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果中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4 首
万历二十二年六月初七日。益城君洪公卒于京师侨舍。大宗伯以计闻。宣宗大王为震悼。遣官致吊祭。教所司赙赉有加焉。卜新兆。食骊兴之南。是年八月克葬公。葬十有六年。而公之于瑞翼氏。具家状来属圹铭曰。惟是吾先行之或爽于铭法也则不敢请。不肖之或有所溢称也则不敢请。乃先子之不讳也则即朝野远近识不识。举环顾戚嗟曰。大雅君子亡矣。则不肖之徼惠于吾子。以一言不朽图者。其庶几乎。钦谨拜受而曰。呜呼。公世之清镛大敦也。勋烈在宗社。政事在民生。文学在后世。志而无愧者。非公也耶。按状其系牒官历曰。公讳圣民。字时可。号拙翁。南阳人。高丽太师殷悦之后。佥知中枢府事敬孙之四世孙。奉常寺副正赠吏曹参议润德之曾孙。艺文馆待教赠吏曹判书系贞之孙。黄海道观察使赠议政府领议政南宁府院君春卿之第二子。妣曰贞敬夫人李氏。赠固城君孟友女。公之世。肇自太师。舄赫蕃昌。继铄科第。若待教公观察公。既穮既蓘。未竟其获。爰至于公。载颖而栗。生于嘉靖丙申。为辛酉进士状元。甲子明经及第。释褐补槐院权知副正字。华问大著。名位日起。弘文馆则正字者二。著作,博士者一。副修撰者三。修撰者二。副校理,应教,典翰者一。副提学者三。司谏院则正言者五。司谏者一。大司谏者三。司宪府则执义者一。大司宪者七。承政院则注书者一。同副承旨者一。右副承旨者二。左副承旨者一。兵曹则佐郎,参议者二。吏曹则佐郎,正郎,参议,判书者一。礼曹则佐郎,参判,判书者二。工曹则佐郎者一。刑曹户曹则参议,判书者一。成均馆则典籍者三。直讲,司成者一。大司成者二。同知馆事,知馆事者一。议政府则舍人者二。宗簿寺则正者一。经筵则同知者四。汉城府则判尹者二。义禁府则同知知事者一。都总府则都总管者一。中枢府则佥知者五。同知者十一。知事者四。判府事者一。春秋馆则知事者一。散秩则护军者一。专对则以奏请使朝京者一。方面则京畿观察使者一。庆尚观察使者二。自正言时赐暇湖堂。知制教不离文苑。艺文馆提学者二。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者一。万历癸酉。升通政大夫。庚辰。宣宗大王试文臣于庭。公居第一。进嘉善大夫。甲申。特加资宪大夫。以改宗系奏文出公手也。庚寅。策输忠翼谟修纪光国功臣。升崇政大夫益城君。以宗系改而会典颁也。辛卯春。孽臣设大阱。陷一世士。延逮公。公夙负重名。受祸最酷。窜富宁。壬辰赐环。诣义州行在。十二月。丁大夫人忧。俄而受命起复。疏辞者七。乃解职。且乞终丧。未终丧而不淑。得年仅五十有九。配坡平尹氏延安府使曦之女。封贞敬夫人。视公秩。男乃瑞翼。趾美登文科。用公勋荫阶通政。沃川郡守。女曰金时献。亦文科状元。承政院都承旨。瑞翼娶县监沈宗敏女。生二男五女。男曰命耇。女曰林堜,金僖。馀幼。承旨有女曰朴知章。内外诸孙若干人皆幼。此公之始卒也。其治于家者曰。公未龀失所恃。观察公继室以金氏。又有侧室。命诸子女自择就养。公独就金夫人曰。无母有母。舍母何之。观察公异之。九岁。随祖母夫人于安城郡。郡人遗以时果。公嫌其无辞。却不食。