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陈昌言,海阳(今广东潮州)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官制佥(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二六)。全粤诗·卷四三
陈昌言(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一一作“陈昌玄”),海阳(今潮州市)人。宋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初任宣教郎,历官至制佥。事见清张士琏修雍正八年《海阳县志》卷六。诗一首。
人物简介
【生卒】:?—1630 【介绍】: 明山东武定人,字范董。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由保定新城知县入为御史。被指为叶向高私党,愤而托病辞官。天启中累官兵部右侍郎,协理军务。五年,被劾为东林党人,削籍。崇祯二年,起故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后金兵由大安口入内地,不能御。被劾,论死弃市。维基
刘策(1575年—1630年),字愚靖,号范董,山东武定州(今山东惠民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保定府新城县知县,入为监察御史,陷入党争,称病辞职。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秋,即家徙策为河南副使。策辞疾不赴。天启元年(1621年)春,起为天津兵备。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召入京,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天启五年(1625年)冬,党人劾其为东林党遗奸,于是削籍。崇祯二年(1629年)夏,起故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不久,后金由大安口入内地,刘策未能抵禦,被劾。祖大寿东溃,策偕孙承宗招使还。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与总兵张士显一同被逮问,论死,弃市。《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张文烶(16世纪—17世纪),字彦彪,号湛生,顺天府通州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人,顺天府通州官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文烶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张柽芳的兄长张杞芳之子,崇祯三年(1630年)的顺天乡试举人,七年(1634年)与弟张文煇一起成进士,获授益都知县,九年间仁慈宽厚,人民都感其恩德。之后他历任吏部验封主事、文选员外郎、郎中,为时人所称。南明时隆武帝曾召用为稽勋司未赴任,鲁王朱以海监国后两次入选司,日益清谨守法。张文烶为人平和,好学文章和楷书,又擅长山水画。南明灭亡,他不问天下事,更在意笔墨事,有子张士寿。
人物简介
陈玺(17世纪—17世纪),字太箓,号石宝,云南云南府安宁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陈玺自幼被称为神童,十三岁入学为生员,得到督学陈应春器重;刚成年就在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进士,获授扬州教授,调任国子监博士,升礼部主事、员外郎。南明永历年间,陈玺外任湖广辰沅道兵备佥事,转湖广副使,流寇剽掠地方,他擒获罪犯就会严正审讯,湖南稍为安定,因父母去世回乡;永历九年(1655年)担任太常寺卿监督四川学政,时值张献忠入蜀后,诸生大多死去,军队欠缺粮食,他和洪雅知县张士伟建议学较军储法。十一年(1657年)归隐,穿著短衫、拿著蕂杖混迹市集,去世当天贫穷得无法殓葬,丘姓知州与门人张在泽捐助葬送,同年进士王公前来吊唁,看到他家中贫穷,叹息称他有德有守。
人物简介
【介绍】: 清湖南平江人,字退斋。岁贡生。事两继母孝。少以诗赋受知于学使张士遇,后士遇督学四川,聘为幕客。有《不禁思诗集》、《蜀游草》、《梅溪诗草》。
人物简介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为俞樾的著书校阅。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人物简介
延清(1846年—1917年),字子澄、紫丞,号小恬、梓臣、铁君,自号巴里客,晚号搁笔老人,巴哩克氏,汉姓柏氏,京口驻防蒙古镶白旗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工诗。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生于江苏镇江。同治十二年癸酉举人,十三年甲戌(1874)进士。初任工部主事,先后任职于工部都水司、屯田司、宝源局印等,官至工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任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四年(1908),为钦差专使往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祭奠喀尔喀扎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蕴端多尔济(父桑斋多尔济,庶母生母汉军旗吴氏,嫡母慎靖郡王允禧嫡长女县君爱新觉罗氏,祖父多尔济塞布腾,祖母怡贤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养父雍正帝胤禛)。宣统二年(1910),派充文职六班大臣。任职工部期间,与诗友、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成为同事。延清的诗才最早受到时任江苏学政、工部侍郎的内务府镶黄旗汉军进士宜振的重视,延清初次来京时住在宜振家中,正是在那里与宜振的学生胡俊章相识,延清与胡俊章的表兄正红旗汉军保昌 (同治进士)进士同榜。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二年(1876)间,与延松岩(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忠恪公杜氏延茂,阖家殉难于庚子国难)、崇仲蟾(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崇光,其父进士宜振)、李钟豫(字毓如,别号了然,编写京剧剧本《龙马姻缘》又名《南安关》)等人组织“七曲诗社”,相互酬唱。据俞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初九给延清的信函,那年春季延清曾托付时就养苏州的友人胡俊章转交给俞樾自己的新作,而俞樾在阅读后欣然回赠延清自己的两卷新诗稿(该信函载《俞樾函札辑证》,2014)。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都门诗社“著裙吟社”。收藏印有:锦官堂藏书印,铁君(铁君)。曾收藏清画家张士保的《太常仙蝶图》(1865)(友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门生苏州府候补知府胡玉瀛等跋)。为画家王荫昌的《慕槐仰梧书屋第二图》题跋(户部尚书阎敬铭嘱画,曾国藩题引首,题跋者还有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易顺鼎、镶黄旗满洲奭良(父词人承龄)等)。
人物简介
【生卒】:1851—1911 【介绍】: 清贵州贵筑人,字孝羹,又字和甫,号仲和。光绪二年进士。历任陕西知县。宣统三年正月调知渭南。民军响应武昌起义,入县城,调元自杀。有《训纂堂遗集》、《绵桐馆词》。维基
杨调元(1855年—1911年),字孝羹,号和父(一作和甫),又号仲和,贵州贵筑人。清朝官员,书法家。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因丁父忧而归家,服除后,以母老而不任官。母亲去世,他再到北京,改任知县,选陕西紫阳县。后因缉捕有名,迁长安县,权华阴县。调华州后,因狱事和上官不合,遂解任。后来复补咸阳县,擢华州,署富平县、渭南县等县。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杨调元署渭南县。辛亥革命爆发,旧历九月朔,陕西变乱频发,省内各地守令多逃跑,杨调元坚守渭南。临潼武生张士原声称受军政府命,攻打渭南县。杨调元登上城墙对张士原说:“吏所职,保民耳。无如所犯,则释兵入见。必怙威图一逞,则视力所极,当与决生死。”张士原遂不带兵将进入县衙,议贷饷事,言语攻击杨调元。杨调元遂投井死。当地民众得知杨调元已死,遂杀张士原,并杀死陕西都督所派的副统领及同党数十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