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邓骘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周章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 【介绍】: 东汉南阳随人,字次叔。
和帝时为郡功曹。
以劝阻太守趋奉外戚窦宪而被器重,举孝廉。
历任五官中郎将、光禄勋、太常,安帝永元元年位至司空。
时殇帝卒,邓太后违众人意立安帝。
章密谋诛邓骘兄弟,废太后,立平原王,事觉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陈留人,字大逊。
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
其妻谓有私财,愿思析居,充置酒请乡里内外而逐妻。
殇帝时征为博士,迁侍中。
面刺大将军邓骘
迁左中郎将。
年八十八为国三老。
安帝特召见,赐以几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 【介绍】: 东汉河南缑氏人,字仲达。
举孝廉,拜左校令,坐法下狱。
安帝永初二年,车骑将军邓骘征先零羌,参于狱中上书,请暂罢兵,休徭役,重农耕,蓄精锐,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邓太后纳其言,又得樊准荐,拜谒者,使督三辅诸军屯。
迁汉阳太守,抑强助弱,以惠政得民。
顺帝时位至太尉录尚书事,以久病罢。
全后汉文·卷四十八
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永元中,仕郡,举孝廉,拜左校令,坐法输作若卢。永初初,于徒中召拜谒者,寻为汉阳太守。元初初,迁护羌校尉,坐罪征下狱。复为汉阳太守。顺帝即位,迁度辽将军,入为大鸿胪。永建四年,代刘光为太尉,录尚书事。阳嘉中,免。复代施延为太尉。永和初,以病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 【介绍】: 东汉弘农华阴人,字伯起。习《欧阳尚书》,明经博览,时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年五十始举茂才,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斤遗震,谓暮夜无知者。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作答而拒收。安帝延光二年为太尉,时帝乳母王圣与宦官樊丰等贪横骄侈,震屡上疏切谏,为樊丰所诬,免官,自杀。
全后汉文·卷五十一
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丞相安平侯敞玄孙。
年五十,始仕州郡,辟大将军邓骘府。
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转涿郡太守。
元初中,征为太仆,迁太常。
永宁初,代刘恺为司徒。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明年策免。
卒年七十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139 【介绍】: 东汉南阳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时征拜郎中,迁太史令。顺帝初,复为太史令。后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整法令,有政绩。征拜尚书卒。创制世界最早以水力转动之浑天仪,并于阳嘉元年制造测定地震之候风地动仪。所著《灵宪》,力图解答天地起源演化,又用距离变化解释行星运行迟疾。又于中国历史上首次正确解释月蚀原因,指出月光为日光之反照。和帝永元间作《东京赋》、《西京赋》,后又有《应间赋》、《思玄赋》等。有辑本《张河间集》。
全后汉文·卷五十二
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
永元中,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
永初中,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
公车特征,拜郎中,迁尚书郎,转太史令。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阳嘉中,迁侍中。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征拜尚书。
有《灵宪》一卷,《浑天仪》一卷,《集》十四卷。
(案:张溥本有《周天大象赋》,今考是李播所撰,编入隋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32 【介绍】: 东汉犍为武阳人,字叔明。张良六世孙。安帝永宁元年为廷尉,留心刑断,辨正疑狱。顺帝即位,拜司空,在事多所荐举,天下称其推士。时赵腾等八十余人以上言灾变当伏法,皓力谏,乃得减刑。
全后汉文·卷四十九
皓,字叔明,楗为武阳人,留侯张良六世孙。
永元中,仕州郡,辟大将军邓骘府,五迁为尚书仆射出为彭城相。
永宁初,征拜廷尉。
永建初,代陶敦为司空,免。
阳嘉初,复为廷尉。
卒年八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166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
马严子。
师事挚恂,博通经籍。
初为邓骘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
因上《广成颂》忤邓太后,十年不得调,又遭禁锢。
太后死召拜议郎,历武都、南郡太守。
得罪大将军梁冀,免官髡徙朔方。
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由此不敢忤权势,为梁冀起草劾李固章奏,又作《西第颂》颂之,颇为正直者所耻。
后以病去官。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生徒千余,卢植、郑玄皆出门下。
注《孝经》、《论语》、《》、《》、《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
生活奢华,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全后汉文·卷十八
融,字季长,严第五子。
永初中,大将军邓骘召为舍人,拜校书郎,又拜郎中。
在东观十年不调,自劾归,为邓太后所怒,禁锢六年。
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召拜郎中。
顺帝即位,移病去,为郡功曹。
阳嘉中,举敦朴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
转武都太守。
桓帝时,迁南郡太守。
以忤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
遇赦,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以病去官。
延熹九年卒于家,年八十八。
有《周易注》十卷,《尚书注》十一卷,《毛诗注》十卷,《周官注》十二卷,《丧服经传注》一卷,《孝经注》二卷,又《仪礼注》《礼记注》《春秋三传同说》《论语注》《列女传注》《老子注》《淮南子注》《离骚注》若干卷,《集》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汉中南郑人,字孟节。
通五经,善占星术。
和帝时为汉中户曹史,以谏郡守勿与大将军窦宪交通,知名当时。
举孝廉,累迁尚书令、司空。
永宁元年,以承大将军邓骘请托事,免官。
安帝死,复起为司徒,以与谋立顺帝,封涉都侯,不受。
年八十余卒。
全后汉文·卷四十八
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少游太学,县召署幕门侯吏。和帝时,署郡户曹史,举孝廉,五迁为尚书令。永初中,迁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后坐事免。北乡侯即位,代刘熹为司徒。顺帝初免。卒年八十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襄城人,字伯游。
安帝永初五年由光禄勋迁太尉。
元初元年罢。
曾用郎中虞诩之议,阻止邓骘放弃谅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143 【介绍】: 东汉涿郡安平人,字子玉。崔骃子。早孤,锐志好学,师从贾逵,明天文历数、京房《易传》。顺帝时举茂才,迁汲县令,开稻田数百顷,百姓歌之。汉安初迁济北相。被劾贪赃征诣廷尉,申辩得释。瑗善文辞,工章草,著有《草书势》。
全后汉文·卷四十五
瑗,字子玉,骃子。
年四十,始为郡吏,坐事系东郡发干狱,释归。
辟度辽将军邓骘府,诛坐免。
复辟车骑将军阎显府,顺帝初,显诛,又坐免。
后举秀才,除汲令。
汉安初,迁济北相,被劾,征诣廷尉,免。
有《集》六卷。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