夫人闻之。诧曰。吾有孙矣。观察公捐馆舍。公能以礼自持。洎孤受业伯兄承旨公。一日。公甚悲泣。承旨公怪问之。对曰。吾受学数月。未蒙笞楚。此哀吾之孤而不以笞楚加我。吾是以悲。承旨感泣。诱掖不倦。业日进。奉金夫人克孝克诚。温恭和柔。色而无违。终其身。或时异弟则必日定省。风雨寒暑不辍。金夫人待之同己出。虽贵显。犹名呼公。公事生事死。一而无间。祭则必洁斋预戒。备时具物。革诡悒僾。悫信敬礼。咸中于度。及墓辄舍车而徒。子弟请止则曰。我心自不安也。由孝而友诸姊妹弟侄。有嘉事幽问。皆尽其衷款而应之。资禀绝人。清操出伦。简素澹泊。雍容恬静。不加修为。自得乎天。于世浮华侈靡声利货财。漠然无一动于中者。栋宇欹倾。瓶罂悬磬。而居之泰然。唯喜书籍。孜孜若博士业者。仁爱逊顺。位崇心下。而不逐时好强为态色。其待权贵。视之如浼。所不屑者。一揖而已。河陵君。宣宗大王之母兄。而于公为姻从。求见甚至。公终不许一接。平生不以关节加人。人亦不敢干公以私。被诬出城。上而士夫。下而胥徒。莫不潜相抆泪。至有送行于路左者。遇一人负米而馈曰。我昔者金海囚也。十年抱柱。赖公为方伯直之。今日之来。为报德也。公竟不受。时李大谏海寿同窜于北。必询公辞受。为之效法。为文章。清丽拔越。其当制诰。操笔立就。所著述。亡于兵火。公能暗记不一差。遂秩而藏于家。其立于朝者曰。自筮仕已有所树立。高介不诡随。与李栗谷,成牛溪相友善。正色就列。以引君当道为先务。宣宗大王尝论唐太宗心术不正。公进言曰。太宗固不正。然能容直谏致太平。今殿下诚无让于三代之君。而若好问之德则或愧于唐宗矣。自帝京还。宣宗大王问中朝有何事。公曰。皇帝于会朝日。杖言者。而言者继踵。我朝则虽名优待言者。而未见有直言。人君之于言者。面容而心诛之则其害甚于杖矣。闻者缩颈。宗系之改实繇公。而口不言功。暨会典之颁。皇帝降敕。朝廷始知之。其论功定封也。宣宗大王欲以公为元勋。令群下杂议。公谓议者曰。以宗系往请者。冠盖相望。先乎我者不必不如我。后乎我者不必不如我。我但遇其时尔。安敢贪天功为己力也。卒辞而不居。岭南地大多豪右。以齐瞯称者比屋。公以观察往也。狱之滞者。讼之疑者。刑之枉者。立决无不称情。始至滞囚者八百。未逾年。狴牢皆空。其再莅也。咸踊跃争贺。倭奴秀吉之使入境。列郡燕饩踰制。公语宣慰使曰。国有定礼。礼亡则国亡。今之踰制。非所知也。乃条便宜以闻。先见类此。自谪中赴召。指陈明剀。中外舆人。冀其登庸。而不幸中折。抑时运之使然欤。若世所论名公卿者。或以器业或以治行。其类非一。而鲜有兼备者。乃若修于户庭。位于表著。入为羽仪。出绩藩屏。贞固直方。终始不渝。进退荣辱。素履无玷。凤凰芝草。愚智皆瑞者。盖公一人而已。缀以铭。铭曰。
繄公有才,为时之需。
繄公有行,为世之模。
直哉惟清,清畏人知。
克让为美,自牧以卑。
蓍龟之灵,鸾凤其仪。
玉焚而栗,兰焫而馨。
北荒非屯,槐棘非亨。
公一视之,于我浮云。
百代在后,莸岂掩薰。
胡不大施,正我王国。
柰彼司造,有丰有啬。
若堂四尺,山高水盘。
公藏在兹,公名不刊。
门外喧喧要路津,荻帘土锉净无尘。
夕阳亭下频留客,广柳车中每贮人。
北寺生还馀我在,南冠死别累君频。
临岐苦语真难忘,郑重车中七尺身。
苏门孙徵君曰于度为鹿伯顺高弟从予五十年未尝或离左魏之难履虎尾涉春冰烈士之名满天下卒归老苏门高蹈远隐志士不忘沟壑其庶几乎于度果中容城人葬夏峰北原
