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俞好仁

共 10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万井笙歌咽不牧,烟花随意被春游。
瞥然二十年前事,轮与㵢溪夜雨秋。
与龄落落松,时叔昂昂鹤。
贞叔狂如絮,克己冷似铁。
海内识面久,气味乃相得。
平生颇自负,物外立于独。
幸此湖山游,济胜遍行脚。
俯仰划长啸,南行登矗石。
秋风把一杯,浩歌天地窄。
玉山颓醉乡,傍人好看客。
酒醒梦忽惊,江郡晓初白。
扶驴十里间,残睡未开睫。
头流何处寻,抬眼插天碧。
行行历崎岖,踏尽青山色。
古寺出林梢,一条山水绿。
夕阳僧倚门,迎我慰艰涩。
坐我方丈间,桂风香满室。
不知何代诗,挂壁字埋没。
手拂看银钩,啜茗仍细读。
何幸朝暮遇,收拾古人迹。
倦来睡榻畔,上方钟悤夕。
人生得与失,何事绊羁绁。
好处即开襟,适意忘荣辱。
是我真天游,世人谁料识。
寄语山中云,慎勿锁丹壑。
我自尘笼中,与尔有素约。
一片从西飞,为我檐下宿。
恨未献少游,独享聊自悦。
西兄山前一片土,馒头玄宫潜闼,夕阳荒草丘。
当年手握乾枢,驰骋万里之三韩,一统雄图壮哉谁与俦。
呜呼运去,堂堂七尺尚不保,宰上空锁云烟愁。
堕却金鳌万仞之嵽嵲,雷翻电掣斲作三丈石。
纵使玄龟为趺螭为首,烈烈轰轰载鸿业。
铜驼荆棘一千年,辽鹤缥缈无消息。
耕犁遍尽野火烧,片段剥落空抛掷。
银钩玉筋不可见,摩挲何处寻黄绢。
㵢溪处士真好古,登登拓出一一恣所取。
可笑区区不能告万世,模糊数本寂寞来蓬户。
君不见放勋明峻德,重华又允塞。
大哉圣人之神化,长与天地日月垂无极。
祖龙火不能焚,孔壁蠹不能食。
乃知尧舜二典天扶持,千秋万古唐虞碑。
㵢溪十里秋,结实齐甘苦。
儿童一何馋,天赋恣所取。
噬嗑更禁当,饤饾何太粗。
迟君共一柈,须谢天公舞。
头流秋气横翠微,咸阳百结香粳肥。
人生到此易感伤,一县黄落㲯毵□。
曰沙亭畔水如练,乘兴物外都忘机。
林中有客人不会,露顶篢子抛渔矶。
山家饤饾只鲑菜,野炊一抹烟霏霏。
白水青山不尽情,西风十里斜阳晖。
你与平生好薄游,十年聚散空依稀。
看山看水送此生,不管人间多是非。
金台寺北松桂瘦,夜夜山月纷相依。
万木声酣一径小,明朝款段山中归。
行年荏苒四十五,土木形骸已卤莽。
闻韶三载坐蜂衙,簿领悤悤日旁午。
肝家风眩更侵陵,腠理从前困二竖。
先生有术传长桑,通灵视见垣一方。
桥引殷勤重咨嗟,怜我枯悴耗阴阳。
君言木朽虫易生,国必自戕人亦戕。
举世形役扰安宅,遂令鬼神瞰吾室。
毒熨爪幕极纷纭,四体枵然不自惜。
□家理世亦如此,天下离披竟抛掷。
我闻斯语倍惘然,子非医人真医国。
丁宁教示且深讽,珍重仁言是良药。
头流山下㵢溪林,竹篱茅屋苍苔深。
檀公三十六策中,时作第一故田吟。
寸廪驱人百年忧,黄冠野服何时休。
岁华遒尽送君去,再谢无能惭汗流。
端溪紫玉寒飕飗,波脉细腻凝欲流。
天公不惜露光彩,与人试作即墨侯。
贞坚彻骨带风骚,雕琢入妙明秋毫。
金星散点隐轻雾,潭霣玄云翻翠涛。
凤咮虽贵不敢詀,邮支马肝风斯下。
笑奴墨君与之友,华堂静□光相射。
相公宝玩垂十祀,一朝持与㵢溪士。
㵢溪结习苦癈钝,岁计气味乃相似。
落絮晴丝白日□,醉乡厌得儒生酸。
嘘出三钱一担水,洒向烟花聊自欢。
万转清诗属溪潭,好□物外应幽探。
携入头留木客惊,玲珑满袖飘□岚。
造物借我㵢溪衔,官树童童护情性。
平生为命托诗书,计活不曾容小艋。
龟肠喘息鹤精神,真养年来堆作硬。
阳乖阴逆违元和,六腑不职将灰冷。
故人贻我一握椒,开缄个个服精猛。
合口馀威砭腔子,苏母休誇有橘井。
团团芳冽似黑字,戛去尘妄神观醒。
阿堵昏花已瞭然,襟灵洞澈令深省。
小儿无复奈吾何,几案虫鱼修短绠。
门阻轩盖燕往来,随意大效兼小謦。
颐生因悟丹元诀,一味逍遥得隽永。
偶携稚子出门去,槐阴一梦三竿影。
身死声名在,人疑坐得仙。
莱衣犹架上,萱叶向堂前。
古里馀寒月,新阡锁晚烟。
与君情最切,遥望倍凄然。
斯人虽已逝,光彩映芝兰。
未试中牟政,俄成白玉观。
今朝蝉蜕壳,何日鹤归坛。
赖有遗篇在,儿孙拭泪看。
共 10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