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逢纪

共 7 首
春庄走笔 唐初 · 王绩
五言排律
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喧。
枕山通箘阁,临涧创茅轩。
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
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
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
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
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
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
猪肝时入馔,犊鼻即裁裈。
自觉勋名薄,方知道义尊。
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
桥石表铭 中唐 · 梁肃
四言诗
临淮之下邳。有古桥。盖汉少傅留文成侯张良受神人黄石公兵书之地。初留侯丑秦。高帝在丰。龙虎不起。风云未会。黄石公知天衢欲平。否极必倾。秦之亡而汉之昌。故先以兴亡之符而授留侯。且曰。孺子可教。后得济北黄石。其我也。故以号云。夫受命之君。与佐命之臣。将欲叙天道。定人伦。则必幽赞明神。协成大勋。在黄帝氏方平蚩尤。时乃元女启符。风后行诛。然后迎日推筴。天下大治。在帝尧方被水害。时乃洛出九畴。禹成九功。然后万国厎宁。黎民时雍。在汉祖方征秦项。时乃黄石授兵。留侯演成。然后绁婴轵道。斩羽垓下。自昔元图元命。著在篆籀。皆片言隐辞。无益帝载。惟此三后。感及神书。文章昭明。大业用兴。易称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又曰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盖谓是矣。凡志不定则事不成。谋不从则业不广。留侯不遭黄石。无以定其志。高祖不获留侯。无以广其业。人神参并。汉道乃行。不然。何通降圣贤。君臣遇合。上得天统。中为帝师。如此其盛也。大历七年。予旅游次堕履之地。于是钻石勒铭。扬于邳圻。庶恃力违天徼功妄作之辈。于以敬戒之尔。铭曰。
阴阳之精,不测曰神。
厥有黄石,假形为人。
告谟留侯,夷项灭秦。
迹寄谷城,精还氤氲。
惟帝轩后,肇兴兵谋。
元女降符,实平蚩尤。
爰洎陶唐,洪水横流。
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乱秦纷如,帝在草茅。
赫矣黄石,亦命留侯。
丕显有唐,绍汉绝风。
革暴承天,与轩比崇。
亦有反常,贪乱图功。
人神莫从,动罔弗凶。
有开必先,惟德乃同。
宜究兹道,顺于家邦。
作为纪铭,永鉴无穷。
赠单翁 其五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① 翁浙东人,以顺德之陈村水好,可作豆酒,携家来酿致富。
陈村只在海云西,山水何曾让会稽。
太白只今逢纪叟,閒来一任老春迷。
谳局同事王静甫大令以诗集相示(静甫,陕西举人)(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应官听鼓利名场,此老胸中澹若忘。
人到无求随事好,日如有累为诗忙。
大千世界开新运(年逢纪元),百二河山梦故乡。
我亦未能除结习,推敲喜与共商量。
均田赋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嗟阡陌之开兮。
肆兼并之不仁。
古制不可以卒复兮。
乃议田之是均。
郁林林之黎元兮。
资稼穑以为生。
既教养之无法兮。
宜贫富之不平。
繄口分而画野兮。
允经国之大式。
必邑地之相参兮。
限田莱而有极。
土不遗利兮人无□力派顷田于单陋兮。
制强宗之侵陵。
获资生之大利兮。
免豪右之倍徵。
此均田之大略兮。
见写图之详悉。
将损多而益寡兮。
齐民之归一。
相尔畴之纷纷兮。
亩为数其秩秩。
露田之四十兮。
配桑田之二十。
定盈缩于还与受兮。
各分牛以自给。
强不敢于占夺兮。
弱犹得以播殖。
图虽卷之不盈兮。
备舆地之所有。
桀良策于指掌兮。
念生灵其独厚。
懿元魏之文辟兮。
独有志于古制也。
苓用夏以变易兮。
昭大和之康乂也。
唐有臣曰元稹兮。
图均田于德宗。
幸皇览之见收兮。
路逶迤而不通。
迄柴周之显德兮。
乃留心于务农。
颁稹图于诸镇兮。
均境内之租庸。
虽不能伯仲于魏之君兮。
亦拔萃于五季也。
视贞元之聚敛兮。
诚何足与议也。
慨图远而名存兮。
异索骏之丹青。
傥按图以取则兮。
吾固知其有诚。
伊李泌之震书兮。
与斯图其表里。
当中和而进献兮。
务本之深意。
彼舆地非元图兮。
徒经营乎版籍。
豳风之亦有图兮。
欲勤劳夫稼穑。
岂若名田之与限兮。
犹总总其可行也。
实醇儒之良计兮。
均井田之一平也。
乱曰。
均田有图。
稹所作兮。
厥制初行。
魏之度兮。
桑井既复。
孰谂其故兮。
索空图于实效兮。
庶几太平之助兮。
忿欲一首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忿欲伤生甚斧斨,易言惩窒味尤长。
古人明著佩韦戒,前辈犹烦按剑防。
养似斗鸡逢纪渻,避如决鹿见毛嫱。
小斋扫去闲书画,专揭吾诗置座傍。
月令七十二候诗 其六十三 荔挺出(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荔草原非荔枝树,其名不一已纷焉
始生自是芸同也,挺出当知䪥实然(礼月令荔挺出注马䪥也)
以论傲寒谁可并,因思得气最为先。
设云辟火徵占验(易统验元图云荔不出国多火),怪力乱神圣所捐。
⑴ 荔挺草类与荔枝树名相近而实非又薜荔香草见离骚蓖荔草如乌韭见山海经又汉武帝得南越奇草异木起扶荔宫植之虽皆以荔为名而与荔挺俱无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