明运昔中圯,奄竖奸大位。
衣冠虚南牙,政柄归北寺。
谁实钩党魁,岳岳左与魏。
一朝槛车徵,牢户事阴秘。
伤哉史弼言,荼甘乃如荠。
容城有布衣,发愤亡鲠避。
要锧理太尉,举幡讼司隶。
贯械渤海生,赤帻夏门吏。
桑海四十年,往事如梦寐。
骨归苏门山,名在顾厨次。
题北海亭图(戊申) 清 · 郑珍
北海亭在定兴县东南三十里西江村,明鹿侍御久徵搆以为其孙忠节公伯顺读书地也。伯顺事迹具《理学宗传》《明儒学桉》洎《明史》。其父正,字成宇,海内称鹿太公,为范阳三烈士之一。亭当江村草堂之后,知止居之东。团茅涂垩,撬插为垣。前一柳树,旁皆种蔬,两行灌木。《无欲斋诗》所称「东园」,即在是。万历己未,伯顺以争金花银移疾归里。明年,魏忠节公来访之,适孙徵君钟元亦至,同馆亭中,唱和欢极。相与如容城拜杨忠悯祠,赋诗而去。天启乙丑,魏珰罗织魏忠节及左忠毅公坐熊烈悯赃下诏狱。左之弟光明、魏之子学洢等潜行侦视,莫敢舍者。时伯顺在榆关参孙文忠公军事,太公与孙徵君谋馆诸子弟于亭,遣徵君兄奇遇偕伯顺门人张于度果中,变姓名入京,职饘橐,遣徵君弟奇彦与其孙石卿化麟,驰书出关求文忠援,而设匦置表于门,招乡人输金应比。太公日骑驴,冒暑走醵,数百里内,助者响应。而左、魏已拷死。明年,周忠介公复以赃逮,其友朱完天祖文护行,先驰至江村,馆于亭者三月。时伯顺辞武选,方里居,与徵君输三百金,四醵为完赃计。范文贞公时谢政,令完天持书往,文贞即输二百金。赍至,忠介亦毙杖。孙文忠之解兵柄,媚珰者借茅止生元仪倾之,矫旨削籍,几不免刀锯。止生客亭中前后三载,以数年来此为嵩融之壁,天下皆仰北海风,因颜曰「北海亭」,且为之记。崇祯丙子,伯顺殉城。石卿伏阙颂父忠,不胜丧死。徵君为集石卿诗文于亭内,遂名《北海亭集》。同邑范一泉孙箕生士楫,石卿子尽心妻父也,故师友伯顺,顺治戊戌,属天津戴司农道默明说为图,谓当称乾坤北海亭,系七古一篇,极悲壮。司农擘窠分书五字于首。图横纸卷,全用米法,中无一人。向藏鹿氏,后失去。伯顺七世孙丕宗复获之容城孙家,道光戊申,守都匀,余过其署,出观之。以亭之掌故传记错见,乃括为序,复志以诗。六月廿七日。
黄芝萎地茄花明,十狗五彪恣纵横。
地轰天鸣覆乾清,北海亭子乃孤撑。
亭中老翁一诸生,举手欲障斗内星。
惜哉当日事不成,正气耿耿留元精,吾观史家已吞声。
此图复出二百载,澒洞千秋思古情。
蟒山压筵苍郁葱,展图惨憺来悲风。
江光黯黯云冥濛,若有人兮烟树丛。
倏忽置身画图里,眼底尽是人中龙。
举幡慷慨孙夏峰,赤帻从之张果中
策蹇掀髯去匆匆,醵金无乃鹿太公。
团瓢深墨小镫笼,破柱复壁难为容。
完天朱老侠胆雄,吴桥归卧齁隆隆。
秘狱此时走尸虫,伤心投匦仍未终。
后来者谁茅止翁,此老十万兵罗胸。
婆娑柳下杖瘢红,戟指尚自谈辽东。
太常堂堂儒者宗,晚学农圃悲天梦。
矫首似望孙文忠,历历斯人肝肺同。
一重一掩吾安从,大叫乃止一亩宫。
吾知画师非俗工,直以浩气还太空。
吁嗟阳球不作司隶死,清流故让此曹子。
朱家鲁褒徒为耳,独此炯炯差足恃。
长叹英贤皆已矣,捲去斯亭掷杯起,白虹正贯旁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