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辛庆忌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佞臣何人安昌侯,佞臣不死臣云愁。
愿得上方斩马剑,为君断此佞臣头。
言未及终上大骂,顾敕御史将云下。
小臣忠义何激昂,攀槛槛折声琅琅。
批龙鳞,臣当诛,龙逢比干臣所法,不知圣朝将何如?
此时公卿色如土,咋舌相看莫敢语。
将军庆忌独免冠,赦云愿得君王许。
臣将死,上活之;
槛已折,无庸治。
留以旌直臣,此事颇可思。
乃知至诚能感格,人主亦复为转移。
君不见,嵇绍当年效忠节,以身卫帝任摧折。
晋惠虽愚不浣衣,眼里常留侍中血。
屡将鲠议叩枫宸,不为承恩始爱君。
谁使崔宁论卢杞,恨无庆忌救朱云。
死生一吷心应了,忠义千年笔有芬。
一介草茅言世务,从今不复数刘蕡。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 其三 (1129年12月12日) 宋 · 李纲
七言绝句
南阳庙坐致云云,赖有嘉言为解纷。
叹息今人不如古,久无庆忌救朱云。
杨忠悯公祠 清 · 庄纶渭
七言绝句
钤山冈上势如焚,独剖丹心报大君。
汉殿已无辛庆忌,阿谁流血救朱云。
右将军辛庆忌 北宋 · 刘敞
四言诗
矫矫将军,在汉虎臣。
实秉一心,以坚事君。
昔有朱云,廷刺安昌。
天子震怒,懔如朝霜。
将军免冠,「此生狂直。
使言而是,用之奚惑?
如不可从,受之为益,以谏杀士,群心恫疑。
后有大奸,上且不知」。
叩头流血,帝亦感寤。
云得不诛,将军之故。
凡人之情,侮弱畏强。
惟时将军,吐柔茹刚。
众人之智,上观下获。
惟时将军,犯颜抗色。
将军之功,史不绝书。
将军之节,万世则无。
汉室之衰,竟由大臣。
将军此举,可谓知人。
千岁而生,其犹比肩。
有若将军者,吾请颂焉。
咏史(上) 辛庆忌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虎豹深宫风自寒,未央前殿拜呼韩。
二边无事将军老,犹得馀閒救比干(自注:朱云、刘辅得免死者,庆忌倡义救之也。武臣如此,读书士大夫可愧死矣。)
先生昔当草昧初,首排阊阖陈良书。
帝傍玉女不敢笑,彼何御史能牵裾。
绣衣暂辍螭头笏,东向沧溟览日月。
飞辔曾登落雁峰,驱车直历饮马窟。
今皇敷政开明堂,再条封事论否臧。
危词激切绛灌怒,愚忠不谅谓之狂。
九重诏下秋官议,群公未解朝廷意。
天子深怜唐子方,当殿惜无辛庆忌
同伏青蒲长太息,学士李君遭远谪。
我公再拜荷优容,果尔天心不可测。
冷署浮沉且闭关,求羊三径相追扳。
韦曲莺花载酒过,灞桥风雪赋诗还。
闻道新增中谒者,长门哀怨无人写。
况复年来水旱频,豺虎纵横雁满野。
公也顾我涕沾襟,风尘默默违寸心。
五亩芙蓉湖畔宅,拂衣便欲抽朝簪。
汲黯昔称社稷臣,临危不肯爱其身。
我公慎勿歌垂纶,欲以文章报天子,须使功名学古人。
陈东庙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五言律诗
板荡几材杰,遗忧独此君。
至今传胜概,太学有清芬。
碧血三朝恨,丹阳何处坟。
未如辛庆忌,徒蹝免朱云。
登韩山谒文公祠(壬辰) 当代 · 林英男
五言律诗
桥东遗笔架,曦影半江分。
折槛忧民瘼,吟章屈鳄群。
蓝关千载雪,揭岭一年勋。
墀绕红棉杪,祠堂弥郁氛。
注:折槛:《汉书·朱云传》: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后以折槛指直谏。此句指韩愈谏迎佛骨事。
吟章句:《旧唐书·韩愈传》: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祝之。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回首觚棱别紫宸,孤舟遥下富川滨。
谁令江外渔樵侣,争识先皇侍从臣。
上殿似闻辛庆忌,行吟休拟楚灵均。
千秋公议存青史,应为朝廷惜此人。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