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元懋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光龙,字蟠卿,号在明,福建安溪县人,明末翰林。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光龙中式癸未科二甲第五十名进士,后授翰林院检讨。
明亡后归隐,相传他和僧人参唯、德林、天问等「妙峰三高」跟随隆武帝隐居安溪妙峰山,日间称师徒,夜间行君臣礼,隆武帝死后负责安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宁瑕。万历举人。官刑部主事。有《半衲庵集》。
槜李诗系·卷十六
如玉字宁瑕号德林大纶长子万历庚子举人官监丞有半衲庵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性洁,字润庵,别号乐愚,博野人,失其姓氏。
童年依城西寺瑜伽师剃落,习读经论。
年二十,随香者步至五台山,见师子窟法席之胜,乃求依止。
时空印喜其年少气劲,许之入堂。
三年之中,《华严大钞》与诸经论,听习已周,究竟佛法大旨,不在文字知见,因弃前日所蕴,敝衲一肩,孤身万里,𠪾抵诸祖道场,禅讲尊旨,一视无馀,拂衣竟去,仍归五台。
空印视之曰:“南方行脚,一遭一领,破衲也,不曾换郤。
”性洁曰:“师不与换,谁能换得?
”空印颔之。
万历庚子,随侍空印至燕京,止明因寺,启《楞严》法席。
踰年南行,止双径凌霄峰下,而同侣观衡禅师方出天台,直造径山相访,见之大喜。
是时茶熟,要衡入山摘茶。
衡曰:“住山人贪心亦不除,多茶何为?
”洁曰:“你也得饮。
”衡曰:“我祗待人以茶饮我。
”洁一喝,衡曰:“幸汝不似我般人。
”已而衡去,洁亦结社匡山栖贤寺。
未几,复持钵白门,缚茅于谢公墩右。
虽在城市,萧然独处,瓦罐茶铛,更清于岩穴深处,真火宅中一团冰雪。
有为烦热所逼,一与相接,顿入清凉,从此高人名士多就之消其俗燄,即廛肆若山林未舍人间,已超然世外矣。
而大司马李公殿元刘公密契尤深,而印入心源者,则宗伯凌公、侍御陈公已形影无间。
于是易茆茨以甍栋,俨然一功德林
因自栖贤来,亦额曰:“栖贤。
”志不忘也。
洁居此二十馀年,烟霞城市,变幻无时,心目间唯匡庐在望而已。
以崇祯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示寂,卜塔于牛首山中,启穴则有山之耆宿号慧明者。
先在其中,乃二函同葬,共作一塔,亦如多宝、释迦,分坐一塔,以示“十世古今,终始不离于当念,十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者也。
癸未,释观衡为之铭,具《颛愚集》。