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毛泽东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中国苏州人。
林昭1954年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后因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于1962年起被关押于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在狱中书写了反对毛泽东的血书与日记。
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狱中当着众多在押人员的面被宣判死刑,同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
孔从洲 朝代:现当代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孔从洲(1906.10.2—1991.06.07),男,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毛泽东亲家,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村人。
在军旅生涯中,历任靖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副军长,西北民主联军军长,豫西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等职。
参加了北伐战争,参与了西安事变,举行了巩县起义,参加了解放陕县、灵宝、卢氏、陕南等战斗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械部部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91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罗元贞(1906—1993),广东省兴宁市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东北师大、山西大学教授。因与诗友相聚吟诗,被诬为组织地下诗社,而遭受五年牢狱之灾。有《难老园诗词选》。
词学图录
罗元贞(1906-?
) 字季甫。
广东兴宁人。
上海社会学院肄业,193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各大学文科讲席。
1949年后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
建国初曾建议毛泽东改其诗中一字,毛泽东于一九五二年一月复信致谢,传为美谈。
有《难老园诗词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08.1.16-1969.11.30。
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
生于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石洞源榔树村(今祁阳县石洞源陶家湾村)。
早年当过店员。
1924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
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部从事兵运工作。
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
曾组织指挥厦门劫狱斗争,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
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
同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
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
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
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
先后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辽西、辽北军区政委组建地方部队,领导土地改革,参加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
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
平津战役中,他作为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元帅)的全权代表,参与了同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整编傅作义部,领导南下工作团工作。
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兼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负责武汉三镇的接管工作,还曾赴长沙接收起义部队。
1966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名列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成为中共中央第四号领导人。
并同时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等重要职务,协助周恩来同志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江亢虎(1883-1954),出生于江西弋阳一个仕宦之家,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中国社会党创始人,无政府主义者,他标榜自己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鼻祖",但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是毛泽东提及过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
他曾蒙孙中山先生赏识,却又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以文化大汉奸的身份终其一生。
李元甫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简介
李元甫(1872年—1941年),名树人,湖南湘乡人,中华民国教育家,培育了毛泽东、谭政、陈赓、萧三、萧子升等时代风云人物。
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
李元甫儿时聪敏好学,20岁弱冠之年考中了进士,后来在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读大学。
毕业后回到家乡东山学校教书育人,培育了一批西式人才。
李元甫在东山学校有自己的藏书楼,他曾特例准许毛泽东借阅书籍,毛泽东通过藏书楼的书籍了解到了西方世界的历史进程。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邓拓(1912-1966) 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人。新闻家,政论家。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维基百科
邓拓(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村,左海等。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中共宣传战线重要成员,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长等中央主要宣传机构领导职务。
后因多次未能领会毛泽东政治部署之意而遭到训斥,并被撤销人民日报社实际职务,文革前夜因政治批判而自杀身亡。
共 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