子。
鹿车对挽出花间,难得是、椿萱并美。

晚年骑省无情绪,且种就、庭阶兰芷。
洪崖喜捧寿觞来,愿许附、霓裳队里。
庐山南斗秀,今代复凝之。
远企匡君志,高吟永叔诗。
披图迎五老,祭酒祝三为。
便入神仙传,刘樊也不奇。
父子相师友,渊源东汇深。
大江朝海若,小雅托王心。
戒养华常洁,长春酒重斟。
中兴论草圣,逸老异时钦。
沈涛园六十双庆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乔木寒风谡谡枝,书家人识老传师。
谈为元祐诸贤学,箧有中兴间气诗。
湖海大床还对客,楸枰急劫默观棋。
荀龙薛凤才多少,快引齐眉介雅卮。
华堂瑞霭映朝霞,堂上齐龄岁月赊。
黍谷松虬持杖国,天中榴火结丹砂。
蛮烟瘴雨元戎绩,绣虎雕龙甲第家。
忠孝绵绵传世泽,何须蓬岛问仙槎。
《皇华鼓车竹枝词》者,秋帆氏甲戌北上所作也。时以匪徒倥偬,路阻中州,延至春正月始闻平定。楫于二月朔六日甫束装。途次既无伴侣,小奚尤非解事,真所谓“寸寸离肠随道转,栖栖宿鸟隔花眠”。此际情怀,于何栖托?用是寄情风物,流览山川。考城郭之废兴,访英贤之赛迹,所过驿程,随笔劄记,复作竹枝词一首,以当纪程。自古筑皇华驿起,至京都止,凡八十首,盖犹是古人鼓以记里、车以记里之意云耳。词多鄙俚,本不足存,然未必非停车问路之一助也,故序而颜之曰《皇华鼓车竹枝词》云。时嘉庆十九年八月中秋节前二日,秋帆主人自书于磊磊落落山房之东庑。(洗心道人)
一轮明月照天涯,属有奎星趣客车。
路出阳关还进酒,竞从古筑咏皇华(贵阳府贵筑县皇华驿。东阻五溪,西控六诏,南连百粤,北距三巴,固滇野之琐钥,亦蜀粤之屏藩。地本《禹贡》梁州南境,殷为鬼方,周为靡英,秦为夜郎,汉为牂柯郡,唐为牂州,五代时八番分据,号八番。宋为羁縻南宁州,又号龙番。元置金筑府,明设程番府,后改贵阳府。国朝因之,县附焉。皇华,其驿也。府东有铜鼓山,每阴雨,则闻山中有声如铜鼓。府南有南明河,中有洲曰芳杜。府西有黔灵山,众山环抱,石径险仄,为往来游观之所。又有梦草池,一泓清浅,岸植芙蓉、榆柳,萧疏掩映。昔人颇多题咏。出驿五里,图宁关,有亭,亭内有联云:“一亭俯览群山,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两脚不离大道,站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又四十里,有罗甸西郊碑。又十五里,至龙里县。)
寿孙哲生八十双庆 现当代 · 张龄
对联
志业缵承,艰难开济;
英贤藻鉴,静好仪型。
共 4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